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姜堰区2021-2021学年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2021~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七年级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总分值:150分〕 命题、审题:姜堰区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
请注意: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卡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依次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星空hào hàn〔 ▲ 〕无比,探索永无zhǐ jìng〔 ▲ 〕,只有不断创新,中华民族才能更好走向未来。
2.下面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2分〕 ...
A.从前在家乡,七八月的夜晚,在庭院里纳凉的时候,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繁星。 B.“我并不愚蠢呀!〞这位官员想,“这大概是我不配有现在这样好的官职吧?〞
C.泰州大浦小学、兴化实验小学及姜堰区小学语文骨干教师等近三百人参加了“曹文轩纯美小说阅读欣赏教学〞研讨会。
D.我国月球探测工程将分三步实施:一是“绕〞,即卫星绕月飞行;二是“落〞,即探测装置登上月球;三是“回〞,即采集月壤样品返回地球。 有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 〕〔2分〕 ...
温故知新,不至于因为假期长而荒废学业。 ....
B.不少考生为了写出整齐、有一定文采、富有构造感的排比句而搜索枯肠。 ....C.贾里一心做着伟人梦,真是不可救药。 ....
D.奥巴马22日说,种族歧视在美国社会仍然根深蒂固,并非一朝一夕可以消失。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分,每空1分〕
①东隅已逝, ▲ 。 ②不识庐山真面目, ▲ 。 ③虽乘奔御风, ▲ 。 ④ ▲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⑤在大自然的景物中,月亮很容易启发人们的艺术联想。唐代诗人王建用委婉的疑问语气,倾诉
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页脚下载后可删除。
.
思念:“ ▲ , ▲ ?〞宋代词人苏轼把酒相问:“ ▲ ? ▲ 。〞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非凡的气魄。 5.名著阅读。(6分〕
〔1〕?小王子?的作者是 ▲ 〔国籍〕的 ▲ 〔人名〕。这篇小说篇幅短小,但丰富大胆的 ▲ 〔写法〕,曲折别致的情节,使作品充满了诗情和智慧。(3分 ) 〔2〕阅读下面这段文字,答复以下问题。
他说:“那好吧,我命令你打哈欠。好些年来我没有看见过任何人打哈欠。对我来说,打哈欠倒是新奇的事。来吧,再打个哈欠!这是命令。〞
“这倒叫我有点紧张……我打不出哈欠来了……〞小王子红着脸说。 “嗯!嗯!〞他答复道:“那么我……命令你忽而打哈欠,忽而……〞
选段中的“他〞是 ▲ 。从这段文字看,“他〞是一个 ▲ 、 ▲ 的人。〔用两个四字词语答复〕〔3分〕 6.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8分〕
七〔1〕班开展了“走进图书馆〞的实践活动,你一直参与其中:
【乱中取胜】学校请书法家写了一副对联,对联中10个字的顺序被打乱了,你能把它们复原成一副对联吗?(2分〕
对联中的10个字是:外 古 须 今 书 中 欲 事 读 知
复原后上联: ▲ 下联: ▲ 【火眼金睛】右表是2021年以来学校图购书变化情况。阅读后,请你答复以下题。〔2分〕
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表中反映的两.要情况:
〔1〕 〔2〕 【学以致用】七〔1〕班班长林华,想邀请图书馆李馆长给班级作阅读专题讲座,但李馆长近期工作繁忙。如果你是李馆长,想委婉拒绝邀请,你将怎么说呢?〔4分〕
种主.书馆问
▲ 二、阅读理解〔60分〕
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页脚下载后可删除。
.
〔一〕阅读孔尚任的?甲午元旦?,完成第7题。〔6分〕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注释】①元旦,即现在的春节。孔尚任,山东曲阜人。写这首诗时诗人已六十六岁,辞官在家乡闲居。②颠,头顶。③废眠,整夜未眠。④买春钱,过新年给亲属分赠喜钱,示庆贺新春。⑤偏,不尽。⑥鼓角,泛指乐器。梅花?梅花落?,乐曲名。一部,一曲。
7.〔1〕?甲午元旦?所写的春节习俗,在以下诗句中没有表现的一项为哪一项〔 ▲ 〕〔2分〕 .. A.鞭炮声声迎新年,妙联横生贴门前。 B.明月皎皎千门秀,华灯盏盏万户春。 C.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D.千家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请赏析“守岁围炉竟废眠〞中“竟〞字的妙处。〔2分〕
▲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2分〕
▲ 〔二〕阅读以下文言选段,完成8~11题。〔14分〕
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有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
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选自?战国策·魏策?〕
【注释】①庞葱:人名,战国时魏国的大臣。②质:做人质。③邯郸:地名,赵国的首都。④大梁:地名,魏国的首都。
8.根据要求完成以下两小题。〔6分〕 〔1〕解释以下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王信之乎〔 ▲ 〕 .
②愿王察之〔 ▲ 〕 .
④
①
②
③
⑥
⑤④
②
③
①
③而谗言先至〔 ▲ 〕 ④后太子罢质〔 ▲ 〕 ..〔2〕以下各句与例句中“而〞用法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 〔 ▲ 〕〔2分〕 ..
例句: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 .
A.温故而知新〔?论语?〕 B.而剑不行〔?刻舟求剑?〕 ..C.拔山倒树而来〔?幼时记趣?〕 D.学而时习之〔?论语?〕 ..
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页脚下载后可删除。
.
9.用“/〞标出以下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
而 议 臣 者 过 于 三 人 矣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以下文言句子。〔4分〕
〔1〕 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2分〕
译文: ▲ 〔2〕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三峡?〕〔2分〕
译文: ▲ 11.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分〕
▲ 〔三〕阅读?谈霾色变,你对雾霾了解多少??〔有删改〕,完成12~14题。( 10分)
①自2021年PM2.5一词迅速普及以后,人人谈霾色变。实际上在污染出现之前,霾自古有之,它被视为一种天气现象。
②将霾作为一种天气要追溯到?诗经?。?诗经·邶风·终风?中写道,“终风且霾,惠然肯来,莫往莫来,悠悠我思。〞此后,?后汉书?也有一那么记录,“不那么太阳不光,天地溷浊,时气错逆,霾雾蔽日。〞虽然两者都没有对霾作详细介绍,不过霾和雾一起出现,说明二者很早时就是一种较为相似的天气现象。
③霾被定义为自然界的一种天气现象,指大量极细微的颗粒物〔PM2.5〕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空气普遍混浊现象。
④在工业革命之前,这些自然颗粒物的来源主要包括沙尘暴、火山二氧化硫、海洋二甲基硫化..物及海盐、生物源挥发性有机物、生物质燃烧和土壤的排放等。但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以化石燃料为主导的工业及人类活动而产生的颗粒物不断增加。这些浮游在空中的颗粒物对太阳光有散射和吸收作用,导致大气能见度下降。当大气中颗粒物浓度到达一定高值时,便形成了霾。
⑤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剧,霾的形成除了人为排放外,还有局地气候和建筑群的作用,人们修建大量高楼大厦,降低了大气在地表的流动性。
⑥总体来说,雾和霾是大气与人为排放共同作用的结果。
⑦雾和霾在极端情况下,都应被视为灾害。一方面,雾和霾天气出现时能见度大大降低,对交通造成巨大影响,致使航班延误甚至取消、高速公路关闭等,雾和霾天气经常引发严重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另一方面,雾和霾的次生灾害对人的身心安康和生活危害较大。
⑧如果城乡规划的组织编制能够结合土地利用规划,统筹考虑城乡地区绿化建立、河湖水系、道路系统和其他公共空间实际情况,完善通风廊道系统、增加空气流动性,便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雾和霾。
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页脚下载后可删除。
.
⑨治理污染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发动全社会力量,多管齐下,互相配合,才能形成治霾的合力。 12. 本文主要是从哪些方面说明对霾的了解的?请分点加以概括。〔4分〕
▲ ②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 ④段中加点的词“主要〞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 〔四〕阅读?中学生应该怎样读〈论语〉?〔有删改〕,完成15~17题。〔10分〕
①今天我们重读?论语?这部经典,最重要或者说最直接的意义,就是要“古为今用〞。孔子及其儒家的人生观包含着三个层次,即个人的修养、建功立业和兼济天下。而在这三个层次中,加强个人修养是一切的根底。所以重读?论语?,我们首先要吸取的应该是孔子关于如何加强个人修养的论述。孔子十分重视自身的个人修为和修养,重视立德、立言,用自己的言行做表率。孔子不仅自身率先垂范,而且十分重视对学生的德行教育,强调“立功〞首先要“立身〞,“立身〞关键在“立德〞。在?论语?中孔子不只一次地赞赏他的学生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把颜回作为修身立德的典范,要求弟子以颜回为表率,以德立身。所以,我认为中学生重读?论语?首要的就是找回我们已经失落了的我们民族的传统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②重读?论语?的意义,还在于市场经济主宰的社会,人们普遍信仰利益至上的实用主义哲学。在许多世俗功利面前,许多人几乎丧失了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人生的追求。我们中学生重读?论语?,就是要开掘经典中那些穿透时空的闪光的思想。譬如“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的自省意识,“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的强烈的责任意识,“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正确的义利观。
③我们中学生重读?论语?,还有一个方面,就是要善于从教育的角度汲取其中许多关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的启迪。比方,?论语?中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强调的任何人身上都有我们学习的地方,学习应该向所有的人学习;还比方,在学习的方法上,?论语?强调“学而不思那么罔,思而不学那么殆。〞“温故而知新〞,告诉我们学习必须要正确处理好学与思的关系,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只有认真继承学习借鉴传统,我们才能不断推陈出新,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们必须打好扎实的根底。
④总之,今天,我们中学生重读?论语?这部经典,应该用文化的眼光、教育的眼光和语文的眼光去读,用经典中闪光的思想,去唤醒我们心中沉睡已久的人性中美好的东西,从而不断调整在现实竞争中的心态,重塑我们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追求。
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页脚下载后可删除。
.
15.阅读全文,说说我们中学生重读?论语?有什么意义。〔3分〕
▲ ③段主要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 17.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你对第④段画线句子的理解。〔4分〕 ......
▲ 〔五〕阅读朱成玉的?爱之寻?〔有删改〕,完成18~21题。〔20分〕
①母亲这一生,似乎已习惯了寻找。
②小时候,母亲总是做好饭后开场寻找,寻找我们回家吃饭,因为她的嗓门不够响亮,不像左邻张大妈声如洪钟响彻云霄,也不像右舍李阿姨京韵十足绕梁三日,在我印象里,母亲很少大声说过话,所以她不喊,只是去寻找。她大致可以知道我们玩耍的地方,所以,每次也都可以很顺利地找到我们。
③可是也有例外,因为我顽劣,有时候成心和母亲“藏猫猫〞,让她找不到我,她只好一声高过一声地唤我,直到我的耳膜受不了,才跑出来扑进她的怀里。她嗔怪我,照我的屁股打几下,却一点都不疼,反而有些痒。不过,我还是看到母亲额头的汗水,感受到了她的焦急,所以,从此也就不再成心藏起来了。
④有一次我要出一趟远差,母亲当成天大的事一般,不一会就惊呼一声“对了〞,然后就小跑着去了附近的店铺,买了东西回来就往我的包里塞。不一会儿又跑出去了,直到把包塞得满满,可还是觉得缺少什么似的。车子马上要开了,她又惊呼了一声“对了〞,我说:“妈,够了,啥都不缺了,包都要爆炸啦。〞她还是小跑着去了,很快回来。她竟然为我寻来了一块带指南针的手表,她说我总是爱迷路,带着这块手表,总会有些用处的。
⑤母亲算好了时间,我那边刚一下车, 就打过来了。问我旅途是否顺利,问我是否迷路,问我指南针是否派上了用场……让我哭笑不得。
⑥我知道,有母亲在,一颗心,就永远不会迷路。即便真的迷路了,天涯海角,母亲也会把我寻回来!
⑦从小到大,一直都是母亲在寻我们,可是有一天,母亲突然失踪了,换成了我们去寻找她。母亲患有间歇性的失忆症,某个时间段,就突然什么都不记得了,这可急坏了我们,我们满大街去找也没找到,没方法,只好去派出所求助。到了派出所,正好看到母亲坐在椅子上,焦急地向外张望。原来是遇到好心人了,没方法问出来母亲的住址,只好送到了派出所。
⑧我们不禁埋怨起母亲来,明知道自己有间歇性失忆症,还自己一个人走。恢复记忆的母亲像
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页脚下载后可删除。
.
个犯了错的孩子,不停地搓着手,喃喃地说,“我只是想去买点儿荞麦,知道你们今天要回来,想给你们做荞麦蒸饺。〞
⑨我们一时无语,母亲无时无刻想的不是我们啊。
⑩每次别离,母亲都会在门前送我,一直送到我拐了弯儿看不见为止,每一次,我都不回头,也不和她招手,我知道,那样妈妈的心会更难过,每一次别离都让母亲的心闪了一下。母亲不是闪.电,闪电不会弯不会旧,不会枯萎不会生锈,可是母亲,闪一下就衰老一截。
现在,母亲的眼睛什么都看不见了,可是每次离开,母亲还是坚持在门口看着我走。她就那
么扶着门框,寻着我远去的方向,好似能看见我一样。其实,她寻到的只是一个越来越小的影子。
这一次,我却不停地回头。我和她招手,惊讶地发现,母亲竟然也在同时向我挥着手,好似
和她的儿子感应到了一样!
有爱,天涯不远,有爱,寒冬尚暖。寻找,只是母爱的一个小小注解,是母亲浩如烟海的爱
里的一朵浪花,是母亲盘根错节的爱里的一绺根须。但就是这一个小小注解,解开了爱的千古之谜;就是这一朵浪花,泄露了大海的古道热肠;就是这一绺根须,缠绕着我们一生,让我们的心,一寸一寸,生出古朴的根。
〔选自?思维与智慧?2021年1月〕
18. 阅读全文后,请以“寻〞为关键词,依次在横线上概括文中有关“寻〞的几件事。〔6分〕 ① ▲ →② ▲ →③ ▲
→④每次别离,母亲寻着我远去的方向。 .19.根据要求解答以下两小题。〔5分〕 〔1〕赏析第⑤段画线句子的妙处。〔3分〕
▲ 〔2〕请品析第⑩段中“每一次别离都让母亲的心闪了一下〞中的“闪〞字的表达作用。〔2分〕 .
▲ 20. 以下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3分〕 ...A.这段文字以时间先后为序,“寻〞是线索,“爱〞是主题。
B.文章开头“母亲这一生 ,似乎已习惯了寻找〞这一句,起着总领全文的作用。
C.第③段“有时候成心和母亲‘藏猫猫’,让她找不到我〞中“成心〞一词表现了小时候我和母亲的亲近。
D.文章最后一段采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提醒了“寻找〞只是母爱的一种方式,表达了希望母爱一代代传承下去的良好愿望,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页脚下载后可删除。
.
21.阅读链接材料,完成下面问题。(6分)
【链接】母亲抬起头,眼睛红红地看着我,过了许久,用一种让我终生难忘的声音说: “孩子,你怎么能这样呢?你怎么能多算人家一毛钱呢?〞〔莫言?卖白菜?〕
选文第⑧段画线句子和链接材料都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各有什么表达作用?
▲ 三、作文〔60分〕
西方有句谚语:“机遇只敲有准备的人的门。〞还有:“机遇就像时间老人的头发,只有前面的一缕,并且极难被抓住。〞这一切都告诉我们,要想抓住机遇,必须要有充足的准备。 请以“我抓住了机遇〞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⑴不少于600字,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⑵书写工整标准。 .........
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页脚下载后可删除。
.
2021~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1.浩瀚;止境〔2分〕
2.A〔应为“七、八月的夜晚〞。〕〔2分〕
3.C〔“不可救药〞,比喻人或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含贬义,用在此处不当。〕〔2分〕 4.①桑榆非晚; ②只缘身在此山中;③不以疾也;④我想那缥缈的空中;⑤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8分〕 5.〔1〕法国;安托万•圣埃克苏佩里;想象。〔3分〕
〔2〕国王;〔1分〕例:自高自大、自以为是、徒有虚名、盛气凌人、善良理智〔两个词语即可〕〔2分〕
6.【乱中取胜】欲知中外事,须读古今书〔或,欲知古今事,须读中外书〕〔2分〕
【火眼金睛】〔1〕2021年以来,学校图书馆购书量逐年增加;〔1分〕〔2〕2021年以来,学校图书馆文学类图书购书增幅最大。〔或,2021年以来,学校图书馆文学类图书购书增幅超过自然科学和艺术类图书;或,2021年以来,学校图书馆自然科学和艺术类图书增幅不大。〕〔1分〕 【学以致用】例如:林华同学,〔1分〕非常感谢你们的盛情邀请,〔1分〕我近期工作有 点忙,〔1分〕以后我会抽时间专程给你们做阅读专题讲座,好不好?〔1分〕 7.〔1〕B〔2分〕
〔2〕“竟〞是“竟然,意料之外〞的意思,句中指“没想到围炉守岁整夜未眠〞,突出了诗人虽年事已高,但守岁兴致浓,〔1分〕表现了诗人一颗热诚的童心。〔1分〕 (3)表达了作者辞官在家闲居时悠然、闲适和愉悦的心情。〔2分〕
8.〔1〕①相信;②看清,明察;③到,到达;④完毕。〔4分〕〔2〕B〔2分〕 9.而 / 议 臣 者 / 过 于 三 人 矣〔2分〕
10.〔1〕大街上不会有老虎那是很清楚的,但是三个人说有老虎,就像真有老虎了。〔2分〕〔2〕除非正午,看不见太阳;除非半夜,看不见月亮。〔2分〕
11. 对人对事不能以为多数人说的就可以轻信,而要多方进展考察、思考,并以事实为依据作出正确的判断。〔2分〕
【译文】庞葱要陪太子到邯郸去做人质,庞葱对魏王说:“现在,如果有一个人说大街上有老虎,您相信吗〞“魏王说:“不相信。〞庞葱说:“如果是两个人说呢?〞魏王说:“那我就要疑惑了。〞庞葱又说:“如果增加到三个人呢,大王相信吗?〞魏王说:“我相信了。〞庞葱说:“大街上不会有老虎那是很清楚的,但是三个人说有老虎,就像真有老虎了。如今邯郸离大梁,比我们到街市远得多,而毁谤我的人超过了三个。希望您能明察秋毫。〞魏王说:“我知道该怎么办。〞于是庞葱告辞而去,
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页脚下载后可删除。
.
而毁谤他的话很快传到魏王那里。后来太子完毕了人质的生活,庞葱果真不能再见魏王了。 12.霾的定义;霾的形成〔成因〕;霾的危害;霾的治理。〔4分〕
13.第②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引用的说明方法,〔1分〕引用?后汉书?上的记录,说明“雾〞和“霾〞很早时就是一种较为相似的天气现象,〔1分〕增强说服力和文学色彩〔激发学生阅读兴趣〕。〔1分〕 14.“主要〞是指“大局部〞,〔1分〕这里指“颗粒物还有其它来源〞。〔1分〕如果去掉,就不符合实际,显得绝对。“主要〞表达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分〕
15.意义:(1)找回我们已经失落了的我们民族的传统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1分〕(2)开掘经典中那些穿透时空的闪光的思想。〔1分〕(3)汲取其中许多关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的启迪。〔1分〕 ③段主要采用了举例论证、引用论证,〔2分〕具体有力地论证了“我们中学生重读?论语?,就是要善于从教育的角度汲取其中许多关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的启迪〞的观点,增强了说服力。〔1分〕 17.用?论语?中那些穿透时空的闪光的思想,〔2分〕去启迪我们找回我们民族的传统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找回那些自省意识、责任意识和正确的义利观。〔2分〕〔意对即可〕
18.①小时候,母亲寻我们回家吃饭;〔2分〕 ②我出差,母亲寻带指南针的手表;〔2分〕 ③母亲失踪了,我们寻找她。〔2分〕
19.〔1〕这段文字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1分〕连用三个“问〞表现了母亲对“我〞细致入微的关心,突出了“母爱〞 的主题,〔1分〕并以“我〞的“哭笑不得〞反衬母亲的爱。〔1分〕 〔2〕一个“闪〞字,表现了母亲对“我〞外出的牵挂,突出了母爱的伟大;〔1分〕同时,也表现了“我〞对母亲日渐衰老的心疼和怜惜。〔1分〕 20.C〔“成心〞一词表现了小时候我的“顽劣〞〕〔3分〕 21.都运用了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答对一个得1分,共2分〕
选文第⑧段画线句子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母亲受到我们埋怨后不知所措的窘态,突出了“母亲无时无刻想的不是我们〞,从另一个角度表达了母爱的主题。〔2分〕链接材料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母亲在人前丧失了诚信与尊严的痛苦,对儿子不老实行为的痛心,表现了母亲讲究诚信、自尊自爱、正直善良的高尚人格。〔2分〕
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页脚下载后可删除。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