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天渠观后感

来源:好兔宠物网
天渠观后感

天渠观后感

电影《天渠》根据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原草王坝村党支部书记黄大发同志先进事迹改编,讲述了黄大发老支书在面对恶劣的自然条件和因严重缺水导致的贫困状况下,从上世纪60年代起,带领全村党员干部群众,历时36年,绕三重大山、过三道绝壁、穿三道险崖,靠着锄头、钢钎、铁锤和双手,凿出一条长9400米的 生命渠 ,结束了千百年来滴水贵如油的落后历史。深入刻画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对党忠诚,决心干事创业的崇高品质。

《天渠》是由省委宣传部指导,遵义市委宣传部、遵义市广播电视台等单位联合摄制的现实题材影视作品,影片以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草王坝村原党支部书记黄大发为原型。从上世纪60年代起,黄大发坚持不懈动员并带领群众,在险峻的山区环境中凿出一条长9400米的水渠。水渠让当地村民逐渐过上好日子,深受黄大发精神震撼与影响的村民们,亲切地称这条水渠为 大发渠 。而黄大发也先后被授予 时代楷模 贵州省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 贵州年份英雄 全国道德楷模 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 等称号,并荣获 2023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 。

电影再现了这位农村基层党支书以不忘初心的坚定信念、持之以恒的拼搏精神、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诠释了人生真谛、践行承诺的精神风貌,深刻表现出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坚守与承诺,以及对党忠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品质,电影《天渠》告诉我们:

一、执着就会成功

第 1 页 共 6 页

黄大发一生只为一清渠,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都没有畏惧过,一直不懈努力,最终水到渠成。

二、小事做到极致

修路、修渠在一些人的眼中就是不起眼的事,认为体现不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黄大发修渠,整整坚持了36年,天寒地冻不怕,悬崖绝壁不畏,是典型的 新时代愚公 ,但就是这种小事做到极致的精神,成就了他最为辉煌的人生。

三、团结就是力量

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集体的力量无穷,黄大发带领群众靠锄头、钢钎、铁锤和双手,硬生生地凿出了一条 生命之渠。 再一次证明团结就是力量,力量是钢、是铁。

四、信仰就是成功

信仰的力量无坚不摧。黄大发是老支书,是共产党员,他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放在心上。农民吃不上饭了,他夜不能寐,水渠可以说就是他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 天路 ,最终,他靠坚定不移的信仰完成使命,让当地百姓过上了好日子。

天渠观后感

观看电影《天渠》,我的内心一直在深深地被感动之中。我不相信欣赏还有什么柔软的地方被这个身影感动着,让人热泪盈眶。仍记得,一个苍老的身影,点燃生命的激情忘我

第 2 页 共 6 页

工作地定格在山间,像清晨的阳光不知疲倦,像傍晚的落日,余晖依旧洒满天际

张嘉佳的《从你的全世界走过》中有一句话: 想了解一个人究竟在想什么,比起他所做的内容,其实他所做的方式与途径更重要。你的欲望,决定着你说话或者做事的方式与途径。欲望,就是最基本的元素。 此情此景,电影《天渠》中的黄大发老支书,与一个基层党支部、一群纯朴的村民,硬是与大山较劲,硬是与贫困较劲。那份执着而坚定,完成了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我当时做事的时候没有想到现在,只要家乡改变了,乡亲们吃饱饭了就行。 36年如一日,黄大发老支书坚持不懈动员并带领群众,在险峻的山区环境中凿出一条长9400米的水渠。水渠让当地村民逐渐过上了好日子

我感动于那份震撼,只觉得让我们的心一起一伏强烈地共鸣,只觉得每次重温,泪水就要忍不住夺眶而出。

我想起了一张照片。周恩来总理1945年去重庆谈判时,身穿毛呢大衣,头戴礼帽缓缓走向人群。这就是我们的总理, 人民尊敬你,敌人害怕你 ,这就是我们的总理,轩昂的气度,大家的风范。

时代楷模黄大发,愚公精神谱新曲。黄大发老支书花了整整36年的时间只为修好这一条渠。黔北深谷群山屹,万米天渠绕绝壁。没有技术,他去学;没有资金,他去申请;资金不够,他带头凑;没有运输车,他就去找;悬崖边上没人敢下,他第一个上 这就是我们的黄大发老支书,顶天立地。 活一天就干一天。 铮铮誓言,响切云霄。

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我们要给学生什么是让他们看得见绿水青山,看得见白云蓝天,看得见碧草小溪,看得见雪域高原 还是让他们在有限的文本中打圈圈我们不

第 3 页 共 6 页

断追问。

一路修行做教师。在这条路上,我,以及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即便要穷其一生,也要 蹲下身子看学生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我们不会忘记给每一个学习成绩差、表现差的同学鼓励,哪怕是再干涸的土地,也要如黄大发老支书一样有着坚定而又执着的信念,播下希望的种子。

从你的全世界走过

你我相逢在璀璨的夜空

你守望初衷的身影

在缀满露珠的山头竞相绽放

你倾尽所有

照亮我们前行的方向

你,不老的身姿

温暖我潮湿的信仰

教育就是让每一个生命个体,长成他们应该有的生命姿态、尊严和价值,无论是参天大树,或者遍地野草;无论是芬芳玫瑰,或者无名野花,都要做到心中有生、心中有责,用

第 4 页 共 6 页

一辈子,一件事 的坚守与实干,镌刻着光荣与梦想。

天渠观后感

影视作品常有一句 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而在现实生活中,无私奉献、造就丰功伟绩的英雄确实少有雷同。黄大发自小无父,9岁时母亲去世,此后便成了孤儿。十几岁时在大冬天打着赤脚给村里站岗,上级领导看到后,觉得这个瘦小的少年勤劳、能吃苦,于是发展成为党员,吃百家饭长大的他被任命为生产大队的大队长后立誓决心为村民干三件事:引水、修路、通电。于是,他义无反顾地开始了这段艰苦卓绝的修渠历程。

没有任何修渠技术,测量靠竖起几根竹竿用眼睛瞄;没有水泥,沟壁直接糊上黄泥巴;没有起重设备,就在腰间拴根草绳下到擦耳岩用锤子凿。不知道什么叫导洪沟、分流渠,洪水一来,沟渠和草王坝人的心被冲得七零八落。修修补补十几年,水就是进不了草王坝。修渠失败,黄大发没有选择蛮干。他暗下决心学习水利技术。经过专业测绘和精心谋划,修渠项目再次得到县、乡政府支持。

过年了,黄大发却带着一家老小又上了山。鞋磨破了没钱买,干脆赤脚步行二十多公里去背炸药,脚板磨破皮,双脚血淋淋的。春去冬来,风餐露宿,三年时间,草王坝人勒紧裤腰带,用双手硬生生凿出了绝壁引水的奇迹!大渠竣工,乡亲们亲切地把这条渠称为 大发渠 。这条生命渠,7200米主渠,2200米支渠,绕三重大山、过三道绝壁、穿三道险崖,历时36年完成。

它镶嵌在灵宝山半山腰,就像是从天上引来的,水流到每家每户门口,灌溉着良田、喂养着牲畜。2023年底,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6500元。结束了草王坝因为缺水,全村

第 5 页 共 6 页

种包谷洋芋,吃不上白米饭,只能吃包谷沙,无水、无电、无路,男人娶不上媳,光棍村名

第 6 页 共页

声不胫而走的日子。

天渠观后感300字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