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教师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职业教育教师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摘要]本文探讨了职业教育教师所需的职业素质,分析了目前职业教育教师在职业素质方面的缺陷和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措施。
[关键词]职业教育 职业化 措施
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和中国加入国际世贸组织都给职业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中国职业教育也将面临巨大冲击与变革。新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发展观的确立,赋予人自身发展、人才培养规格与质量新的内涵。因而,它们对职业教育的教师整体素质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职教师资队伍是职业教育进一步改革和发展的基础和保证,但是现在我们的职业教育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职业教育教师存在的问题
1.素质有余而“职业”不足。①缺乏系统的先进的关于职业技术教育的教育理论和理念。职业教育教师大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职业教育的教育培训,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对职业教育的理论和理念的接触比较少。
②对课程的把握理论多于实践,而且理论落后于实践。许多教师对实际接触较少,在许多课程的讲授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对理论的阐述比重多于对实践的介绍,被动地陷入重理论轻实践的泥潭中。而多数职业技术课程的理论知识是对实践的总结。理论知识总是滞后于实践的发展,因而理论知识是相对过时的、滞后的。
③对职业实践课程知之甚少,操作动手能力差。河北省一项中等职业学校师资队伍抽
样调查报告显示,该省职教师资来自企业的仅占4.6%,其他单位调入的占11.8%,其余均属于学校直接毕业。在所调查的359所学校中,有134所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课教师、110所学校的实习指导课教师属于直接从学校毕业。 这些教师关于实践的了解较少,而且落后于实践的最新进展。另一个原因就是,课程安排的时间紧迫使得老师也没有充分的时间去第一线调查、联系、准备,往往就是和学生打打时间差,边摸索边指导。教师中有相关职业资格证的寥寥无几,熟练的操作技能也就谈不上。
2.对学生的特点了解不够,不能做到因材施教。近几年,由于高校扩招和民办教育的兴起,职业技术学校的生源不足、生源质量下降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在我们学校里既有高中生,还有初中生,既有复退军人,又有在职培训的职工。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基础特点复杂化和参差不齐。但一些老师还有些不太适应这一转变。在教学这一方面,采用普通高校教育所要求的方法、内容、手段来教育学生,有的甚至采用高中教育的方式和套路。未能做到与时俱进。由于对学生的实际了解不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偏差。
3.教师结构不合理。理论教师偏多而实习实践指导教师不足。不仅老师的知识结构上理论部分强于实践部分,而且从教师总量的结构上来看,合格的从事实习实践指导的老师偏少。即使有些专职实习实践教师,也是转型和客串。这样势必影响到实习实践课程的效果。
4.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根据2000年及2010年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需求预测(见表1),到本世纪末,在现有的教师基础上需增加12万人,平均每年增加6万人;到2010年,则需增加36万人,平均每年增加3万人。
二、加强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措施
1.树立和强化教师的职业观念和职业意识。职业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有其自身的独特的特点和内容。它不同于高等普通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这些知识不学习是不会知道的。只有有正确的理论和观念的指导,才有正确的行动。我们应该鼓励教师加强关于职业教育的理论的学习,树立起职业教育的观念,并不断强化这种观念。建议我校可以将职业教育的一些理论知识收集汇编后下发给师生员工学习。
2.建设双师型、全能型教师团队。 “双师型”是指一个教师同时具备高等学校教师职务任职资格和工程技术人员职务任职资格,比如是讲师又是工程师、是教授又是高级工程师。在教师队伍总体上应该努力增加双师型教师的比例。除了文化基础课的教师之外,专业理论课教师和职业实践课教师起码应具有双师性质。“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一要对现有教师进行职业培训;二要从生产、科研第一线引进高素质的专业人员;三要制定利于教师向“双师”方向发展的政策措施。
(1)对专业教师进行职业培训是“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对现有教师进行职业培训可以采取以下途径:
①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科研单位进行专业实践。通过专业实践,教师可以了解自己所从事专业目前生产、技术、工艺、设备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在教学中及时补充反映生产现场的新技术、新工艺;教师也可带着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向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请教,在他们的帮助下提高推广和应用新技术开发的能力。
② 通过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技能。专业教师要积极承担实践教学任务,在实习教学中,尽量结合实际,真题真做。在建设专业教室(实训中心)、教学工厂过程中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技术开发能力。
③ 到教育部批准的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培训。聘请职教师资培训基地专家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做教员,利用寒、暑假期对在职教师进行培训。
④ 实施“产学研”结合跟踪高新技术。职业学校的产学研结合与高校不同,主要是侧重将教学、生产与新科学、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和应用紧密结合上。职业教育是最适合开展产学研结合的教育,通过产学研结合可以提高教师科技开发能力和创新能力。
(2)建立兼职教师队伍,是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必要手段。积极引进相关企、事业单位中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来校做兼职教师,他们可以给学校带来生产、科研第一线的新技术、新工艺及社会对从业人员素质的新要求。他们在和学校教师共同进行教学活动中,可以促进学校教师向“双师型”转化;同时通过和企业部门的联系,为学生的实习锻炼开辟渠道,为学生就业拓宽信息来源;另外也为我们招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校与武汉轻轨公司的合作就是很好的例证。
(3)制定激励措施,是促进“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保障。首先,学校要把“双师型”师资建设纳入学校教育发展总体规划,建立继续教育的培训制度,根据教师的年龄、学历、经历制定出具体的培训计划。
其次,学校要建立“双师型”教师评价考核体系,设立“双师型”教师津贴等激励机制,促使更多教师成长为“双师型”教师。
3.拓宽师源渠道,壮大师资队伍。 职业学校培养人才的特殊任务,职教师资的特殊结构,决定了多渠道解决师资来源的必然性。我的建议是:上“争”。即争取上级主管部门在每年的高校毕业生中挑选一批优秀专业教师来我校任教。自“寻”。即在上级部门的批准下,我们主动与高等学校取得联系,寻找优秀毕业生来我校工作。 内“培”。即发挥现
有人才优势,鼓励有条件的教师改行,向一专多能型方向发展。外“聘”。即聘请有关企事业单位的技术人员来校作兼职教师。这在前面已经谈过,在这就不用多讲了。另外,既要能引进来,又要能留得住。
参考文献
[1]陈树梅.实施创新教育教师应具备的素质[J].职教论坛,2002(6)
[2]张隽波.职校教师应有的五种素质[J].职教论坛
[3]姜振鹏.“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浅谈[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4]吴恒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职教论坛
[5]王荣成.产学研”结合是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有效途径[J].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