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处着墨显神韵 细处落笔添风采
来源:好兔宠物网
/教学实践/ 10.3969/j.issn.1671—489X.2010.19.041 细处着墨显神韵李震细处落笔添风采 姚娟 细节,也就是细微的情节,是文章中细腻地描绘人物性格、事件发展、社会环境和自然景物的最小单位。细节 描写,就是对这些具有典型意义的细微情节所作的具体的、生动的、真实的描写。细节虽小,但细节描写能在塑造 人物性格、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故事情节、深化文章主题、描绘典型环境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1细节描写能凸显人物的性格 比热爱,对侵略者的无比痛恨。 细节描写是刻画人物性格的重要方法,有的细节虽 3细节描写有助于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只寥寥几笔,但对人物性格的显示起着重要作用,能够 把人物刻画得传神入微,栩栩如生。 看着范进洗了脸,郎中又拿茶来吃了,一同回家。范举人 先走,屠户和邻居跟在后面。屠户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 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范进中举》) 这一有些夸大了的屠户低头为范进扯衣服的细节, 写出了胡屠户极力讨好范进的奴颜婢膝的神态,与范进 中举前,屠户在范进面前“腆着肚子”“臭骂”形成鲜 明对比,从而活画出胡屠户趋炎附势的丑态。 孩子们吃完豆,仍然不散,眼睛都望着碟子。孔乙 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腰下去说道, “不 多了,我已经不多了。”直起身又看一看豆,自己摇头 说, “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孔乙己》) 孔乙己已经“弯腰下去”看见豆不多了,但为什么“直起 身又看一看豆”呢?说明他看到孩子们都不散,仍想再给孩 子们豆吃,可看看自己的豆不多了,也没给成。这一细节描 写,写出孔乙 l生格的另一面——善良。 2细节描写能烘托人物心情 人物的心情,除了通过面部表情、语言表达外,也 可通过细小的动作流露出来。因此,细节描写也是烘托 人物心情的重要手段。 语法课完了,我们又上习字课。那一天,韩麦尔 先生发给我们新的字帖,帖上都是美丽的圆体字: “法 兰西” “阿尔萨斯” “法兰西” “阿尔萨斯”。这些字 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 飘扬。个个都那么专心,教室里那么安静!只听见钢笔 在纸上沙沙地响。有时候一些甲虫飞进来,但谁都不注 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他们正专心画“杠子”, 好像那也算是法国字。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 着,我心里想: “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语唱 歌吧!”(《最后一课》) 这段文字的细节描写比较多,挂在铁杆上的字帖, 是韩麦尔先生精心所制,可以看出他内心深处对祖国文 字的热爱,小小字帖,烘托出教室里的爱国气氛:孩子 们没受甲虫影响专心画“杠子”,刻画出孩子们对法兰 西文字的热爱;小弗朗士对鸽子叫声所产生的联想,可 以看出他内心在嘲笑普鲁士侵略者强迫他们学德语的愚 蠢。这些平平常常的细节,烘托出法国人民对祖国的无 细节是构成基本情节的有机组成部分,所以在故事情 节的发展中,往往离不开一些细节的推动作用。也就是说, 某些细节看起来微不足道,但它却为后面情节的发展作了铺 垫,如果没有这细微的铺垫,故事情节就无法关联。 我想起了我带来的橘子,就拿出来放在床边的小矮桌 上,她没有作声,只伸手拿过一个最大的橘子来,用小刀削去 上面的一段皮,又用两只手把底下的一大半轻轻地揉捏着。 我低声问: “你家还有什么人?”她说: “现在没 有什么人,我爸爸到外面去了……”她没有说下去,只 慢慢地从橘皮里掏出一瓤一瓤的橘瓣来,放在她妈妈的 枕头边。(《小橘灯》) 小姑娘削橘皮、揉橘子,一瓤一瓤掏橘瓣,这些 细节虽不能表现小姑娘的性格特点,但它们并非是可有 可无的。小姑娘制作小橘灯是作者重点写的,而此处小 姑娘的诸多动作,为后文写她制作小橘灯做了准备。如 果没有小姑娘剥橘子这些细节,就没有“我”临别时小 姑娘制作小橘灯,就更不会有作者由小橘灯所受到的鼓 舞、所看到的希望,小姑娘的形象也就不是那样鲜明。 4细节描写能深化文章的主题 在文学作品中,一些具有强烈生活气息的生动细节,是 当时社会生活的反映,对深化文章主题有着重要作用。 下午,他拣好了几件东西:两条长桌,四个椅子, 一副香炉和烛台,一杆台秤。 (《故乡》) 这一细节,除了给人以浓厚的生活气息而产生的真实感 外,还通过闰土拣走香炉和烛台这一细节,沉痛地控诉了封 建迷信对农民的精神毒害,从而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5细节描写能描绘作品的典型环境 人物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活动的,所以,人物 的一举一动往往带有当时的生活气息,从而反映出人物 所处的典型环境。 警官奥楚蔑洛夫穿着新的军大衣,提着小包,穿过 市场的广场。他身后跟着一个火红色头发的巡警,端着 一个筛子,盛满了没收来醋粟。(《变色龙》) 警官后面的巡警“端着没收来醋栗”这一细节, 揭示出当时俄国社会军警宪兵横行,老百姓的自由和财 产得不到保证的世道。正是在这样一种特定的社会背景 下,奥楚蔑洛夫随着狗主人身份的不断变化,反复无 常,丑态百出,扮演着一条沙皇忠实走狗的角色。 2010年7月上第19期(总第205期) 一41— \教学实践\ I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提到作文,就是一个既让学生伤脑筋又令教师头疼的问题。目 前,大多数学生对作文有畏惧心理,提不起兴趣。他们读了不少书,积累的材料也不少,但每一篇习作布置下去, 他们仍绞尽脑汁,不知如何下笔,最后只好瞎编乱造,胡乱凑字。文章空洞乏味,缺乏新意和创新。那么,如何培 养和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呢?笔者结合自己的经验谈几点体会。 1培养学生创作的兴趣 作文源于生活,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要鼓励学生做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巨大推动 生活的有心人,积累生活中不计其数的新鲜事,多提几 力。俗话说:“乐此不疲。”教师要善于抓住语文教学 个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才能获取更全面、更深刻的 的一切契机,鼓励学生创作。哪怕学生在课堂上造了一 认识。而且要培养学生养成随时记笔记的好习惯。 个优美的句子,也要及时表扬,让他意识到自己可以把 3注重修改作文的指导 句子造好,也能写好一整段文章,乃至一篇文章。教师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 要鼓励学生写生活日记,进行口语交际,口头作文,互 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 评佳作,召开辩论会等,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学生创作的 力。”教师要根据学生作文的实际情况,经过精心思 欲望。要让学生感觉到生活中处处有作文,作文无处不 考,提出明确要求,从“中心——结构——语句——字 在。在多写多练中,学生的作文思路自然被打开。 ——标点符号”几处着眼,给学生具体的参考标准。 培养学生创作的兴趣,教师还必须做到尊重学生的 在学生明确了参考标准后,再教给学生修改的方 作文,多肯定,少批评。让学生享受创作的喜悦,对他 法。笔者的方法是:第一步让学生在通读作文的基础 们来说无非是最大的肯定。如鼓励学生为自己的日记设 上,弄清文章所写的内容,对文章有个总体认识;第二 计花边和图案,让一本小小的日记,记录自己幸福的成 步是找出文中讲得不清楚的和有毛病的语句;第三步是 长经历,这不仅仅是日记,更是他们的一部部作品集。 用修改符号逐词、逐句、逐段地推敲修改;第四步是把 让学生在自信中写作,在写作中成长。 修改后的作文连起来读一读,看是否还有需要改的地 2为学生的写作引进源头活水 方。概括起来可谓“读——找——改——查”四部曲,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想写好作文, 这样避免了学生无从下手的情况。在修改时,采用自 语言积累是基础,语言是写好文章的建筑材料,要培养 改、互改等多种形式修改,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修改的 学生有意识地建立自己的心理词典,聚沙成塔。学生的 方法,检验修改的能力,体会修改成功的快乐。 语言积累主要来源于3个方面:课内的语言材料、课外阅 4提高作文批改的实效性 读及生活积累。 教师必须端正批改的态度,切忌笼统、泛泛地批改。 语文课内的语言材料可谓经典、丰富,语文书本身就是 教师要认真研读每一篇习作,努力挖掘习作的闪光点,针 一本百科全书。要让学生积累富有表现力的字、词、句、段, 对每个学生的作文特点进行指导。同时表扬优秀范文,鼓 背诵精彩的篇章或片段。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注重语 励学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将讲评落到实处。 言积累,学习文章的写作技巧,要赋予语言生活气息,要能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提高学 把语言还原于生活,发表一定的见解。 生的作文水平,并非一朝一夕所能达到的。写作的能力 在课外阅读中,要引导学生对自己喜欢的语句能大 和习惯要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形成。教师要多下工夫, 体理解它的意思,背诵或摘抄下来。鼓励学生“采百家 联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鼓励他们多看、多读、多 花,酿自家蜜”,多听,多读,多积累,让学生拥有一 思,让他们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情可抒、有感可 个储备丰富的语言仓库。只有这个仓库是满满的,使用 发,不再视作文为难题。 起来才能文思如泉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作者单位:吉林省公主岭市怀德镇第一中心小学) 可见,细节描写不仅能增强文章的真实感,使文章 的重要性,而且强调了细节描写的真实性。其次,细节描写 血肉丰满,更重要的是能充分展现人物的精神风貌,使 还必须有典型性。作文中,要选择那些最能表现人物、表 人物活灵活现,真可谓细处着墨显神韵。 现主旨的细节。《儒林外史》中有一处很有名的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的作用如此重要,学生在作文中如何来写细 严监生临终前,因为灯盏点了两茎灯草,伸着两个指头不 节呢?首先细节描写要真实。恩格斯有句名言:“据我看 肯断气,直到他的妻子挑掉一根才闭了眼。这一细节描写 来,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了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 入木三分地揭示了一个吝啬鬼的灵魂。 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在这里不仅强调了细节描写 (作者单位:山东省邹城市唐村中学) 2010年7月上第19期(总第205期) —r 一 一42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