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认识警察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简单了解警察的工作职责和形象。
2.学生能够意识到老师以及周遭的大人和警察都是保护他们的人。
3.学生能够了解安全知识并能够做到孝敬父母、自爱自重,保持安全。
二、教学活动
1. 幻灯片展示图片及视频,引导学生对警察有一个初步的认知。
2. 互动游戏“寻找警察”:让孩子在教室、操场等场所寻找警察,并介绍警察的职责。
3. 观看拍摄的警察工作视频,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警察的工作,如要在公众场合维护秩序,帮助走失孩子找到父母等。
4. 学生分组自由发挥创意制作“警察形象作品”,并进行现场展示,通过交流展示吸取更多知识。
5. 进行警察制服展示活动,向学生展示警察穿着的制服,提醒孩子在遇到紧急情况时需要尽力记住警察制服的样子。
6. 学生进行警察战术动作练习,并进行简单模拟演讲,在加深警察形象的印象的同时也加强了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
三、教学内容
1.画图:让孩子根据自己对警察的想象画一个警察的形象。鼓励孩子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创作一个符合自己的理解的警察形象。
2.幻灯片展示:展示众多的警察形象图,让学生感受警察的形象多样,鼓励孩子理解警察工作内容的多样化。
3. 视频展示:让孩子观看警察在工作中的场景视频,学习警察如何帮助更多的人。
4. 互动游戏:“寻找警察”:游戏过程中寻找警察,获得警察的职责以及防范意识培养。
5. 学生制作“警察形象作品”:唤起孩子对警察形象的创造力,学生制作各种警察装备,绘制如何喊出“救命”的字样,体验警察身份、职责的含义。
6.展示活动:展示孩子绘制、创作的“警察形象作品”,进行学习交流,加强孩子对警察的认知。
7. 警察制服展示活动及战术演练:学生自愿参加,穿上警服来练习基本警察战术。通过演示,加深警察形象的印象,强化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保持警觉,提醒孩子向着一个更安全的目标迈进。
三、教学重点
1.让学生了解警察的职责和形象。
2.引导学生意识到老师、大人、警察等人都是保护他们的人。
3.在加深警察形象的印象的同时也加强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
四、教学难点
1.让孩子真正了解警察的工作职责和形象。
2.帮助孩子更加体验警察工作的过程,促进孩子学习安全知识和意识。
五、教学方法
1. 视频播放
2. 幻灯片投影
3. 组织互动活动
4. 组织小组讨论或分组讨论
5. 制作展示
6. 协助实践
6. 总结和评价
通过该教案,学生能够了解警察的职责和形象,同时意识到老师、大人、警察等人都是保护他们的人,加强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个人与组织活动、警察形象制作等交互活动,让孩子在活动中享受到学习的快乐。设计的游戏、讨论和模拟演练激发了孩子的注意力和兴趣,使孩子在学习中获得了更多的乐趣和收获。
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孩子对外部大人(如老师、警察)的保护了解更全面,提高了自己的安全意识和保护自己的能力。同时,鼓励孩子积极掌握保护自己的方法,保证孩子健康成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