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2020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B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选择题 (共8题;共16分)
1. (2分) 划线字读音都正确的是( )
A . 庸碌(lù) 谀词(yú) 涕泗横流(sì) B . 旁骛(wù) 亵渎(xiè) 强聒不舌(kuò) C . 田圃(Pǖ) 喑哑(yīn) 锲而不舍(qì) D . 狡黠(jié) 祈祷(qí) 不屑置辩(xiāo)
2. (2分) (2019·永州) 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和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婆娑(shā) 贮蓄 呕(ōu)心沥血 催枯拉朽 B . 毋(wú)宁 哐骗 相形见绌(cù) 怏怏不乐 C . 媲(bì)美 娉婷 爱憎(zēng)分明 娇揉造作 D . 筵(yán)席 豢养 怒不可遏(è) 戛然而止 3. (2分) (2017八下·蒙阴期末)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运用无误的一项是( )
A . 他受《朗读者》的影响,最近溺爱起阅读来。早自习读,语文课上读,晚上睡觉前也读。朗读的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B . 这位演说家油嘴滑舌 , 妙语连珠,赢得了大家赞许的掌声
C . 经济危机一来,很多行业都陷入了困境,尤其十分依赖市场的煤钢产业一马当先。 D . 在商界用心经营二十余年,他人脉宽广,做起生意来左右逢源 , 一帆风顺。 4. (2分)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走进滨州玫瑰园,看到的是美丽的花海和沁人心脾的花香。
B . 能否彻底治理环境污染,留住碧水蓝天,关键在于有关部门严格执法。 C . 在优秀文学作品的影响下,你会发现自己少了一份庸俗,多了一份雅致。 D . 为了避免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交通事故,我们必须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5. (2分) (2020·营口) 下列各项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最近,美食纪录片《风味人间》第二季正式收官结束。在视频末尾,“多谢款待,下季再见”的弹幕刷了屏。观众用这种最直接的方式 , 表达对这部片子的喜爱和留恋。美食纪录片的火热,离不开舌尖上的欢愉,但持久的吸引力却不光靠挑动味蕾。走胃又走心,成了爆款美食纪录片共同的圈粉因子。
A . “方式”是名词,“对”是介词,“喜爱和留恋”是并列短语。
B . 画线句子有语病,应改为:“最近,美食纪录片《风味人间》第二季正式收官。” C . “走胃又走心,成了爆款美食纪录片共同的圈粉因子。”这个句子中,“共同”是状语。 D . “美食纪录片的火热,离不开舌尖上的欢愉,但持久的吸引力却不光靠挑动味蕾。”是转折复句。
第 1 页 共 14 页
6. (2分) 选出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方法的一项( ) A . 芦苇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
B . 言语被大量地省略了,这种省略,只能进一步强化似乎满世界都注满了的孤独。 C . 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纪已到了末日。
D . 公鸭们变得更加漂亮,深浅不一样的蓝羽、紫羽,在阳光下犹如软缎一样的闪闪发光。 7. (2分) 填入下面空格处排列最恰当的一组是 ( )
莫言,这位中国淳朴农民的儿子, , , ——《红高梁家族》《檀香荆》《蛙》……瑞典皇家文学院发布的新闻公报称:“从历史和社会的视角,莫言用现实和梦幻的融合在作品中创造了一个令人联想的感观世界。”
①犁开了中国乡村沉默的土地 ②扎根土地 ③用他语言的犁头 A . ①③② B . ③②① C . ②③① D . ①②③
8. (2分) (2020七下·奉化期中) 下列诗歌中提到的植物不属于花中四君子的是( ) A . 空谷有佳人,倏然抱幽独。 B . 迸箨分苦节,轻筠抱虚心。 C . 濂溪一赏后,君子德弥芳。 D .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二、 情景默写 (共1题;共5分)
9. (5分) (2019八上·肥西期中)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 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仍怜故乡水,________。(李白《渡荆门送别》 ②征蓬出汉塞,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 ③________,路远莫致之。(《庭中有奇树》) ④________,徙倚欲何依。(王绩《野望》) ⑤柴门何萧条,________。(曹植《梁甫行》)
⑥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 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直抒胸臆,表达对西湖美景的喜爱和留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②李白《渡荆门送别》中化静为动,表现雄浑开阔意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三、 名著阅读 (共1题;共1分)
第 2 页 共 14 页
10. (1分) (2020八下·达县期末) 阅读名著选段,完成后面小题
母亲把沉甸甸的包裹送到邮局。焦急等待的日子开始了。他一生中还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痛苦而焦急地等过来信。他从早班信盼到晚班信。
失败的预感一天比一天强烈。他意识到,一旦小说遭到无条件的拒绝,那就是他的灭亡。那时候他就没法再活下去了。活下去也没有意义了。
此时此刻,郊区海滨公园的一幕又浮现在眼前,他一次又一次地问自己:“为了冲破这铁环,重返战斗行列,使你的生命变得有益于人民,你尽了一切努力了吗?”
每次回答都是:“是的,看来,是尽了一切努力了。” ①选文中“他”指的是________
②联系整部作品,理解“为了冲破这铁环”中“铁环”的含义并简要叙述他在成长过程中两次冲破“铁环”的经历。
四、 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
11. (5分) (2019·蚌埠模拟) 光明中学九年级(1)班开展以“书法进校园”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 (汉字书写)请围绕活动主题,拟写一则宣传标语。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2) (文化传承)为给同学们普及书法知识,班委会决定邀请书法家魏先生于5月5日下午2:00在学校报告厅为本班同学举行一次讲座,请你代表同学们前去邀请魏先生。
(3) (书家故事)下面是肖桐搜集的部分材料,其中有三处错误,请你帮她修改。
在书法史上,王羲之是一位富有革新精神的大书法家。他早年跟从卫夫人学习书法,后改变初学,草书学张芝,楷书学钟繇,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
(A)中晚年时,他不满当时用笔滞重、结体稚拙,锐意改革,书风大变。他对楷书的结构、点画等加以变革,使楷书趋于匀称俊俏、挺拔多姿;(B)他发展并继承了张芝的草书,使其草书用笔多变、流畅而富有韵致,比起前人有了质的飞跃;他的行书婉转灵动、俊逸妍美,(C)从此行书取得了与篆、楷,草并列的地位。
①画线句(A)中有成分残缺的语病,应在“________ ”后加上“________ ” ②画线句(B)中有语序不当的语病,应将“________”和 “________”调换位置。 ③画线句(C)中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应将“________”改为 “________”。
五、 对比阅读 (共1题;共28分)
12. (28分) (2019九上·永吉期末)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②未下,始极其浓媚③。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④ , 安可为俗士道哉?
(节选自袁宏道《西湖游记·晚游六桥待月记》)
注释:①湖光染翠:湖水染得像翡翠一样碧绿。②夕舂:夕阳。③极其浓媚:把它的浓媚姿态发挥到极点。④
第 3 页 共 14 页
受用:享受。
(1) 下面对“其实湖光染翠之工”一句中“工”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 工匠 B . 做工 C . 擅长 D . 精妙
(2) 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 安可为俗士道哉
(3) 文中划线句子描写了月色,请从写法方面赏析该句。
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0分)
13. (20分) (2015八上·徐州期中) 课内阅读。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①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②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③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④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⑤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⑥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⑦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⑧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1) 这段文字说明的对象是________,以________为主。
(2) “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一句中“这”指代的内容是什么? (3) “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一句中的“大多”能否去掉?为什么?
(4) 为什么作者说“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用简明的语言回答。 14. (20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父 亲 张枫霞
①虽然我是家里惟一的女孩 , 然而 , 父亲好像从来没有显出特别的喜欢来。等到上了初中 , 看到别人的父亲殷殷地关怀女儿 , 心里便有了比较 , 认为我这只知道春耕秋收的农民父亲不懂得什么叫“ 爱 ”。
②小学和初中在父亲的不经意间过去了 , 上学和放学就像他出工和收工一样 , 只是顺其自然的事。他不关心我的学习亦如我不关心他的收成。学习和收成原本没有太大的联系。
③可是, 我考上了县一中 , 这就意味着父亲的大半年收成都得被我一个人吃掉。母亲望着已不年轻的父亲幽幽地说:“ 要不 ,别让妮子上了 ?” 父亲脸上刀刻似的皱纹突然生动地一跳 : “ 哪能 ! 儿子娶媳妇花钱比妮子上学花钱多多了 , 咱们不能太偏心。” 就为这一句话, 我第一次被感动了 。
第 4 页 共 14 页
④在一个骄阳似火的夏日 , 父亲一头挑着我的行李 , 一头挑着一筐桃子送我去上学。我跟在父亲身后 , 望着颤悠悠的扁担和父亲那被扁担磨出老茧的双肩 , 我又一次被感动了。 在心里默默发誓: 不学出个样子来 , 无颜面对父亲 。等翻过两座山 , 骄阳更加炽烈 , 找到一块小树阴劝父亲休息一会儿。 A. 我随手抓起两个桃子 , 还不及放到嘴里 , 便被父亲劈手夺去 , 他瞪我一眼 说 : “这是卖的 , 有你吃的。” 说着他从兜里掏出几个歪裂的小桃子 , 在衣服上蹭了蹭递给我 : “ 这不一样吃吗 ?” 停了停又说 :“ 住校可不比在家里 , 动一动就得花钱 , 饭可以吃差点 , 但一定得吃饱。星期天不要往回跑 , 家里也不指望你干活 , 钱和干粮我会给你送去的。”B. 接着他自个笑了 :“ 没想到俺妮子还挺聪明 , 比你两个哥哥强多了。 我寻思把桃园好好侍弄侍弄 , 兴许能挣几个钱 , 你要有本事啊 , 考个大学让爹光荣光荣。” 这是父亲对我说得最多的一次 , 看得出他心里非常高兴。
⑤到学校门口 , 父亲让我一个人进去 , 他则去卖那筐桃子。等到报到完去城里找他 , 父亲已经走了。我想 , 他肯定是饿着肚子走的 , 翻山越岭 , 还得走二十里地啊 !
⑥三年高中 , 我真的很少回家。父亲总是隔三差五地给我送干粮和桃子 , 当然都是些歪七裂八卖不出去的小桃子。冬天天短 , 父亲每次来得起大早 , 见到我 , 往往是胡须上结了一层白霜 , 掏出母亲烙的白面饼 , 硬邦邦的全是冰棱茬。中午 , 我们爷俩把饼泡在开水里 , 就着父亲带来的咸菜 , 吃得有滋有味。夏日 , 父亲捎带着卖桃 , 二十里的山路把父亲的脸膛晒成了酱紫色。 赶到学校已近中午 , 我把早已晾好的白开水递过去 , 父亲一口气就喝了一大缸子。父亲向来都是当天来当天走 , 三年里 , 他走了他原来几十年走过的路程。我对父亲的情和爱也在这三年里变得缠绵与圣洁。
⑦三年后 , 我由县城读到了省城 , 甭说父亲的大半年收成 , 就是他的全部收成也难以应付我的高额学费了。父亲说 : “不要紧 , 先到处借借。不就是四年吗 ? 我用六年时间 , 六年不行十年 , 赶我死之前咋也能把它还清。 ” 我无言 , 我只是在心里对父亲说 : 我决不会让您用六年十年时间去还债 , 您就等着我慢慢地还您的债吧。
⑧也和三年前一样 , 父亲挑着行李送我上学 , 所不同的是这天不是骄阳似火 ,而是阴雨霏霏 。 火车上父亲递给我的桃子又红又大 , 我倒有些不习惯 , 怪他过于奢侈。C.“ 你都成大学生了 , 吃个好桃子 , 配!” 并且不停地催促我快吃。我双手捧着桃子 , 一口一口咽下去的却是父亲的心啊 !
⑨安排好住宿已经很晚了 , 我要送父亲到学校的招待所往下 , 他说什么也要自己去。他说他怕我回来找不到自个的宿舍 , 我知道 , 那样父亲一夜都不会安心 。所以 , 也只好随他去了 。下过雨后 , 气温骤然下降了许多 , 再加上一天的颠簸我实在太累了 , 躺在床上不一会就进入了甜蜜的梦乡 。 突然 , 辅导员刘老师把我叫醒 , 她说 , 你父亲为了省 15 元的住宿费 , 竟然睡在外面的水泥乒乓球台上。此刻 , 即使是铁石心肠的人也会被感动。我扑过去 , 抱住他 , 哭着求他 :“ 为了我 , 爸爸 , 请您爱惜自己。” 宿舍的七姐妹齐刷刷地站在身后 , 哽咽着说 :“就住在我们宿舍 , 我们可以两个人睡一张床。”
⑩ “ 可是你们是女生宿舍呀 ?” 刘老师还很年轻 , 和其他人一样 , 眼里已经含满了泪水。“ 。” 大家异口同声地说。
第 5 页 共 14 页
⑪是啊 ! 他是父亲 , 他是勤劳又拙朴的农民父亲。
(1) 文章第①段作者就写 “ 父亲不是特别地喜欢我”“ 不懂得什么叫爱”, 这在全文有怎样的作用 ? (2) “我”对父亲看法的改变源于“ 我 ”的两次感动。 请结合文意概括出让“ 我”感动的具体内容。 答: 第一次感动
是:
第二次感动
是:
(3) 文中对父亲的语言行动进行了多次细腻而生动地描写 , 使父亲的形象栩栩如生。请从文中画线的 A、B、C 三处中任选两处 , 简要分析这些描写表现了父亲怎样的性格或心理 ?
选( ) 处,我的分
析:
(4) 父亲为我所做的一切不仅感动了我 , 也感动了我同寝室的姐妹。请你结合上下语境 , 在第⑩段横线处补写一句话 , 使之充分表现姐妹们这种发自内心的感动。
(5) 有人说,母爱如水 , 父爱如山。 读完本文你对父爱有了更多的感悟。不少于 80 字。
七、 作文 (共2题;共6分)
15. (5分) (2018七上·湖州期中) 时光流转,不知不觉已经走进新学期一段时间了,那些曾经的人、事、景、物,或远离,或走近了你。请以“你和我很近”或“你和我很远”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通过具体事件写出独特感受,要求真情实感。②写作前请认真构思,尽量不要涂改。③字数不少于600字,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16. (1分) (2020九上·孝感期末) 作文。
一个女孩趴在卧室的窗台上,她看见邻居正在埋葬一条小狗。这条小狗很可爱,小女孩平时常和它嬉戏。看见小狗悲惨地死去,小女孩不禁泪流满面,悲恸不已。她的外祖父见状,便把小女孩带到另一个房间,打开了另一扇窗子。从这个窗口望出去,那是一个阳光灿烂、鸟语花香的玫瑰园。小女孩的愁云为之一扫,心境顿时开朗起来。老人慈祥地对小孩说:“孩子,你开错了窗。”
小女孩是不是开错了窗?请联系生活实际思考,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第 6 页 共 14 页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共8题;共16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答案:2-1、 考点:解析:
答案:3-1、 考点:解析:
答案:4-1、 考点:解析:
第 7 页 共 14 页
答案:5-1、 考点:解析:
答案:6-1、 考点:解析:
答案:7-1、 考点:解析:
答案:8-1、 考点:解析:
第 8 页 共 14 页
二、 情景默写 (共1题;共5分)
答案:9-1、
答案:9-2、考点:解析:
三、 名著阅读 (共1题;共1分)
答案:10-1、
考点:
第 9 页 共 14 页
解析:
四、 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
答案:11-1、答案:11-2、
答案:11-3、考点:解析:
第 10 页 共 14 页
五、 对比阅读 (共1题;共28分)
答案:12-1、 答案:12-2、答案:12-3、
考点:解析:
第 11 页 共 14 页
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0分)
答案:13-1、答案:13-2、答案:13-3、
答案:13-4、
考点:解析:
答案:14-1、
第 12 页 共 14 页
答案:14-2、答案:14-3、
答案:14-4、答案:14-5、考点:解析:
七、 作文 (共2题;共6分)
答案:15-1、考点:解析:
答案:16-1、
第 13 页 共 14 页
考点:解析:
第 14 页 共 14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