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工业自动化控制网络技术的发展

来源:好兔宠物网
工业技术 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view ●I 工业自动化控制网络技术的发展 刘树峰 (唐山首信自动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河北唐山063000) [摘要]本文针对工业自动化控制网络领域的发展趋势:控制系统的智能化、分散化、网络化及管理控制一体化加以阐述分析。 [关键词]工业自动化控制技术网络 中图分类号:U28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07—0067—01 1.控一系统的■船化.分散化.网络化 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发展趋势之一是控制系统的智能化、分散化、网络化,而 现场总线的崛起正是这一发展趋势的标志。 1.1现场总线的崛起 并存的局面,系统集成将面临更为复杂的任务,系统集成技术也将会有很大的 发展。 1.3现场总线的新动向一工业以太网 长期以来的标准之争,实际上已延缓了现场总线的发展速度。为了加快新 一半个多世纪以来,工业自动化领域的过程控制体系历经基地式仪表控制系 统、电动单元组合式模拟仪表控制系统、集中式数字控制系统、集散控制系统 (DCS)等4代过程控制系统,当前我国工业自动化的主流水平即处于 ̄APLC为基 础的DCS系统阶段。这里要说明一点,DCS既是一个过程控制体系的名称,有时 代系统的发展,人们开始寻求新的出路,一个新的动向是从现场总线转向 Ethemet 用以太网作为高速现场总线框架的主传。以太网是计算机应用最广 泛的网络技术,在rr领域已被使用多年,已有广泛的硬、软件开发技术支持,更 重要的是启用以太网作为高速现场总线框架,可以使现场总线技术和计算机网 络技术的主流技术很好地融合起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太网应用于工业 也表示为由制造厂商出售的一个起完整作用而集成的集散控制系统产品,这种 DcS系统相对较为封闭,而目前工业自动化的DCS系统多数是由用户集成的, 因此相对较为开放。 与早期的一些控制系统相比,DCS系统在功能和性能上有了很大进步,可 领域所要面对的网络可确定性问题、环境适应性问题、包括总线供电和本征安 全问题都会迅速得到解决。 2.管理控制一体化 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另一个发展趋势是管理控制系统的一体化。 2 1何谓管控一体化 以在此基础上实现装置级、车间级的优化和分散控制,但其仍然是一种模拟数 字混合系统,从现场到PLC或计算机之间的检测、反馈与操作指令等信号传递, 仍旧依靠大量的一对一的布线来实现。这种信号传递关系称之为信号传输,而 在市场经济与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中,企业内部之间以及与外部交换信息 不是数据通信,难以实现仪表之间的信息交换,因而呼唤着具备通信功能的、传 输信号全数字化的仪表与系统的出现,从而由集散控制过渡到彻底的分散控 制,正是在这种需求的驱动下,自2O世纪8O年代中期起,现场总线便应运而生, 并通过激烈的市场竞争而不断崛起。 现场总线是应用在生产现场的全数字化、实时、双向、多节点的数字通信系 的需求不断扩大,现代工业企业对生产的管理要求不断提高,这种要求已不局 限于通常意义上的对生产现场状态的监视和控制,同时还要求把现场信息和管 理信息结合起来。管控一体化就是建立全集成的,开放的、全厂综合自动化的信 息平台,把企业的横向通信(同一层不同节点的通信)和纵向通信(上、下层之间 的通信)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对经营决策、管理、计划、调度、过程优化、故障诊 统。现场总线技术将专用的CPU置入传统的测控仪表,使它们各自都具有了数 字计算和通信能力,即所谓“智能化”,采用可进行简单连接的双绞线、同轴电缆 断、现场控制等信息的综合处理,形成一个意义更广泛的综合管理系统。 2.2现场总线为管控一体化铺平了道路 等作为联系的纽带,把挂接在总线上作为网络节点的多个现场级测控仪表连接 成网络,并按公开、规范的通信协议,使现场测控仪表之间及其与远程监控计算 机之间实现数据传输与信息交换,形成多种适应实际需要的控制系统,即所谓 企业信息网络是管控信 息集成的基本条件,没有信息网络就不可能实现企 业横向和纵向信息的沟通和汇集,建网的目标在于实现全企业范围内的信息资 “网络化”・由于这些网上的节点都是具备智能的可通信产品,因而它所需要的 控制信息(如实时测量数据)不采取 ̄3PLC或计算机存取的方式,而可直接从处 于同等层上的另一个节点上获取,在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㈣的环境下,借助其 计算和通信能力,在现场就可进行许多复杂计算,形成真正分散在现场的完整 的控制系统,提高了系统的自治性和可靠性。 Fcs成为发展的趋势之一,是它改变了传统控制系统的结构,形成了新型 的网络集成全分布系统,采用全数字通信,具有开放式、全分布、可互操作性及 现场环境适应性等特点,形成了从测控设备到监控计算机的全数字通信网络, 顺应了控制网络的发展要求。 1.2现场总线的现状和标准化问题 源共享,以及与外部世界的信息沟通。工业和一般企业网络大致可分为3层,即 企业管理层,过程监控层和现场控制层。 管控一体化解决方案中的现场控制层由现场总线设备和控制网段构成,把 传统的集散系统控制站的功能分散到了现场总线设备,此时的控制站实际是一 个虚拟的控制站。现场总线技术与产品所形成的底层网络,充分发挥其使测控 设备具有通信能力的特点,为控制网络与通用数据网络的连接提供了方便。 2.3管控一体化的支持环境与系统集成 基于系统之间横向数据交换及控制系统与管理层和现场仪表间纵向数据 交换日益增加,现场总线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制造厂商的产品也日益开放。由于 多种总线并存已成定局,管控系统建立统一的数据管理、统一的通信、统一的组 态和编程软件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受到了各厂家的重视。同时,采用分布式网络 系统,采用C/S或B/S结构,可以在实现企业各层次功能模型的同时,实现网络 连接在结构上的简化,从而形成以实时和关系数据库为中心的数据集成环境, 为实现数据资源共享的目标奠定了基础。 目前,国内、外的现场总线有60/g种之多,由于这一新技术所具有的潜在而 巨大的市场前景,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导致了近年来制订现场总线国际标准 大战。在市场和技术发展需要统一的国际标准的呼声下,修改后的IEC61158. 3-6标准最终予2ooo#1月4日获得通过。该标准包括了8种类型的现场总线子 集,它们分别是:①基金会现场总线FF(原有的技术规范IEC611 5 8),② ControlNetI⑦ProfibusI④P.一NetI⑤FFHSE,⑥SwiftNet,⑦WordFIP,④ 3.对工业自动化发展的思考 综上所述,现场总线技术的发展,引起了自动化系统结构和自动化控制概 念的变革,进一步推动了管控一体化企业信息系统的建立,它集计算机技术、信 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为一体,成为流程工业自动化发展的趋势。随着市场经济 的发展和加入WTO的临近,工业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愈加严峻的 挑战,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李树伟.有关微机自动调控的一些看法[J】.石油化工环境保护,1994, (1):55-57. Infferbus。这8种现场总线中,④、⑥是用于有限领域的专用现场总线,②、③、 ⑦、④是由PLC为基础的控制系统发展而来,本质上以远程I/O总线技术为基 础,通常不具备通过总线向现场设备供电和本征安全性能,①、⑤则由传gtDCS 控制系统发展而来,具有总线供电和本征安全功能。①、@属于现场设备级总 线,②、⑤属于监控级现场总线・③、⑦则是包括两个层次的现场总线。 以上8种类型的现场总线采用完全不同的通信协议,例如:Pmfibtm采用的 是令牌环和主/从站方式IFFHSE ̄CSMA/CD方式lWordFIP ̄总线裁决方 式。因此,要这晰现场总线实现相互兼容和互操作几无可能。面对这种多总线 【2】牛学义.工业控制系统的特点【J].给水排水,2000,26(6):75-78. 科技博览I 6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