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电力金具通用技术条件(GB/T2314—200X)修订情况及条文解说

来源:好兔宠物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8年第l期 电力金具 电力金具通用技术条件(GB/T2314—200X) 修订情况及条文解说 薄通 浙江省电力设计院杭州310014 1本标准进行修订主要有3个方面 (1)由强制性国家标准(GB),转化为推荐性国家标准(GB/T); (2)“电力金具标志与包装”的内容整合到本标准中; (3)因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而对原标准中部分技术要求进行了修订。 2标准的性质及适用范围 通用技术条件是电力金具的基本标准、原则性标准,适用于架空电力线路、变电站及 电厂配电装置用的电力金具,并作为电力金具设计、制造及安装使用等方面的总标准。与 本标准相对应的国外标准,如:国际电工标准IEC 61284—1997,英标BS 3288—1997,俄罗 斯标准FocT P51 177—98,日本标糊Is C 3701—1994等。 适用范围以额定电压10kV作为配电线路的分界点,但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已将 35~60kV作为配电线路,如行业标准“架空配电线路金具技术条件”(DL/T 765.1—2001) 中,规定适用于10kV~35kV。因此,使用配电线路一词应注意。关于预绞式金具已形成完 整系列产品,但与标准的关系则不明确,仅在耐张线夹、接续金具的有关条文中提及,另 在行业标准中列有预绞式金具的标准(DL/T 763—2001)。 3编制内容及要求 电力金具按其本身具有的特性及功能进行分类,即:连接金具、悬垂线夹、耐张线夹、 接续金具、保护金具、接触金具及母线金具等7大类,这与国际上IEC标准相一致;所谓线 路金具、变电金具、拉线金具等名词,只表明金具所使用的场所,不能作为金具的分类名 称,如拉线金具就是耐张线夹(用于钢绞线)及连接金具等组成。因此,通用技术条件第 4条的分类要求内容,应分别对上述7类金具提出技术要求。 各类电力金具中,连接金具及部分母线金具应考虑绝缘子(悬式、棒式及支柱式等)的 有关标准,悬垂线夹、耐张线夹及接续金具等则应考虑导线(线路与变电站用)或地线的 有关标准。例如标准JB/T 8178—1999规定绝缘子钢帽的9个强度等级,即:40、70、100、 120、160、210、300、400、530等9个,但产品供货情况是400kN与420kN并存,530kN及 550kN并存,又标准GB/T 9677—1999规定悬式绝缘子的球脚有8个强度等级,并对应于5种 连接标记(杆径为16、20、24、28、32)。因此,国标23l5主要是用于连接金具,实质是 对通用技术条件(GB2314)的内容进行补充,因而不能将悬垂线夹等类金具的强度等级亦 按70kN、100kN……系列选取,从而混淆了概念。 我国的导线标准GB1179已颁布了3次,(1974年、1983年及1999年),钢绞线标准及变 电站用软母线、管母线等有关标准都经多次颁布,内容情况比较复杂,这些标准对悬垂线 夹、耐张线夹、接触金具等的技术要求起决定的作用,故有关的原则性技术要求都应在 GB2314 ̄f,准规定说明。 防振锤(GB2336)及间隔棒(GB2338)将另设标准,故不在通用技术条件中叙述,这 一特点与IEC标准相同。但是对各种金具产品还另有行业标准,其优点是X ̄GB23l 准的 内容进行深入说明,然而缺点是有重复说明,甚至在许多处出现矛盾。这些情况都是修订 通用技术条件标准时需要考虑的。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8年第1期 电力金具 2 4金具的质量及外观质量 . 电力金具制造质量标准已制定:可锻铸铁件等7项,编号DL/768.1-768.7—2002;在 GB2314标准中第3.7条也规定了金具的外观质量要求。这两标准的内容即作为金具产品进行 外观质量检验要求的依据。各种金具产品都有它的重要部位,而金具产品总会出现某些外 观质量问题。因此,重要的问题是明确每种金具的重要部位在哪里,以及明确哪些缺陷是 重要部位不允许出现的。如有意见认为铸铁表面出现缩松情况,仅指在重要部位是不允许 存在的。 5关于悬垂线夹的条文 (1)在许多国家及我国东北地区的旧线路上,都大量地使用提包式悬垂线夹,并经长 期运行考验,效果十分良好。但我国在80年代以前(500kV线路建设之前),仅采用中心回 转式线夹,直到500kV线路建设后才采用提包式和上扛式线夹。因此,有必要以标准条文来 规定,明确上述3种悬垂线夹型式都是同样可用的,及运行是可靠的,都因属于标准型悬垂 线夹。 (2)在线夹船体的线槽部位,设计时必须选用一个合适的曲率半径值(现行标准规定 不小于导线直径的8倍)。目前有两种设计方法,一是取用2个曲率半径值(标准型线 夹),另一是取用1个曲率半径值(大跨越线夹)。 一 设导线的直径D,线股的直径d及材料弹性系数E,线夹曲率半径p。对于承受附加的弯 曲应力“.,”,根据材料力学中有关梁的弯曲理论可知: 仃=ED/2 p(若导线为整体结构时) 或仃=Ed/2 p(导线为多股的组合结构时) 按上述公式计算的弯曲应大很大,将超过导线的抗拉强度,由于存在许多影响因素, 实际的弯曲应力应考虑系数K<1,即仃=KDd/2 p。 微风振动产生的动态应力将与导线拉力T及弯曲应力等静态应力相叠加,最终造成导线的疲 劳断股。 根据大量的试验结果及线路运行经验的总结,最后可确定最小曲率半径值,我国 标准规定此值为导线直径的8倍。 另一种分析研究方法是从导线施加于船体的正压力“q”来着手,即: q=T/p(N/mm)一指单位长度上的正压力, 或=q/DF=3T/2 p D(N/mm )一指单位面积上的正压力 导线表面与船体线槽之间的接触面积,取接触系数f=2/3来计算。按导线疲劳寿命的要 求值,可确定压应力q的限制值。如钢丝绳的试验结果要求q<30N/mm2;又按1966年美 国一项悬垂线夹的专利,规定q值不应超过某一规定值。 总之,根据试验结果及运行经验,当满足导线疲劳寿命要求的前提下,可确定线槽最 小的曲率半径。修订意见中提出将曲率半径改变为导线直径的皓,显然要通过大量的试验 研究工作后,才能确定可否采纳。 (3)固定型悬垂线夹的握力值,4.1.6标准条例规定按导线的铝钢截面比(K值)来确 定(表1)。由于导线的品种、规格等方面不断的扩大,以及大跨越导线规格增多,原(表 1)的K值是为连续的。相应的导线计算拉断力百分比也不连续,如从14%直接到18%;此 外,导线的品种也在增加,如:钢芯耐热铝合金绞线、铝包钢芯铝绞线等。因此,应修订 (表1)的内容,补充绞线类别栏及完善K值及百分比栏。 (4)对悬垂线夹的握力要求原则,在标准的条文中只规定最小值的要求,而对握力值 可达到最大值(上限值)则不作规定。因而设计及制造方面则采取各种措施(加大紧固螺 栓的直径、数量、及拧紧力矩等),以绝对保证能达到标准要求的最小值。而无限地增大 握力值则必然会损伤导线,降低导线的使用寿命。送电线路大量运行经验说明,从未发现 导线在线夹中出现滑动的问题。最近全国范围发生严重的冰雪灾害,大量的铁塔出现倒塌 事故,却未发生因导线在悬垂线夹中滑动而引起的事故。相反,有一种新的看法认为。假 如达 某握力值以后,导线便能在线夹内滑动,则可减少许多倒塔事故(由冰雪不平衡张 力所引起)。在IEC及BS标准中。规定悬垂线夹的握力达到导线拉断力的30%时,就必须出 现导线的滑动情况,这种规定方法值得我们考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8年第1期 电力金具 3 (5)对各种地形条件下使用的悬垂线夹,需检验最大和最小出口角,是否超过线夹的 使用条件。标准型悬垂线夹通常按2个曲率半径进行设计,线槽中央部位(压块所在位置) 是一段直线(曲率半径无限大),故最小出口角为0。,使用时不会出现问题。但另一种悬 垂线夹(通常用于大跨越)的线槽按1个曲率半径进行设计,则其最小出口角可能是3。~ 5。,故选用这种线夹就需检验最小出口角的使用条件,制造厂应公布悬垂线夹的有关数 据。 (6)关于耐张线夹的条文 a)类型的划分是按某一项原则进行的,原标准将耐张线夹划分为压缩型和非压缩型等 两类,并在(表2)中分别规定了相应的握力值。非压缩型耐张线夹包括:螺栓型、楔型及 预绞丝型等,但不包括缠绕型及浇铸型等,因后者是在施工现场形成,故不属于金具产品 类。关于楔型耐张线夹目前只有用于钢绞线(拉线)的产品,急待开发生产可用于钢芯铝 绞线等导线用的楔型耐张线夹。 b)由于楔型及预绞型耐张线夹的握力值,都能达到甚至超过压缩型线夹具有的握力 值,故(表2)对握力值的要求不宜再按压缩型和非压缩型来规定,而应按各型耐张修改稿 闪要求的握力值分别列出。 c)各型耐张线夹都是一种具体的金具产品,应有明确和具体的定义及要求,并适用于 某种导线品种和规格,故不能由于耐张线夹所使用的场所不同,从而对其要求的握力值也 随之改变。例如:导线CGJ一300用的压缩型耐张线夹,要求握力值不小于95%,而同一产品 当使用于配电线路或变电站时,对其要求的握力值可降低 ̄1J65%,这样的条文规定是不正 确的。 1000kV晋东南一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 黄河、汉江大跨越金具技术评审会分别在南京、江都召开 2008年3月29日和30日,国网交流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分别在南京和江苏江都召开了 1000kV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黄河、汉江大跨越金具技术评审会。 会议由国网交流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主持。 南京线路器材厂、北京国电富通双汇电气设备有限公司分别在会上汇报了大跨越金具 的研制情况,并组织与会代表观看了金具产品实物。与会代表对大跨越金具,特别是耐张 串的均压环和屏蔽环的制作做了认真分析和计论。 会议对两家金具厂个别产品提出了改进建议,发货前要进行产品试组装,并商定了供 货时间。要求两家金具厂提供导、地线耐张线夹的压接补充工艺。 (陈作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