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义一中2012届九年级第二学期半期考试
[秘密] 考试前 兴义一中2012届九年级第二学期半期考试
九年级语文科试卷
考试说明:1、本试卷分为第一卷试题卷,第二卷答题卷。
2、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3、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4、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卷首寄语:亲爱的同学们,当你走进考场,你就是这里的主人。只要心境平静,只要细心、认真地阅读、思考,你就会感到试题并不难,一切都在你的掌握之中。别忘了,对自己说一声:我能行!祝大家考出好成绩!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A.对峙能chãng 沟壑跎cuō .zhì 逞..hâ 蹉.B.狡黠.xiá 机杼.zhù 熟稔.rěn 苍穹.qióng C.撺掇罚chãng 崇拜chóng .duo 城郭.guō 惩..D.琴弦(xián) 褴褛(lǚ) 载歌载舞(zài) 处理chǔ .....2、下列四组词语中都有错别字,含有两个别字的一项是( )
A.众口烁金 销尽散绝 如坐春风 绮丽多彩 B.扼腕墓道 万籁俱静 贻然自得 熏陶渐染 C.纷繁芜杂 积水成源 生杀与夺 幅园辽阔 D.漂泊无定 待价而估 革故鼎新 瞠目结舌 3、下面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从风格看,李白的诗飘逸豪放,杜甫的诗沉郁顿挫,各有千秋。 ....
B、扬州茱萸湾公园成立了野生动物救助中心,一些遭伤害的野生动物又栩栩如生了。 ....C、“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把我国首位航天员成功送入浩瀚的太空并安全返回,这是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又一空前绝后的成就。 ....D.尽管计算机是高科技工具,但拥有它并不意味着工作都可以事倍功半。 ....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莫高窟是一座融绘画、雕塑和建筑艺术于一体,以壁画为主、塑像为辅的大型石窟寺。 B.西部大开发以来,甘肃省工业不但发展快,而且农业发展也很快。 C.在现代文化的强烈冲击之下,使陇剧陷入了濒临衰亡的困境。 D.因为我从小生活在武威,所以铜奔马的传说对我一点儿也不陌生。 5、请选出下列句子衔接正确的一项( )
这是一个秋季的薄阴的天气。___ ;岩面和草丛都从润湿中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而瀑
1
布也似乎分外的响。
A、微微的云在我们顶上流着。 B、层层的云在我们顶上浮着。 C、薄薄的云在我们顶上压着 D、厚厚的云在我们顶上罩着
6、 下面有关文化知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传说中的“三皇五帝”的“五帝”指的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 B.科举考试规定,秀才到省会参加三年一次的乡试,考中的为“举人”。
C.古代把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叫做阴,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叫阳。如“河阳”便是黄河北岸。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
7、仿照下面的比喻形式,另写一组句子。要求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意思完整。(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2分)
海是水的一部字典: 浪花是部首, 涛声是音序, 鱼虾、海鸥是海的文字。 8、诗文积累:(10分)(其中第四小题1分)
(1)贪污受贿者常常这样为自己的罪恶行为辩护:“常站河边难免跌于水中。”对此我们可以用周敦颐的一句名言“ ”作为理论依据进行反驳。 (2)《桃花源记》中写桃源人来此绝境的原因是 “ 。” (3)《愚公移山》中愚公移山的原因“ ”。 (4)《水调歌头》中,交代写词缘由的句子是:“ ” (5)《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中,表现唐军斗志昂扬,敌人闻风丧胆,胜利指日可待的诗句是: 。 (6)《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陈说自己发奋苦学,不慕荣华的原因是 。 (7)春冬之时, ,回清倒影。 (郦道元《三峡》) 二、阅读(50分) (一)古诗词赏析(6分) 秋江 (道潜)
赤叶枫林落酒旗,白沙洲渚阳已微。 数声柔橹苍茫外,何处江村人夜归。
9、(1)前两句诗充满画意,很有色彩感,请简要分析。(3分) 答: (2)试从“实”与“虚”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3分) 答:
2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0--12题(8分)
岳阳楼记
予现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欧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都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微斯人,吾谁与归?
10、选出下列各组中加点字词意思相同的一项( )(2分) A、或异二者之为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 B、至若春和景明 四时之景不同 C、去国怀乡 委而去之 D、连月不开 甲光向日金鳞开 11、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3分)
B、微斯人,吾谁与归? 12、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科技发展的世纪,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与否,就取决于科技是否发达。结合范仲淹的忧乐观,谈谈我们作为祖国的建设者、主力军,又该有怎样的忧乐观呢?(3分)
答: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3--16题(12分)
[甲]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
[乙]淮北蜂毒,尾能杀人;江南蟹雄,螯能敌虎,然取蜂儿者不论斗,而捕蟹者未闻.血指也。蜂窟于土或木、石,人踪迹得其处,则夜持烈炬临之,蜂空群赴焰,尽殪,然..
②③
后连房刳取。蟹处蒲苇间,一灯水浒,莫不郭索而来,悉可俯拾。惟知趋炎,而不能.
3
①
A、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安其所,其殒也固宜。(选自《齐东野语》)
注:①血指:伤指 ②刳(kū)取:割取 ③郭索:急竞爬行的样子 ④殒:死亡 13、解释句子的加点词(6分) (1)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2)入则无法以家拂士 ..(3)江南蟹雄,螯能敌虎 (4)蜂空群赴焰,尽殪 ..(5)蜂窟于土或木、石 (6)悉可俯拾 ..
1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2分)
(1)人恒过,然后能改。
(2)惟知趋炎,而不能安其所,其殒也固宜。 15、甲、乙两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分)
甲文的主要观点: 乙文的主要观点可概括为: 16、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短文,回答17—20题(13分)
试吃一句陶渊明,免费!
张晓风
前两天偶然在路旁看到一辆货车在运送盆景,原来是家‚盆景出租‛店。我好奇,跑去问司机生意好不好,他说:‚当然好啦,现代人么,好命,查查某人(即女人)不煮饭买盒饭来吃,查查某人(即男人)开公司,谁要种盆景?公司小姐一个比一个‘笨惮’(即懒惰),谁肯去浇水?谁肯搬盆景去曝日(即晒太阳)?盆景给他们放一个礼拜就变黄。我们拿回未,好好整理,加点肥,晒一晒,又水当当(即漂亮)了。再拿去给他们摆。现在人做生意么,图个吉利。盆景长得好,也代表可以发财的意思哩!‛
原来如此,陶渊明说的‚园日涉以成趣‛时代对某些人而言竟然远去了。现代人不想跟一件植物的生命一起成长,他只想要亮丽的那一刻,他只肯回顾翠绿翠绿的那一瞥。
而陶渊明的小园,其好,好在哪里呢?答案是在每日涉足其间才养成的趣味。你看到小小的种子窜地而出,有模有样地变成两片小芽,复从小芽而抽条,于是你看到叶子,你看到枝干,你惊讶它的分叉,你为它从含苞至盛放的过程而瞠日结舌而不敢置信。然后,你看到它绿叶成荫,果实满枝。秋来的时候,你看见它的凋零,甚至它的枝干可能还遭了虫蛀。那棵树的枯荣是园主熟知的,他们彼此逐日更成为对方生命的一部分,他
4
们一起走过艳红稠绿,但也一起走过萎黄零落,因而了解生命的盛衰各有其时。不科现代人却骄侈如君王,竟然狂妄到令植物打扮光鲜来为自己站岗。累了就撤下去,换另一批上来继续站。盆景公司因而业务鼎盛,只因现代人尊贵的视网膜上,永远不屑一枝枯叶。
然而,枯叶却是生命的基本教材啊!和蓓蕾一样,它是造物者的上下两岫教材啊! 你要贪看繁花似锦的名园吗?这世界会提供给你的,四月的瑞却斯特(美国东部一城名),富豪伊士曼的故居,丁香如狂潮。日本京都的平安神宫,垂樱以压倒的优势,开到令人喘不过气来。洛阳的牡丹,硕大顽强,一看就知道是唯一敢抗天颜因而遭贬的叛逆分子(传说武则天曾命百花齐放,惟牡丹不从命,故将之自长安御苑贬至洛阳),加州的汉延顿花园,甚至养些无奇不有的吓人一跳的沙漠怪花。英国皇家上苑则负责提供营养良好的代表皇室荣誉的玫瑰……只要一张门票,你就可以置身于不杂一根枯枝不见一片败絮的完美花园。
然而,人活着,还是应该拥有一座自己的小园,可以每引步足其间。和那些卖门票的展览花园不同,它可能杂草怒生,也可能虫害连连。它丰收无限美丽,也可能徒劳无功。它充满各种变数,属于生命本身的变数。
小园可以小至只是一钵非洲凤仙,或一篮贱价的黄金葛,但其间自有盛衰荣枯,所以,多少也可以视作大化颁给我们的一句耳提面命。
‚园日涉以成趣‛,不是因为花好月圆,是围园中有生命,是因为生命时时刻刻分分秒秒在展示在演绎,在迭出奇招一一而且,也因为我在看,我在参与,我在惊奇,我在受教,我在服气。
17、阅读文中两处划线的句子,回答下面两个小问题。
(1) “和蓓蕾一样,它是造物者的上下两册教材”,如何理解这句活? (2分)
答: (2)“人活着,还是应该拥有一座门己的小园”,结合上下文说说这里的“小园”指的是什么? (2分)
答:
5
18、文中多次用到“园日涉以成趣”,根据你对全文的理解,请简要分析“趣”在哪里? (3分)
答: 19、本文的题目“试吃一句陶渊明,免费!”显得与众不同,作者如此设计有哪些用意? (3分)
答: 20、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错误的两项是( ) (选错一个该题不得分)(3分) A.任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这篇文章无疑是给了现代人一抹清凉油,清醒一下头脑来重新看待生命的本色。
B.本文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使文章显得生动,有吸引力。比如“你看到小小的种子
窜地而出”,就运用了比喻,史显示了一个小生命的勃勃生机。
c.有哲学家说:“慢慢走,欣赏啊!”正暗合了本文的主旨——生命需要一座自己的小花园,在慢慢地欣赏中汲取“营养”。
D.文章第五段,列举了世界各地的著名花卉,其作用是为下文铺垫蓄势,使作者的观点表达得更鲜明、有力。
E.本文语言很有特色,既有地道方言,又有哲理小语:既朴素又犀利,使读者在轻松阅读中感悟着生命的重量。
(五)阅读下面短文,回答21—25题(11分)
跨越苦难
①苦难原本是生命旅途中一道不可残缺的风景。
②苦难是竖在现实和未来之间的一扇纸糊的门,你只要敢于捅破,前方的路便天宽地阔,苦难是蹲在成功门前的看家犬,怯弱的人逃的越急,它便追你越紧,苦难是火焰熊熊的炼狱,灵魂在苦难中涅槃,就会显露出金子般的成色……
③四季轮回,既然有春天的葱茏,也就有秋天的落叶;既然有夏天的热烈,也就有冬天的风雪。我们没有理由不接受苦难,没有理由不善待苦难。
④世上没有不弯的路,人间没有不谢的花。苦难宛如天边的雨,说来就来了,你无法逃避,无法退却;苦难又似横亘的山,赶也赶不跑,你只有跨越,只有征服。面对苦难,最要紧的是心不烦,意不乱。闭上你的眼睛,聆听一段清泉叮呼的乐曲,幽远清新的旋律会送你一份‚心静自然凉‛的轻松;放飞你的思想,翻开油墨飘香的书页,睿智俏丽
6
的文字会给你一份‚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在泪水涌出眼眶之前,请抬起你的头。仰望头顶那方包容了亿万年风霜雨雪的天空,读懂那份旷达,那份宽容,那份蔑视一切的恢宏气势后,你怎能不顶礼膜拜,信心倍增?
⑤也许,所有的艰难险阻是通向人生的驿站的铺路石,也许,每一阵雷电霹雳是响彻青春岁月的爵士乐。曹雪芹满腔辛酸作成《红楼梦》,贝多芬用苦难谱写《第九交响曲》,诺贝尔用生命的代价换取了震慑世界的一声巨响。苦难之于人生,实在是一笔丰富迷人的财富。
⑥失意的时候,总要忍不住说日子难过。但再苦再难也得过。人生如爬山,苦难便是通向山巅的崎岖小路。不曾历经苦难,你就永远只能在山脚下徘徊,永远无法领略虎啸生风,群峰叠翠的无限风光。
⑦生命总是在挫折和磨难中茁壮。思想总是在徘徊和失意中成熟。意志总是在残酷和无情中坚强。
⑧让我们对所有的苦难心存感激,然后投入所有的心智所有的激情,认认真真地过好每一天,用一生的无畏和执著浇灌勃勃生命,如花绽放。
⑨接受苦难,不为别的,就为你来到了这世上;跨越苦难,不为别的,只为你不白活一回。
21.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作者的观点。(1分)
答: 22.语段②使用了哪种论证方法?(1分)
答: 23.文中引用曹雪芹、贝多芬、诺贝尔的例子是为了证明什么道理?请你再举一个类似的例子。(3分)
答: 24.理解语段⑥中画横线句子的含义。(3分)
答: 25.联系你的生活,谈谈你是如何面对困难的?(3分)
答: 三、综合性学习(10分)
26.看图答题。下图是“中国节能产品标志”图。(2分,每小题1分)
7
(1)图案中间是汉字“节”的变形,“节”的下半部是“能”字的汉语拼音第一个字母“n”,其寓意是 (2)此图整体图案为蓝色,象征着 27、阅读下面文字,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请用简洁的语言表述你的观点。(不超过20个字)(2分)
一个小女孩趴在窗台上,看窗外的人正埋葬她心爱的小狗,不禁泪流满面,悲恸不已。她的外祖父见状,连忙引她到另一个窗口,让她欣赏他的玫瑰花园。果然小女孩的心情顿时明朗。老人托起外孙女的下巴说:“孩子,你开错了窗户。”
28、 下面是某茶楼大门上的一幅对联的上联。请你为该店写出下联:(2分) 上联:巧煮三江好茶。 下联:
29、(每空1分)
(1) 《红楼梦》中最热闹的情节是_____________,最有趣的情节是____________,最凄惨的情节是_______________。
(2)《红楼梦》中,有一个女子,她模样标致,语言爽利,心机极深细,但“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这个人是____________;
四.写作(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春天到了,家园前的草坪露出了红红绿绿的生机。一位新搬来的中年人回家不忍心践踏那片草坪,便绕了点路。没想到刚上楼时,邻居老太太微笑着迎上来,一番话让中年人颇感意外:\"我整天都在想,很有点担心,新来的邻居是个怎么样的人?\"顿了一下,老太太又说,\"当你刚才绕过那片草坪时,我算了解了你,知道我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生活常常是这样,刻意为之往往不能缩短彼此的距离,而偶尔发生的一个细节、一个举动,却会在人与人之间架起美丽的桥梁。
请以\"心灵的距离\"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可以记叙经历,编写故事,发表议论,抒发感受。文体自选,题目自拟。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得抄袭。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