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实验思考题
思考题
四、过滤
(1) 通过实验你认为过滤的一维模型是否适用?
答:是适用。用此模型能很好地描述这个过程,且误差小。
(2) 当操作压强增加一倍,其K值是否也增加1倍?要得到同样的滤液量,其过滤时间是否缩
2p短了1半?
K答:恒压过滤公式:q2+2qqe=Kτ (4-46) r当操作压强增加一倍,其K值也增加1倍。得到同样的滤液量,其过滤时间缩短了1半。 (3) 影响过滤速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1,压力。2,滤饼结构。3,悬浮液中颗粒的聚集状态。4,滤饼厚度增长 (4) 滤浆浓度和操作压强对过滤常数K值有何影响? 答:滤浆浓度越大,过滤常数K值越小。操作压强越大,过滤常数K值越大。 (5)为什么过滤开始时,滤液常常有点混浊,过段时间后才变清? 答:1,过滤之初,液体浑浊。悬浮液中部分固体颗粒的粒径可能会小于介质孔道的孔径,过滤之初,液体浑浊。但颗粒会在孔道内很快发生“架桥”现象。2,开始形成滤饼层,滤液由浑浊变为清澈。
(6)若要做滤饼洗涤,管线应怎样安排?需增加什么设备? 答:增加通洗涤液的管路,为了操作方便,最好添加泵。 六、传热 蒸汽走管间(套管环隙),内管走的是空气。 (1)实验中冷流体和蒸汽的流向,对传热效果有无影响? 答:有。逆流优于并流。 (2)蒸汽冷凝过程中,若存在不凝性气体,对传热有何影响?应采取什么措施? 答:增加了额外的热阻,使给热系数大为下降。为了增加给热系数,应定期排放不凝性气体。 (3)实验过程中,冷凝水不及时排走,会产生什么影响?如何及时排走冷凝水? 答:增加了额外的热阻,使给热系数大为下降。 先排走冷凝水,再进行传热单元操作。 (4)实验中,所测定的壁温是靠近蒸汽侧的温度还是靠近冷流体侧的温度?为什么? 答:壁温是靠近蒸汽侧的温度。P211 (5) 如果采用不同压强的蒸汽进行实验,对a关联式有何影响? 答:由实验发现,压强越大,a越大。coefficient.m 八、吸收 (6) 本实验中,为什么塔底要有液封? 以免塔底液封过高满溢或过低而泄气。所以在操作过程中,随时注意调整液封高度。 (7) 测定Kxa有什么工程意义?
是气液吸收过程重要研究内容。是吸收剂和催化剂等性能评价,吸收设备设计,放大的关键参数之一。
(8) 为什么二氧化碳解吸过程属于液膜控制?
见《化工原理 下》p19。
(9) 当气体温度和液体温度不同时,应用什么温度计算亨利系数?
用液体温度,本实验求Kxa。 九、精馏
课后思考题关于塔板效率,不要求。 十一、萃取
(1) 对液液萃取过程来说,是否外加能量越大越有利。
通常如此,外加能量越大越有利。
十四、固体干燥
(1) 毛毡含水是什么性质的水分?
毛毡含水有自由水和平衡水,其中干燥为了除去自由水。
(2) 实验过程中干、湿球温度计是否变化?为什么? 实验结果表明干、湿球温度计都有变化,但变化不大。 理论上用大量的湿空气干燥少量物料可认为符合定态空气条件。定态空气条件:空气状态不变(气流的温度t、相对湿度φ )等。干球温度不变,湿球温度不变。 绝热增湿过程,则干球温度变小,湿球温度不变。 (3) 恒定干燥条件是指什么? 本实验用大量的湿空气干燥少量物料可认为符合定态空气条件。定态空气条件:空气状态不变(气流的温度t、相对湿度φ )等。见《化工原理 下》p242. (4) 如何判断实验已经结束? 待毛毡恒重时,即为实验终了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