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审计研究
来源:好兔宠物网
绿色经济 0 CARBON ORLD 2014/5 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审计研究 廖梓辰(广西百色市环境监测站,广西百色533000) 【摘要】审计工作的开展为保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得到有效应用的必要措施,但就目前而言,由于缺乏相应的审计指标和规范等因素,在审 计工作中仍存有~定的问题。本文就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阐述提升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审计工作的措施,以期对促进环保 工作的有序发展有所启示。 【关键词】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审计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2066(2014)10—0170—02 l刖螽 我国的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以环境破坏为依托的, 在经济的不断发展下.环境问题愈加的突出,并逐渐为人们重 视。近年来,人们应用于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不断增多,为环 保事业的有效开展提供了物质方面的后盾,但同时资金量的 增多.对其管理水平也相应的提升.需保证专项资金得到较好 的应用。同时.由于专项资金为国家的各级财政为环境保护和 治理而专门下拨的资金,并且被纳入到财政预算管理当中。为 确保其专款专用,并最大程度的优化和改善环境,促进人们生 活质量的提升,需增强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的监督审计。 2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2.1环境保护项目立项当中存在的问题 在目前的立项申请当中存在少数申报单位应用虚假资 料.或是通过重复、多头申报的方式,进而获取国家的专项资 金。部分单位申报的资金存在盲目性,未将长期发展、和谐发 展纳入考虑,甚至存在违背科学规律的申报现象,致使资金在 应用过程中出现应用效率低的问题。还存在少数的专项资金 在申报时.未将长期性和连续性等纳入考虑,缺乏可行性方面 的研究,并且后续项目存在脱节现象,影响到整体项目的效 果.甚至造成整个项目的半途而废.导致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的 极大浪费。 2.2环境保护项目管理方面存有的问题 在实际项目的开展过程当中.部分单位处出于自身利益 的考虑,存在不按照项目计划开展的情况,或是环境保护规模 超出计划外,并将相应的建设标准提高.却降低了整个项目的 质量和应用效果。由于项目建设未遵守节约、合理的原则,加 大了各项资金的支出,与实际需求相悖。或是由于未按照计划 及时的开工,缺乏前期的准备,如淮河流域的治理,截至“九 五”的末期.未动工的项目为总项目的25%,并结合污水的日 处理能力。其投资的完成率仅为50%左右Il_。此外,还存在建成 项目由于缺乏相应的配套设施,造成建成项目闲置的问题。同 时.在项目建成之后,由于实施单位未能够充分认识相应资金 的申报程序,缺乏有效的配合,验收不及时.尽管项目已完成 l7o 多年,但缺乏相应的验收程序,致使总体投资额得不到确认, 导致部分环保资金被滞留在环保管理单位而无法下拨。 2.3环境保护资金在应用方面的问题 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在应用过程中的拨付缺乏规范性.主 要体现为计划审批、指标和审批程序等不合规范的问题,或是 未足额的、及时的拨付资金。资金的应用还缺乏透明性,未按 照规定将资金的应用成效和分配进行公告.造成少数项目单 位不理解环保资金的应用方式。同时存在部分单位挪用专项 资金的问题,表现为未按照原计划合理分配资金。部分单位甚 至存在多得和套取环保资金的问题.环保专项资金被违规流 出应用单位,以逃避相应的检查。另外,少数环保部门还存在 未进行专款专用相应手续的办理.存在采购盲目的现象.造成 资金的浪费,并在原始票据当中弄虚作假.试图掩盖其行为, 极大的影响到项目实施的效果。 2.4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相应审计制度有待提升 和完善 环保专项资金的专项审计人员不仅要能够保证审计的公 正性和客观性,还需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和专业素养。但就目 前而言。大部分审计人员的综合分析应用能力较低,专业素质 还有待提升。同时还存在难以确定评价效益的问题,在审计过 程中,要求将效果性、效率性和经济性等同预期效果比较,进 而得出结论。但因为效益审计对象各不相同.即使同一项目的 审计。其衡量的标准也各不相同.所以用于衡量审计对象的相 应标准较难实现统一 3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审计的提升策略 为有效提升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的应用效果.审计部门应 重视资金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制定对应的提升措施, 应从绩效评定、审计人员自身和相应监督制度和审计制度的 完善等各方面努力。具体而言,应从以下几方面提升其审计效 果(见图1): 3.1增强审计意识 为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应注重环境的保护和资源 的节约,从国家层面而言,应从政策上处理好环境和经济发展 LOW CARBON WORLD 2oi4,5 绿色经济 一、全面的专项资金的绩效审计缺乏定性指标、评价指标和定 量评价指标,致使审计部门在进行相应的审计工作时。缺乏统 一的评价体系作为参考。在进行环保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时. 审计人员通常只能参照国家或各级政府管理专项资金的方 法、可行性报告标准和行业的指标等方面来寻找相应的评价 图1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审计的提升策略 指标,无疑提升了绩效资金的审计难度[31。为此.国家和政府应 参考其他专项资金的绩效管理,建立起环保专项资金的评价 标准或审计依据。 的矛盾,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力度。同时还需结合财政收入情况 和环境变化情况,适当的增加财政预算拨款,并提升对审计的 要求。从审计人员方面而言,应提升对环保专项资金的认识, 并正视自身存在的不足,加强相应学科的学习。为此,审计部 3.4完善审计操作规则 门可定期的进行培朝f,或是外派学习,提升其综合应用能力。 另外,还要求审计人员具备较高的职业素质和责任心,能够做 到实事求是,真正意识到环境保护为利国利民的大事.应做好 本职工作,确保资金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应用。 3.2促进效益审计的规范性应用 审计索取的相关性、充分性、合法性和客观性是对审计人 员.Y-作的基本要求。其中.效益审计为审计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之一。应用于效益审计的证据通常不会从会计账簿当中直接 获取,而是从部门统计的情况表、工作台和各类的审批程序当 中提取 。在提取审计证据的过程:3中,应注重审计的相关性、-3 充分性和合法性.以及保证质量控制的可靠性、准确性和一致 性。确保同一事项当中的多个审计证据之间能够相互验证.其 中不可存在矛盾性.并且要求审计人员的计算过程、计算方法 和计算结果等具有其准确性。同时相应的效益审计证据应经 得住各方面的考验,且其中不存在媒体报道、社会反映和公众 讨论等相应的资料。 , 在进行效益审计的过程当中.应转变相应的工作方法和 思路。逐渐的转变行政执法形式的审计为基于应用者服务的 审计。在审计过程当中。应将查处问题作为相应的目标,从资 金管理和体制建立健全的宏观角度出发.进行有建设性的审 计。还需转变以往审计政府财政收支合理性、合法性的方法. 将审计方向确立为对政策效用、政府管理能力、制度效率等。 除对问题金额的查处。及达到项目数量要求方面的审计外。还 应将问题的发现和解决作为导向。实施有成效性的审计。另 外,还要求审计人员在实际工作当中积累经验.逐渐完善自身 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并对审计的广度和深度进行拓展。 3.3建立健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在进行财政专项资金的评价时,应依据相应的指标评价 体系,当处于不同情况下。面对不同的评价对象时,需有通用 指标对评价对象的共性进行反映。同时还应有专项指标对其 特性方面的评价,保证其即具有共性也具有其特殊性,进而提 升其针对性和实用性。确保能够对环保专项资金的整个应用 过程绩效进行动态反映。但就目前应用的审计制度而言,在颁 布的行业审计和审计准则当中.关予环保专项资金效益审计 的评估标准和审计准则等。均为涉及或是有待完善。因为统 尽管我国已经颁布了部分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的相应审计 标准和相应的法律法规,其在一定程度上可为环境保护专项 审计工作的开展提供部分依据。但总体而言.该方面的监管、 审计机构还缺乏完善的审计体系和规范的操作规程.不利于 环保专项审计工作的有序开展,缺乏相应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基于此,应制定具备实用性、系统性和科学性的环保专项资金 审计制度。另外。还应注意到其与信息披露制度的联系.保证 其应用体系的系统性和完善性。进而建立健全我国环保专项 资金审计体系,促使环保资金均能够应用到实处.防止盲目投 资、盲目立项等所造成的资金浪费,并且对促进环境保护的社 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提升具有巨大的作用 4结束语 为促进经济和环境的有序发展.应增强环境保护和治理 方面的意识。为此,对于政府拨款应用于环境保护的专项资 金,为促使其最大程度的发挥其应用效益,针对目前环保专项 资金审计当中存在的问题,应从制度、人员素质和资金效益的 审计等方面加以完善,以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1房巧玲,王宜成.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基准模型及其应用研 究——基于资源配置的视角[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9(4):987 ̄988. [2]z晓丽.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研究述评与展望[J].会计师, 2013,4(U):612-613. f3】蓝青,姜忠辉.三个方面入手做好环境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相结合 [J].财务与会计,201 l,3(7) ̄247-248. 收稿日期:2014—4—15 o 0 ; Z 0 ∞ 正 《 U ≥ 0 嘛 圭『 替 蛙 l7l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