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庙滩镇中心学校导学案编写细则

来源:好兔宠物网
庙滩镇中心学校导学案编写细则

一、导学案的定义 “导”,就是指导、引导;“学”,不是讲,更不是教,而是以学生为出发点和归宿的自主学习;“案”,是一种方案、一种设计,不是知识、题目的简单堆积。

导学案,既是老师的教案,也是学生的学案,还是学生的作业。因此,导学案设计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改革的成败。

二、导学案编写的原则

第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怎么样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就怎么设,不要还是站在以传授知识为本的角度,老是考虑自己的教学任务是否完得成。学生学得会,才是教学任务的真正完成,不能认为自己讲完了就是完成了教学任务。

第二,切合学生实际的原则。导学案的设计,一定要针对我们学生的实际情况。一节课的时间里,我们的学生能学会多少内容,就设计多少内容,不要过多过滥。

第三,由易到难原则。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教师要有个适应的过程,学生也要有个适应过程。开始的时候,导学案的设计,一定要简单一些,让绝大部分学生都能独立解决或者经小组讨论后能够解决。那种学生讨论后还是解决不了的问题,一定不要出现在导学案上。

第四,简明扼要原则。导学案,是给学生用的,是学生学习知识的“路线图”,也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习题。因此,导学案的语言,一定要简明扼要,要让学生一看就明白。那种专给教师看的成型的教案以及导学案,可以作为教师设计导学案的参考,但一定不能出现在我们的导学案中。

三、导学案编写的安排与要求 1.导学案编写的安排

组织安排:导学案编写应以年级备课组集体备课为主。每一份导学案的设计,每一个题目的设置,每个问题的提出,最好由备课组全体老师集体讨论,由一人执笔定稿。如由每个老师分别设计导学案,初稿完成后也要由备课组老师集体讨论后再定稿。备课组主导,分工合作,从而实现资源共享。

导学案编写将采用多次审核的办法。编写人,为本学案的执笔人;审核人,为各备课组长;经审核后,将由该组直接送交印刷。未经小组审核通过的导学案,不得送交打印室。

时间安排:各备课组,每周应有不少于1天的时间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时,要解决以下问题:下一周的导学案定稿,下下周的导学案编写任务分工,以及其他相关问题。导学案编写、印刷,必须提前一周完成.

2.导学案编写的要求 (1)量的要求:

一课一案,具体要求是,一节课一份导学案,一节课一定要完成导学案上的具体学习内容。原则上那种不分课时的导学案不允许出现。

一份导学案,全部用一张纸打印成文,也可以用手写。一张纸可以两面都用,也可以只用一面。

(2)质的要求:

知识问题化。不管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教师都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学内容的结构特点,把知识点设计成具体的问题。问题应该明确,学生一看就懂,不能似是而非,模棱两可。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

问题层次化。问题设计一定要有层次,不能过于笼统。问题设计要明确分为A、B、C、D四个层次,并在每个题目后面注明,以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A类题,是课本再现型,即学生只要看课本,不需要任何其他帮助,就可以解决问题。 B类题,是课本延伸型,即学生看课本的同时,只要简单模仿课本上的例题就可以完成。

这类题,可以直接使用课本上的例题,也可以是例题的变形。

C类题,独立应用型,即学生在掌握所学知识后,可以独立解决问题,完成任务。这类题,可以是课本上的习题,也可以是课外同一难度的题目。

D类题,是课外拓展题,即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的知识,较好地解决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这类题主要针对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

在我们改革的不同阶段,导学案中每类题所占比重是不相同的。在改革起步阶段,我们统一要求为:每份导学案中,A类和B类题所占比重,不得少于百分之五十。D类题,在每份导学案中不得超过一题。

(3)格式要求

导学案格式一定要规范。一般来说,一份完整的导学案,应由以下三部分组成:开头部分,要包括题目、设计人姓名、审核人姓名、使用时间等;主体部分,要包括学习目标、重难点、知识链接、学法指导、具体学习内容等;结尾部分,包括教(学)后记或者教学反思等。

四、导学案的使用方法

1.导学案是学生的学习方案。上课时,教师要以上一节课发下的导学案为抓手,来组织本节课的教学,经过学生的充分讨论和展示,完成导学案上的学习任务。

2.下课时,教师要把本节课的导学案收回,当成作业来批改。同时,要把下节课的导学案发下,并就主要学习目标提出具体要求。对那些不能够完成任务的学生,班主任要有具体的处罚措施。

3.针地不同类型的题目和学习成绩各不相同的学生,对完成情况应有不同的要求。在课改第一阶段学校的统一要求是:每份导学案上的A类B类题目所有学生必须完成;C类以后的题目,各科任老师根据学生情况提出具体要求。

4.学生在完成导学案时,要求全部使用双色笔。蓝黑色笔,是学生课下第一次做导学案时使用;红色笔,为课堂上其他同学展示后或老师点拨后学生补充完成或纠错时使用。这种方法,便于老师进行教后反思,也便于学生课后复习。

5.在课改第一阶段,导学案最好由科任老师保存。固定时间,比如每个月或者更长时间,可给学生集中装订一次。装订好的导学案,可作为学生的复习资料,也是学校检查作业的依据。

五、导学案的管理和评价

1.以月为单位,各备课组长,要把本周所用学案送交学校教导处一份,以备存档和评价。学校教导处内设专门的学案管理组,一般以学期为单位,编写学案集,为下轮使用及中考高考复习提供资料。

2.学校教导处,将每学期对导学案进行一次评比,分出等级,并和绩效考核挂钩。

谷城县庙滩镇中心学校

2011年9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