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盐城的导游词
介绍盐城的导游词
【篇一:盐城四大景点导游词】
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
现在,首先让我为大家介绍一下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的有关情况。保护区地处江苏省中部沿海,包括东台、大丰、射阳、滨海、响水五县(市)的滩涂,252公里,总面积683万亩,核心区面积26.1万亩, 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并已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盐城生物圈保护区, 先后被纳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和东北亚鹤类保护区网络。保护区是丹顶鹤的主要越冬地。目前,世界野生丹顶鹤存活量不足2000只,每年来此越冬的达1200只左右,占60%以上。丹顶鹤在动物界与大熊猫一样珍稀,因身披白羽,头顶丹朱而得名。它体态秀逸,举止文雅,性情幽娴,能歌善舞,被誉为仙鹤,人们还常说松鹤延年,把她当作吉祥的象征。丹顶鹤是迁徙规律极强的候鸟,每年秋末冬初由东北飞至南方越冬,次年清明前后再飞回东北繁殖。
保护区内生物物种多样,生态资源丰富,据统计,该区内有鸟类382种,两栖爬行类45种,鱼类281种,哺乳类48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的一类野生动物有丹顶鹤、白头鹤、白鹤、白鹳、黑鹳、中华秋沙鸭、遗鸥、大鸨、白肩雕、金雕、白鳕、白尾海雕等12种,二类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7种,因而被誉为动物的天堂,鸟类的王国,物种的基因库,天然的博物馆。
由于其处在太平洋海岸中部这个重要的地理位置,丹顶鹤保护区已成为东北亚至澳大利亚候鸟迁徙大通道上的主要停歇地和重要越冬地,每年春秋有300多万只岸鸟飞经这里停歇觅食,有20多万只水禽在这里越冬。保护区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高濒危物种保护地之一,其中62种被列入世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皮书。
保护区曾发生过一个与丹顶鹤有关的真实感人的故事,并被拍成电视剧《鹤魂》在全国播放,主题歌也因此唱响全国。大家知道这首歌的名字么?想不起来,那我给大家唱两句,走过这片芦苇坡,你可曾听说,有一位女孩,她曾经来过??就是这首《一个真实的故事》,讲的是一位满族姑娘为了救一只受伤的丹顶鹤,滑进了沼泽,把年轻的生命献给了祖国的自然保护事业,当时她年仅23岁,名叫徐秀娟。各位团友,现在我们已来到了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请大家随我一同下车游览。
现在我们已进入到核心区大门。我们左手边这座两层建筑是保护区电教馆,在它的一楼,我们将会通过音像来了解保护区的基本情况,以及飞禽走兽在保护区的自然生存状态。二楼是标本厅,那儿收集了180多种鸟类标本,大家可以自由欣赏,20分钟后楼下集合去望鹤亭。
现在请大家向前看,正前方这座六角飞檐,白墙紫瓦的建筑就是保护区标志性建筑--望鹤亭了。它建于1991年3月,由我省著名书法家武中奇先生题写,立碑望鹤亭。亭,乃停也,是让我们停下来,欣赏周围的风景。所以,望鹤亭除了一楼科研室,二楼徐秀娟烈士事迹陈列室外,我们还可以登上三层。ok,大家跟我上。举目远眺,怎么样?登上望鹤亭是不是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千里滩涂,尽收眼底 ,水天相接,一望无际。这座亭虽然只有18米高,但在一望无际的滩涂上却是最独特的制高点了。我想,丹顶鹤从大老远的地方飞来,可能正
是有望鹤亭为它指引方向,告诉它们这里是过冬的好地方吧。大家看,右前方那水池边,两只丹顶鹤在说悄悄话,大家都看到了么?不很清楚吗?没关系,让我们下楼走近它们,走到那片绿洲中去。望鹤厅后面是水禽湖,湖中有鱼,水中有鸭,鸭子都是野生的,工作人员一直把它们控制在500只左右,这也是为维护一种生态的平衡。
前面就看到丹顶鹤了。哦,这位团友您是问丹顶鹤的名称怎么来的?我正要说呢,它们身披白白的羽毛,头顶朱丹,所以称丹顶鹤,民间称它仙鹤,总是把它与老寿星和松树连在一起,
是一种健康长寿、吉祥美好的象征。不过,它们的脖子特别长,腱也细长细长,走起路来很是轻盈和高雅,还真像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现在全世界共有野生丹顶鹤2000多只,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的扎龙保护区和俄罗斯、朝鲜、日本的部分地区。丹顶鹤属于侯鸟,每年都迁徙到南方过冬,而每年来盐城这片湿地越冬的就超过总量的60%,有1200多只。大家看,我们现在看到的丹顶鹤一般都是三三两两的小家庭结构,大家能看出哪只是爸爸,哪只是妈妈?分不出来。对呀,它们的外表一样,只能从习性上区分雌雄。但它们自己分得很清楚,而且婚配非常严格,一旦婚配,便忠贞不二,终身相伴相随,比翼双悦。请大家跟我往这边走。为了不让高贵的丹顶鹤感到孤单寂寞,保护区工作人员划建了一处驼鸟园,大家看到就是这一圈用树桩圈起的范围。驼鸟是最大走禽类鸟,原生在非洲,到了滩涂怎么样呢?瞧,它们悠闲自在的样子就知道生活情况比在非洲沙漠好多了。前面是一个小型的海产博物馆,有许多大家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海产品。不信,那就进去瞧瞧吧!盐城保护区资源丰富,年出产海产品达到100余万吨,口味也非常的鲜美。今天的午餐我也给大家安排了其中的几味给大家尝尝。海产品是可以让大家品尝,但飞禽走兽要受保护,就不能给大家尝了。说到走兽,盐城还是四不象的故乡,前方那几头就是四不象了。它的角象鹿,颈象驼,尾象驴,蹄象牛,但它又都只是象,它有自己的名字叫麋鹿,麋字是鹿字下面加一个米字。传说,封神榜中姜太公的座骑就是麋鹿,这也说明麋鹿的历史是非常悠久的。但麋鹿的主要活动地不在这儿,在大丰有盐城第二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那是我们明天要参观游览的地方。好,现在我们已在保护区核心区参观了一圈,驯鹤人员也已经把人工孵养的这几只通人性的丹顶鹤带来与我们照像,让我们也沾点儿仙气,把健康长寿的祝福带回家。对,这位团友说得好,大家注意点,别让它们受到惊吓。照完像以后集体用餐,餐后就让我们与这里的蓝天绿水、珍禽异兽告别,去下一个美丽的地方。我的讲解完了,谢谢大家!
盐城新四军纪念馆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参观的是新四军重建军部纪念馆。我是纪念馆的讲解员孟
曼曼,希望通过我的讲解能让大家了解新四军所走过的那艰难而光荣的革命历程。大家知道,在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日战争中,有一支被称为铁军的部队,它就是新四军。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四军,从1937年至1945年,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创建了横跨五省包括八个战略区的抗日民主根据地,形成了与
华北八路军南北呼应的战略态势,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为铭记新四军坚持华中抗战的丰功伟绩,弘扬我党我军的光荣传统,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1986年10月在当年新四军重建军部所在地——盐城建立了新四军重建军部纪念馆,纪念馆馆区面积占地约70亩。
好,大家现在看到的就是新四军纪念馆展览。这个建筑整体造型体现了新四军“四”字的特征,正门上方东、西两边各有一幅巨幅花岗岩阴雕画,西边一幅反映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东边一幅是陈毅率领新四军、黄克诚率领八路军在盐城白驹镇会师的场面。两幅阴雕画中间是新四军指战员佩戴的n4a臂章图案,图案内容为新四军的英文缩写。门檐下悬挂着原国家主席李先念题写的“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重建军部纪念馆”金字匾额。展厅面积4600平方米,分序厅、开辟敌后、重建军部、苏中一师和苏中三师、淮南二师和淮北四师、豫鄂边五师和皖江七师、苏南六师和浙东纵队及苏浙军区、抗战胜利和新四军军部兼山东军区七个展厅。展厅内陈列着系统、完整的新四军所属各部队坚持敌后抗战的史料和文物,展出历史照片1000余幅,实物1200多件。这些图片资料和实物详细生动真实地再现了新四军当年坚持华中敌后浴血奋战的艰苦斗争历程。
[序厅] 大家看到的这幅大型雕塑是新四军重建军部后的五位领导人陈毅、刘少奇、张云逸、赖传珠、邓子恢。巨幅屏风嵌刻着毛主席起草的《中国共产党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命令》。
[第一展厅] 主要展出的是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蒋介石被迫放弃“攘外必先安
内”的主张,同意将南方8省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即新四军的历史背景。
[第二展厅] 主要陈列“皖南事变”和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华中新四军与八路军统一整编为新四军七个师以及成立中共中央华中局,加强华东党的领导和建设,保卫和建设华中抗日根据地的历史资料。
1941年1月4日,叶挺、项英奉命率领的皖南新四军9千余人到达安徽泾县茂林地区时,遭到国民党军队七个师8万多人的包围突袭。经过浴血奋战,除黄大星、傅秋涛等部2千余人突围外,其余7千余人大都壮烈牺牲或被俘,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周恩来总理在《新华日报》上题写了“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的著名诗句。1月25日,新四军军部在盐城重建并对各部队进行编组。从此,新四军建设走上了健康发展的新阶段。
[第三展厅] 陈列着新四军第一师和苏中抗日根据地、新四军第三师和苏北抗日根据地放手发动群众,开展反扫荡、反清乡,保卫根据地,积极进行战略反攻,扩大解放区的史料和文献
[第四展厅] 展出新四军第二师和淮南抗日根据地、新四军第四师和淮北抗日根据地,坚持敌后抗战,巩固和扩大淮南、淮北抗日根据地的史料和文献、图片。
[第五展厅] 陈列新四军第五师和鄂豫边抗日根据地在空前严重的日伪军夹击与自然灾害袭击下,坚持抗战完成对武汉的包围,积极开展局部反攻,配合八路军南下发展鄂豫边、皖、湘、赣,以及新四军第七师和皖江抗日根据地坚持斗争,巩固发展抗日根据地的史料和兵器。
[第六展厅] 系统反映新四军第六师和苏南抗日根据地反清乡、反围剿,在日伪军夹击中抗击日伪军,巩固和发展抗日根据地,新四军第十六旅向南发展,挺进浙西、开辟苏、浙、皖边
抗日根据地,浙东敌后抗日根据地开辟和新四军第一师主力南下,成立苏浙军区等史料。
[第七展厅] 主要陈列抗战胜利后,新四军编入人民解放军的历史过程,具体反映了日本无条件投降,新四军坚持华中抗战的辉煌战绩,重庆谈判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组成华东野战军为全国人民解放事业继续战斗的伟大转折的历史。
新四军纪念馆各展厅除历史的照片、文物外,还有许多反映新四军革命活动的独特的工艺品。第一展厅有用人发精心绢绣的刘少奇、陈毅大幅画像;第二展厅配有四组泥塑,共一百多个人物,再现了“民主建政”“减租减息”“除奸反霸”“参军支前”的历史画面;第三展厅有巨幅扬州漆雕画,突出反映黄桥决战后陈毅、黄克诚两支部队在盐城会师情景;第四展厅有巨幅芜湖铁画《铁骑凯旋》;第五展厅有东阳木雕《坚持大江南北》;第六展厅有福州脱胎漆画《红军北上抗日图》;第七展厅有红漆浮雕《百万雄师过大江》;还有参加过全国五届美展的油画精品:肖丰的《陈毅出山》、钱峰的《刘少奇在反扫荡中》、鲍佳的《冲锋》等,这些艺术佳作中的人物栩栩如生,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新四军纪念馆还设有“历史资料馆”、“音像馆”、“书画馆”等,请大家自由参观。
我的讲解到此为止,谢谢大家。
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
尊敬的各位游客,大家好。下一站,我们将参观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利用车上的这段时间,让我为大家简要介绍一下麋鹿。麋,动物名,即麋鹿,哺乳纲,鹿科,通常体长2米多,高1米多。毛色淡褐,背部较浓,腹部较浅。雄的有角,多为二叉分枝,形状比较整齐。尾长,尾端下垂到脚髁。性情温驯,以植物为食,已有300多万年的悠久生命历史,是我国特
有的世界珍稀动物。它的角似鹿,颈似驼,蹄似牛,尾似驴,俗称“四不象”。
远古时期,中华大地上森林遮天,草原无际,水域广阔,沼泽葱茏。据《山海经》记载,大群的麋鹿在那个年代,纵横驰骋,来去如风,足迹遍及东北、华北、华南、华东各地。尤其是长江两岸和沿海各地,大片水草丰茂的草甸,成为麋鹿自由繁衍的家园,特别是我们江苏黄海之滨。据西晋史学家张华《博物志》记载,“海陵抚江接海,多麋兽,千万为群”。“千万为群”的麋鹿在海滩上奔驰追逐,可以想象当时的景象是多么壮观。可是,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大片的土地被开垦,广阔的自然草甸被种植植被所代替,麋鹿和其他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野生麋鹿也越来越少,由“千万为群”到“百十成群”,再由“百十成群”到“溃不成群”,最终在地上灭绝了,剩下最后一批人工饲养的麋鹿,生活在北京南郊皇家园林。
1865年,一个名叫爱尔文.大卫的法国传教士骑着一头毛驴来到北平南海子皇家林园的门外,他听说这里豢养着几头四不像的动物,想一睹风采。起初他受到满族哨兵的呵斥。后来,这位中国通买通了管理人员,在林园一处阴沟洞的两侧进行了一桩肮脏的买卖。洋人先从洞口塞进十块大洋,那官员指头一弹有颤音,满意入囊,随之一架麋鹿头骨探出阴沟洞口。洋人又塞进十块银元,洞口又出现两张鹿皮。两年之后,大卫关于发现新物种的论文轰动世界动物研究界。就这样,在中华大地上生存了数百万年的麋鹿被屈辱地安上了一个不伦不类的名字——大卫鹿。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生存于皇家园林的最后几只麋鹿终于在一个凄苦的夜晚,被掠到海外,从此在我国灭绝。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和联合国人与自然组织发出倡议,恢复野生种群,让麋鹿回归故里。有关专家经实地考察,最终认定位于黄海之滨的大丰市境内东南沿海滩涂最适宜麋鹿的放养。经过紧张的筹备,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于1985年10月正式成立,1986年8月14日,由英国无偿赠送的39头麋鹿回到祖国,在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放养。十多年来,麋鹿繁衍状况良好,由原来的39头繁衍到现在的516头,是世界上第一个也
是最大的的重返大自然野生麋鹿自然保护区,其野生种群总量、繁殖率和存活率均居世界首位。为恢复麋鹿野性,目前已有8头麋鹿被做上标记放到围栏外的大自然,对它
【篇二:介绍盐城风景特点的导游词】
介绍盐城风景特点的导游词
盐城,东临黄海,面积1.5万平方公里,人口815万,具有2100多年的悠久历史,生态环境优美,文化底蕴丰厚,交通便捷,以“东方湿地、水绿盐城”而闻名。
盐城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自汉武帝元狩4年(公元前119年)建县以来,2100多年历史,给古老的盐阜大地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盐城是《水浒传》作者施耐庵、宋臣相陆秀夫、明代著名书法家宋曹的故乡,是全国著名的杂技之乡、淮剧之乡、烟花之乡,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盐城还是我国重要的革命老区之一,曾有“西有延安,东有盐城”之说,拥有全国规模最大、资料最全、最具代表性的新四军纪念设施。
盐城生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沿海滩涂面积683万亩,占江苏省滩涂总面积的75,全国的1/7。滩涂湿地拥有丹顶鹤、麋鹿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个在建的中华鲟自然保护区和一个国内面积最大的岸外沙洲??东沙。这里海天相接,草木茂盛,鹤舞鹿鸣,一派原始生态风光,是近百种国家一、二类保护动物和近千种动植物栖息生长地,世界野生丹顶鹤和麋鹿种群数的60和25生活在这里,被列入世界重点湿地保护区。盐城西部地处里下河地区腹地,大纵湖、九龙口、马家荡等湖泊水域面积近百平方公里。这里物产丰饶,风景如画,民风淳朴,民俗文化渊远流长、丰富多彩,原始生态环境保存较好,被人们誉为“金滩银荡”、“鱼米之乡”。
目前,盐城正积极规划建设盐城湿地生态国家公园,打造“太平洋西岸最大的湿地公园、亚洲东部最佳的生态旅游乐园”。盐城旅游将以鲜明主题形象、较高资源品位、独特景观形态、巨大生态效应和较强旅游吸引功能迎接五湖四海宾朋。
丹顶鹤的家园、麋鹿的故乡,美丽的盐城、开放的盐城欢迎您!
盐城十景
盐城十景评选概况
经市委、市政府同意,由盐城市委宣传部、盐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盐城市旅游局、盐城市建设局、盐城市文化局、盐城市广电局、盐阜大众报社等七单位联合主办,盐城市旅游局承办,盐城市农业银行参于策划的盐城十景评选活动,从2001年6月份开始,历时半年,经过征集参评单位、组委会筛选、群众投票、专家评议、评委会评定等程序,于2001年12月18日揭晓公布评选结果。入围的10个景点是:
海天鹤乡- -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
金滩珍鹿- -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枯枝奇艳- -盐城枯枝牡丹园
纵湖秋色- -盐都县大纵湖风景区
九龙戏珠- -建湖县九龙口
铁军丰碑- -盐城新四军纪念馆
施公遗踪- -施耐庵纪念馆
西溪古韵- -东台市泰山寺
金塔流辉- -盐城市农行大厦
迎宾集贤- -盐城市迎宾公园
这些景点是改革开放特别是1983年建市以来,我市新建、扩建、重建的一批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城市公园和标志性建筑中的优秀代表,它们反映了时代特点,体现了盐城新形象。盐城市旅游业起步于80年代中后期,经过近20年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基础及配套设施逐步完善,旅游接待条件明显改善,初步形成了三带一区的旅游发展格局,即东部沿海滩涂自然风光带;中部通榆路沿线人文景观带;西部里下河水
乡民俗风情旅游带和盐城市区以新四军纪念馆等景点组成的旅游区。盐城十景的评选,有效地强化了广大市民的旅游意识,在全市上下营造了一个宣传旅游,参与旅游的社会氛围,为我市旅游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地方特产
东台鱼汤面 原系宫廷食品,其汤浓稠如乳,点滴成珠,面白细匀,鲜而不腻,为传统名点。1924年曾获巴拿马博览会金奖。
建湖藕粉圆子 已有百年历史。以上等藕粉为原料,用白糖、枣泥、芝麻粉拌以荤素油脂及
桂花为馅丸,在开水中多次氽制而成。形如弹丸,呈淡紫色,娇嫩肥泽,柔软丰满,甜而不腻,桂香满口,享誉中外。
生炝条虾 条虾是盐城沿海地区的特产。制法独特:将生虾先加盐、曲酒杀菌去腥后,再加入腐乳汁、白酱油、白糖等辅料,即可食用。此菜尤以清明前食用最佳。
白炖鲻鱼 鲻鱼是盐城名特海产,肉肥味美,配以猪油丁、火腿片、香菇片、笋片等,上笼以旺火蒸熟。炖熟的鲻鱼肉呈蒜瓣状,汤清味浓,色泽美观,鲜嫩可口。
烩素鱼皮 相传为清初盐城兜率寺厨师首创。将山芋粉放入沸水锅中凝成粉皮,切成长方块,呈鱼皮状,辅以鸡汤、火腿、鸡脯肉等下锅烧沸,味道鲜美,清爽可口。
盐城奇园蟹黄包 已有300多年历史,以个大膘肥黄多的活母蟹和精面为原料制作,味道极鲜美,尤以奇园菜馆的蟹黄包为佳,故名。
首乌糕 用滨海县特产何首乌粉制成,味道鲜美,色质透明,可养生,可治白发,已成宴席佳品。
四鳃鲈鱼 产于响水县的灌河。嘴大、鳞细、体侧扁。菜花时节鱼体有黑白相间的花纹,又称“菜花鲈鱼”。鱼头部有重叠的鳃纹,看似四鳃。肉质细嫩,鱼汤味鲜,可与鸡汁媲美,旧时曾为贡品。
盐城糖麻花 又名油绳,相传已有2000多年历史。特点是:香、甜、酥、脆,油而不腻,美味可口。被载入《中国风味特产指南》。
杨五香肠 生产历史悠久,最早为东台台城杨五熏烧店制作经营,故名。杨五香肠色泽鲜艳,
味道鲜美,被列入《中国名食指南》。
阜宁大糕 已有2000多年历史,糕片白如雪,柔如云,上口香甜、滋润。主要以糯米粉精制而成。
伍佑醉螺 又名糖泥螺,始于清乾隆年间,其特点是:香、甜、脆、嫩,为助餐佐酒的佳肴。
大纵湖醉蟹 大纵湖蟹个大黄多。洗净后,配以盐城曲酒、米酒、淮盐、花椒等原料醉制。该品具有外观似活、肉质细嫩、味醇浓郁、醉气惹人、佐酒品鲜、营养丰富、不需烹调、携带方便八大特色,为宴席、旅游、馈赠的佳品。
龙冈茌梨 产于盐都县龙冈镇北的沙岗地带,该梨形似纺锤,味似嫩菱,平均单果重200克,最大达800克,果肉厚,含糖量在15以上,在省有关评比会上曾三次夺魁。
葛武嫩姜片 盐都县葛武酱制品厂生产,特点是鲜甜脆嫩、形如薄纸、美味可口。其制法是精选寒露前三天采收的鲜嫩生姜,经过13道工序制作而成。
旅游文化
盐城与盐
黄海之滨,有一片北距黄淮不远,南离长江很近的地域,这里地势平坦,气候温和,河湖密布,草木馨香,这块1.5万平方公里的地方,名叫盐城。盐城自古以来与盐相依共存,结下了数千年不解之缘。盐城的历史,是一部像盐一样晶莹透剔的盐文化史;盐城又是一座与盐一样内涵丰厚的盐博物馆,十分耐人寻味与观瞻。
盐史
盐城生来产盐。在古代,淮河在盐城北部出海,西周时这里被称为淮夷之地。汉代以前,有人在淮河南北的海边煮海水为盐。淮地有南北,盐城与扬州、南通等在淮南,这些地方产的盐,称淮南盐。西汉初,这里是汉高祖刘邦的侄子吴王刘濞封地的一部分,他靠煮盐获利,富可敌国,于是便起兵造反,争夺皇位。汉朝廷认识到盐是人民生活不可或缺、无可替代的物资,又是与社稷安全休戚相关的物资,盐利又大,大臣桑弘羊发表了《盐铁论》,力呈盐铁由朝廷控制的必要。因此,汉武帝时,笼天下盐铁,实行盐铁官管,由政府募民利盐,官收、官运、官销。后来,管理的官员称为盐铁官。不久前在盐城出土了一件古代制盐的大铁盘,上面铸有盐官铸发的字样,说明古代制盐紧紧控制在盐官手中。以后历代王朝都从汉制,盐务由中央统治机构直接管理,汉代由中央政府的大司农管,唐代由户部管,宋代特设提举盐事司管盐,元代由中书省管,清代设巡盐御史。下面有专门的、严密的管理体系,地方官员不准插手。销售则由盐务管理机构选定、批准的盐商经办。普通百姓如果违禁制盐、运盐、贩卖盐,则要受到重处。
制盐最初是直接用海水煮盐;宋以后发展为先将海水制成含盐量较高的卤水,然后再用锅、钅敝以卤水煎盐;从清末开始,逐步发展为利用太阳的热力来晒盐。技术的改进使盐产量不断增加,朝廷从中获利也越来越丰厚。从唐至明、清,盐赋收入,占国家财政总收入的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元代人说:国家财富,盐利为盛。盐赋占当时国家总收入的80%。而盐城是淮盐的集中产地,淮盐赋税收入又占全国盐课税总收入的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 由于沧海桑田之变,黄海海岸线不断向东淤积延伸,盐产地不断向北部迁移,但盐城的中、北部黄海海岸边,现在仍旧是国家的重要产盐基地。
盐名
盐城生来姓盐。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朝廷将古射阳县东部,靠黄海的一部分划出来另立一县,称盐渎县。渎,是沟渠或水道的意思,那么,盐渎就是盐河的意思了。这是皇帝首次正式给盐城赐姓盐。东晋安帝时,盐渎因环城皆盐场而更名为盐城,这个名字一直延到如今。县里的其他地名,许多也与盐相关。历代朝廷为管盐政,从上到下设立了严密的管理机构,比如元朝,盐政最高管理机构是中书省,即中央政府,下面的各级管理机构是行中书省--盐运司--分司--场--团--盐户(有的朝代称亭户)。古代的淮南和淮北盐政专职管理机构--盐运司,分设在扬州和淮安,盐城一带是盐生产基地和中转集散地,因此,当地的地名多与场、仓、团、盐户姓氏有关,明代嘉靖年间绘制的一张两淮盐场图上,共有30处盐场,其中13处在现在的盐城境内。著名的盐场有:《水浒》作者施耐庵和盐民起义领袖张士诚的故里白驹场,《镜花缘》作者李汝珍的撰书地草堰场。此外,还有独具特色的枯枝牡丹出产地伍佑场,以及丁溪场、刘庄场、西团、便仓??盐城的地名又有许多与古代的制盐方式及工具有关。煮海水要用许多柴草,柴草要事先割来晒干、堆垛备用,于是便有了草堰、何垛、梁垛这些地名。煮盐要有灶、锅、钅敝 这些用具,于是便有许多小村庄叫做某灶、某钅敝 。盐城古代又有许多运盐的河道,将盐由水路向南运往长江与大运河的交汇处,向北运往黄河与淮河的交汇处淮安,最重要的一条运盐河叫串场河,它是清代开掘的人工运河,由南到北,穿流在黄海之滨的盐城十多个盐场之间,是盐城运盐的大通道。地名姓盐,古代如此,现在还是如此,上世纪90年代,盐城市郊区撤区建县,人们给它起的名字是盐都,仍旧姓盐。据盐城有关方面统计,盐城境内数百个地名,其中三分之二与盐有关,它们都姓盐。
盐城盐官多名人。在古代,由于盐是朝廷的一条经济命脉,因此历代帝王对盐官的选择任用是十分用心的,他们要么是有才干的能人,要么是皇帝的亲信,所以盐官里名人不少。也有些下层盐官靠理盐政时业绩颇佳而升为朝廷大官。北宋时的晏殊、吕夷简、范仲淹,都
曾先后被派在盐城做过低等级的盐官--西溪盐仓监。这个盐仓监,只是监管白驹、丁溪等五个盐场的生产和储运事务,大约相当于今天的盐务管理所所长。西溪在盐城的东台境内,是
盐仓监官衙所在地。晏殊就是那位写出了一首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池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新词的著名词人。这是一首很有名气的词,词牌名《浣溪沙》,据研究考证,这首词就作于西溪。词里面透出了晏殊的孤独感和失落感,他是个才华横溢的文人,大约对做盐仓监这样的小官有些不满意。但他在任时,还是有些政绩的,不仅理好了盐务,还在西溪办学,培养人才,西溪一带,不是盐商便是盐民,为他们培养人才。也是一件好事。千百年来,当地人没有忘记他,还将附近的一条溪流称作晏溪。后来,他到朝廷做了参知政事,也就是丞相。
继任盐仓监叫吕夷简。他在西溪任上写了一首以牡丹花自况的诗,异香浓艳压群芳,何事栽培近海崖?开向东风应有恨,凭淮移入五侯家?他对做盐仓监这样的小官不满意到了发牢骚的程度,内心很痛苦。但据当地人说,他的盐仓监还是当得不错的,所以,后来也当上了丞相。范仲淹在西溪则写了一首题为《至西溪感赋》的五言诗:谁道西溪小,西溪出大才。参知两丞相,曾向此间来。参知两丞相,指的就是他的前任晏殊和吕夷简。范仲淹在西溪不仅盐仓监当得认真、出色,而且还自告奋勇、忍辱负重、任劳任怨地做了一件分外的大事:率众修筑了一条由通州(今南通)至海州(今连云港附近)全长181华里的捍海大堤,挡住了凶险的海潮,保卫了堤内人民的生命财产,当然也保住了堤西的盐场。这条大堤,被后世人称为范公堤。范仲淹后来也因才干出众而当了参知政事。西溪一个小地方,三个小盐官,后来都当上了丞相,这在其他地方是少见的。
盐景
盐城的盐景真迷人。盐能成为美景,这是笔者去盐产区之前所万万没有想到的。数千年来,淮盐的生产制作,已经由原来的以柴、草煮海水为盐,逐步演进为利用太阳的热能来晒盐了。煮盐,要耗用无数的柴草做燃料,还会给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据说,那时在盐城500多公里的海岸边,烟火三百里,灶煎满天星。海空之间,浓烟滚滚,水气熏人。灶丁人日夜在盐灶边
烧火,向锅钅敝上浇卤水、刮盐、挑盐??,风吹日晒,烟熏火燎。晒盐就大不相同了,是在涨潮时,让潮水涌入蓄水渠道,叫做纳潮。然后用扬水机把海水注入晒盐池曝晒,蒸发水份,待池中海水晒成盐份较高的卤水,再将卤水集中到结晶池中,使卤水在池中再受阳光曝晒,使盐份结晶为盐。以后,再用机器把原盐粉碎,去除杂物,加工成食用盐、营养盐、医药用盐、工业用盐。整个制盐过程不用燃料,少用能源,消除污染,减轻劳动强度,特别是,会给人们造成一道美得无与伦比的风景线--在蓝天之下,大海之边,一眼望不到边的盐池中,结满了盐花。它们亮晶晶,光闪闪,如同霜粉雪团、琼瑶脂玉、珍珠粒、水晶块、玻璃片?? 收盐的时候,盐工们先把盐堆积起来,海边如同长出了一座座白色的二十来米高的小山。穿行其间,让人联想起黄海对岸日本的著名风景地--富士山。盐城境内一马平川,本来没有山,老天爷大约感到自己不公道,就给盐城送来了数不尽、看不完的白色的盐山,它们在蓝色的天,黄色的海,红艳艳的太阳光,以及远处绿色的芦苇滩陪衬下,实在是美不胜收!在这种景色中浏览,不亦乐乎!
不仅如此,古人还给盐城留下了运盐的河道,集散码头,盐官府衙遗址,盐商住宅,盐民起义领袖张士诚的议事厅,制卤的卤池、盘铁、盐灶、盐锅、盐??
【篇三:盐城导游词】
盐城概况
盐城是一座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的城市。盐城位于黄海之滨,地处长江三角洲北翼,至今已有2100多年历史,是全国唯一以盐命名的地级市,海盐文化是这里的文化之根,北宋三名相晏殊、吕夷简、范仲淹都曾在此任过盐官,有全国唯一展示海盐文明的中国海盐博物馆和国家aaaa级海盐历史文化景区。盐城曾是一方红色圣地,“陕北有个延安、苏北有个盐城”,是华中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政治、军事和文化中心,新四军纪念馆被列入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盐城人杰地灵,古有陈琳、陆秀夫、施耐庵,近有胡
乔木、乔冠华、王赣骏等一批杰出人物。盐城还是全国著名的杂技之乡、淮剧之乡、烟花之乡。
盐城是一座生态独特、资源丰富的城市。市域面积1.7万平方公里,户籍人口816万,下辖2市5县3区,是江苏面积第一、人口第二的城市,拥有全省最长的海岸线、最大的沿海滩涂、最广的海域面积,沿海滩涂面积45.53万公顷,占全省沿海滩涂面积的70%,现在每年还在以2万亩的速度向大海延伸。这里是丹顶鹤的家园、麋鹿的故乡,世界野生丹顶鹤和麋鹿种群数的60%和33%生活在这里,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自然生物圈”成员单位,成功纳入世界重要湿地名录;西部里下河地区腹地的大纵湖、九龙口、马家荡等湖泊水域面积近百平方公里,为典型的泻湖型湖荡湿地,原始生态环境保存较好,被人们誉为“金滩银荡”、“鱼米之乡”。
盐城是淮剧的发源地,是“淮剧之乡”盐城也是中国的杂技艺术三大发源地之一,它与河北省吴桥、山东省聊城齐名。盐城还是著名的烟花之乡,建湖花炮畅销世界各地。东台发绣、滨海柳编历史悠久、工艺精美,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此外,何首乌制品、建湖藕粉圆、大纵湖醉蟹等是富有地方特色的馈赠佳品。
盐城交通便捷,拥有3条高速公路,有新长铁路、南洋国际机场,大丰港开通至韩国、日本的国际航轮航线,被国家列为“两岸三通”直航港口。
大丰麋鹿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
下面,我先简要地介绍一下保护区的概况。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是世界上第一个,也是面积最大、种群数量最多的野生麋鹿园园,它融生态旅游、休闲度假、科普教育、科研保护为一体,是以麋鹿文化为主题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保护区面积117万亩,核心区4万亩。整个保护区由林地、芦荡、草滩、沼泽地、盐裸地组成,属于典型的滩涂型湿地,2002年被列入国
际重要湿地名录。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麋鹿群雕。圆盘直径达30米,中央是拟人化的麋鹿一家三口,四周分别有马、牛、驴、鹿的塑像,形象地向我们描述了麋鹿“面像马面、角像鹿角、尾像驴尾、蹄像牛蹄”的奇特长像。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麋鹿的体型特征。但是这样一家三口是拟人化的,现实生活中麋鹿可能知道它的母亲是谁,却永远不认识自己的父亲。因为它出生时父亲已不和它在一起,陪伴它的是天天给它哺乳的母亲。我们现在前往麋鹿电教馆。
电教馆里有专门的电教片,请大家观看由中央电视台在保护区花了七年时间摄制,曾在七套“走遍中国”栏目中播放的专题风光片《归来的麋鹿》。它图文并茂、声情具丰地介绍了麋鹿的历史、生长过程和生活习性、一年一度非常精彩的鹿王争霸赛以及我们保护区的发展历史,让游客对麋鹿有一个理性的认识。
各位来宾,麋鹿电教片已经观看结束,现在我们乘电瓶车前往金滩鹿鸣,去看看半野生放养麋鹿。金滩鹿鸣所在的麋鹿半野放区(旅游小区)总面积是7000亩。我们看到这里遍地都是绿油油的草,这些草就是麋鹿的主要食物来源,最高的有1米多高,因为它的穗毛茸茸的、非常像狼的尾巴,所以叫狼尾草。麋鹿是一种非常挑剔的动物,吃这种草,但是只食用最嫩的部分,所以这样的狼尾草草地要40亩才能养活一头麋鹿一年。到了冬天的时候这些草都枯萎了,这个时候半人工豢养就体现出来了。冬天的时候这个区域里的麋鹿都是我们人工投放饲料的,饲料由精料和青料组成,精料是由玉米、大麦、豆饼、大豆秸秆粉碎和麦麸、水混合、搅拌、发酵而成,青料以胡萝卜为主。两边高大的树木叫做意杨,就是意大利杨树,我国1958年引入。它生长快速,树杆挺直。喜温暖环境和湿润、肥沃、深厚的沙质土。意杨有笔直耸立、枝条开展、叶大荫浓的特点,我们栽植这些意杨树一是为了防风,二是给麋鹿夏天避暑遮阴、冬天挡风御寒,三是增加一点经济效益为野生动物保护提供动力。前方看到的白色的鸟就是“一行白鹭上青天”的白鹭了,白鹭是和麋鹿伴生的一种鸟类,夏天飞到保护区主要食用麋鹿身上
一种叫做长角血蜱的寄生虫。而立在水边的灰色的鸟叫做苍鹭。因为它习惯在流动着的浅水边捕捉小鱼小虾,常用“守株待兔”的方法静候食物,总是像雕塑一样一动不动地、伸长脖子在流动着的水边等待小鱼小虾,所以人们又称它叫“长脖老等”。
各位朋友,现在在我们的左前方看到的就是名闻遐尔的麋鹿了。麋鹿俗称“四不像”,中国特有的一种鹿科珍稀动物,通常体长2米多,高1米多,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麋鹿是一种大型食草兽,夏季常栖息于沼泽地中,避暑降温,避开吸血昆虫的叮咬,喜爱潮湿,耐寒,冬季在零下12—15摄氏度的环境中,可安全度过寒冷关。它喜爱过群居生活,胆小怕人,善于奔跑。麋鹿的毛每年换两次,夏季为棕红色,冬季毛色呈灰褐色。雄麋鹿体形较大,体重在200公斤左右,有角,每年冬至前后自动脱角,随后约需70-90天长出新角,新角被称为鹿茸。雌麋鹿体形相对要小,无角,体重在140公斤左右。每年的3-5月份是雌麋鹿产崽的季节。麋鹿的孕期和人类非常相似,在9个半月左右,不同的是人可能有双胞胎多胞胎这种情况,而麋鹿自古以来都是一胎一仔。初生的小麋鹿常潜伏在草丛中,身上有许多白色大斑,体重为30斤左右,胎毛呈棕色。哺乳期为4-7个月,2-3周后才随鹿群活动,一个月后
身上的白斑才消失。
大家看到,麋鹿之间手足情深、友好相处,一派和谐景象。可每年五月下旬,一年一次的鹿王争霸赛之时,雄鹿与雄鹿之间就是情敌了。鹿王争霸赛的赛制和乒乓球淘汰赛相近,两头一组,直至剩下两头雄鹿较量,最终获胜者就是当年的鹿王。鹿王的地位和古代帝王一样至高无上,整个鹿群只听他的指挥,同样鹿王也有“三宫六院”。鹿王的任期一般是3个月,在这3个月里鹿王几乎不吃不睡,而其他雄鹿却在养精蓄锐,等待下一届鹿王争霸赛。鹿王卸任后,便回到鹿群中成为一只普通的鹿。鹿王对雌鹿管理非常严格,一旦少数雌鹿与其他雄鹿在一起,鹿王会施展四招维护其绝对权威:一是鸣叫劝说;二是瞪眼警告;三是顶击惩罚;四是追逐胁迫。
现在我们就前往我们保护区的标志性建筑封神台。“封神台”三个字是曾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亲笔题写的。
令很多游客费解的是,自古以来,中国的古塔都是奇数层次结构,而封神台却是别具一格设计了八层。仔细看第五层却没有门,有朋友说谁要是再想把麋鹿从中华大地上带走那是没门的。其实封闭的第五层其实是储水用的。塔高39米,39也是为了纪念那由英国无偿赠送的39头麋鹿。此台内藏《封神榜》珍本,是麋鹿保护区的镇区之宝。前面那个建筑就是观鹿台,是模仿北京南郊的观鹿台建设的。观鹿台的台阶是39层的,并被分成三个组成部分,象征了保护区发展的三个阶段:引种扩群、行为在塑、野生放养。
下面我们就到第二个园区生物大观园去参观。大自然的珍禽异兽非常的多,但是湿地环境只适合部分动植物的生存,为了弥补这个缺憾我们和多方单位合作精心设计了这个生物大观园,也是我们保护区的科普展示中心,里面有海洋馆、生态艺术蝴蝶馆、珍禽异兽馆、南黄海湿地展馆,是地球生态环境的浓缩。虽然都是动物的标本,但是很多珍稀动物的标本在国内其他标本馆是不容易见到的,请各位来宾自由参观。
保护区还辟有百鸟园、农家乐园、跑马场和垂钓中心,供游人游玩,大家可以自由活动。
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
现在,首先让我为大家介绍一下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的概况。保护区地处江苏省中部沿海,包括东台、大丰、射阳、滨海、响水五县(市)的沿海滩涂。总面积45.3万公顷,其中核心区位于射阳县新洋港与大丰市斗龙港的出海之间,面积为1.74万公顷。保护区于1983年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先后加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保护网络”、“东北亚鹤类保护区网络”、“东亚——澳大利
亚涉禽迁徙网络”、“东北亚雁鸭类迁徙网络”和“国际重要湿地名录”五个国际公约组织。目前,世界野生丹顶鹤存活量不足2000只,每年来此越冬的达1200只左右,占60%以上。
丹顶鹤在动物界与大熊猫一样珍稀,因身披白羽,头顶丹朱而得名。它体态秀逸,举止文雅,性情幽娴,能歌善舞,被誉为仙鹤,人们还常说松鹤延年,把她当作吉祥的象征。丹顶鹤是迁徙规律极强的候鸟,每年秋末冬初由东北飞至南方越冬,次年清明前后再飞回东北繁殖。
保护区内生物物种多样,生态资源丰富,据统计,该区内有鸟类382种,两栖爬行类45种,鱼类281种,哺乳类48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的一类野生动物有丹顶鹤、白头鹤、白鹤、白鹳、黑鹳、中华秋沙鸭、遗鸥、大鸨、白肩雕、金雕、白鳕、白尾海雕等12种,二类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7种,因而被誉为动物的天堂,鸟类的王国,物种的基因库,天然的博物馆。
各位团友,现在我们已来到了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请大家随我一同下车游览。
现在我们已进入到核心区大门。我们左手边这座两层建筑是保护区电教馆,在它的一楼,我们将会通过音像来了解保护区的基本情况,以及飞禽走兽在保护区的自然生存状态。二楼是标本厅,那儿收集了180多种鸟类标本,大家可以自由欣赏,20分钟后楼下集合去望鹤亭。
现在请大家向前看,正前方这座六角飞檐,白墙紫瓦的建筑就是保护区标志性建筑--望鹤亭了。它建于1991年3月,由我省著名书法家武中奇先生题写,立碑望鹤亭。这三个字一方面展现了武中奇先生书法家的艺术特色,另一方面也展现了我们保护区的特色。第一个字望字的上半部分像一个展翅欲飞欲翱翔长空的丹顶鹤,第二个字鹤字的左半边能看到一个完整的鹤,有人说它是一个正在跳舞的鹤,也有人说它是一只正在飞舞的鹤,亭字上面那一点有人说他像一个丹顶鹤的头部,也有人说旁边那一竖像一个丹顶鹤的头部正在伸长脖子朝天叫,丁字部位就像丹顶鹤休息时的动作——单腿站立单腿蜷缩。亭,乃停也,是让我们停下来,欣赏周围的
风景。所以,望鹤亭除了一楼科研室,二楼徐秀娟烈士事迹陈列室外,我们还可以登上三层。ok,大家跟我上。举目远眺,怎么样?登上望鹤亭是不是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千里滩涂,尽收眼底 ,水天相接,一望无际。这座亭虽然只有18米高,但在一望无际的滩涂上却是最独特的制高点了。我想,丹顶鹤从大老远的地方飞来,可能正是有望鹤亭为它指引方向,告诉它们这里是过冬的好地方吧。
大家看,右前方那水池边,两只丹顶鹤在说悄悄话,大家都看到了么?不很清楚吗?没关系,让我们下楼走近它们,走到那片绿洲中去。我们现在大家正前方这个湖是个人工湖,面积有3000亩左右,名曰——水禽湖。湖里有鱼,水面有鸭,鸭子都是野生的,工作人员一直把它们控制在500只左右,这也是为维护一种生态的平衡。因为这个湖里养的主要是些水禽因此而得名。在湖里我们可以看见白天鹅、黑天鹅、鸳鸯、大雁、野鸭子等等。
前面就看到丹顶鹤了。哦,这位团友您是问丹顶鹤的名称怎么来的?我正要说
呢,它们身披白白的羽毛,头顶朱丹,所以称丹顶鹤,民间称它仙鹤。丹顶鹤的婚配制度是一夫一妻制的,一旦婚配成功就会终生的相伴相随,至死不渝,如果其中一只鹤死去另外一只甚至还会有殉情的情况发生。而且它们必须得自由恋爱,不能包办婚姻。那我们怎么知道2只鹤互相有好感呢?到了丹顶鹤的求偶季节,雄鹤向雌鹤求爱的时候首先会为它跳一支舞,如果雌鹤答应雄鹤的求爱,它就会随着它的节拍翩翩起舞,我们把它称之叫做对舞,有对舞发生之后还会进行所谓的对鸣,就是雄鹤或者雌鹤开始轮流的鸣叫我们把这个对鸣也称之叫做二重唱。有这样的表示之后就代表你可以把它关在一起了,如果强制性的关在一起是要打架的,丹顶鹤还是非常的好斗的。丹顶鹤除了象征着爱情忠贞之外还象征着长寿。丹顶鹤的平均年龄大概在60年左右,而古语有云“松鹤延年、鹤寿松林、龟鹤齐寿”就是这么来的,现在有记录的丹顶鹤活的最长时间是87年,所以它当之无愧是长寿的象征啊,古人做寿人家经常喜欢送松鹤图就是这样的原因。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丹顶鹤的放飞表演。欣赏一下它“一举扶摇直上天”的雄姿,“翱翔一万里,来去几千年”的飞行速度。丹顶鹤的体形比较大,张开双翅可达250厘米左右,所以在飞起来之前要经过一个过程,首先经过5到10米的助跑,跑起来顶着风飞飞,上天跟风呈一定的方向飞,而降落的时候是滑翔降落的,就跟飞机起飞降落一样,所以我们把这个圆形的场地戏称叫做丹顶鹤的飞机场。丹顶鹤飞行的姿势非常的优美,整个姿势成十字行飞行姿态非常的舒展。
在我们保护区曾经发生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东北女孩叫徐秀娟为了寻找丢失的白天鹅最终不幸溺水身亡的故事。1987年9月14号,保护区里驯养的一只天鹅飞散了,她找了这只天鹅2天2夜都没找到。第3天的时候听说当地的居民在停车场旁边的那条河对面看到那只丢失的白天鹅,她不顾身体的劳累,没有等其他工作人员,自己一个人就涉水过河了,由于过河的时候体力透支,最后不幸溺水身亡,当时年仅23岁。后来这个事迹被拍成电视剧叫《鹤魂》,其中有一首歌叫《一个真实的故事》就是鹤魂的主题曲,原唱是朱哲琴,后来甘萍唱过,杭天琪也翻唱过。出于艺术渲染的考虑,为了更贴近那部电视剧的主题,就说那个女孩是为了救一只受伤的丹顶鹤滑进沼泽地的。
好,现在我们已在保护区核心区参观了一圈,驯鹤人员也已经把人工孵养的这几只通人性的丹顶鹤带来与我们照像,让我们也沾点儿仙气,把健康长寿的祝福带回家。对,这位团友说得好,大家注意点,别让它们受到惊吓。照完像以后集体用餐,餐后就让我们与这里的蓝天绿水、珍禽异兽告别,去下一个美丽的地方。
我的讲解完了,谢谢大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