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管理 攻坚克难 在更高起点上推进卫生事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工作。 县级卫生行政 部门要在同级机构编制、人事部门的宏观管理、指导和监督下, 对乡镇卫生院人员招聘、使用、考核、调配和交流等进行统一管 理。 全面实行人员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 健全绩效考核机制, 落实绩效工资和农村卫生技术人员奖励政策, 保障基层医务人员 合理收入水平不降低。 加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 力度,坚持多劳多得、优劳优酬,适当拉开收入差距,调动医务 人员积极性。各地可开展乡镇卫生院周转房建设试点,改善农村 基层医务人员生活住房条件。继续完善和落实乡村医生补偿、养 老、培养和管理相关制度,确保乡村医生年人均公共卫生服务补 助达到 8000 元左右。鼓励有条件的地方为老年乡村医生发放生 活困难补助。 完善基本药物制度。 重点抓好村卫生所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工 作,力争全省村卫生所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扩大村卫生所药 品零差率销售实施范围。 推动其他医疗卫生机构逐步全面配备并 优先使用基本药物。健全完善药品集中采购制度,做好第八批药 品集中采购履约工作,组织开展第九批药品(基本药物)集中采 购,筹备开展部分医用耗材及检验试剂采购。 (四)创新体制机制,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创新体制机制,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抓好厦门和 9 个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 一是改革补偿 机制。以改革补偿机制为切入点,通过建立和完善政府投入机 制、构建合理的医疗价格机制和探索医保付费方式改革等途径, 破除“以药补医”机制。有条件的试点县今年要实行药品零加 4 成,条件不成熟的可以分步实施,逐步减少药品加成率。日前, 省物价局、卫生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联合出台了调整省级医 疗机构部分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和规范我省医疗机构病房床位费 收费管理的有关政策措施。希望各地各单位积极贯彻落实,进一 步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支持和 引导医疗机构改善病房条件,切实减轻群众医疗费用负担。二是 改革运行机制。 试点县要建立以理事会为主要形式的公立医院法 人治理结构和多方参与的公立医院监管机制,公开选拔聘用院 长,实行院长任期责任制和目标管理制,完善院长收入分配激励 机制和约束机制。加强医院人事分配等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建立 起岗位管理和人员聘用制度, 并按规定的人员配备标准配齐工作 人员。建立健全以公益性为核心,以医疗质量、工作绩效和社会 满意度为主要指标的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办法, 对医院进行目标考 核。 落实惠民便民措施。在全省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开展以“改 善服务流程、服务环境、服务质量,推行预约诊疗、节假日门 诊,开展社会评议医院”为主要内容的“三改二推一评议”活 动。一是改善服务流程。简化医院服务程序,提供入院和出院手 续“一站式”服务,减少患者排队次数,方便群众就医。二是改 善服务环境。增加医疗惠民便民设施和项目,为患者提供良好的 就医条件。三是改善服务质量。深化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全 省二级以上医院全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 医院要按标准配足配齐 卫生技术人员特别是医护人员,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四是 5 推行预约诊疗。在全省建立统一的预约诊疗管理与服务平台,实 现全省电话、短信、网络预约诊疗服务“一号通” ,年底前二级 以上公立医院均应开展预约诊疗服务, 所有普通门诊和专家门诊 号源全部开放预约。五是推行节假日门诊。扩大节假日门诊科室 开放数量,确保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临床科室以及临床检 验、影像等辅助科室在节假日正常开放。六是组织开展社会评议 医院工作。今年省级重点开展三级医院的评议,评议结果将予以 通报,并与医院评价挂钩。 规范医疗服务。继续推进临床路径管理试点,规范临床用 药、检查行为,有效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切实减轻群众就 医负担。继续抓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严格控制抗菌药 物品规数量,药物品种选择合理率达到 95%以上。建立医疗服 务行为公示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布医疗服务收费标准、高值耗材 价格情况。规范各级医院收取住院预缴金的行为,明显降低收取 标准, 三级医院住院预缴金不超过 1000 元, 二级医院不超过 500 元。健全患者投诉处理机制,加强医患沟通。深入开展“平安医 院”创建工作,全面落实“五位一体”长效机制,力争 90%的 医患纠纷进入人民调解,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五)巩固发展新农合,提高保障水平 巩固发展新农合, 今年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不低
于 290 元, 其中政府补 助不低于 240 元,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要进一步提高筹资水平。 参合率巩固在 98%左右。各地要在确保新农合资金到位的同时, 进一步提高农民受益水平。一是进一步提高住院补偿水平,提高 6 封顶线和补偿比例, 统筹地区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力争 达到 75%左右。二是提高门诊报销水平,普通门诊、门诊特殊 病种报销政策与同级别医院住院报销政策相衔接,减轻床位压 力。 加快将符合条件的村卫生所纳入新农合普通门诊统筹定点医 疗机构。三是完善农村重大疾病保障,扩大病种范围,逐步将终 末期肾病、乳腺癌、宫颈癌、耐多药结核病等重大疾病纳入保障 范围。四是进一步改进大病医疗费用补充补偿政策。五是健全管 理经办机构,落实新农合由卫生部门综合管理的职责。简化报销 流程,推动精细化管理,提高管理和服务能力。六是完善新农合 信息系统,落实信息系统内控制度。加强基金管理,健全基金风 险预警监测机制,维护基金运行安全。七是强化定点医疗机构监 管,规范服务行为,严格控制新农合目录外医疗费用比例,继续 将其纳入医院评审和评价内容,控制医药费用增长。八是全面实 施普通门诊总额预付制度,扩大住院按病种(组)定额付费制实 施范围,鼓励各地进一步探索其他支付方式改革。 (六)进一步强化公共卫生工作,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 进一步强化公共卫生工作, 等化 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实施疾控机构达标建设,今年全省 35%的县级疾控机构常规工作所需的仪器设备配置要达到国家 标准。积极落实艾滋病防治政策和措施。制定实施结核病防治规 划,进一步完善三级防治网络。加快建立和完善精神卫生服务体 系,实现标准化建设的床位数达 1.48 张/万人口,基本满足重 性精神疾病患者的急性住院治疗需求。 全面推进慢性病一体化防 7 治管理工作,实现慢性病规范诊断、治疗和社区康复管理服务。 加强卫生监督工作。制定实施《关于加强卫生监督体系建设 和发展的意见》 ,推进 57 个县级卫生监督机构建设,推动农村卫 生监督网络建设,争取全省 60%的县(市、区)开展卫生监督协 管工作。开展小餐饮单位整规和示范单位建设试点。加强食品安 全风险监测和评估,推进食源性疾病监测试点工作。制定实施职 业病防治规划,继续推进基本职业卫生服务试点。加大打击非法 行医和非法采供血工作力度。 提升卫生应急处置能力。 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决 策信息系统省级平台建设。 强化化学中毒与核辐射卫生应急处置 能力。健全卫生应急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和物资储备、调拨机制, 充实队伍装备,开展卫生应急大练兵活动。推进卫生应急综合示 范区建设。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提高风险识别和监 测能力。切实做好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处置和重大活动卫生应急 保障。 全面推进妇幼卫生工作。贯彻落实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全面 加强妇幼卫生体系建设, 抓紧落实妇幼保健机构人员编制核定工 作,人口超过 20 万的县(市)要建设 1 所二级以上水平的妇幼 保健院。提高孕产妇、儿童系统管理质量。健全危重孕产妇、新 生儿、儿童救治网络。加强高层次和基层妇幼卫生人才培养。强 化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婚前医学检查、孕前孕期保健、产前筛查诊 断和新生儿疾病筛查等规范服务,提高出生缺陷综合防控能力。 继续抓好打击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治 8 理工作。 进一步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分工协 作机制,积极落实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拓展和深化服 务内涵。深入推进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开展各项卫生创建活 动,全省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力争达到 82%以上。 (七)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推进中医药事业持续发展 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推进中医药事业持续发展 进一步贯彻落实扶持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精神, 加强 中医药医疗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加强市县级中医院急救能力、信 息化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设备配置。继续加强综合医院和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科室建设,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站、村 卫生所中医药服务。充分发挥中医药服务在医改中的作用,出台 鼓励应用中医非药物疗法、中药饮片、院内中药制剂的政策措 施。拓展中医“治未病”服务。继续实施中医“名医、名科、名 院”发展战略。推进中医药继承与创新,推广一批中医药适宜 技术。 (八)加快卫生信息化建设 进一步完善居民健康信息系统, 延伸开发慢性病一体化管理 和免疫规划管理子
系统, 在全省 14 家三级医院试点后逐步推开。 基层卫生信息系统延伸至村卫生所, 实现乡村一体化卫生信息管 理和新农合村卫生所门诊结报。继续推动全省就诊“一卡通”全 面实现金融应用。拓展居民健康信息系统应用范围,开放部分适 宜居民自助管理的健康档案信息。 积极推进医疗机构以电子病历 为核心的医院信息系统建设,全省三级医院、二级综合医院在今 9 年底前基本完成电子病历系统集成。积极搭建省、市、县三级建 设项目基础数据库,全面、动态掌握全省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 各科室床位及床位使用率、各类人员、专科设备、建筑面积等基 本情况,及时了解项目进度和效果,为项目评估验收和今后项目 推荐提供依据。 (九)加强党建、行业作风和精神文明建设 加强党建、 以“强组织、增活力,创先争优迎接十八大”为主题,继续 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大力选树和宣扬先进典型,推动卫生 系统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扎实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加强 卫生系统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深化廉政风险防范工作。进 一步落实卫生纠风工作责任制和医德考评制度, 加大治理医药购 销领域商业贿赂工作力度。 抓好院务公开和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 工作。 积极推进卫生系统精神文明建设。 加强卫生行业文化建设, 开展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大讨论, 弘扬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医疗卫生职业精神,激发广大医疗卫生人员社会责任感。 坚持卫生新闻宣传工作一把手负责制, 不断健全新闻发言人 制度,围绕年度工作重点做好新闻宣传和健康传播工作。继续做 好卫生国际交流与合作、援疆援藏、援外医疗、干部保健、离退 休干部工作、绩效考核和政务公开等工作。 同志们,医疗卫生,人命关天,卫生系统责任重大。我们要 认真贯彻落实苏树林省长对卫生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团结奋 进,扎实工作,推进我省卫生事业不断取得新发展,当好福建人 民的保护神, 为建设更加优美更加和谐更加幸福的福建作出新贡 10 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