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坊设计参考
修建谷坊21座,设计标准按通过十年一遇6小时最大洪峰设计。 1.谷坊型式
谷坊坝(check dam)是 山区沟道内拦截泥沙的小坝。水土流失地区的山沟治理工程之一。其作用主要有:①抬高沟底侵蚀基点,防止沟底下切和沟岸扩张,并使沟道坡度变缓。②拦蓄泥沙,减少输入河川的固体径流量。③减缓沟道水流速度,减轻下游山洪危害。④坚固的永久性谷坊群有防治泥石流的作用。⑤使沟道逐段淤平,形成可利用的坝阶地。
谷坊坝的类型:按所采用建筑材料的不同,可分为:土谷坊、石谷坊、插柳谷坊、枝梢谷坊、木料谷坊、竹笼装石谷坊、混凝土谷坊、钢筋混凝土谷坊等。根据谷坊使用年限可分为:永久性谷坊,如浆砌石谷坊、混凝土谷坊和钢筋混凝土谷坊等;临时性谷坊,如插柳谷坊、枝梢谷坊、木料谷坊等。按谷坊的透水性能还可分为:透水性谷坊,如干砌石谷坊、插柳谷坊等;不透水性谷坊,如土谷坊、浆砌石谷坊等。
谷坊坝布置:①断面:谷坊的高度一般不超过5m,并往往依据所采用的建筑材料来确定,但以
能承受水压力和土压力而不破坏,且全沟整体工程效益和投资费用最优为原则。根据现有资料和经验,常用谷坊的规格高度为0.4~5.0m,顶宽1.0~1.5m,迎水坡1:0.5~1:1.5,背水坡1:0.3~1:1.0。②间距和位置:谷坊的间距L=H/(I-Ic)。式中H为谷坊高度;I为原沟底坡降;Ic为两谷坊间淤积面上的坡降。谷坊的位置宜选择在谷口狭窄而上游开阔、基础良好、沟段顺直、不受天然跌水影响的部位。③设置溢洪口,因土谷坊不许洪水漫顶,故必须在沟岸的坚实土层上开挖溢洪口,以排出多余洪水,保证谷坊安全。石谷坊的溢洪口可设置在坝体中部,若沟岸有适宜的地形和地质条件,则可设置在岸坡。溢洪口的断面尺寸根据设计洪水洪峰流量来决定。
根据项目区沟道地形、地貌特点和建筑材料分布特点,谷坊设计为两大件,即拦水坝和排水设施。拦水坝均为碾压均质土坝,建筑材料为黄壤土,参照淤地坝建设标准,摊土碾压,干容重黄壤土达到1.50t/m3。排水设施为浆砌石宽顶堰,有交通需求的谷坊,排水设施设计明渠盖板,采用C25钢筋混凝土盖板,需满足行洪要求。
2.谷坊位置
(1)通过沟壑情况调查,选沟底比降适宜的沟段﹙<15%﹚系统的布设谷坊群。用水准仪或全站仪测出其比降。
(2)根据沟底比降,从下而上逐步拟定每座谷坊的位置,一般高2~5m,下一座谷坊的顶部大致与上一座谷坊基部等高。
(3)根据坝滩联治原则,考虑最大程度减小沟坝地平整动用土方量,谷坊实际间距以100-150米之间为宜。
3.坝址要求
(1)“口小肚大”,工程量小,库容量大。
(2)沟底与岸坡地形、地质(土质)状况良好,无空洞或破碎地层,没有不易清除的乱石和杂物。
(3)取用建筑材料比较方便。 4.水文计算
以张家庄东沟为例,进行确定谷坊座数的设计,东沟控制面积0.17km2。 (1)设计洪水总量
参考《山西水文计算手册》中的有关经验公式和参数进行计算,采用公式:
W=1000KRF;R=KpH6
式中:K—暴雨径流系数; Kp—P频率下的暴雨强度; H6—6小时最大降雨量; F—控制流域面积, F=0.17km2。
查《山西省水文计算手册》,汾西县H6=52mm,CV=0.61,Cs=3.5Cv,K10%=1.78,则10年一遇6小时最大降雨量H6·P=52×1.78=92.56mm,查《山西省淤地坝工程技术规范》表3-2及3-6,其对应暴雨径流系数为K=0.36。
设计洪水总量为:
W总=1000K·KpH6·F=1000×0.36×1.78×92.56×0.17 =10083m3 (2)谷坊库容计算
根据西北大学出版社的《水土保持原理及规划》,对于沟道近似弧形或半圆形时,沟道体积采用公式:V单=BHL/4.5
以1#谷坊为例进行典型计算: 式中:V单—单个谷坊库容,m3; B—沟宽,B=76m H—相应坝高,H=2m
L—回水长度,L=66.67m
经试算得:当拦洪坝高为2m时,V单=2252m3。 (3)谷坊座数
A、谷坊座数初步确定采用公式n=W总 /V单 将以上计算数据代入公式:n=14235/3378≈4座
B、结合项目区土地布局,综合考虑减少平整土地土方量,有交通要求的谷坊坝顶与所衔接的机耕路齐平,通过详细勘测和计算,确定东沟谷坊数量4座,按照以上计算过程,经详细设计,项目区共需新建谷坊21座(详见谷坊技术经济指标表)
5.谷坊间距
谷坊间距按顶底相照的原则设计,采用公式
式中:L—谷坊间距(m);
H—谷坊底到溢水口底高度(m); i—原沟床比降(%);
i1—谷坊淤满后的比降(%),粘土类取1%。 东沟4座谷坊高均为2 m,上下游谷坊的间距为:
=2/(0.03-0.01)=100m 6宽顶堰计算 (1)洪峰流量计算
以1#谷坊为例,进行典型设计,1#谷坊排水设施为宽顶堰式,布置在坝顶一侧,采用公式
Q=0.278KIF
式中:Q—设计流量,m3/s;
I—10年一遇6小时最大降雨强度,I=92.56mm; F—集水面积,F=0.17km2; K—径流系数,K=0.36 经计算得Q=1.57 m3/s (2)宽顶堰断面计算
采用公式:Q=Mbh3/2
式中:Q—设计流量,Q=1.57m3/s; b—溢洪口底宽,取 b=1.2m; h—溢洪口水深,m; M—流量系数,1.55。
经计算:溢洪口底宽为1.2m时,宽顶堰水深为0.77m,安全超高0.5m,宽顶堰侧墙高为1.27m即可满足设计情况下的排洪要求,实际施工中,为了满足当年种植农作物达到耐渍深度及淤积面逐年抬高两项要求,取宽顶堰底部高于上游地面0.2m,顶部与谷坊顶齐平,宽顶堰侧墙高实际取1.8m。
宽顶堰底板厚0.4m,侧墙为挡土墙形式,顶宽0.4m,高1.8m,底宽0.95m,基础外伸长0.15m,采用M7.5水泥砂浆砌筑,底部以M10水泥砂浆抹面。有交通需求的主沟谷坊,排水设施设计明渠盖板,采用C25钢筋混凝土盖板(盖板及配筋详见设计图)。
7陡坡明渠及消力池设计 (1)陡坡段水力计算 临界水深计算采用公式: hk=(aq2/g)1/3
式中:hk——临界水深(m) a——系数 ,a=1.1
q——单宽流量,q=1.57÷1.2=1.308m3/s.m 将以上有关数值代入公式计算得: hk= (1.1×1.3082/9.81)1/3=0.58m
明渠段底板厚0.4m,进出口侧墙均采用挡土墙形式,侧墙高为临界水深加0.5m的安全超高,即0.58+0.5=1.08m,取1.1m,顶宽0.4m,底宽0.75m,基础外伸0.15m,基础厚0.4m。
(2)消力池结构尺寸确定
侧墙顶宽0.4m,底宽0.8m,基础外伸长0.1m,基础厚0.5m。消力池出口底部设一齿墙,深0.5m,宽0.5m。
陡坡明渠除满足过水断面外,需满足美学上的设计要求,陡坡段明渠比降1:1.5,侧墙尺寸同宽顶堰。为使水流平顺地进入下游坝地,在明渠出口处设消力池,消力池为矩形断面,为便利耕作,末端与谷坊坝角齐平,设计消力池长1.3m,池深0.4m,消力坎高0.4m,底板厚0.4m,侧墙顶宽0.4m,底宽0.6m,基础外伸长0.1m,出口底部设一齿墙,深 0.5m,宽0.4m。
修建谷坊总工程量81434.72 m3,需用钢筋0.48t,水泥111.91 t,块石1184.21 m3,碎石6.24t,砂子449.66 m3,柴油60.224 t。
自:汾西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