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素质与大学生就业率关系的研究
招生与就业 2o06.8 综合素质与大学生就业率关系的研究 刘燕琴 计 勇 张 洁 刘 瑶 (南昌工程学院江西南昌330099) 木 1999年,我国高校迅猛扩招, 住校大学生人数达到700万以上, 然而,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也日趋严 峻。据-IL京师范大学《毕业生就业意 摘要:l 999年高校的迅速扩招带来的 就业问题已逐步呈现出来。以南昌工程学院 2005届全体工科毕业生为研究对象,采用 本文采用加权综合评价法对 毕业生素质与就业率之间的关系 进行分析。 向与就业行为研究》课题组对全国 14个省、市34所高校毕业生就业 情况的调查,2【x】2年全国大学毕业 生为145万人,毕业生就业率为 53%。与此同时,从1999年丌始,教 育部开始向全社会公布所属高校毕 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指标,2【x)3年 不同的加权系数分析各单项素质在综合素 质中所占的比重,最后推导出了相关性较 高、能较为合理地反映大学生综合素质与就 业率之间的关系的公式,可以为高等教育研 究者与管理部门提供相应的参考。 关键词:综合素质;大学生;就业率 首先,统计各毕业生的综合素 质得分,其计算方法详见下式(2一1): I=∑K・N. (2一1) 式中,I为某毕业生综合素质 得分;K为综合素质评分标准;N. 为某单项素质的加权系数。 其次,采用线性回归法分析毕 业生综合素质与就业率的关系,并 推导出相应的线性回归方程,在相 关性较好的情况下,得出合理的各 教育部出台了相关文件,提出“要把 毕业生就业率作为一项重要的指标来考核高校”。由此可见,毕 单项素质的加权系数,分析各单项素质的轻重程度及综合素质 的作用。详见下式(2—2): p- N(2-业生就业率正逐步成为高等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的一条生命线。 毕业生就业率是指一所高校的毕业生在毕业时或在统计时 间内已落实就业单位的人数(包括就业、考研、出国和自主创业 等)占该校毕业生总数的比例,详见式(1一1)。这是市场经济条件 F对高等学校最重要的评价指标,在这种客观环境下,加强大学 毕业生就业率的研究意义十分重大,大学毕业生的自身素质直 接关系到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 2) 式中,P为某得分区间就业人数百分比;Q为某得分区间已就 业总人数;N为某得分区间毕业生总人数。 (二)分析结果 毕业生概况南昌工程学院2005届工科共有6个专业,分 毕业生就业率=苎 量 (一)分析方法 犁 ×100%(1-1) 别是道路与桥梁工程专业、房屋建筑工程专业、水利水电工程专 业、1二程造价专业、给水与排水工程专业、土木工程专业,合计毕 业生470名。为了能够较全面地了解各方面情况对毕业生就业 率的影响,本文将大学生的素质分为政治面貌、奖学金与三好学 大学生综合素质与就业率关系的分析 之地。中国的电子商务在不断发展,不同 层次的企业雇主对此的认识与对人才的 使用也不同,要让学生在电子商务实践 中了解职业生活的基本特点和素质要 求,学会应用所学的知识发现和解决现 实问题。同时要了,解每个学生,并根据其 服务首先,应与职业中介机构联合。社 会需要电子商务人才,但是由于就业指 导人员对市场需求的了解有局限性,目 前开展的就业指导只停留在讲解就业政 策、分析就业形势、传授就业技巧、组织 务,提高其工作效率,学生自己也可以 “走”出去,通/zl:实习、实践,一方面与企 业“亲密接触”,彼此增进了解,为就业做 好准备,另一方面了解本专业的应用,为 求职增加社会工作经历的筹码。在激烈 的就业竞争中,我们会发现,这些电子商 务的学生能够受到企业的青睐,竞争优 势明显。 洽谈会、推荐毕业生、提供需求信息等方 面,难以适应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和社 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而许多专门 研究职业发展的职业中介机构灯电子商 特点提出职业岗位建议,通过及时地总 结、座谈和交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 增加抗挫折的能力,建立起就业的自信 心,让他们在实践中提高自己,成为具有 灵活性,能根据雇主的具体情况提供合 适的创新服务的电子商务人才。 参考文献: [1】李红.电子商务人才的定位与培养 『J1.理论探索,2004,(2):69—70. [21陈贤忠.建立长效机制,促进高校 毕业生充分就业『J1.中国高等教育,2005, (2):l2一l3. 务的岗位要求、行业前景和职业本身的 发展及更新情况了解得比较多,他们掌 握了大量用人单位的信息,了解哪些职 位需要什么特点的学生,有能力将企业 招聘的要求与学生的求职有机地结合在 一3 开展创业教育。创业教育的重点在 于树立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电子商务 已经深入到人们生产、生活和学习的每 一起。在学校和职业中介机构之间搭建 个电子商务就业平台,服务于学生,可 [3】池忠军.简析西方就业指导理论的 发展与演变『J1.教育与职业,2004,(1): 6l-62. 个角落,开展电子商务的硬件设施、网 一络环境、物流系统、支付体系和法规法律 越来越成熟,青年人利用网络创业成功 为电子商务毕业生找到合适的工作,服 务于社会,达到合理配置高等教育资源 的目的。其次,应与电子商务需求单位联 】陈洪建.高校构建新型大学生就业 指导工作体系的思考『J1.中国大学生就 业,20o4,(15):9—11. 的例子屡见不鲜,要鼓励毕业生自主创 业,但要进行以下创业培训:一是创业意 识培训——创业需要的能力和基本素 质,衡量毕业乍是否适合创办企业..=是 创业计划培训——怎样去创办企业,将 合。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通过开展电子 商务拓展自己的业务领域,特别是一些 小企业、小公司在此方面缺乏技术,不知 道如何去做。学校要与电子商务用人单 【5】黄敏学.高校——中国电子商务人 才培养的主力军『J1.计算机世界周刊, 2【x)l,(6):2l-23. 自己的创业构思变成现实.具体内容包 括市场评估、人员组织、法律保护、资金 预测等。 加强和社会的横向联合,提供就业 位建立起瓦惠互利的合作伙伴关系 鼓 励、支持专业教师与企业开展科研与科 技开发,专业教师可把学生“推”出去,为 有需求的企业与公司开展电子商务服 作者简介: 满东升(1970一),男,河北承德人, 硕士,助理研究员,任职于北京联合大学 师范学院,主要从事教育管理研究。 本文为校级教改课题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为:200211021。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曩 2006.8 招生与就业 生、优秀班干部、计算机等级考试、英语等级考试、专业辅助证书 之间的学生人数为34人,其就业率在88%左右;综合评分在 等6种情况。各单项素质与其就业情况详见表2一l的统计。由 3l ̄40之间的学生有42人,其就业率为78%左右;综合评分在 于各单项素质的统计过于片面,对毕业生就业率的反映不够全 l1~3O之间的学生有238人,占总人数的5O.64%,就业率为 面,不能同时反映其他因素的影响,本文拟采用加权系数平均 63%左右;而综合评分为0—10之间的学生就业率仪为43%左 法,对不同的单项素质采用加权系数来反映大学生综合素质与 右,其人数占总人数的31.49%。相应的回归方程为:y=1.085Ix+ 就业率之间的关系。 34.748,相关系数R2=0.9944。 表2—1 南昌工程学院2005届工科专业就业情况一览表 3、综合素质评分标准取60分,政治面貌、奖学金与三好学 政治面貌 奖学金及 是否优秀 通过计算机 通过英语四 专业 生及优秀班干部三项单项素质加权系数分别取2/15,计算机等 是否党员 三好学生 学生干部 等级考试 级等级考试 辅助证书 级考试、英语等级考试与专业辅助证书等三项单项素质加权系 Y N Y N Y N Y N Y N Y N 数分别取l/5,统计结果如表2—4: 总人数 39 43l 248 222 48 42l 22l 248 322 l48 l18 352 表2—4综合素质得分与就业率关系情况一览表 就业 36 254 185 105 38 252 138 l52 195 95 96 192 综合素质得分 5l~6o 41~5O 3l~40 2l~30 l1~20 0-10 人数 总人数 10 53 l05 l39 lO2 61 就业百 923 58_9 746 47分比% .3 792 59.9 62.4 6l_3 60.6 64.2 81.4 545 就业人数 lO 45 70 88 51 27 就业百分比% l0o 84.9l 66.67 63.3l 50.0o 44_26 综合素质评价鉴于不同因素的努力程度及影响力的不 同,本文对6个单项因子分三种情况进行分析,以便得出比较合 本方法考虑计算机等级考试、英语等级考试与专业辅助 理的回归方程。 证书等三项单项素质 l、综合素质评分标准取60分,各单项素质加权系数取平均 相关性较好,且日益 值的1/6,统计结果如表2—2: 受到用人单位的重 表2—2综合素质得分与就业率关系情况一览表 视,本方法没有平均 综合素质得分 60 50 40 30 20 10 O 考虑各单项因子的影 响程度,而是加重后 总人数 2 l5 51 117 107 127 51 三项因素的影响程 就业人数 2 l5 43 99 60 50 20 度。从表2—4中可 知,综合素质满分与综合素质得分为50的学生较少,为10 就业百分比% l0o l0o 84.3l 84.6l 56 O7 39-37 39-22 人,就业率为l00%;综合评分在4l ̄50之间的学生人数为 本方法平均考虑各单项因子的影响程度,即各单项素质加 53人,就业人数为45人,就业率在85%左右;综合评分在 权系数分别取l/6。从 2l-40之间的学生有244人,占总人数的5l,9l%,其就业率 表2—2中可知,学生 为65%左右;而综合评分在0 ̄20之间的学生有163人,占总 综合素质得分与就业 人数的34,68%,就业率仅为47%左右。学生综合素质得分与 率是呈线性关系的, 就业率线性的回归方程为:y=1,l051x+29,513,相关系数R : 其中综合素质满分与 0,9623。 综合素质得分为5O 结论 的学生较少,为总人 从上述分析中可得出以下结论:(1)学生就业率与综合素 数的3.61%,但就业 质评分呈现出较好的线性相关关系,即综合素质评分越高的 率达lOO%;综合评分在30 ̄40之间的学生占总人数的35,75%, 学生其就业率也越高。(2)增加政治面貌、奖学金与三好学生 其就业率在84%左右;综合评分在O~3O之间的学生有285人, 及优秀班干部三项单项素质的加权系数会导致学生综合素质 占总人数的60.64%,是人数最多的一个区间,其就业率仅为 总体评分呈下降趋势,得低分0~l0的学生比使用其他方法增 40%左右。相应的回归方程为:y=l,1853x+36,381,相关系数R2= 加一倍以上,说明这三项素质较高的学生数量较少,这与目前 0 9207。 各高校的实际情况是相符合的。(3)增加计算机等级考试、英 2、综合素质评分标准取60分,政治面貌、奖学金与三好学 语等级考试与专业辅助证书等三项单项素质的加权系数会导 生及优秀班干部三项单项素质加权系数分别取l/5,计算机等 致综合素质总体评分呈上升趋势,说明这三项素质较高的学 级考试、英语等级考试与专业辅助证书等三项单项素质加权系 生数量较多,与高校的实际情况也是相符合的。(4)以线性回 数分别取2/15,统计结果如表2—3: 归法推导的结果最为合理,也是本文推荐的结论,这要求学校 袁2—3综合素质得分与就业率关系情况一览表 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在关心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应更加重视 综合素质得分 5l~6O 41~50 3l~40 2l~30 l1~20 0-10 对学生社会能力的培养。 总人数 8 34 42 l67 7l l48 参考文献: 就业人数 8 30 33 Il1 42 65 [1】万四华,陈东红.大学毕业生就业生态问题及应对策略【J】. 就业百分比% l0o 88.24 78.57 66.47 59.15 43.92 黑龙江教育研究,2004,10(126):5l-5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促进 本方法考虑政治面貌、奖学金与三好学生及优秀班干部三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R】.2003—04—25. 项单项素质相关性较 【3】马于强.关于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研究【J】.黑龙江高教 好,且日益受到用人单 研究,20o4,(1):l20-l22. 位的重视,本方法没有 【4】赵琪.关于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研究与思考【J1.中国 平均考虑各单项因子 高教研究,2ool,(7):32—35. 的影响程度,而是加重 【5】宋继勋.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率【J】.河北理工学院学报, 前三项因素的影响程 2oo3,8(3):ll4一ll6. 度。从表2—3中可知, 作者简介: 学生综合素质得分与 刘燕琴,女,大学学历,南昌工程学院工程师。 就业率的线性关系非常好,其中综合素质满分与综合素质得分 计勇,男,26岁,河海大学硕士研究生,现任教于南昌工程 为50的学生较少,为8人,就业率达100%;综合评分在41~50 学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