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北京市昌平区城郊乡村古村落旅游环境开发策略研究

来源:好兔宠物网
环境与发展JIANCEYUFENXI北京市昌平区城郊乡村古村落旅游环境开发策略研究

姜杨,付敏,傅靖怡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工商管理学院,北京 102249)

摘要:北京昌平区城郊古村落繁多,拥有相当丰富的旅游资源,具有一定的开发前景。可以通过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合理开发与利用当地的旅游资源、改善旅游环境的方式吸引游客。开发过程中,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文物保护与环境保护的意识,促进该地区的旅游事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古村落;旅游资源;开发策略中图分类号:X3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18.09.091

文章编号:2095-672X(2018)09-0156-02

Study on tourism environment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ancient villages in suburbs of Changping district, Beijing

Jiang Yang, Fu Min, Fu Jingyi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Beijing 102249, China)

Abstract: There are many ancient villages on the outskirts in Changping district of Beijing, which are rich in tourism resources and have certain development prospects. Tourists can be attracted through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alent team, developing and utilizing local tourism resources rationally and improving the tourism environment.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the public should raise the awareness of the protecting relics and environment, and promot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Key words: Ancient village;Tourism resources; Development strategy

古村落旅游资源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具有较高的历史、美学、建筑、科考价值。近年来,乡村旅游越来越受到广大游客的青睐,正成为一个新的消费热点。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昌平区城郊乡村旅游资源相当丰富,这里不仅古村落繁多、类型多样,而且蕴涵着丰富的文化资源。然而,由于没有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目前各村落处于小打小闹,各自为政的状态,旅游的整体优势没有得到发挥。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今天,珍视古村落资源,充分挖掘其文化内涵,增强乡村旅游的吸引力,进而促进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 昌平区旅游资源开发的策略

在进行旅游项目的开发过程中,既需要对古村落的古迹面貌进行保护,同时还需要维持生态环境的平衡,做到可持续性发展。根据昌平地区的具体情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旅游资源开发。2.1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昌平地区古村落繁多,每个古村落都有自己的特点,但外界对它却知之甚少。从表面上看,每个村的建筑形式几乎一样,人们很难分辨出来。所以,要真正了解古村落,将它展示给世人,就需要造就一支高素质、懂专业、会管理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以及旅游开发的人才队伍。政府要加大人才投资力度,给予实质性的政策扶持,充分利用北京市拥有较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人才优势和科研优势,大力培养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以及开发所需的各类专门人才,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让前人留给我们的珍贵财产充分地展示给世人。

旅游景观的规模村内基础设施情况

和集群程度

交通情况

对消费者的󰀁吸引力

1 昌平区城郊乡村古村落旅游资源的基本状况

为更好地了解昌平区古村落旅游资源及其开发的现状,我们从自然及人文景观基本情况、景点与村落的距离、主要建筑景观、古村落风貌保存的完整程度、旅游景观的规模和集群程度、村内基础设施情况、交通情况等方面对昌平区古村落旅游资源点进行了实地调查,简要统计如下:村名

自然及人文景观基本情况景点与村落的距离

主要建筑景观古城墙、古城池遗址、古寺永兴寺、古戏台民居、明长城等

古村落风貌保存的完整程度

表1 昌平区古村落调查基本情况

保护程度一般,原有风

貌遭到一定程度的破景观规模较大,基础设施完善程公共交通班次较少,较为游憩价值较大,基础设施比较坏,部分古建筑原有风分布集中度较高,食宿条不便;途经盘山公路,危完善,对游客的吸引力较大貌在近期修缮过程中被件便捷险程度较高破坏

原有风貌保护程度不足,交通不便,基础设施不完善,对游客的吸引力小

山水兼备,植被茂盛,自溪流和山体距村落

可观赏性高;长峪城村然景观优美,

保留有古寺古城池遗址等较近,明长城距村

落稍远

人文景观山体环绕,植被繁茂,自

禾子涧村然景观可观赏性较高;古景点距村落较远

建筑等人文景观较少4A级自然风

湖门村和分布有国家

景区“银山塔林”,自然景点距村落近

西湖村和人文景观兼备麻峪村

村落依山,自然景观可观赏性较高;古建筑保存程度极差,人文景观较少

关帝庙、民居、禾原有风貌保护程度较低景点规模小且基础设施不完善,公共交通极为不便子涧门等分散无食宿服务

香堂村

由于古建筑被破景点规模较大,基础设施不完善,公共交通班次多,线路多,人文景观保存程度较低,基

坏,该村落几乎无恭亲王奕䜣墓遗址恭亲王墓被严重破坏,

仅存牌坊,古村落原有分布较为集中,无食宿服务较为便利;沿途路面较宽础设施不完善,对游客的吸

景点,但古建筑遗及牌坊、民居等

风貌保存程度低但已遭破坏阔,坡度缓,安全系数高引力较小

址距村落较近古寺圣恩禅寺、仿古建筑修缮效果好,且景点规模大,基础设施非常完公共交通便利;沿途路面风貌保存程度较高,基础设

自然、人文景观兼备,人景点距村落近

古民居、现代建筑古村落风貌保留程度高且分布集中善,食宿休闲条宽阔,坡度缓,安全系数施完善,交通便利,对游客文景观可观赏性高

等件便捷高的吸引力大

文化底蕴不足,基础设施不民居、近期修缮的原有风貌保存程度低,景点规模小,基础设施不完善,公共交通较为便利;沿途

盘山公路较少,坡度较缓,完善,交通不便,对游客的

寺庙等无古代人文景观残存分布集中无食宿服务

安全系数较高吸引力小清庆僖王墓遗址、原有风貌保存程度较景点规模较大,基础设施较为完公共交通班次多,较为便自然、人文景观观赏价值较

烽、火台遗址、民低,古建筑经修缮后有󰀁分布集中善,食宿条件较利;沿途道路坡度较缓大,基础设施较完善,交通居等一定的可观赏性为便捷较为便利,吸引力大有风貌保存程度较景点规模小且基础设施不完善,公共交通极为不便,且沿人文景观保存程度低,基础佛岩寺遗址、民居原设施不完善,交通不便,吸

低,古寺被彻底破坏分散无食宿服务途多盘山公路

引力较小

公共交通班次多路线多,自然人文景观观赏性高,基

景点规模较大,基础设施完善,食较为便利;沿途盘山公路础设施完善,交通便利,对

辽代塔林、民居等辽代塔林完整程度极高分布集中

宿条件非常便捷比例小,路面宽阔坡度小,游客的吸引力大

安全程度较高村落依山,植被茂盛,自

菩萨鹿村然景观可观赏性较高;人景点距村落远

文景观少

靠近白羊沟风景区,自然白羊城村景观的可观赏性高;保留景点距村落近

有清庆僖王墓,人文景观价值较大村落散布于山区,植被茂

羊台子村盛,自然景观可观赏性高;景点距村落远

人文景观少且已遭破坏

156 HUANJINGYUFAZHAN▲监测与分析2.2 改善旅游基础环境

昌平的旅游基础环境是制约其旅游业发展的“瓶颈”,目前到达禾子涧村以及羊台子村的公路为乡级公路,村中生活垃圾随处堆放,风一吹漫天飞舞。因此,禾子涧村以及羊台子村应充分调动村民积极性,着手改善村中的卫生环境以及修缮通往村中的交通道路。通过宣传教育以及加强管理等措施,多方位、多渠道筹集资金,修建好村中道路,绿化村中环境。只有改善了旅游基础环境,才能吸引投资商的兴趣,为下一步的旅游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2.3 深入开展宣传教育工作,提高文物保护以及环境保护意识

北京昌平作为历史名城,文物繁多,在旅游开发的同时,要充分运用各种舆论手段和宣传形式,广泛宣传《文物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努力提高全社会的文物保护意识。近年来,由于旅游资源的不合理开发而导致的生态环境被破坏的问题已经十分突出。在部分景区,由于管理者、经营者和游客的环保意识不强,生活污水和垃圾对景区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破坏。在追求旅游经济效益的同时,必须兼顾社会效益,而且,在很多时候更应该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只要我们在旅游资源开发中将近期效益和长期效益结合起来,将局部效益和整体效益结合起来,注重协调发展,始终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原则,就可以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2.4 因地制宜,开发形式多样的旅游资源

有些建筑要修旧如旧,最大程度地恢复其本来历史面貌,让游客深刻感受当初的历史风貌。根据昌平区古村落分布的特点,我们可以以交通较为便利、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的长峪城村、湖门村、西湖村等为龙头,带动其他村旅游事业的发展。如可以开发乡村体验旅游项目,通过建设

一些亲情农园、度假农场等场所, 使之成为游客追忆过往、休闲旅游、感悟历史、体味文化的好去处,也可以发挥昌平城郊民俗文化内容丰富的优势, 让游客体验这里的文化氛围,还可以通过发挥当地森林覆盖面广的优势,发展地质科考游、森林科普游、观鸟游等旅游活动,让游客在大自然中观赏风景,增长知识。

总之,乡村古村落旅游属于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的范围,发展旅游必须重视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提升乡村环境质量。开发的过程中,要防止农业污染,杜绝“开发性”破坏,保护农村自然景观,维持自然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沛林.古村落:和谐的人聚空间[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98.[2]李柱,张弢.我国传统村落研究进展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7,45(25).[3]靳飞飞.传统村落的旅游开发与保护[D].临汾:山西师范大学,2017.[4]李戈.东莞市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D].深圳:深圳大学,2017.[5]刘华.如何让传统村落真正“活”下去[J].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2014(02).收稿日期:2018-08-25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国石油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北京市昌平区古村落旅游价值评估及其发展前景分析” (课题编号:石大(北京)2016-B78)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姜杨(1997-),女,汉族,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为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上接第155页)

术的不断发展,监测者对信息的实施处理目标监测变化都是越来越适应人们的需求,变化的监测以及目标标识等应用已经越来越成为监测者的重点。其次可以决策层信息的融合算法,这种方法的采集数据初步提取的基础上模仿水污染的原因,监测者对信息的需求正在从静态转为动态。所以,基于信息化的角度处理目标监测或是变化监测以及目标识别等应用已经越来越成为监测者的需求。决策信息融合算法处理目标是设计范围很广的,这种决策的方式适合在初级决策信息融合计算法采集数据的完成,特别提取基础上模仿人类思维的计算法,得到目标的基础方法就是这样的角度变化,借助一定的规则或特定的算法,得到目标的最后方式,也可以使用环境监测数据和成果管理的智能化。

[3]

来讲,可能的方法是识别的对象以及观测信息,提取他的本质,建立起相应的教学模式。针对一些问题提取相应的信息融合模式。大范围的水环境自动监测系统是以数据库等网络环境作为基础,采用先进的自动监测系统提取有机结合化合物。针对区域的范围在线自动监测工程情况,吸收各种数据技术,做好相应的管理技术。

6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科技的进步,水环境的技术要不断的创新,监测水平不断的提高。在水环境监测中合理地信息融合在水环境监测中是很有必要的。在一定程度上运用信息融合技术能够获取水环境信息。目前,我国的信息融合技术还处于研究的初级阶段,还有待提升。信息融合技术是用人工智能等基础识别出应用的一些产物。现如今各种正确高效可靠的融合方法的缺乏,对于信息融合来讲是关键阶段。

参考文献

[1]焦璐,张浩峰.信息融合算法的工程应用[J].电光与控制,2018,25(05):106-108+114.

[2]古丽娜孜·阿布力孜,艾克拉木·麦麦提图尔荪.信息融合在水环境监测中的应用[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09):189.

[3]缪燕子,方健,马小平.多传感器信息融合在水环境监测中的应用[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06(02):212-214+244.

[4]林志贵,徐立中,沈祖诒,黄凤辰.信息融合在水环境监测中的应用[J].水利水文自动化,2003(02):1-7.

收稿日期:2018-05-27

作者简介:李娜(1987-),女,汉族,本科学历,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环境工程。

HUANJINGYUFAZHAN 5 对于未来信息融合方法的展望

所谓的信息融合技术就是用控制理论的方式或者模式智能作为基础来统计网络的逻辑思维能力,所以自身采用的信息也很广泛,范围也越来越广,水环境中产生了许多的产物,获得了迅速的发展,通过这些归纳性的信息结合信息融合技术基本特点,分析总结出食用的最佳方法,本文也介绍了水环境监测中信息融合的方法。在未来,要充分的利用3s技术相结合,提供实时多角度的环境信息,快速的转换目标位置,及时的对GIS进行数据统计处理,主要目的是要使用多处最新的方式来探索信息技术在水环境监测领域的适用性和基本的方案[4]。当然信息融合技术的开展并没有成熟。在未来一定会更加成熟的,各种高效可靠的融合方法的缺乏是对于信息融合技术的一种问题所在,所以信息融合的关键就是要采用多样化模式,具有多种目标复杂的建立统一的数学模型理念,在未来要加强基础理论以及融合算法的深入讨论,在基础理论研究层面

15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