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常见的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
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常见的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
摘要:强化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塑造企业品牌,是当今建筑施工企业竞争的重要手段。本文首先分析了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常见的质量问题的特点,其次,就如何有效防治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常见的质量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质量问题
Abstract: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management, build the enterprise brand, is th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competition the important means.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of the common characteristics of quality problem, second, how to effectively prevent and treat construction project common quality problems thoroughly discussed, to have the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Keywords: building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projects; Quality problem
前言
强化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塑造企业品牌,是当今建筑施工企业竞争的重要手段。建筑施工企业应该本着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把搞好工程质量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努力提升建筑质量安全水平,崇尚科学,不断创新。
2.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常见的质量问题的特点
施工项目质量问题表现的形式多种多样,诸如建筑结构的错位、变形、倾斜、倒塌、破坏、开裂、渗水、漏水、刚度差、强度不足、断面尺寸不准等等。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常见的质量问题具有复杂性、严重性、可变性和多发性的特点。
(1)复杂性施工项目质量问题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引发质量问题的因素复杂,从而增加了对质量问题的性质、危害的分析、判断和处理的复杂性。例如建筑物的倒塌,可能是未认真进行地质勘察,地基的容许承载力与持力层不符;也可能是未处理好不均匀地基,产生过大的不均匀沉降;或是盲目套用图纸,结构方案不正确,计算简图与实际受力不符;或是荷载取值过小,内力分析有误,结构的刚度、强度、稳定性差或是施工偷工减料、不按图施工、施工质量低劣;或是建筑材料及制品不合格,擅自代用材料等原因所造成。由此可见,即使同一性质的质量问题,原因有时截然不同。所以,在处理质量问题时,必须深入地进行调查研究,针对其质量问题的特征作具体分析。
(2)严重性施工项目质量问题,轻者影响施工顺利进行,拖延工期,增加工程费用重者,给工程留下隐患,成为危房,影响安全使用或不能使用更严重的是引起建筑物倒塌,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近几年来建筑工程安全生产事故经常发生,这血的教训,值得深思,对工程质量问题决不能掉以轻心,务必及时妥善处理,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使用。
(3)可变性许多工程质量问题,还将随着时间不断发展变化。例如,钢筋混凝土结构出现的裂缝将随着环境湿度、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或随着荷载的大小和持荷时间而变化建筑物的倾斜,将随着附加弯矩的加大而不断加大。
(4)多发性施工项目中有些质量问题,就象“常见病”、“多发病”一样经常发生,而成为质量通病,如屋面、卫生间漏水抹灰层开裂、脱落地面起砂、空鼓排水管道堵塞预制构件裂缝等。另有一些同类型的质量问题,往往一再重复发生,如雨蓬的倾覆,悬挑梁、板的断裂,混凝土强度不足等。因此,吸取多发性事故的教训,认真总结经验,是避免事故重演的有效措施。
3. 如何有效防治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常见的质量问题
(1)避免出现混凝土裂缝
第一,加强原料的选用及质量控制。实现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基础就是必须要严把原料质量关。在选择原料的时候,在保证活性的前提下,应该严格控制砂、石含量,尽可能选用级配良好的骨料,采用细度小的水泥。在配合比的设计中,应适量掺入粉煤灰、添加剂与减水剂, 减少含砂率和水泥含量, 以提高产品的抗裂性和密实度,减少干缩,降低水灰比,当然必须在有效保证强度的基础上。在对原料进行检验时,在施工条件发生变化时,应该按照变化的施工条件来进行及时调整检验频次和检验标准,使其符合全部技术性能指标。
第二,应严格按照浇筑顺序进行, 振捣时间应均匀一致,不得出现施工冷缝,分排进行施工浇筑,施工缝留在后浇带处。根据振捣棒的铺料间歇时间、有效震动长度来确定浇筑时间; 模板、预埋件等在施工中无损坏或变形现象,必须保护措施得当。浇注完毕后,表面要抹平、压实,排除泌水,清除多余灰浆。为了有效防止出现表面和松顶干缩裂缝的现象,必须在定浆后进行二次抹压、二次复振。
(2)实行建筑工程定期检查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各地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结合建筑业企业诚信综合评价和质量巡查工作,按照规定的频率,定期组织对辖区内在建房屋建筑项目进行检查和现场评价,并定期发布评价结果。通过量化评价,有效解决建设程序、现场管理和质量安全行为不规范及实体质量不合格等问题,促使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水平不断提高。对于诚信综合评价较差的房屋建筑工程,各地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增加检查频次,加大监督力度。 各地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严格执行房屋建筑工程质量责任追究制度。房屋建筑工程的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工程项目负责人、工程技术负责人、注册执业人员要按各自职责对所承担的房屋建筑工程项目在设计使用年限内的
质量负终身责任。违反国家有关建设工程质量管理规定,造成重大工程质量事故的,无论其在何职何岗,身居何处,都要依法追究相应责任。
(3)树立浓厚的质量意识
在工程管理中,必须建立项目法人负责制,明确工程质量终身制。分期分批地对项目管理人员进行全面质量管理教育培训,通过学习和考试,使大家都能系统地掌握全面质量管理知识和要领。从而牢固树立“质量第一”“优质兴业”的经营思想和“创优质、树名牌、拓市场”的发展理念,使之形成一个“创优质工程光荣,建劣质工程耻辱”的质量氛围。同时,要树立科学的、严密的质保体系,扎扎实实地落实质管责任制。从项目到每个分部工程、到工段、到班组,都要围绕工程质量总目标进行层层分解,制订出自上而下的纵到底、横到边的质量管理网络和质量信息反馈制度,使之从项目经理到项目总工程师、工段长、班组长、施工员、质安员、材料员、资料员,到每个操作工人,都要明确工程质量的具体任务和各人职责,同时要加强对于施工人员的业务培训,务必做到持证上岗。
(4)建立质量保证体系
第一,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的政府职能。工程质量监督工作不能因工程监理制的推行而削弱,特别是其中的政府职能还必须加强。一是加大对监理单位在施工现场表现的监督力度;二是加大对设计、勘察单位的监督力度;三是加大对工程质量的监督力度。
第二,施工企业必须改变其管理方式,建立健全质量责任制。首先,从企业实际出发构筑企业内部组织结构。企业的发展靠一定的结构支撑,只有在结构合理、功能优化、职责分明的前提下,才可能形成企业的鲜明特色,形成领先竞争对手的优势。其次,重视内部秩序的重组。工作秩序是一种责任要求和纪律要求,更是企业效率的保障。
4.结束语
现在我国正处在经济的飞速发展阶段,建筑业以其巨大的推动力在各个行业的竞争与发展中起到了表率作用。建筑施工质量的提高,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由于社会影响大,因此要格外注重施工质量。提高施工质量的方法主要体现在对工程材料,工程人员,施工顺序等的质量控制和加强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施工质量的提高,不是某一方就能单独完成的,要从细部着手需要所有工程参与人员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严凤威. 施工企业如何加强工程质量管理[J]. 黑河科技 , 2003,(02)
[2] 杨震魁. 建筑施工企业质量管理的创新[J]. 科技资讯 , 2007,(28)
[3] 高鹏伟. 抓好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几点体会[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 2007,(21)
[4] 刘春华, 柳凌云, 闫循军. 浅议建筑施工的质量管理[J].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 2008,(15)
[5] 王兴凯, 马红军, 闯加荣. 浅谈小型水利工程质量管理[J]. 科技促进发展 , 2009,(0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