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四环导改方案
新建北京动车段(走行线)工程
南四环框构桥工程
施工导行方案
中国中铁六局太原铁路公司北京动车段工程项目部
二OO七年七月 北京
1
新建北京动车段(走行线)工程
四环框构桥工程施工
施工导行方案
编号:DGX-J-SF-2007-08
编制单位:中国中铁六局太 审核单位 : 原铁建公司北京动车段项目部 技术负责人: 审核负责人: 编制人: 刘怀南 审批人: 编制日期: 2007.7.20 审批日期:
中国中铁六局太原铁路公司北京动车段工程项目部
二OO七年七月 北京
2
1 工程概况 .................................................................................................... 1 2 现场路况及地下管线 ................................................................................ 2 3 施工导改方案 ............................................................................................ 3 4 便桥方案 .................................................................................................... 7 5 计划工期安排 .......................................................................................... 10
3
动车走行线跨越南四环框构桥工程施工导行方案
1 工程概况
北京南站工程建设中的南四环框构桥工程是北京市2006年重点项目——北京南站改造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框构桥工程位于既有西黄线XK9+105处,为既有西黄铁路穿越南四环路的立交桥,与铁路线交角为76°。
南四环框构桥位置示意图
南四环框构桥施工属于接长既有西黄铁路跨南四环框构桥工程,在施工前需要拆除绿化隔离带,改移地下电缆管线,然后开挖。具体结构形式为主体为四孔(16.5+22+22+16.5)m,双向为主、辅路机动车道和辅路两侧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结构最高处为7.0m,正向总宽为77m,该框构桥于既有框构西侧接长22m。施工完毕后,框构桥内的主路净高为5m,单车向净宽22m;辅路净高为5.2m,单车向净宽16.5m(如下图)。
1
80 100
100 80
520 80
1650
80 100
2200 100 2200
100 80
1650
80
100 100 100 100
南四环框构横断面图
主体框架桥施工采用整体下挖,预埋。根据现场调查及工程设计、施工要求,施工的主要部分为铁路既有线下,需征地拆迁及破除少量道路路面进行放坡施工,需要破除路面长度约24m进行施工。 2 现场路况及地下管线 2.1 现场路况
原铁路桥跨南四环路为1(16.5+22+22+16.5)框构桥。四环路主路为四车道加一应急车道宽18.5m,辅路上为一机一非车道加人行道宽9m。车流量大,车速快,施工难度大。
2
2.2 地下电缆管线
南四环西路框架中桥工程施工所在地为丰台区黄土岗村既有西黄铁路跨南四环处,根据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对地下管线勘测情况表明,沿四环主辅路方向有电力、电信光电缆及雨水排水管道分布。
明确该铁路框构桥地下管线的情况,施工前对地下电缆进一步勘查确认,然后将影响施工部分的管道光缆进行改移。改移后用硬塑管或钢槽防护以确保电缆的安全及正常使用。施工完毕后再将电缆改移恢复既有形式。 3 施工导改方案
主体施工前首先进行地下电缆改移,三电拆改与主体互不影响处可同时进行施工。
3.1 一期将进行主路拓宽施工。在南北两侧主路及辅路间隔离带拆除并将其硬化成路面,主、辅路间临时用铁栏杆隔离。与主路原有应急车道一起形成一条新车道,将主路四车道变成五车道。由于此施工位于隔离带上,期间只占用应急车道,因此不影响主辅路车辆通行。待主路拓宽完毕通车后,将辅路的机动车全部导入主路行驶,辅路进行断路施工。
3
一期施工区图 3.2 南北侧框架主体部分施工,辅路框构为1-16.5m的框架结构,主体长度为22米。施工时搭设便桥及防护电缆,在保证车辆正常通行的条件下进行施工。开挖工作坑,处理基底,进行钢筋加工、绑扎,依次浇筑箱涵底板、边墙和顶板混凝土,做防水层和保护层。
3.2.1 待主路拓宽完毕通车后,将辅路的机动车全部导入主路行驶,非机动车利用既有的4米宽的人行道通行,其余12.5米宽的道路进行断路施工(包括挖基坑和搭设4米宽的便桥及电缆防护)。
第一步导流图
4
3.2.2 将非机动车辆引入己搭设好的便桥通行,封闭4米宽的既有人行道路进行基坑开挖。
第二步导流图 便 桥 便 桥 3.2.3 利用搭设好的便桥及主路上拓宽的1车道保证(除夜间车流辆较少的23:00至临晨5:00的时间)不中断辅路车辆行驶。进行辅路框构桥的主体施工。
二期导流图 脚手架 便 桥 脚手架 脚手架 便 桥 脚手架 3.3 二期施工完成后将辅路加宽至16.5米。将主路两车道的车辆导入辅路行驶(辅路拓宽后为16.5米宽,4车道),主路搭设门洞在保证车辆正常通行的条件下进行施工。主要包括开挖工作坑,搭设便桥及门洞、
5
处理基底,进行钢筋加工、绑扎,依次浇筑箱涵底板、边墙和顶板混凝土,做防水层和保护层。
3.3.1 主路封闭3车道,进行基坑开挖、搭8米宽的便桥及护栏,并做道路施工安全标志、道路栏杆及围挡。由主路2车道及辅路拓宽的2车道(辅路拓宽后为16.5米宽,4车道)保证主路车流量。 3.3.2 主路封闭剩余2车道进行基坑开挖,做道路施工安全标志、道路栏杆及围挡。利用已搭设好的8米宽便桥及辅路拓宽的2车道(辅路拓宽后为16.5米宽,4车道)保证主路车流量,便桥限高2.5米,大型车辆导入辅路通行。 便桥 便桥 便桥 便桥
6
3.3.4 利用晚上车流量较少的(23:00至临晨5:00)的时间搭设脚手架门洞,把主路车辆全部导入辅路。
3.3.5 利用便桥搭设好的施工门洞(限高2.5m)及辅路2车道保证(除夜间车流辆较少的23:00至临晨5:00的时间)不中断车辆行驶。进行框构桥的主体施工。
3.3.6 设围挡及慢行标志恢复人行道及绿化带。
脚手便桥 脚手 脚手便桥 脚手 3.4 回填基坑后上面新修路面,宽度与既有公路相一致,恢复以前的绿化带。 4 便桥方案
4.1 汽车及人行便桥采用钢结构搭设,以保证其承载能力,供小型车辆及行人的穿行。汽车便桥长25.0米,宽4.0米4座;
4.2 汽车便桥及人行便桥基础采用I10工字钢结构,桥梁主体采用32B工字钢加2.0cm后钢板及钢管防撞栏杆组成,中间设I10工字钢两道支墩,顺路间距为8.5米,垂路向为1.23米。主体工字钢长25米,高32cm。
7
4.3 工字钢上加铺2.0cm厚钢板,以满足钢便桥上汽车及行人的通行 4.4 便桥端头与既有路面用沥青混凝土顺接。
4.5 I10工字钢影响的主筋,采用在I10工字钢上打眼,提前截断影
响的主筋,然后穿入眼中与两侧主筋焊接。
8
9
5 计划工期安排
主路拓宽为10天,辅路框构施工为50天,主路框构施工为78天,道路及绿化带恢复为20天,总工期为158天。
主路拓宽施工
第1日 — 第3日 第4日 — 第10日 凿除路面 硬化路面 辅路框构施工
第1日 — 第6日 第7日 — 第9日 第10日 — 第14日 第15日 第16日 第17日 — 第22日 第23日 — 第25日 第26日 — 第29日 第30日 — 第34日 第35日 第36日 — 第50日 凿除路面、开挖基坑及搭便桥及电缆防护 铺碎石垫层;灌注砼垫 绑扎底板钢筋(含边墙立筋) 立底板模板 灌注底板砼 边墙绑纵筋立模板搭门洞 立脚手架及门型拱架 顶板模板铺设 顶板钢筋绑扎 灌注边中墙顶板砼 养生及拆除脚手架、模板、恢复路面 主路框构及道路、隔离带恢复施工
第1日 — 第11日 第12日 — 第16日 第17日 — 第26日 第27日 第28日 第29日 — 第43日 第44日 — 第50日 第51日 — 第65日 第66日 第67日 — 第78日 第79日 — 第98日 凿除路面、开挖基坑及搭便桥 铺碎石垫层;灌注砼垫 绑扎底板钢筋(含边墙立筋) 立底板模板 灌注底板砼 边墙绑纵筋立模板立脚手架及门型拱架 顶板模板铺设 顶板钢筋绑扎 灌注边中墙顶板砼 养生及拆除脚架及模板 路面及隔离带恢复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