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兔宠物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严羽的《沧浪诗话》

严羽的《沧浪诗话》

来源:好兔宠物网
严羽的《沧浪诗话》

南宋后期诗歌虽说情况纷杂,但脱离往日宋诗主流的倾向已经很明显了。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了严羽的《沧浪诗话》。

严羽字仪卿,号沧浪逋客,邵武(今属福建)人,一生未仕。他在诗歌创作方面没有很突出的成就,但《沧浪诗话》却是一部极重要的诗歌理论著作。其书分诗辨、诗体、诗法、诗评、考证五门,以第一部分为核心。严羽论诗立足于它“吟咏性情”的基本性质,而《福建文苑传》亦以“扫除美刺,独任性灵”总括严氏诗论。全书完全不涉及诗与儒道的关系及其在政治、教化方面的功能,而重视诗的艺术性和由此造成的对人心的感发,这与理学家的文学观恰成对立,很值得注意。

根据上述基本宗旨,严羽在《沧浪诗话》中,针对江西诗派的“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并由此涉及了宋诗的具有普遍性的弊病,认为“本朝人尚理而病于意兴”,对苏轼、黄庭坚都表示了相当的不满。在揭示宋诗的主要弊病方面,严羽的批评是很有力的。

同时,他借用禅宗的思想方法和语言,提出“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认为作诗之道,在于“妙悟”——即超乎理性认识、逻辑分析的直觉体验,并以盛唐诗为最高标准,要求达到一种“羚羊挂角,无迹可求”即不能从具体文字去追寻而必须从整体上去体味、富于言外之韵的浑然高妙的境界。过去有人认为这是一种玄虚之论,其实结合严羽重“吟咏性情”的论点来看,并非如此。如他也很简明地指出:“唐人好诗,多是征戍、迁谪、行旅、离别之作,往往能感动激发人心。”可见“妙悟”并不与真实的生活体验相脱离。

严羽的诗歌理论与当时诗歌的发展变化有密切的联系。

对江西诗派过多地讲究“出处”、“来历”和“点铁成金”、“夺胎换骨”的作诗方法,一般江湖诗人都是持批评态度的。

而以“四灵”为代表,通过标榜晚唐诗,已经带有对宋诗的知性

倾向加以反拨的意味。但严羽比他们高明的地方在于:第一,严羽的诗论虽然带有札记、语录式的特点,论说并不周详(这可能与他受禅宗影响有关),但他还是能够从一定理论高度上对诗歌的某些关键问题作总体把握,这是当时其他人所不具备的。第二,对于诗歌取法的对象,“四灵”是专注姚、贾,刘克庄以后的诗人虽范围有所扩大,但仍局限在中晚唐,或至多加上个别盛唐诗人。而严羽虽然最推崇盛唐,同时却主张“从上做下”,要求对汉魏六朝、初、盛、中、晚唐诗,乃至被他批评的苏轼、黄庭坚,都要加以关注,不可偏废。这样的眼光当然更全面公允。第三,从学习古人的方法来说,江湖诗人大多数是停留在学习个别、具体诗人的诗风以及写作手法上,模仿的痕迹仍然很深,难以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个性。而严羽则要求在熟读细参、多方吸取的基础上从“悟”而入,虽然他对个人独创的强调不够,仍没有跳出古人窠臼,但毕竟以“全在气象,不可寻枝摘叶”这样的见解提出了融汇贯通、以我为主的学习方法。第四,尤其重要的是他的“妙悟”一说,实际上涉及了中国古典诗歌创作构思、欣赏心理中最核心的直觉体验与感悟等问题。虽然他未能深入分析这种心理活动的真正内涵与科学道理,但毕竟比较敏锐地从禅悟上体会到诗歌的构思与欣赏都与逻辑思维不同,既不是知识积累的结果,也不是理论分析的结果;诗歌的语言,在根本上不是说明性的,而是暗示性的。

《沧浪诗话》是一部对后世创作实践和诗歌理论都有很大影响的著作。元明诗人推崇盛唐诗的立场及清代王士禛的“神韵说”,袁枚的“性灵说”之提出,均与此书有一定关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好兔宠物网还为您提供以下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严羽的《沧浪诗话》提出诗有什么理论?

严羽的《沧浪诗话》提出诗有“别材”,“别趣”的诗歌理论。第一,“别材”:指诗人对诗歌创作要有独特的才能。要在书,理中积累,而高对文章,义理的境界。是一种“妙悟”的体现,而非是对文章,义理的搬弄和说教。第二,“别趣”:指是个要有自我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境界。是是个审美特征的表现...

沧浪诗话原文及翻译

严羽《沧浪诗话》诗辨:论诗主张辨味得似真本,辩入凡类同伪似;诗学大纲重养其本心、求得兴会至处;禅与诗在求妙悟上相通。文章为诗而作,贵在自然,反对刻意求工。论诗须论格高、格古,即气高则才望。意在反对过于俚俗之习。要求诗作当务去陈言俗套,达到“镜花水月”之妙境。强调诗人应识理透...

严羽《沧浪诗话》的诗学观点是什么?

严羽《沧浪诗话》的诗学观点是:别材别趣。严羽所提出的所谓"别趣",实即传统诗学中的"兴趣"。"兴趣"和"气象"这两个诗学术语,是《沧浪诗话》的重要理论范畴。《沧浪诗话》论诗,是针对宋诗的流弊而发的,特别强调诗歌艺术的特殊性,提出了“别才”“别趣”的中心口号。如果说,“别趣”是对于什...

求严羽《沧浪诗话》译文

严羽《沧浪诗话》中的部分译文 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而古人未尝不读书,不穷理。所谓不涉理路、不落言筌者,上也。诗者,吟咏情性也。盛唐诗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羚,无迹可求,故其妙处莹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义无穷。

严羽的《沧浪诗话》的理论为什么对宋诗全盘否定?

严羽的《沧浪诗话》的理论是对宋诗的全盘否定。严羽指责宋人以议论为诗,缺乏“兴致”和“气象”。他说得虽然有些道理,但更多的是从自我的好恶出发作出的选择。尽管如此,此作仍不失为一部体系完密而具有多方面建树的诗歌理论专著。

《沧浪诗话》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评价宋诗的“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是针对宋诗的流弊而发的。严羽把宋诗的演化分为三个阶段:早期沿袭唐人,至苏轼、黄庭坚“始自出已意”,变革唐风,南宋中叶以后又转向晚唐学习。它对于宋诗的变唐很不以为然,尤其反对黄庭坚为代表的江西诗派“以...

求《沧浪诗话·诗辩》译文

在《沧浪诗话》中“兴趣”的同义词还有“兴致”、“意兴”。严羽所谓的“别材”主要体现在“妙悟”上,或者说诗人只有通过“别材”才能达到“妙悟”的境界。严羽所谓的“别趣”和他“兴趣”说的特定含义是相通的。由“别材”而“妙悟”,由“妙悟”而“别趣”,这就揭示了诗歌创作的内在规律。 诗要另有一种...

南宋诗论家、诗人严羽简介,是《沧浪诗话》的作者

有《邵武徐氏丛书·樵川二家诗》本。《沧浪诗话》则附于诗集之后。 诗论影响 严羽开创了一个新时代。他启迪了元代诗人,影响覆盖了明代文艺理论界,深刻地影响了清代和近代。这是任何其他理论家都不曾有过的殊荣。 从宏观上看,严羽的影响可以分为生前和去世后两大阶段。生前,他主盟诗坛诗社,直接指导了一批...

沧浪诗话作品赏析

严羽强调通过“熟读”和“讽咏”古代优秀诗歌,如《楚辞》、《古诗十九首》等,培养“妙悟”能力,即对诗歌美学特点的心领神会。他认为艺术感受和创作不依赖于理性思考,而是直觉领悟,这一观念在《沧浪诗话》中构成了完整的艺术活动过程,但也存在一定的玄学倾向。尽管《沧浪诗话》存在一些理论上的局限...

严羽沧浪诗话论诗的主要方法是什么

严羽沧浪诗话论诗的主要方法是以禅喻诗 1.介绍 沧浪诗话是南宋诗论家严羽创作的诗歌理论著作,大约在绍定(1228—1233)前、至迟在淳祐(1241—1252)前成书。《沧浪诗话》共一卷。全书分为五部分:《诗辩》阐述古今诗歌创作理论问题,论述学诗的门径、方法;《诗体》专讲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线索和...

Copyright © 2019- howto1234.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62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