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必修一期末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我们所学过的物理量:速度、加速度、位移、路程都是矢量 B.物体从静止开始的下落运动叫自由落体运动 C.通常所说的压力、支持力和绳的拉力都是弹力
D.任何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它的重心一定与它的几何中心重合,且也一定在物体内
2.如右图所示,地面上有一个物体重为30N,物体由于摩擦向右做减速运动,若物体与地面间
的动摩擦因素为0.1,则物体在运动中加速度的大小为( )
A.0.1m/s2 B.1m/s2 C.3m/s2 v D.10m/s2
3.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越大的物体越难让它停止运动,故速度越大,惯性 越大 B.静止的物体惯性最大 C.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才有惯性 D.行驶车辆突然转弯时,乘客向外倾倒是由于惯性造成的
4.某同学为了测出井口到井里水面的深度,让一个小石块从井口落下,经过2s后听到石块落到
水面的声音,则井口到水面的深度大约为(不考虑声音传播所用的时间)( ) A.10m B.20m C.30m D.40m
5.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三个共点力,大小分别为6N、3N和8N,其合力最小值为( )
A.1N B.3N C.13N D.0 6.如图所示,物体静止于水平桌面上,则( )
A.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的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 B.物体所受的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这两个力是同一种力 D.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的力
7.力F1单独作用于一物体时,使物体产生的加速度大小为a1=2m/s2,力F2单独作用于同一物
体时,使物体产生的加速度大小为a2=4m/s2。当F1和F2共同作用于该物体时,物体具有的加速度大小不可能...是( ) A.2m/s2 B.4m/s2 C.6m/s2 D.8m/s2
8.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放一质量为m的光滑小球,小球被竖直挡板挡住,则球对
挡板的压力为( ) A.mgcosθ B. mgtanθ
C. mg/cosθ θ D. Mg
9.质量为50kg的某同学站在升降机中的磅秤上,某一时刻该同学发现磅秤的示数为40kg,则在该时刻升降机可能是以下列哪种方式运动( )
A.匀速上升 B.加速上升 C.减速上升 D.减速下降 10.如图所示为初速度v0沿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图象,其末速时间t内,物体的平均速度 度为v和加速度a是( )
v v v,在
A.vv0v,a
随t减小 B.v0v2v2,a恒定
v0 C.vO t t v0v,a随t减小 D.无法确定
211.如图所示,一个光滑的小球,放置在墙壁和斜当斜木板和竖直 墙壁的夹角θ角缓慢增大时(θ则 ( )
A.墙壁受到的压力减小,木板受到的压力减小 B.墙壁受到的压力增大,木板受到的压力减小 C.墙壁受到的压力增大,木板受到的压力增大 D.墙壁受到的压力减小,木板受到的压力增大
θ 木板之间,<900 ),
12.为了行车的方便和安全,高大的桥要造很长的引桥,其主要的目的是 ( ) A.增大过桥车辆受到的摩擦力 B.减小过桥车辆的重力 C.增大过桥车辆的重力平行于引桥面向下的分力 D.减小过桥车辆的重力平行于引桥面向下的分力
13.如图所示,光滑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两个用细线相连的
甲
物体,已知m体尽快启动,
<m
乙,若绳能承受的拉力一定,在水平力作用下使两物
则 ( )
A、水平力应作用在甲上,如图中的F1。 B、F1<F2, C、水平力应作用在乙上,如图中的F2。 D、F1>F2,
14.一物体重为50N,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加上水平力F1和F2,若F2=15N时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值可能是(g10m/s2) ( )
A.3N B.25N C.30N D.50N 15.如图所示,光滑小车上,放着两个质量不同的光它们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设小车无限长,当小车运动后,则两个物体 ( )
A.一定相撞B.不一定相撞C.一定不相撞D.不能确定
现如图所示动,则F1的
滑物体,突然停止
16.质量是m的物体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受水平恒定拉力F的作用,从静止出发,经过时间t速度达到v,要使物体从静止出发速度达到2v,下列那些方法可行? ( ) A.力F增加为原来的二倍 B.力F和动摩擦因数都增加为原来的二倍 C.质量增加为原来的二倍 D.质量、力、时间都增加为原来的二倍
二、实验题
17、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用两个弹簧秤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某一确定的O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同一次实验中,O点位置允许变动
B、实验中,橡皮条、细绳和弹簧秤应与木板保持平行
C、实验中,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O点时,两个弹簧秤之间的夹角必须取90°
D、实验中,要始终将其中一个弹簧秤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调节另一弹簧秤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条另一端拉到O点
(2) 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位同学在做本实验时得到的结果,其中F是用作图法得到的合力,F’是通过实验测
O F1
F F’ 甲
O F1
F’ F 乙
得的合力,则哪个实验结果是符合实验事实的? F2 F2 (填“甲”或“乙”)
18、在探究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合外力和质量间的关系时,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及车中的砝码质量用M
表示,盘及盘中的砝码质量用m表示,小车的加速度可由小车后拖动的纸带由打点计数器打上的点计算出:
(1)当 M 与 m 的 大 小 关 系 满 足 时,才 可 以 认 为 绳 子 对 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盘和砝码的重力。 (2)一组同学在先保持盘及盘中的砝码质量一定,探究做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以下做法错误的是:( )
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盘及盘中的砝码用细绳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 B.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C.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
D.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可用天平测出m和小车质量M,直接用公式 a=mg/M求出。 (3)在保持小车及车中的砝码质量质量M一定,探究加速度与所受合外力的关系时,由于平衡摩擦力时操作不当,二位同学得到的 a―F 关系分别如下图C、D所示(a是小车的加速度.F是细线作用于小车的拉力)。其原因分别是:
C图: ; D图: 。
a a M
纸带 四、计算题 19、如图所示,质量为2kg的物体在与水平方打点计数器 F 0 向成37°角的斜向上的 0 C 小为5N,物体与地面之
F D F m 37拉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已知力F的大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为0.2,求:
(1)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后的加速度为多大?
(2)8s末物体的瞬时速度大小和8s时间内物体通过的位大小分别为多少? (3)若8s末撤掉力F,物体还能前进多远?
20、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固定一挡板,在挡板和斜面之间放置一重为G=20N的光滑圆球,如图甲和乙所示,试分别求出两种情况下斜面和挡板对球的作用力。
21、在海滨游乐场有一种滑沙的娱乐活动.如图所示,人坐在滑板上从斜坡的高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滑到斜坡底部B点后沿水平滑道再滑行一段距离到C点停下来,斜坡滑道与水平滑道间是平滑连接的,滑板与两滑道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5,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10 m/s2,斜坡倾角θ=37°.
(1) 若人和滑块的总质量为m=60 kg,求人在斜坡上下滑时的加速度大小.
(2) 若由于受到场地的限制,A点到C点的水平距离为s=50 m,为确保人身安全,假如你
是设计师,你认为在设计斜坡滑道时,对高度h应有怎样的要求?
A h B C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