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考点】考纲重点之中基精气血津液(一)
01
在气的生成过程中,尤为重要的是(多选) A.肺的呼吸功能 B.肾的闭藏功能 C.脾胃的运化功能 D.肝的疏泄功能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与解析:ABC。
本题旨在考查气的生成过程所涉及的脏腑。关键字眼是“生成”。肾为生气之根,脾胃为生气之源,肺为生气之主,三脏配合,则人体之气的生成来源不断。肝的疏泄功能与气的生成无关,与气的运行、调节有关。
02
气对尿液、汗液的排泄有控制调节作用的功能是(多选) A.温煦功能 B.气化功能 C.防御功能 D.固摄功能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与解析:BD。
本题旨在考查气的生理功能。气的固摄作用,主要是对血、津液等液态物质具有防止其无故流失的作用,具体表观在:固摄血液,可使血液循脉而行,防止其逸出脉外;固摄汗液、尿液,唾液、胃液、肠液和精液等,控制其分泌排泄量,以防止其无故流失。气化作用,是指精气血津液各自的新陈代谢及其相互转化,津液经过代谢,转化成汗液和尿液,是气化作用的具体体现。此题还有再次考查的可能。
03
气滞的病机是(单选)
A.元气耗损,脏腑功能减退 B.气机不畅,脏腑经络功能障碍 C.气机失常,脏腑之气逆上 D.气虚升举无力,脏腑位置下移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与解枥:B。
本题旨在考查气机失调中的气滞。由于某些原因,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受到阻碍,称作“气机不畅”;在某些局部发生阻滞不通时,称作“气滞”。气滞是气机不畅更为严重的一种状态,可以理解为气机不畅、脏腑经络功能障碍,病机相似,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04
元气的生理功能是(多选) A.推动生长和发育 B.温煦脏腑组织
C.激发脏腑组织的生理活动 D.固摄津液以防流失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与解析:ABC。
本题旨在考查元气的生理功能。元气的主要功能,是推动人体的生长和发育,温煦和激发各个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选项D是气的固摄作用,不是元气的生理功能。
05
下列选项中,气不能固摄的物质是(单选) A.血液 B.汗液 C.唾液 D.精液 E.水谷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与解析:E。
本题旨在考查对气的生理功能,即气的固摄作用的正确理解和掌握。气的固摄作用,主要是指对血和津液等液态物质,具有防止其无故流失的作用,具体表现为固摄血液、汗液、尿液、唾液、胃液、肠液和精液等。胃主受纳腐熟,水谷入胃,才能转化为精微,并经脾气运化而营养周身。因此,水谷是流动的,通降下行的,不属于需要固摄的物质。故正确答案是E。而血液、精液则需要固摄而不能妄泄,汗液和唾液亦是被气的固摄作用所调控而适时适量地外散或外吐,但汗液不可妄泄,唾液亦不应吐出过多。
中医基础理论
第四章 精气血精液(一) 考点一:精 1.人体之精的概念
精,是由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华物质,是人体生命的本源,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2.人体之精的生成
分为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是构成胚胎的物质。后天之精来源于水谷,又称“水谷之精”。脾气升运,变饮食水谷为水谷之精,是人出生后赖以维持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故称为“后天之精”。
3.人体之精的功能 ①繁衍生命。 ②濡养。 ③化血。 ④化气。 ⑤化神。 考点点拨
此考点为2017年考纲新增考点,重在理解,比较简单,需要注意的是人体之精的功能,可能会出多选题。
考点二:气的基本概念 1.含义
气是人体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2.经典阐述
(1)《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地合气,命之曰人。”这就是说,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也就是“天地之气”的产物。
(2)《医门法律》又说:“气聚则形成,气散则形亡。”即人的形体构成是以“气”为其最基本的物质基础。
考点点拨 此考点熟悉即可。 考点三:气的生成
人体的气,来源于禀受父母的先天之精气、饮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即水谷之精气,简称“谷气”)和存在于自然界的清气。通过肺、脾、胃和肾等脏器生理功能的综合作用,将三者结合起来而生成。
1.气的生成之源
2.相关脏腑
考点点拨
可结合题目重点掌握两个知识点:
①气的生成来源。
②肺脾肾在气的生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考点四:气的生理功能
气的生理功能,主要有六个方面: 1.推动与调控作用
即对于人体的生长发育,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血和津液生成和运行、输布等代谢活动及精神活动所起的推动和激发或抑制和宁静的作用。
2.温煦与凉润作用
即气为人体生理活动提供或抑制热量的功能,主要表现在维持人体正常体温和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生理功能正常,以及血和津液的正常循环运行。
3.防御作用
即气有护卫全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的作用。 4.固摄作用
即气防止血、津液等液态物质无故流失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对血液、汗液、尿液、唾液、胃液、肠液、精液等的固摄作用。
5.气化作用
指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即精、气、血、津液各自的新陈代谢及其相互转化。如饮食水谷转化为水谷精微,再化生成气、血,津液等。
6.中介作用
指气能感应传导信息,以维系机体的整体联系,是脏腑形体官窍之间相互联系的中介。
考点点拨
此考点主要是考查气的推动、温煦、防御、固摄、气化五种功能及其含义,每一个功能都是考查的重点,需要牢固掌握。在复习时可结合题目来加深记忆,今后出题的可能性也较大。
考点五:气的运动和运动形式 1.气机的含义
气的运动称为气机
2.气的运动方式 升、降、出、入
3.气机的意义
4.气的活动在人体生理活动中的体现
5.气运动失常的表现形式
考点点拨
气机及其运动失常如气机不畅、气滞、气逆、气陷、气脱、气闭等是考査的热点,常常会结合病机出题,应引起大家注意,复习时着重掌握气机运动失常的几种表现及其含义,亦可以在全部复习结束后结合脏腑气机来把握此点。 考点六:元气的慨念。组成分布与主要功能 1.含义
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是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2.生成 由肾藏的先天之精所化生,赖脾胃化生的水谷之精的滋养补充。3.分布
发于肾,以三焦为通路,循行全身,内而五脏六腑,外而肌肤腠理,无处不到。4.功能(1)推动和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及生殖机能。(2)推动和调控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 考点点拨
此考点为重要考点,考题涉及频率较高,知识点相对分散且多,需全面掌握元气的含义、生成、分布及功能,同时和后面考点的宗气、营气、卫气相区别比较。 考点七:宗气的慨念、组成、分布和主要功能 1.含义宗气是由谷气与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积聚于胸中的气。宗气在胸中积聚之处称“气海”,又名“膻中”。 2.生成由脾胃运化的水谷之气和肺从自然界中吸入的清气相结合而成。 3.分布宗气聚集于胸中,贯注于心肺之脉,上“出于肺,循喉咽,故呼则出,吸则入”。(《灵枢·五味》)。下“蓄于丹田,注足阳明之气街(相当于腹股沟部位)而下行于足”(《类经·针刺类·解结推引》)。故《灵枢·邪客》说:“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灵枢·刺节真邪》又说:“宗气留于海,其下者,注于气街;其上者,走于息道。” 4.功能(1)走息道以行呼吸:凡语言、声音、呼吸的强弱,都与宗气的盛衰有关。(2)贯心脉以行气血:凡气血的运行、肢体的寒温和活动能力、视听的感觉能力、心搏的强弱及其节律等,皆与宗气的盛衰有关。(3)资先天:宗气作为后天生成之气,对先天元气有重要资助作用。 考点点拨
此为重要考点,在考试中出题概率较高,必须牢固掌握。在复习
时对书中解释的每一句话都要认真理解掌握。对于宗气的分布应该掌握“宗气留于海,其下者,注于气街;其上者,走于息道”的含义。宗气的生理功能是考查的重中之重,需牢固掌握:“走息道以行呼吸”“是贯心脉以行气血”这两点的含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