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心脏离子通道病(上)

来源:好兔宠物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鼢园目围魈 心脏离子通道病(上) 宁爱民 刘兆昶 (天津市第三医院,天津300250) 心脏离子通道病(channelpathy或channel disease)或称原 1.3基因突变基因分型及其与心电图分型的关系 : 发性心电疾病是一组具有特殊心电图表现,临床以具有发作 LQ'rs突变基因不同,临床症状表现也各有特点,目前已发现7 室性心律失常(室速,尖端扭转室速,室颤)和(或)猝死的特 个LQTS相关基因,致病基因的突变位点177个,新的突变位点 征,而现有的检查方法不能发现任何解剖学异常,只有电生理 不断发现,据此国际上按基因将LQ'I'S分为7型,但在临床表现 检查时可能诱发出相关的心律失常。细胞离子通道检查常可 和治疗上只有3型较为成熟。每种基因型又发现多个突变位点, 发现异常,多数有常染色体的显性或隐性遗传特征,有家族多 国人基因突变位点也已进行了许多的研究,为今后研究基因治 发倾向或散发。其中包括长QT综合征、短QT综合征、Bru— 疗提供了理论基础[12-1 。 gala综合征、特发.胜J波综合征。现介绍如下。 1.3.1 LQTSl是位于第1 1对染色体短臂上的KVLQT1基 1 长QT综合征(1ong QT syndrome)以下简称LQTS 因突变,缓慢激活整流钾电流(Iks)减小。常在16岁前发病。我国 长QT综合征是最早发现的、研究最多的离子通道病。近 于2004年发现此基因与LQ 相关的位点R863一HERG。心电图 年对其遗传基因研究较多,属多基因遗传病。目前已发现7个 特征:QT问期延长,sT段缩短,T波基底增宽。为最常见的类型。 LQ 相关致病基因,突变位点177个。临床上同时具有显著 占临床LQTS的55%,基因突变点的42%。 的QT或QTU延长和尖端扭转室速(Tdp)发作史的可能属于 1.3.2 LQTS2位于第7对染色体上的HERG基因突变导致 长QT(U)综合征。 的外向快通道延迟整流钾电流减小。我国近年在HERG基因上 1.1 LQ 的诊断[1l QT问期的延长是LQ 发病的基 也发现了两个新的突变位点,分别为CGA2587TGA和 础,QTc>0.44 S即为QT问期延长,但这不能作为LQ 诊断 R863一HERG[ 一Sl。心电图特征:QT延长,T波双峰或平坦。临床占 的金标准,即QTc正常不能除外LQ 。Khan等认为绝大多数 40%左右,基因突变占45%。Ikr是复极电流,Ⅲ类抗心律失常药, LQTS患者其QTc>400 ms,但有6%一12%的患者QTc在正常 和某些抗菌药物等均可阻断此电流,延长动作电时间,导致Tdp 范围内,约1,3患者QTc ̄<460ms。在约12%的LQTS基因携 或猝死。我国可能以LQTS2为主。 带者中,QT问期正常(QTc≤0.4 s),其中LQTS2有17%, 1.3.3 LQTS3是位于第3对染色体上的钠通道SCN5A基因 LQTS1有12%,LQTS3有5%,因此,QTc正常并不意味着不 突变导致缓慢钠通道失活障碍,不能关闭,仍有缓慢钠电流(INa) 是LQTS,约有30%的患者QTc在临界范围(0.45 s一0.46 s),故 内流,导致动作电位时间延长引起膜电位不稳定,产生EADs,临 约有40%左右的患者不能单用QTc诊断。 床少见占4%,基因突变占8%。心电图特征QT显著延长,sT段 1.2临床特征分型[21 延长,T波晚发窄高。 1.2.1先天性LQTS(肾上腺能依赖性)分三型Raman— 1.3.4 LQTS4是ankyrin—B基因膜蛋白变异导致功能障碍 no—Ward综合征(RWS),正常听力,常染色体显性遗传;Jervell 引起。 和Lange—Nielsen(JLN)综合征,先天性神经性耳聋,常染色体 1.3.5 LQTS5是位于第21对染色体上的minkKCNE1基因 显性遗传;散发性LQTS,正常听力,无家族史。这些患者经常 发生突变,临床少见,基因突变点占3%。 在交感神经张力增加时发病,例如:突然劳累、恐惧、疼痛、激 1.3.6 LQTS6是位于21对染色体上mirp1 KCNE1基因突 烈的情绪激动,强噪声,性交等情况下可诱发尖端扭转室速 变,导致缓慢激活整流钾电流减小。临床少见,基因突变点占 (Tdp),可自行终止,但也可由于室颤而猝死。Schwartz报道未 2%。 治疗者病死率为78%。 1.3.7 LQTSJ7是位于第17对染色体上的KCNJ2基因突变 1.2.2后天性LQTS(继发性) q 导致内向整流钾电流减弱。 特殊药物能引起QT间期延长的药物,包括下列几类药 1.4长QT问期综合征的危险分层各种类型的LQTS是 物:抗心律失常药,如奎尼丁、胺碘酮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否具有同等的危险,是人们一直关心的问题。最近,Priori等 ji恿过 如红霉素;抗组织胺类:如特非那丁、阿司咪唑,抗精神和抗抑 计算对未经治疗的患者40岁以前首次出现晕厥、猝死等心脏事 郁药,氯丙嗪、吩噻嗪类。 件的累计可能性对LQ 进行危险分层。共入选了640例病例, 电解质紊乱:低血钾、低血镁。 包括了193个家系(其中104个LQT1,68个Lo ,21个 营养状态改变:饥饿,液体蛋白饮食。 LQT3),580例基因型已明确,67例有40岁前猝死。580例有心 严重心动过缓: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病窦综合征。 电图的记录。平均观察28年,当考虑基因位点、性别、QTc值为危 基层医学论坛2008年第12卷1月上旬刊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琶3 险因素时,发现整个人群无性别差异。而亚组分析LQT1无性 动,可用B受体阻滞剂,但其效果意况不一致。还可做左侧交感 别差异,LQT2女性危险比男性高,而LQT3男性危险高于女 神经节切除术或植入ICD。应备用体外除颤器,家人应学会使用。 性。临床观察也发现,心搏骤停/猝死危险,LQT2女性和 1.5.4无症状LQTS患者的治疗问题 对心电图QT延长 LQT3男性患者高。综合分析发现QTc/>500 ms的LQT1、 而又无症状的患者,以及有全部症状患者的同胞及近亲是否需 LQT2和LQT3男性属高危,心搏骤停/猝死危险≥50%。 要治疗?如何治疗?目前资料仍无满意答案。目前资料提示首次 QTc/>500 ms的LQT3女性和QTc ̄<500 ms的女性LQT3和 发作时,猝死很罕见,然而猝死也可发生。临床医生必须综合评 LQT2的女性属于中危,心搏骤停/猝死危险30%~49%。 价危险与治疗给患者所带来的益处与造成的心理和生理负担, QTc ̄<500 ms,LQT1和男性LQT2属于低危,心搏骤停/猝死 选择治疗方案。 危险<30%。这个危险分层为临床医生评价和处理LQTS提供 1.5.5继发性长QT综合征的治疗[1,lo1继发性长QT综合 了参考。 征发生Tdp时,首要的治疗是停用可以引起QT间期延长的药 1.5 LQTS的治疗 物。紧急处理包括:提高心室率,用异丙肾上腺素,但在有高血压 1.5.1急救处理 和缺血性心脏病时慎用。阿托品疗效不肯定,最好是安装临时起 ①如有Tdp发作,不能自行终止,必须尽快电复律,以终 搏器把心室率提高到100—120次/min,可预防Tdp发作。硫酸镁 止发作。 治疗,纠正电解质,待药物排出。 ②停用一切可能致心律失常的药物和可能致QT间期延 2 短QT综合征(short QT syndrome)以下简称SQTS 长的药物,因为药物引起的QT延长可能是遗传学上的易感 短OT综合征是一种单基因突变引起的心肌细胞离子通道 患者。 功能异常导致恶性心律失常的家族性遗传性疾病。早在1990年 ③给予镁盐(硫酸镁)2.0 g,3 min内静脉注射,2~ Aihara报告了-- ̄tt,OT间期短于正常的临床病例,但未提出短 4 mg/min静脉点滴预防。补充钾盐,但须防止高钾。 QT可引起恶性心律失常和(或)猝死。2000年Gussak等首先报 ④安装临时起搏器,提高心室率,可有效预防Tdp发作。 道了一个特发的QT间期缩短家系和一名散发病例并指出这些 ⑤异丙基肾上腺素,当心率缓慢或有长间歇,而又不具备 特发性QT缩短的病例可能代表了一个新的临床猝死综合征l163。 安装临时起搏器时可用。异丙基肾上腺素,提高心率在 2003年Gaita等对2例SQT综合征家系6例患者的有创和无创 100次/min以上。慎用于缺血性心脏病,是否适用于先天性 电生理检查结果和ICD植入结果的临床资料进行了详尽的报 LQTS有不同意见,DiSegni和Klein等p 用于先天性LQTS,用 道,使人们对SQTS有了一个较全面的认识旧。2004年Brugada 异丙基肾上腺素取得有效预防Tdp的作用。 等报道在KCNQ1(KVLQT1)基因上发现了另一个与SQTS相关 1.5.2长期预防治疗【1' 的突变位点,至此,特发性SQTS作为继L0 和Brugada综合征 1.5.2.1 B受体阻滞剂长期使用可有效治疗先天性 之后的一种新的临床猝死综合征已经确立。 LQTS,使心脏事件发生率达到有意义的降低。剂量须达到最 2.1 临床及心电图特征 与LQTS同基因突变所致的SQTS 大可耐受剂量。 常有头晕、心悸、黑朦、晕厥甚至猝死。根据已报道的3个家系15 1.5.2-2左侧交感神经节阻断、消融或切断,可缩短OT 个病例SQTS的临床、心电图、电生理特点可归纳为以下几点:① 间期,治疗LQTS。 各种检查未发现明确的器质性心脏病;②心电图QT间期< 1.5.2.3如经上述治疗仍不能有效控制晕厥发作,或经 300 ms;③心脏电生理检查有效不应期<170 ms,心室易损期明 常发作Tdp的患者,应植入ICD预防猝死。 显延长;③除室速室颤外部分患者可有阵发性房颤发作,心房有 1.5.3基因治疗【3、91 目前基因通道虽然已进行了大量的 效不应期明显缩短;⑤常有心源性猝死的家族史,但也有散发病 的研究,但真正从分子生物学的基因治疗尚未应用于临床。目 例;⑥各年龄组均可发病,并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方式遗传l】91。 前只是根据基因分型进行治疗。 2.2短QT综合征的临床分型 Gussak等发现SQTS有两 1.5.3.i LQT1是KVLQT1基因突变,运动时QT间期不 种类型:①特发性短QT间期(SQTI),是非心率依赖性的,特点为 能随心率加快而缩短,故LQT1患者的心脏事件多发生于运 SQTI持续存在,不随RR间期的变化而改变;②反常减速依赖性 动和精神处于高度兴奋状态时,99%发生在游泳时。此型患者 SQTI,心率减慢时QT间期反而缩短[16-zo]。 用p受体阻滞剂和美西律效果较好,无需植入ICD,但须避 2.3短QT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和遗传特征可能和细胞膜 免剧烈运动和游泳。 离子功能异常有关。QT问期代表了心室复极时间,而心室复极 1.5.3.2 LQT2是HERG基因突变引起,65%发生于夜 是由内向Na 和ca 电流及外向 电流的特性及其平衡所决定 间,多因听觉突受刺激诱发,如电话、闹钟铃声。治疗用B受 的,所以离子通道蛋白突变可能参与了这一过程。Brugada等的 体阻滞剂,避免声音刺激,保持血钾正常。 研究提示表达心肌细胞的Ikr通道的HERG基因(KCNH2)突变 1.5.3.3 LQT3是钠通道SCN5A基因突变,临床少见, 可能与SQTS相关【】81。同年Bellocq在KCNQ1(KVLQT1)基因上发 80%夜间发作,运动可使QT间期缩短,此类患者不必限制运 现了另一个与SQTS相关的重复位点【21I。 (未完待续) 基层医学论坛2008年第l2卷1月上旬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