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22年仲恺农业工程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B(有答案)

来源:好兔宠物网
2022年仲恺农业工程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

B(有答案)

一、填空题

1、细菌经简单染色后呈______。

2、大多数DNA动物病毒的核酸在______复制,蛋白质在______合成,病毒粒子的组装在______完成。

3、发酵的产能机制都是______,因而产能效率极低。

4、按照对培养基成分的了解,培养基可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

5、真核生物鞭毛杆的横切面为______型,其基体横切面则为______ 型,这类鞭毛的运动方式是______。

6、由科赫提出的确证某病原体为某传染病病因的学说称为______,它的主要内容有:① ______,② ______,③ ______,④ ______。

7、在现代实验室中研究厌氧菌最有效的“三大件”技术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8、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包括3种基本过程:______、______、______。

9、线粒体的核糖体在大小上类似于原核生物的核糖体,线粒体与细菌之间的近缘关系,支持真核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是由______演化出来的假设。

10、细菌性病原体会通过产生______、______和______等物质危害宿主;病毒会通过______、______和______等方式危害宿主;而真菌则会通过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方式危害其宿主。

二、判断题

11、细菌的异常形态是细菌的固有特征。( )

12、所有碳源物质既可以为微生物生长提供碳素来源,也可以提供能源。( )

13、肽聚糖合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中间产物称作“Park”核苷酸,就是UDP-N-乙酰胞壁酸四肽。( )

14、病毒包膜系病毒以芽出方式成熟时自细胞膜衍生而来,故其结构和脂质种类与含量皆与细胞膜相同。( )

15、产生在子囊内的孢子叫孢囊孢子,内生。( )

16、迄今为止利用细胞壁的成分作为鉴定主要指标的微生物是酵母菌类。( ) 17、在各种微生物生长和代谢过程中,都会引起培养基pH发生不利于此过程的变化。( )

18、嗜冷微生物适应环境的生化机制之一是在其细胞膜组成中含有大量不饱和、低熔点脂肪酸。( )

19、所谓转导子就是带有供体基因的缺陷噬菌体。( )

20、在人体非特异性免疫中,吞噬细胞发挥巨大的作用,最主要的吞噬细胞有两类:一是嗜中性粒细胞,二是单核吞噬细胞。( )

三、选择题

21、下列微生物中鞭毛着生类型为周生的是( )。 A.红螺菌 B.蛭弧菌 C.大肠杆菌 D.反刍月形单胞菌

22、能进行同型乳酸发酵的乳酸菌是( )。 A.肠膜状明串珠菌 B.短乳杆菌 C.德氏乳杆菌

D.两歧双歧杆菌

23、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结构特点是( )。 A.有原始核 B.有高度分化的核 C.无核膜核仁 D.无染色体

24、最先提纯的结晶病毒是( )。 A.烟草花叶病毒 B.大肠杆菌的T4噬菌体 C.腺病毒 D.流感病毒

25、在谷氨酸发酵用的培养基中,生长因子的主要来源是( )。 A.牛肉膏 B.蛋白胨 C.糖蜜 D.玉米浆

26、对微生物进行诱变处理时,可采用的化学诱变剂( )。 A.青霉素 B.紫外线 C.吖啶类染料

D.转座子

27、细菌细胞进入稳定期是由于:①细胞已为快速生长作好了准备; ②代谢产生的毒性物质发生了积累;③能源已耗尽;④细胞已衰老且衰老细胞停止分裂;⑤在重新开始生长前需要合成新的蛋白质( )。 A.1,4 B.2,3 C.2,4 D.1,5

28、在微生物学发展史上曾出现过寻找重要病原菌的“黄金时期”,其原因主要是( )。 A.显微镜的应用 B.消毒灭菌术的建立

C.微生物纯种分离技术的成功 D.纯种微生物培养技术的创立

29、目前微生物的快速检测和自动化分析中,广泛地采用的免疫学技术是( )。 A.DNA探针 B.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C.DNA芯片

D.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30、适用于生物冶金的微生物类群主要是( )。 A.嗜热微生物 B.嗜冷微生物

C.嗜酸微生物 D.嗜压微生物

四、名词解释

31、孢子丝

32、平稳期(plateau)

33、固氮酶的异形胞保护

34、逐个检出法

35、抗原结合片段

五、简答题

36、试说明单细胞微生物的生长曲线,并指明第三个时期的特点,及如何利用微生物的生长规律来指导工业生产?

37、半固体培养基在微生物学中有哪些应用?

38、测定细菌生长量的直接计数法和间接计数法是如何进行计数的?各有何优缺点?

39、污水处理也可以说是一种微生物培养过程,试从微生物的基质利用、培养方式和培养目的与微生物的工业发酵进行对比。

40、何谓三域学说?提出此学说的根据是什么?它在目前面临何种挑战?

六、论述题

41、阐述微生物生态系统的特点。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答案】所染染料的颜色

2、【答案】细胞核内;细胞质中;细胞核内 3、【答案】底物水平磷酸化

4、【答案】天然培养基;合成培养基;半合成培养基 5、【答案】9+2;9+0;挥鞭式

6、【答案】科赫法则;该微生物必须存在于该病的每一病例中;该微生物应能被分离成纯培养物;用分离到的纯培养物接种到敏感宿主中会使其患病;从该患病宿主中仍应观察和分离到相应病原微生物

7、【答案】厌氧罐技术;厌氧手套箱技术;亨盖特滚管技术

8、【答案】不溶性无机磷的可溶化;可溶性无机磷的有机化;有机磷的矿化 9、【答案】内共生细菌

10、【答案】侵袭性酶类;外毒素;内毒素;杀细胞传染;稳定传染;整合传染;致病性;条件致病性;致变态反应;产真菌毒素

二、判断题

11、【答案】错 12、【答案】错 13、【答案】错 14、【答案】对 15、【答案】错 16、【答案】错

17、【答案】对 18、【答案】对 19、【答案】错 20、【答案】错

三、选择题

21、【答案】C 22、【答案】C 23、【答案】B 24、【答案】A 25、【答案】D 26、【答案】C 27、【答案】B 28、【答案】C 29、【答案】D 30、【答案】C

四、名词解释

31、答:孢子丝是指由气生菌丝成熟分化形成,可通过横割分裂方式,产生成串分生孢子的菌丝。孢子丝的形态多样,有直、波曲、钩状、螺旋状和轮生等多种,其中螺旋状的孢子丝比较常见。

32、答:平稳期是指感染后的宿主细胞已全部裂解,溶液中噬菌体效价达到最高点的时期。在本期中,每一宿主细胞所释放的平均噬菌体粒子数为裂解量。

33、答:固氮酶的异形胞保护是蓝细菌固氮酶的抗氧保护机制。其作用机制是:蓝藻分化出特殊的还原性异形胞,异形胞外有一层较厚的外膜,具有阻止氧气进入细胞的屏障作用;异形胞内缺少光合系统Ⅱ,加上脱氢酶和氢化酶的活性很高,使异形胞维持很强的还原态;异形胞以很强的呼吸作用,可以消耗过多的氧并产生对固氮必需的ATP。

34、答:逐个检出法是一种检出缺陷型突变株的方法。其内容是:把经诱变处理后的细胞涂布在平板上,待长成单个菌落后,用接种针或灭过菌的牙签把这些单个菌落逐个依次地分别接种到基本培养基和另一完全培养基上。经培养后,如果在完全培养基的某一部位上长出菌落,而在基本培养基的相应位置上却不长,说明这是一个营养缺陷型突变株。 35、答:抗原结合片段是指由木瓜蛋白酶水解IgG铰链区二硫键近N端所形成的两个结构相同的片段,由一条完整的轻链以及重链VH、CH1结构域组成,可与抗原结合,但不能发生凝集反应或沉淀反应。

五、简答题

36、答:(1)微生物的生长经历迟缓期、对数期、稳定期和衰亡期等4个生长时期。(2)稳定期是生长曲线的第三个时期,稳定期的细菌总数处于平坦阶段,但细菌群体活力变化较大。由于培养基中营养物质消耗、毒性产物(有机酸、H2O2等)积累pH下降等不利因素的影响,细菌繁殖速度渐趋下降,相对细菌死亡数开始逐渐增加,此期细菌增殖数与死亡数渐趋平衡。细菌形态、染色、生物活性可出现改变,并产生相应的代谢产物,该期是发酵过程积累代谢产物的重要阶段。 (3)微生物的生长规律对工业生产的指导意义:

①在工业发酵和科学研究中迟缓期会增加生产周期而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需采取必要措施来缩短迟缓期。

②对数期的培养物由于生活力强,因而在生产上普遍用作“种子”,对数期的培养物也常常用来进行生物化学和生理学的研究。

③稳定期是积累代谢产物的重要阶段,如某些放线菌抗生素的大量形成就在此时期,因此如果及时采取措施,补充营养物或去除代谢物或改善培养条件,可以延长稳定期以获得更多的菌体或代谢产物。

37、答:半固体培养基是指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少量的凝固剂配制成的半固体状态培养基,一般加有0.5%左右的琼脂作凝固剂。其在微生物学中的应用有:

(1)细菌的动力观察,微生物趋化性的研究(在半固体直立柱中央进行细菌的穿刺接种,观察细菌的运动能力)。

(2)噬菌体效价测定(双层平板法),各种厌氧菌的培养以及菌种保藏,等等。 38、答:(1)测定细菌生长量的直接计数法 ①称干重:菌液经离心或过滤后,烘干、称重。

②量体积:把菌液倒入刻度离心管中,经离心或自然沉降后计量。 (2)测定细菌生长量的间接计数法

①比浊法:可用分光光度法对无色的微生物悬浮液进行测定。

②生理指标法:测菌液的含氮量、含磷量、DNA、RNA、ATP或特殊化学成分(DAP、N-乙酰胞壁酸等);测菌液产酸、产气、产热、耗氧或其粘度等 (3)直接计量法与间接计量法的优缺点

①直接计算法优点是简便易行,成本低,而且能观察细胞的大小和形态特征;缺点是样品的细胞数量不能太少,否则会影响计数的准确性,而且该法不能区别活细胞和死细胞。 ②间接计数法优点是简单灵敏,广泛用于食品、水体和土壤样品的活菌的计数;缺点是可能因为操作不当使细胞计数不准确。

39、答:污水处理从微生物的基质利用、培养方式和培养目的与微生物的工业发酵的比较 (1)基质利用

污水处理和微生物工业发酵的基质从根本上来说是一样的,工业发酵的基质是人工配制的易于为微生物利用的营养物,而污水处理中的营养物则是污水中各种有机物,有的易于利用,而有的是难降解的。 (2)培养方式

工业发酵一般是不连续的批式培养,而污水处理是连续进行的。 (3)培养目的

工业发酵的目的是收获有用的代谢产物,产物可以存在于发酵液或菌体中,而污水处理的目的一般是使微生物降解污水中的各种有机物,降低其中的有机物含量,其目的主要在净化方面。

40、答:(1)三域学说的根据与定义

三域学说是20世纪70年代以末,由美国伊利诺斯大学的Woese等人提出来的学说,他们对各大量微生物进行16S和18S rRNA核苷酸顺序的同源性进行测定,并比较其同源性水平后,提出三域系统。三个域指细菌域、古生菌域和真核生物域。 (2)目前三域系统所面临的挑战

① 16S和18S rRNA的分子进化很难代表整个基因组的分子进化;

②已知许多真核生物的基因组和它们表达的功能蛋白更接近于细菌而非接近于古生菌等。

六、论述题

41、答:微生物生态指微生物间,微生物与其他生物间以及微生物与自然环境间的各种相互关系。微生物生态系统有的特点如下:

(1)微生物生态系统具有多样性,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中,有着不同的微生物生态系统,其组成成分、数量、活动强度和转化过程等都很不一样,每一个特定的生态环境,都有一个与之相适应而又区别于其他生态环境的微生物生态系统。

(2)微生物生态系统具有稳定性,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如无强烈的环境因子冲击,一般其组成成分、数量、活动强度和转化过程大体上可保持稳定,即使面临一定范围内的环境因子改变压力,也能保持稳定。

(3)微生物生态系统具有适应性,即使面临强大的环境因子改变压力,原有的微生物生态系统受到破坏,也可以诱导产生新的酶或酶系或发育出新的微生物优势类群,以适应新的微生物生态系统。

(4)微生物生态系统具有物质流和能量流,在微生物生态系统中的各微生物类群之间,在物质上和能量上具有接力与流动的现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