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陕西省2020届高三文综历史部分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普通班

来源:好兔宠物网
高三文综(历史部分)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普通班)

24.1973年,根据周恩来指示,国家计委提出:在今后三五年内,从国外进口一批技术先进的成套设备,价值43亿美元。在当时被称为“四三方案”。这一方案

A.属于“文化大革命”促进经济的体现 B.说明领导人有了对外开放的初步设想 C.是各级干部群众抵制“左”倾的结果 D.说明中央对国民经济进行了全面调整

25.电视剧《大国医》是一部表现中医的正剧。大国医被称为“医圣”,历史上被称为“医圣”的人编著的被医学家誉为“万世宝典”的是

A.《本草纲目》 B.《伤寒杂病论》 C.《黄帝内经》 D.《九章算术》

26.《荀子·儒效》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材料所述现象,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是 A.稳定了西周的政治秩序 C.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建立

B.形成了家国一体的观念 D.导致了诸侯争霸的局面

27. 董仲舒曾说:“仁之美者在于天,仁也。天覆育万物,既化而生之,有养而成之,事功无己,终而复始,凡举归之以奉人。察于天之意,无穷极之仁也。”这表明董仲舒 A. 强调“天”是至善道德的化身 B. 认为三纲五常完全来自天意 C. 充分论证了封建皇权的永恒性 D. 认为君民关系等同于天地关系

28. 黄仁宇认为宋代理学“与汉代从美术化的眼光看世界不同,认为宇宙之上构成包含无数之因果关系,而人之能为善,与自然法规(他们称为天理)相符。”与汉代儒学相比较,宋代理学对儒学的发展主要在于 A.以天人合一的观点宣扬儒家伦理 C.借鉴因果报应宣扬封建等级观念

B.从哲学角度开辟儒学发展新路径 D.通过格物致知方法探索自然规律

29.朱熹在《朱子家训》中提出:“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虽高于我,我必远之。”“诗书不可不读,礼仪不可不知。”朱熹意在 A.适应皇权的需要

B.倡导重德修身

C.宣传“存天理,灭人欲” D.维护纲常名教

30. 1947年苏联向中共提供了价值1.51亿卢布的各种武器、设备和战略材料:1948年苏援增至3.35亿卢布,1949年进一步增至4.206亿卢布。与此同时,美国也向国民政府提供了大量援助。这反映了

A.中苏两国关系走向破裂 B.冷战从欧洲蔓延至中国

- 1 -

C.世界局势影响解放战争 D.美苏两国主导国共内战

31.改革开放初期,深圳的干部人人会背一段列宁援引的恩格斯语录,“消灭土地私有制并不要求消灭地租。”若有人前来质问土地出租,他们就流利地背诵给那些人听。这主要反映了改革开放

A.深受意识形态的干扰 B.以新经济政策为模板 C.考验领导人的政治智慧 D.遭到大多数国人反对

32.柏拉图曾说:“父母不能随意令子女去还是不去国家指定的老师家读书,因为儿童与其说属于父母,不如说属于城邦。”这主要反映了古代雅典

A.公民教育受到全社会普遍重视 B.公民的城邦属性高于个人自由 C.民主制度不断优化达到了顶峰 D.父母对子女的监护权受到限制

33. 1834年,英国通过了《济贫法修正案》。它规定,不再无条件地向有工作能力的人提供救济,而贫困劳工必须通过工作才能得到救济。这一“修正”体现了 A.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B.人文主义思想 C.重商主早经济思想 D.自由主义经济思想

34. 1917年,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7月,他又在《国家与革命》中阐明,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来实现. 以上论断

A.明确指出暴力夺权已经成熟. B.凝聚布尔什维克全党的政治智慧 C,指明了俄国革命方向和途径. D.说明仍存在和平取得政权的可能 35.推动下表所列国际金融组织成立的主要因素是

A.明确指山暴力亦权经成熟 B.凝案布尔什维克全党的政治智 C.拒明了似国革命方向和途径 D.说明仍存在和平取得攻权的可能 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 2 -

材料一

晚清政府在北京社会教济体系建设中注重对绅商等社会力量的吸纳和鼓励…“政府对 社会力量参与的引导,表现在晚清北京社会救济的方方面面,如平粜中采用招商购运粮食、招商磨面、招商出售米石等;鼓励绅商开设粥厂,定量拨助绅办粥厂米石;鼓励和资助绅办善堂………晚清北京在社会救济中减少了粥厂数量,使年力精壮者到教养局,教养工厂,工艺局所学习工艺,获得就业机会,掌握自食其力的生存本领………晚清时期,青政府财状况不断恶化,限制了救济资全的投入政府社会敉济资金的来源呈现出对社会筹集渠道的依赖,主要是绅商捐助和举办赈捐……1883年清致府设立顺天府备荒经费,1894年起改由户部专催,户部专存。1907年又令户部将备荒经费存入银行生息。晚清时期政府在社会救济实践上和制度上都取得了一定进步,但这对社会稳定的作用确是有限的,也改变不了清王朝覆灭的命运。 摘蝙自王宏伟《晚清北京社会救济制度研究》 材料二

时至今日,在英国越来越多的社区,穆斯林等外来移民群体开始占掘相对多数乃至绝对 多数,某些城市、甚至英国全国人口构成也正在出现妻似发展趋势,以垩于近年有“伦敦斯坦”之称,进一步放大了这类政冶力量的能量………首先,杜会保陣和福利制度大大减少了外来移民在英国生存的困难,从而直接激励了这妻移民的增长,特别是澈励了惰性较强而自我奋斗精神较差的移民来分享福利蛋輒……但是,如果他们可以指望相当丰厚的福利救济,他们这样做的动力就将大大囊减。特别是如果有许多福利济项目是与外来移民身份挂钧,那么,他们更将具有强大的动力拒绝融入东国社会,以保持其“外来移民”身份和与此桂钩的福利救济。在有福利救济可以指望且政府奉行“淘气孩子多吃糖\"策略的情况下,外来移民中达然会有某些个人和势力选择挑头闹事争取更多福利,以此为自已争取外来移民群体“领袖”地位。而所有这一切,又达然在英国内部制造和激化社会矛盾。 摘编自梅斬育《英国“福利国家”制度的启示》

(1)根据材料一,概括晚清北京社会救济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社会救济对社会稳定作用有限的原因。(1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实施福利国家制度对英国社会产生的影响。综合上述材料,就社会福利制度对社会稳定所起的作用谈谈你的认识。(1l分)

- 3 -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文化传统的生命廷续是一个推陈出新的动态过程。每当社会转型时期.人们对文化传统 都能发现新的意义,傲出新的解释,添加新的成分……社会历史实际上是人类不断地传承和创造传统的过程,社会转型归根到底是传统的转型即社会成员用新的时代精神整合扬弃原型社 会中的旧传统。从而创造出符合时代要求并且能够满足现实人类实践活动需要的新传统 —摘编自钱国旗《儒家文化传蜣与当代中国社会转型》

根据材料就占代文化传统的发展与中国社会的转型提炼出恰当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合理;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44.【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计划价格体制,农产品、矿产品、原材料等价格严重背离价值,农民收入低下,企业亏损严重。1978年12月,中共中央果断决策,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拉开了价格改革的序幕。1979年到1984年,政府多次提高粮食、油料等农副产品收购价格。1985年开始,除政府合同定购的少数品种外,其他农副产品价格随行就市,长达30余年的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宣告结束;工业生产资料价格实行政府定价和市场调节价并存的“双轨制”,允许企业对完成计划后的超产部分自主定价。1992年中共十四大以后,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逐渐取消,实行政府指导价。1998年起全国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随后与之相配套的《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禁止价格欺诈行为规定》等一些法规、制度也陆续出台。

——摘编自李林茂、李愈茂《价格改革回顾与瞻望》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78年以来价格改革的特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1978年以来价格改革的意义。(7分) 45.【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1943年10月,美英苏中四国签署《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宣告要“建立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以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1944年5月,美英苏中四国在华盛顿敦巴顿橡树园会晤,具体商讨筹建事宜。中国代表团指出:维持和平与安全必须根据正义与国际公法之原则。这一原则后被写入了《联合国宪章》。1945年4月,旧金山会议开幕,美苏两国在会议主席的设置上产生了分歧,中国代表团坚持在两国间居中调停的立场。中国代表“善于斡旋调解”,

- 4 -

得到各国代表的好评。针对联合国宪章草案,中国代表团提出,国际间如有危害和平事件发生,安全理事会应有权采取临时办法。中国代表团还建议非常任理事国的选举应考虑地域平等分配的原则,要给欧美以外的小国、弱国更多更公平的机会。这些提案最终获得大会通过被列入联合国宪章。

——摘编自金光耀《国民政府与联合国的创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在联合国创建过程中的贡献。(8分)

(2)1945年10月,联合国正式成立。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联合国得以建立的历史条件。(7分)

46.【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王猛(325~375年),字景略,汉族人,前秦的著名重臣。王猛出身贫寒,愤动乱之世而隐于华山,“博学好兵书”、“怀佐世之志”。前秦氏族贵胄苻坚好读经史典籍,恳请王猛出山,两人谈及兴废大事,“若玄德之遇孔明也”。苻坚即位后,王猛受到重用,官至丞相。时前秦行胡汉分治,氐汉之间、氐族与其它少数民族的矛盾尖锐。王猛以“黎元应抚,夷狄应和”为基本国策,劝课农桑,兴修关中水利,汉族、匈奴、鲜卑等族有才干者皆被委以要职。在王猛的赞导下,前秦还恢复太学等各级学校,宣扬儒教,考核任用孝悌、廉直、文学之士,“宗室外成,无才能者皆弃不用”。由是前秦大治,仓库充实,百姓丰乐,“四夷宾服,凑集关中”。376年,前秦灭前凉和代国,统一北方。前一年,王猛病逝,苻坚极其哀痛道:“天不欲使吾平一六合耶?何夺吾景略之速也?”

——摘编自贾俊菊《乱中求治一一试论前秦治国贤相王猛》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猛出仕前秦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王猛的治国之策。(9分)

- 5 -

参考答案

24.C 25.B 26.B 27.A28.B 29.B 30.C 31.A 32.B 33.D 34.C 35.A

40.(1)特点:救济主体多元化(政府,社会共同参与);经济方式注重“教养兼施\";对社会救济资金的依賴性增强;注重运用市场手段。(8分原因:晚清政治腐败,加之贪污橫行,弱化了社会救济对社会稳的作用;经济落后,不能为社会救济提供足够的物质基础:缺乏相应的法律和制度保障。(6分)

(2)影响:吸引大批外来移民进入英国社会,英国社会人口构成巨变;助长了社会惰性,培养了众多懒汉;外来移民保持传统习俗拒绝融人英国文化,带来了社会的撕裂和社会矛盾的激化。(6分)

认识:实施社会福利政策的目的在于稳定社会,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和共同发展:社会福利政策的实施需要稳定的杜会环境和雄厚的物质基础,二者缺一不可;社会福利政策的实施要与现实情况,基本国情相结合。(5分,言之成理即可) 41.示例

观点:古代中国儒家文化传统的发展是一个继承、认同、改造和创新的文化重建过程其每一次的发展与创新都邓中国社会的转型具有重耍意义。(2分)阐述:战国时期,孟子提出\"仁政”思想荀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孟的思想,主张礼仪法度并用,对于推动当时社会由分裂走向统一,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有重要的意义;西汉建立后,董仲舒创造性地发展了儒家文化传统,建立了以天人感应为基础,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大一统的儒家思想新体系,适应了汉代大一统的发展需要;宋明理学是南北朝南唐以来儒、佛、道三教长期合流的文化成果,适应了长期分裂战乱复归统一后的国家文化重建的需要;明清之际,传教士东来.西学东渐,由中西结合出现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对推动中国近代社会转型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当代新儒家力倡儒学复兴,实际上反映了后现代社会重建人类道德促进经济与道德协调发展的客观需要,(10分)

44.(1)特点:以农产品价格改革为开端;循序渐进,稳步推进;坚持市场化的取向;建立了较完整的价格法律体系。(每点2分,共8分)

(2)意义:改变了不合理的计划价格体制,促进了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提高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增加了农民收入和企业效益;推动了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答对一点得2分,两点得5分,三点得7分)

45.(1)贡献:是最早提出建立联合国的国家之一(建立联合国的四大发起国之一);全面参

- 6 -

加联合国的筹建工作;推动旧金山会议顺利召开;为制订《联合国宪章》提出积极建议;协调大国之间的矛盾,代表弱小国家和民族发声等。(每点2分,答对四点得8分)

(2)条件: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走向胜利,吸取二战的惨痛教训,加强国际合作、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成为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包括中国在内的反法西斯同盟国之间的协商合作;《联合国宪章》的制订等。(答对一点得2分,两点得5分,三点得7分)

46.(1)原因:王猛才学兵略出众,有经世之志;前秦君主苻坚有统一天下的雄心,赏识和重用王猛。(每点3分,共6分)

若答出:东晋实行九品中正制,寒门子弟受到压制(东晋统治者偏安江南,不思进取),同等计分。

(2)评价:在群雄竞争的形势下,王猛的治国举措卓有成效,壮大了前秦国力,为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推行儒学教育,以才任官,扩大了儒学的影响,促进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发展进步;“和夷狄”政策顺应了民族融合趋势,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每点3分,共9分)

- 7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