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漳州古雷海腾液体化工罐区工程项目变更 海洋环境影响报告

来源:好兔宠物网
漳州古雷海腾液体化工罐区工程项目变更

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编制单位: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委托单位:漳州古雷海腾码头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二0一二年一月

1 总 论

1.1 项目由来

福建漳州古雷开发区为福建省两个石化基地之一,是省委、省政府确立的海西石化基地。2010年5月12日,国务院发出给予古雷台湾石化产业园区特别的审批政策和贷款政策的通知,特别鼓励台商在古雷半岛台湾石化产业园区投资石化产业。根据《福建漳州古雷港口经济区发展规划》古雷港口经济区的性质为:依托深水港口优势,积极发展以炼化、乙烯、电力能源、修造船、冶金为主的临港重工业,规划建设成为海西临港工业新城。

目前,古雷台湾石化产业园区已经建设完成,现有腾龙芳烃80万吨/年PX项目和翔鹭石化200万吨/年PTA项目正在建设。腾龙芳烃PX项目、翔鹭石化PTA项目的实施,需要大量石化产品的运输、储存。依照古雷港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古雷港区南2#泊位及其后方陆域规划建设与古雷港经济开发区石化园区配套的液体化工专用泊位。在此形势下,漳州古雷海腾码头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根据市场需求,决定在古雷港区古雷作业区南2#泊位后方陆域建设液体化工罐区工程,为开发区内石化企业提供生产原料、产品的运输、储存和周转。本液体化工罐区建设,将有利于优化古雷港经济开发区化工园区的原材料供应环节,降低原材料运输成本,从而提高各企业的竞争力,确保古雷港经济开发区化工园区的发展格局。

本项目于2009年7月13日得到漳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立项批复,并于2009年10月获得漳州市环保局的环评批复。批复罐区工程的规划占地面积为30.92公顷,拟建28台液体化工储罐,罐容为93.8万立方米,年周转量1090.9万吨。储存的液体化工品包括全馏份石脑油、混合二甲苯、常渣(AR)、燃料油、对二甲苯、邻二甲苯、苯、轻石脑油、渣油、醋酸、氢氧化钠。

2010年底罐区用地范围已全部形成陆域、并完成地块初平。为满足近期古雷化工园区企业对原料和产品储存及周转的需求,建设单位拟对罐区的总平布置、仓储品种、储罐容积进行调整,调整后拟建液体化工储罐区总库容量为89.6万立方米,年周转量为967.7万吨,包括重石脑油、全馏份石脑油、减压蜡油、对二甲苯、邻二甲苯、混合二甲苯、轻石脑油、抽余油、苯、减压渣油、燃料油、醋酸、氢氧化钠、液化石油气、醋酸异丁脂等28个储罐。罐区生产所需的供水、供电、蒸汽、氮气和仪表空气以及污水处理等公用工程由腾龙芳烃厂区相应的工程提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该工程的变更应进行相应的海洋环境影响评价。为此,建设单位漳州古雷海腾码头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于2011年11月委托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承担漳州古雷海腾液体化工罐区工程项目变更海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委托后,环评课题组按照国家的有关法规及福建省、漳州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在对建设厂址现状进行初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已有的环境影响评价成果,编写完成本报告。

1.2 环境敏感目标

本项目环境保护目标详见表1。

表 1 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

环境要素

名称 附近海域海水 东山珊瑚礁保

护区

海洋环境

大坪屿渔业资源增殖区

NW

方位 SW

与本项目的最

近位置 项目周边 实验区 1.6km;核心区

1.3km 增殖区中心与本项目最近距离约4km,增殖区边缘与本项目最近距离约2km 项目周边

保护内容

珊瑚礁及其生境

保护目标 海水二类 海水一类

渔业资源及渔业水环境

海水二类

附近海域水产

养殖

大气环境 大气环境 声环境

渔业资源 海水二类

下垵村 E 190m 大气环境二级下垵小学 NE 850m 大气环境二级

下垵村 E 190m 声环境2类

1.3 评价工作等级、评价范围

序号 1 2 3 4 5

环境要素 海域生态环境 水质环境、沉积物环境

大气环境 声环境 环境风险

评价等级二级 三级 二级 三级 一级

评价范围

东山湾、古雷头南侧海域及浮头湾局部海域 以罐区用地中点为中心,半径5km区域内的陆地

罐区场界外100m区域

东山湾、古雷头南侧海域及浮头湾局部海域,与罐

区用地中点为中心,半径5km区域内的陆地

3

2 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

2.1 已批项目内容与建设情况

已批项目的工程内容概况如下:

拟建储罐区总库容量为93.8万m3,年周转量为1090.9万吨,共拟建10万m3常渣储罐4个,5万m3全馏份石脑油储罐6个,2万m3罐9个(混二甲苯1个,对二甲苯2个,轻石脑油4个,渣油2个),1万m3罐4个(邻二甲苯2个,苯2个),0.5万m3燃料油储罐2个,0.3万m3醋酸储罐2个,0.2万m3氢氧化钠储罐1个,共计28个。

罐区项目规划占地面积为30.92hm2,其中占用海域面积约22.6hm2、用地陆域范围7.19 hm2。占用自然岸线1410.3m,新形成人工岸线1536.7m。

2.2 项目变更内容

2.2.1 基本概况

(1)项目名称:漳州古雷海腾液体化工罐区工程 (2)建设性质:新建。

(3)建设地点:位于漳州市古雷港口加工物流区(I-2区B区),古雷镇下垵村西南面,规划油品化工码头功能区的南2#泊位后方。

(4)建设单位:漳州古雷海腾码头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5)总投资:95438万元。

(6)占地面积:罐区工程规划占地面积为30.16公顷,包含区域公用道路及区域管廊占地,占地范围目前均已形成陆域并完成初平(所需填海造地的26.3公顷区域已全部完成回填并形成陆域,所需占用的山体部分也已经形成陆域),罐区工程占地不占用耕地。

(7)劳动定员:总定员25人,其中生产工人20人,管理人员5人。 (8)生产作业体制:罐区生产天数为350天。生产部门及辅助部门按需要实行一、三班制,每班8小时工作制,某些岗位可视实际情况实行四班三运转。

2.2.2 项目组成及建设规模

本工程现拟建储罐区总库容量为89.6万立方米,年周转量为967.7万吨,建

设重石脑油、全馏份石脑油、减压蜡油、对二甲苯、邻二甲苯、混二甲苯、轻石脑油、抽余油、苯、减压渣油、燃料油、醋酸、氢氧化钠、液化石油气、醋酸异丁脂、重芳烃等储罐区,以满足近期古雷化工园区相关企业对原料和产品储存及周转的需求。

2.2.3 总平面布置

本工程(库区)分为三个区:库前区、辅助生产设施区、储罐区。

2.2.4 主要设备

(1)储罐

本罐区共拟建10万m3油罐3台,15万m3油罐2台,3万m3油罐5台,2万m3油罐4台,1万m3油罐1台, 0.5万m3油罐5台,0.3万m3油罐2台,液化气球罐3台,0.2万m3油罐1台,共计26台,储存容量89.6万m3。

(2)机泵

储罐区设置有大量的泵组,以满足物料的输转的需要。泵的选型原则为输送温度下油品的粘度在100mPa.s以下,尽量选用离心泵,芳烃类油品选用磁力泵或屏蔽泵;粘度较大的油品选用双螺杆泵。泵的备用原则是连续操作的泵设置备用泵,经常操作且物料性质相近的泵尽量合设备用泵。根据当地的气象条件设泵棚,对泵进行遮阳挡雨保护。拟设转输泵为离心泵、双螺杆泵和磁力泵或屏蔽泵。

2.2.5 配套工程

(1)厂际管线

原料经码头卸船后至码头罐区贮存,再经新建管廊输送至腾龙芳烃厂区原料罐区;产品经腾龙芳烃厂区成品罐区后经新建管廊输送至码头罐区,管线全长8.5公里。

(2)给水

厂区生产污水收集后提升送至腾龙PX厂区污水处理场。

生产、生活及消防补充水水源由灌区外古雷港市政给水管网供给,接管点位于港区南面的市政道路处,接管管径DN400,接管点处水压≥0.3(MPa)。罐区生产、生活用水由罐区外输水管线供给,并通过罐区内新鲜水管道直接供给生产、生活各用水点,同时作为消防储水罐补充水源和绿化用水等;引来1条DN400管线,供给水量不小于350m3/h。本工程生产、生活需水量276.8 m3/h。库区总人数20人,生活用水指标为500升/人.日。另设两个5000m3的消防水罐,内储

5

淡水,作为消防备用水。

(3)排水

本工程的初期雨水、含油污水、生活污水,通过管路重力流输送至罐区污水收集提升设施,经提升后送至腾龙芳烃厂区的污水处理场,统一处理后全部回用作为腾龙芳烃厂的冷却塔补水。腾龙芳烃厂区污水处理场的处理能力为600m3/h,可以容纳本罐区产生的污水。

雨水监测池有效容积5000m3,含盐污水提升池有效容积1000m3,压舱水灌有效容积1500m3。

项目采用雨污分流排水系统。雨水直接排入漳州港古雷港区液体化工码头罐区的雨水监控池(5000m3),合格雨水直接进入市政排水系统。

罐区工程的初期雨水和含油污水经收集于库区南部的污水收集池,通过提升泵送往腾龙芳烃厂区的污水处理厂处理;罐区工程的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初步处理,再泵送腾龙芳烃工厂的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处理后全部回用作为腾龙芳烃厂的冷却塔补水。

与本工程配套的古雷作业区南2#液体化工泊位码头平台面装卸操作台设置收集坎,码头面冲洗水(一次最大为8m3)和初期雨水量(40m3),从码头面收集坎自流到码头平台下方设置的2个污水池(均为20m3),通过管线输送至后方罐区污水收集提升设施,再通过管道送往腾龙芳烃厂的污水处理场统一处理。罐区东北部设一个1500m3的压舱水罐,用于接收南2#泊位到港船舶的压舱水。

(4)供电

项目用电由腾龙芳烃PX项目总降站提供2回路35kV电源,在本项目区域内设置一座35kV/10kV变电所。变电所设10000kVA 35kV/10kV油浸式变压器和2000kVA 10kV/0.4kV油浸式变压器各两台。

腾龙芳烃主厂区总变电所容量为2×120000kVA。腾龙芳烃主厂区总变电所为双电源供电,一路是自备电厂供电;另一路是漳州电网供给。电源接线采用双母线分段接线方式。

(5)通信

根据漳州港古雷港区液体化工罐区项目规划要求,需设置电信系统,界区电信系统包括: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行政管理电话系统、生产调度电话系统、扩音对讲系统、工业电视监控系统、综合布线系统、电讯网络。

港区内电话是漳州局的一部分,可直拔国内和世界各地1800多个城市,并压通了数字传输、计算机互联网等多种电信业务,已建成装机容量2万门程控电话系统。电话和网络在罐区办公室及生产用房内设置电话接线盒和网络交换机。

(6)公用能源(蒸汽、氮气和仪表空气)

6

公用能源如氮气、仪表空气和蒸汽等,由腾龙芳烃厂区的公用工程系统管网统一输送至罐区工程的界区。具体的公用能源规格为氮气压力0.8MPa,纯度,99.9%,工程年耗量6.74×104Nm3/a;仪表风压力为 0.6MPa,露点温度为-45℃,工程年耗量300×104Nm3/a;低压蒸汽压力为 1.2MPa, 温度为210℃,工程年耗量 75594t/a。

2.2.6 实施进度安排

本项目已形成陆域,并完成场地初平,目前进入罐区地面建构筑物施工阶段。工程建设期为22个月。

2.2.7 设计拟采用的环保措施

本项目可研设计拟采用的环保措施如下: (1)废水

按照“清污分流”的原则,储运设施排出的含油污水主要来源于罐区脱水、机泵冷却水、泵棚地面冲洗水、罐区初期雨水、码头船舶压舱水和码头冲洗水等,这些污水通过地下含油污水管道集中收集,通过库区污水收集提升设施,通过管道送往腾龙芳烃厂的污水处理场统一处理,合格达标后全部回用,用作腾龙芳烃厂冷却塔的补水。

罐区办公室产生的生活污水主要是办公室、控制室、厕所等人类活动设施排出的生活污水,这些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通过管道送往腾龙芳烃厂的污水处理场经格栅、砂滤、活性炭吸附、杀菌处理后,合格达标后全部回用,用作腾龙芳烃厂冷却塔的补水。

(2)废气

本项目无组织排放废气主要包括油品储存过程中挥发出来的油气以及油泵、阀门泄漏等。油品储存过程中挥发出来的油气主要为生产作业和环境变化引起的固定顶储罐罐顶呼吸阀排放。

轻质油品采用浮顶罐,这样可以减少油罐95%左右的呼吸跑损;重质油品采用固定顶储罐,由于重质油品挥发量甚微,基本上无油气排放。

(3)噪声

噪声主要来自泵棚内的输转泵,本项目优先选用低噪声电机,对于高噪声等级的设备采用配备隔音罩减少噪声的污染,通过采取防噪措施,使本工程内噪声符合《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的要求。

对于进行减噪措施后,仍超过85dB(A)的设备,操作人员将被隔开,或者配

7

发噪声防护用具及限制操作时间,以保护工人的身心健康。

(4)固废处理

清罐固废及清罐罐底油渣由汽车运回腾龙芳烃厂统一处理。 (5)其他

采用无污染或少污染的工艺设备,优化工艺流程,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加强生产过程的管理,防止跑、冒、滴、漏等现象的发生。

2.3 污染源分析

2.3.1 施工期污染源分析

(1) 施工期水污染源分析 ①水土流失

储罐区施工水土流失,仅在施工期降雨时节才发生面源泥沙侵入海域,所产生的海水悬浮物为储罐区所处位置的陆域泥沙。目前施工场地已平整并有围堤、隔堤、防护墙,储罐区施工过程在采取有效工程措施保持水土的前提下,陆域面源泥沙入海量一般较小,故本评价不计算施工水土流失面源泥沙入海悬浮物源强。

②施工废水

本项目施工废水主要来自施工机械冲洗产生的含油废水以及施工人员生活污水。

施工人员生活污水量约14.4t/d。施工人员不在工地食宿,而是分散居住于附近的下垵村、古雷镇等地,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纳入当地的生活污水系统。

生活污水的主要污染物是COD、BOD5、悬浮物、动植物油、氨氮等。 (2) 施工期大气污染源分析

施工期间大气污染源包括施工道路扬尘、场地扬尘和施工机械废气。 在同样积尘量的路面条件下,车速越快,扬尘量越大;而在同样车速情况下,路面积尘量越大,则扬尘量越大。因此限制车辆行驶速度及保持路面的清洁是减少汽车扬尘的最有效手段。

如果施工阶段对汽车行驶路面勤洒水(每天4~5次),可以使汽车道路行驶扬尘量减少70%左右,得到很好的降尘效果。当施工场地洒水频率为4~5次/d时,扬尘造成的TSP污染距离可缩小到道路两侧20~50m范围内。

场地扬尘主要为道路铺设、堆场建设等施工过程产生的扬尘,以及建筑材料在装卸、堆存、使用时产生的场地扬尘,因工地扬尘颗粒较大,主要对工程区附近局部区域大气环境造成短期影响。施工粉尘排放数量与施工面积、施工水平和

8

施工强度等有关,施工粉尘呈多点或面源性质,属无组织排放,在时间和空间上均较零散,通过提高施工组织管理水平,加强施工期的环境监测和管理,实施施工期环境保护对策和措施,使施工行为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减低到最小。

施工废气主要来自施工机械如挖掘机、推土机、打桩机等大型机械设备驱动设备的废气、运输车辆尾气,主要污染物是NO2、CO、NMHC(非甲烷总烃)。

(3) 施工期噪声

本项目施工期噪声主要来自多种施工作业,主要有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铺料机、真空压力泵、混凝土搅拌机、振捣机、切割机、电焊机、钻孔机械等机械噪声和运输车辆等噪声。

(4) 施工期固体废物

本项目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包括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和施工作业固体废物等。施工作业固体废物为建筑模板、建筑材料下脚料、断残钢筋头、破钢管、包装袋、废旧设备以及建筑碎片、碎砖头、水泥块、石子、沙子等建筑材料废弃物和少量机械修配擦油布、废水处理沉渣、浮渣。

2.3.2 营运期污染源分析

(1) 营运期水污染源

营运期的废水主要包括储罐清洗废水、生活污水、初期雨水。

定期清洗储罐排放的废水,大约3-5年一次,每次排放约163 m3,每天最大排放量不超过32.6m3。洗罐废水中含油或化工品3000mg/L。

初期雨水量约为2417.4m3/次,含油或化工品300mg/L。收集进入罐区的雨水监控池(5000m3),通过管路重力流输送至罐区污水收集提升池(1000m3),经提升后送至腾龙芳烃厂区的污水处理场。

罐区工程定员25人,每人每天生活污水排放定额取140L/d,生活污水排放量为3.5m3/d。

(2) 营运期大气污染源

罐区大气污染源为无组织排放源,主要为储罐的大呼吸、小呼吸排放。经核算,苯、二甲苯、非甲烷总烃、醋酸的总排放量分别为:2.6t/a、6.7t/a、22.3t/a、0.6t/a、0.11t/a。瞬时最大排放速率分别为:0.4g/s、0.8 g/s、2.1 g/s、0.1 g/s。

(3) 营运期噪声

本项目全部的油品或化工品都采用管道输送,噪声源主要有各种泵的噪声和空压机噪声。罐区油泵最高噪声级可达96dB,化工管道泵噪声级一般为75~85dB;其他泵房噪声级一般为80~90dB。空压机噪声级一般为85~90dB。

9

(4) 营运期固体废物

本项目运营期固体废物主要有:污油和油渣、化工罐清罐残液以及生活垃圾。经核算,污油和油渣年最大排放量约为70.4吨,平均年排放量为15.43吨。化工罐清罐残液年最大排放量约为18.5吨,平均年排放量为6.16吨。该库区拟定员工25人,垃圾排放系数按0.8kg/人·天计,则产生生活垃圾量约7.0吨/年,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

2.3.3 运营期非污染影响分析

(1)征地移民影响源

本项目建设所征用陆域土地均为山地,不占用居民点、工矿等建设用地以及耕地和园地等,但涉及到安全防护距离内的居民搬迁。故应搞好生产安置和资金补偿工作,以及居民搬迁安置工作。

(2)社会经济环境影响源

本项目建设所影响的自然环境区域为海岸带地区。该区域属于生态脆弱区和海产富产区,对自然环境的变化较为敏感。由本项目建设施工和营运活动所产生的各种自然环境影响可能对村民的海产生产、劳动就业和居住生活等社会经济环境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进而可能带来一定的潜在社会经济风险问题。对此,必须给以充分重视。

本项目建设对所在当地社会繁荣和经济富强将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本罐区工程所装卸和储运的油品、液化石油气和液体化工品为社会生活和工业生产所需能源和原料,其建成后投产将提高整个漳州地区燃料能源和液体化工原料供应的国际化程度并形成稳定的供应基础,对古雷、漳浦本地和漳州、厦门地区未来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10

3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3.1 海洋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3.1.1 水质

2011年11月调查水域水质中pH值、溶解氧、非离子氨、石油类、锌、镉、砷、镍、挥发酚、硫化物的含量均符合一类海水水质标准;CODMn、活性磷酸盐、铅、汞符合二类海水水质标准;铜符合三类海水水质标准;无机氮劣于四类海水水质标准;苯、甲苯、二甲苯(邻二甲苯、间&对二甲苯)均未检出。评价海域水质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无机氮超标是影响海水水质的主要因素。无机氮超标,与全国沿岸河口和海湾出现的氮污染特征相似,河口区海湾等近岸海域氮污染是全国性问题。

3.1.2 沉积物质量

2011年11月调查水域沉积物中铜、锌、铅、镉、汞、砷、石油类、硫化物、有机碳的含量均符合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调查海域沉积物质量良好。

3.1.3 生物体质量

贝类中铜、铅、锌、镉、汞、砷和石油类的含量均符合一类生物质量标准。鱼类中的铜、锌、镉、铅、汞等污染物的含量均符合《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简明规范》中的“海洋生物质量评价标准”。苯系物均为未检出。调查海域生物体质量良好。

3.1.4 海洋生态现状

叶绿素a 调查海域叶绿素a均值为1.25 mg/m3,表层和底层均值分别为1.33 mg/m3和1.17 mg/m3。

初级生产力 调查海域初级生产力均值为59.77mgC/m2.d(41.09~81.93 mgC/m2.d)。

浮游植物 调查海域共鉴定浮游植物4门33属61种,细胞丰度均值为527.39×104ind./m3,变动范围为13.35×104~2349.60×104ind./m3,以具槽直链藻、中肋骨条藻、琼氏圆筛藻、尖刺菱形藻和颤藻属占优势。群落多样性指数较高,

11

均值为2.87,说明海域整体生态环境良好。

浮游动物 共鉴定浮游动物33种(不含7种浮游幼虫(体)和仔鱼),总生物量和丰度均值分别为48.43mg/m3和75.41ind./m3,中华假磷虾和双生水母是最主要的优势种,多样性指数(H')为2.59(变动范围:0.41~3.55),整体上浮游动物群落相对稳定。

底栖生物 共鉴定底栖生物(包括底内动物(底泥)和底上动物(阿氏拖网))7门53种,其中底内动物鉴定7门40种,底上动物鉴定4门15种。

底内动物,共鉴定底栖生物7门40种,以环节动物门多毛类占优势。总生物量和栖息密度均值分别为3.02g/m2和35 ind./m2。丰度优势种为太平洋稚齿虫、豆形短眼蟹、印痕倍棘蛇尾和滑指矶沙蚕(优势度Y≥0.02);重量优势种为豆形短眼蟹和印痕倍棘蛇尾。丰度多样性指数(H´)均值为2.02;重量多样性指数(H´)均值为1.21。

底上动物,共鉴定底栖生物4门15种。总生物量和栖息密度均值分别为2.905g/m2和0.201ind./m2。丰度优势种为赤魟、口虾蛄、双脚互敬蟹和变态蟳(优势度Y≥0.02);重量优势种为赤魟、口虾蛄、中华海鲇和变态蟳。丰度多样性(H')指数均值为1.9;重量多样性(H')指数均值为1.36。

该海域分布的底栖动物主要为近岸常见种,底栖生物群落结构基本正常。 潮间带生物 定性和定量样品共鉴定底栖生物4门29种。其中定性样品共鉴定2门11种;定量样品共鉴定4门23种。平均栖息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187.43ind./m2和26.28g/m2。丰度优势种为异足索沙蚕和博氏双眼钩虾;重量优势种为珠带拟蟹守螺和楔形斧蛤。优势种均为东海近岸常见种,群落组成基本正常。

3.1.5 渔业资源

鱼卵、仔稚鱼

调查海域,11月份不是主要鱼类的产卵期,仅在15号站位采集到石首鱼科种类(Sciaenidae sp.)鱼卵1枚,密度为0.71ind./m3,平均密度为0.04ind./m3。定量和定性网均未采集到仔稚鱼。

游泳生物

2011年11月调查共鉴定资源生物83种,其中,鱼类55种、虾类13种、蟹类12种、头足类3种。以林氏团扇鳐、中国团扇鳐、哈氏仿对虾、中华管鞭虾、红星梭子蟹和三疣梭子蟹等占优势。鱼类幼体比为48.09%,虾类40.70%,蟹类61.85%。

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11年9月调查可知,渔获物重量多样性指数(H')均值

12

为2.52(1.32~3.63);渔获物尾数多样性指数(H')均值为3.37(2.59~4.00)。

珍稀濒危水生野生动物

东山湾和浮头湾周边海域历史上曾分布多种珍稀水生动物,如中华白海豚(Sousa chinensis)和中国鲎(Tachypleus tridentatus)等,调查期间在本项目涉及用海水域均未发现中华白海豚、中国鲎等珍稀濒危水生野生动物。

3.1.6 水动力环境

(1)根据2008年7月7日~8月6日下垵码头和古雷头两个临时验潮站的观测结果:平均潮位下垵T1站为39cm,古雷T2站为41cm;平均潮差、最大潮差及最小潮差两站相差不大,下垵码头T1站分别为233cm、358cm及110cm,古雷头T2站分别为232cm、359cm及109cm;平均涨潮历时大于平均落潮历时;潮汐属于不正规半日潮。

(2)根据2008年7月20日和25日6个站大、小潮期的观测结果:实测最大涨潮流速为116cm/s(0.2H层),流向N向,实测最大落潮流速为104cm/s(表层),流向S向;涨潮最大流速均大于落潮最大流速;涨、落潮最大流速一般在半潮面附近时段出现,高、低平潮附近时段一般为涨憩、落憩时段,也是转流时段;涨、落潮最大流速绝大部分出现在表层或者0.2H层,最小流速一般出现在底层。

根据各站各层的潮流形态数的计算结果,除个别站位个别层属于不规则半日潮流性质外,其余各站各层属于规则半日潮流;除4#站具有旋转流特征外,其余各站为往复流形态。

3.1.7 地形地貌与冲淤环境

东山湾海岸地貌类型包括海蚀地貌(海蚀崖、海蚀平台)、海积地貌(海滩、沙嘴、连岛沙坝、潮滩)。东山湾海底地貌类型包括水下浅滩、潮流沙脊系、潮流通道。东山湾海底表层沉积物可划分为12个类型:砂砾(砾砂、贝壳砾砂)、中粗砂、中砂、中细砂、细砂、砂、砾石-粘土质砂、粉砂质砂、粘土质砂、粘土质粉砂、粉砂质粘土、砂-粉砂-粘土。

陆域来沙是东山湾的主要泥沙来源,泥沙运移趋势促使湾内,特别是湾顶区和河口区淤积日益加剧,并使湾东北部潮间带不断往南扩张,同时西部水下浅滩

13

缓慢淤积。

根据2008年7月20日和25日海流观测同步进行的悬浮泥沙观测结果,工程海区各测站含沙量平均值大潮期间介于0.0229kg/m3~0.0650kg/m3之间,小潮期间介于0.0208kg/m3~0.0391kg/m3;含沙量最大值大潮期间出现于1#站的底层,为0.01760kg/m3,小潮期间含沙量最大值出现在5#站的底层,为0.0641kg/m3。

相对于1955年的海图而言,2001年的海岸线向海外移了许多,说明东山湾的围填海活动,主要集中在东山湾的东北部沿岸,东山湾海岸线外移。但根据1975年(1969年测量)与2005年(2003年测量)的海图对比,其中0m等深线变化很小,湾口变化不大,仅在湾顶东北侧局部向外调整,岸线淤积与该区域的围垦有关;而10m等深线和20m等深线基本不变。由此可见,等深线总体格局分布基本吻合,特别是古雷半岛西侧的浅段,其位置、形态、水深也都基本不变,可以说东山湾多年来滩槽格局基本不变,海床稳定性较好。

拟建场地属海湾沉积地貌,基岩主要为燕山早期混合花岗岩,第四系覆盖层由残积层、冲洪积层、海陆交互沉积层层组成;根据钻探揭露,场地内岩土层可分为10层。

3.2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环境空气现状监测于2011年9月在评价区内共布设了PX厂区、龙口村、岱仔村、菜屿列岛风景区、古雷镇政府、下垵村等6个采样点,监测因子为 SO2、NO2、TSP、PM10、TVOC、苯、二甲苯、醋酸等8项。

6个环境空气监测点均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其2000年修改单的二级标准。TVOC采用以色列居住区有害物质最大允许浓度作为质量标准参考值。现状监测结果表明,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空气具有以下特征:

☆小时值:各测点SO2、NO2和TVOC均满足相应标准要求。

☆一次值:各测点苯、二甲苯和醋酸均满足相应标准要求,均在检出限以下。 ☆日均值:各测点SO2、NO2、TSP、PM10日均值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其2000年修改单的二级标准的要求,各测点苯的日均浓度未检出。

总体而言,除了由于施工作业造成PX厂址附近PM10和TSP浓度较高以外,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良好。

3.3 声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14

本次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在引用已有环评(包括规划环评和变更前环评)对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评价的基础上,在罐区工程用地范围和相邻的村庄布设6个噪声监测点位进行补充监测评价。从监测结果看,区域声环境质量总体良好,基本上属1类和2类水平。

15

4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4.1 海洋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4.1.1 对水质环境影响

(1)施工期

目前本罐区工程用地范围已形成陆域,并完成地块初平。施工期间,主要的废水来自暴雨的地表径流、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与施工机械清洗的含油废水。

目前施工场地已平整并有围堤、隔堤、防护墙,储罐区施工过程在采取有效工程措施保持水土的前提下,陆域面源泥沙入海量一般较小,基本不会对邻近近岸海域水质造成污染影响。施工人员不在工地食宿,而是分散居住于附近的下垵村、古雷镇等地,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纳入当地的生活污水系统。施工期含油废水主要来自施工机械冲洗产生的废水,排放量较小。施工期含油废水含石油类污染物的浓度较高,如果直接排放,将对工程区周边海域水环境造成污染。本项目拟在施工现场设置含油污水收集池,施工机械冲洗废水应收集于污水池中,隔油处理后方可排放,对海域水环境的影响较小。

(2)营运期

罐区正常生产时,每天产生的生活污水量约3.5m3/d,洗罐期间的洗罐废水。量为32.6 m3/d;初期雨水量为2417.4m3/次,收集进入雨水监控池(5000m3)这三股废水通过管路重力流输送至罐区污水收集提升设施,经提升后送至腾龙芳烃厂区的污水处理场(600m3/h)统一处理合格达标后全部回用,用作腾龙芳烃厂冷却塔的补水,不向外环境排放。因此,运营期在保证污水全部回用的前提下,项目对周边海域水环境、海洋生态环境没有影响。

4.1.2 对沉积物环境影响

(1)施工期

根据现状调查结果,本项目所在海域表层沉积物环境质量符合《海洋沉积物质量》(GB 18668-2002)中的一类标准,污染物含量低。储罐工程施工期处在雨季地表径流将部分泥沙带入近岸海域而沉积外,其他时间不会对项目所在海域沉积物环境产生影响。而工地大部分区域都将采取硬化或绿化措施,雨水产生的地表径流携带入海泥沙量非常有限,故对海域沉积物环境不会产生任何负面影响。

(2)营运期

项目营运期对沉积物环境的影响主要来自于废水中污染物的沉淀累积,根据营运期水质影响分析结果,本工程运营期产生的废水对海洋环境影响很小,因此,对沉积物环境影响不大,但不可忽视污染物的长期累积影响。

4.1.3 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

由于工程所在陆域已成型,无须填海作业,该项目施工期间,基本不会造成工程附近局部海域的混浊度增加,从而也不会影响水体透光率;施工机械冲洗废水应收集于污水池中,隔油处理后方可排放,对海域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

根据营运期对水质环境的影响分析,正常运营情况下,营运期间产生的生活污水、洗罐废水和初期雨水都将通过管道输送至腾龙芳烃厂区污水处理场,不会排放入海。故本项目正常运营情况下对近海域生态环境基本没有不利影响。

4.1.4 对环境敏感目标的影响

周边海域环境保护目标主要包括:养殖区、东山珊瑚礁自然保护区、已建码头、现有航道、附近海域捕捞作业和大坪屿渔业资源增殖区等。

原《漳州古雷海腾液体化工罐区工程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第五章对陆域形成对环境保护目标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详细阐述。工程变更并不改变已形成陆域,并不涉及围填海作业,所以项目变更后对上述敏感保护目标基本没有影响。

4.1.5 非污染物环境影响综合分析与评价

原《漳州古雷海腾液体化工罐区工程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第五章对陆域形成对水动力环境和冲淤环境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详细阐述。工程变更并不改变已形成陆域,并不涉及围填海作业,所以项目变更后不会影响原海洋环评的结论,并不会对水动力环境和地形地貌与冲淤环境带来其他附加不利影响。

4.2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施工期

施工期混凝土拌和作业、材料的运输和堆放、施工机械作业等过程将主要对工程区附近局部区域大气环境造成的影响是暂时的,随着施工的结束,污染也随之结束。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需通过提高施工组织管理水平,加强施工期的环境监测和管理,实施施工期环境保护对策和措施,将使施工行为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减低到最小。

17

(2)营运期

根据预测结果,本罐区无组织排放的苯、二甲苯、非甲烷总烃的最大小时、最大日均、年均地面浓度值在整个评价范围内的最大值均低于标准限值,厂界外区域均无超标现象,因而本项目无组织排放对周围影响在可接受范围。

根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导则》推荐的模式分别计算罐区苯、二甲苯、非甲烷总烃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结果均为“无超标点”,即,不需要设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根据《石油化工企业卫生防护距离》(SH3093-1999),石油化工装置(设施)与居住区之间的卫生防护距离一般不应小于150m。因此,本项目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为距罐区150m。罐区外该范围内的民宅等敏感目标必须搬迁。

4.3 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施工期

施工期间施工机械设备会产生强烈的噪声。根据施工机械的噪声预测结果,考虑3~8台大型施工机械交互作业的况下(5m处噪声级约为90~94dB),即使仅考虑距离衰减作用,土石方阶段,在距施工点60m以外,各类高噪声施工机械的噪声影响叠加值基本可低于75dB,场界噪声可符合《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夜间考虑施工强度略有降低,施工噪声在拟建项目施工点150m以外区域,噪声影响基本可低于55dB,场界噪声方符合《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同时,本项目建设所需的施工材料主要通过杜古公路运输,沿杜古线K22、K25分别从岱仔村、下垵村旁边经过,施工材料运输将对村民生活造成一定影响。为降低施工材料运输对周边环境敏感目标的影响,需要将建设用地内的居民等敏感目标按规划组织搬迁、加快杜古公路改线建设及维护、采取限制运输车辆行驶速度、清扫、洒水等措施。

(2)营运期

营运期噪声来自罐区装卸作业噪声,主要是油泵噪声。泵房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可按照点声源传播模式计算。按照总平面布置,泵棚距离最近的厂界约110m,泵房噪声在厂界处的影响值为56dB,昼间符合3类区标准,但夜间超过3类区标准1dB。罐区泵棚与厂区东北侧的下垵村民宅的最近距离约275m,油泵噪声对下垵村住宅影响较小。

4.4 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1)施工期

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来自场地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和少量建筑固废。

18

场地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主要为塑料薄膜、纸类、果皮、厨余物,应当妥善收集存放,市政环卫部门统一处理,对环境基本不产生影响。

本项目在土地平整、道路建设、辅助建筑物施工中,将产生一些弃渣弃土等建筑固废,若不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不仅影响视觉景观,也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一定不利影响。因此,必须做好施工建筑垃圾的处理工作。首先对其中可回收利用部分进行回收,其次对建筑垃圾要定点堆放,在堆放至一定量后可进行场地的填方处理自行消化。在施工期的后阶段,这里建筑垃圾应集中定点填埋处理,严禁擅自堆放和倾倒入海。对于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要及时组织清运,纳入市政环卫部门统一处理,禁止随地堆放。在采取上述措施后,本项目施工期固体废物对环境基本不产生影响。

(2)营运期 ①生活垃圾

罐区生活垃圾妥善收集存放,市政环卫部门统一处理,对环境基本不产生影响。

(2)污油和油渣

污油和油渣是来自储存过程中产生的沉积物。依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对危险废物的分类,污油和油渣属“HW08废矿物油”类别。本项目拟将污油和油渣送至腾龙公司芳烃厂自备热电站掺入煤中作锅炉燃料利用。

(3)化工罐清罐残液

混合二甲苯、对二甲苯、邻二甲苯、苯的清罐残液属于名录中的“HW09废乳化液”类别,本项目拟将这些清罐残液送至腾龙芳烃有限公司的自备热电站掺入煤中作锅炉燃料利用。醋酸罐和NaOH罐的清罐残液属于《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的废酸、废碱,IBA的清罐残液属于名录中的“HW49其他废物(900-041-49)”类别,本项目拟将废酸、废碱、废有机溶剂集中收集后委托有资质单位外运处置。

本项目产生的残渣、废有机溶液作为锅炉燃料综合利用,不能综合利用的集中收集后委托有资质单位外运处置。因此本项目危险废物得到有效处置,不向环境排放。但罐区应当设置废液储罐,将产生的危险废物收集存放,并及时处理。

4.5 陆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由于目前本罐区工程用地范围已形成陆域、并完成地块初平,因此本变更项目的建设不涉及土地平整及植被的铲除等作业,项目建设对周围的生态环境影响不大。但为尽量减少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建议建设单位加强厂区周围的绿化,以使生态环境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在树种的选择上,种植具有一定吸收有害气体、减轻污染、抗污染能力强,

19

吸收有害气体能力强的树种,如槐树等,绿地率应达到30%,以使生态环境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20

5 环境风险评价

本项目属于危险化工品仓储,存在一定环境风险。通过对本项目风险识别,经对项目贮运系统进行分析,确定本项目存在火灾、爆炸和泄漏三种类型的风险事故,项目最大可信事故为液体石油化学品储罐区的最大可信事故可以认为是储罐危险物质泄漏事故、储罐危险物泄漏爆炸事故、以及由于泄漏事故诱发的次生/伴生风险。

危险物质泄漏事故一般持续时间较短。一般而言,不会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事故,对东山湾海域造成严重影响的可能性也非常小,但泄漏蒸发的苯、二甲苯影响浓度在较大范围内超过车间最高容许浓度,对邻近居民居住地大气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本项目罐区发生池火及爆炸概率较低,但若发生,虽然对下垵村等附近区域的环境敏感目标影响较小,但爆炸造成的伤害区域处于罐区用地范围内,对本项目及附近企业员工和设施可能会造成较为严重的伤害或损害。

罐区到码头管线风险溢油事故的影响范围主要位于东山湾及口门附近海域,对珊瑚礁自然保护区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但由于溢油事故发生后,污染到珊瑚礁保护区需要一定的时间,若能采取及时有效的溢油清理措施,可使对珊瑚礁的影响程度降到最低。

码头溢油对周边养殖、大坪屿渔业资源增殖区有一定影响,不会影响东山湾养殖科研试验区和漳江口红树林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

邻二甲苯泄漏污染范围同码头溢油基本一致,但浓度较低,不会对东山湾养殖科研试验区和漳江口红树林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造成影响,不会对浮头湾造成影响,对东山湾的影响仅限于工程区附近海域。

醋酸泄漏时污染范围较大,除基本不会对漳江口红树林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造成影响,对东山湾的其他敏感目标(如珊瑚礁、周边水产养殖、东山湾养殖科研试验区、浮头湾的菜屿列岛保护)都将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本罐区单罐最大罐容为15万m3,在极端事故状态下,罐区防火堤内有效容积可以容纳事故液体和消防水,消防水经隔堤和防火堤截住后,受污染的消防废水储存在罐区防火堤内,待事故结束通过库区含盐污水管道系统自流至含盐污水提升池,再提升送至污水处理场。因此,每个罐的消防水基本上被隔离在各自的隔堤内。加上罐区配套的初期雨水池,消防水形成3级防控:隔堤围护—防火堤围护—初期雨水池。消防水将通过专用管线,送到腾龙芳烃厂处置。

经对本项目事故风险影响分析,本项目环境风险属小概率的风险事故,其环

境风险水平低于2×10-6,低于化工行业事故风险平均水平。因此本项目事故风险水平在可接受范围内。

根据《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开业条件技术要求》(GB18265-2000)的相关规定,本项目属于大型化学品仓库,应与周围公共建筑物、交通干线、工矿企业等距离至少保持1000m。下垵村民宅位于罐区的安全防护距离内,罐区投产之前,下垵村应当按照规划搬迁,消除安全防护距离内的敏感目标。

22

6 环保措施与可行性分析

6.1 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与对策建议

6.1.1 施工期水污染防治措施

(1)施工人员不在工地食宿,而是分散居住于附近的下垵村、古雷镇等地,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纳入当地的生活污水系统。

(2)在施工现场应设置含油污水收集池,可结合罐区建设污水池的规划设置;施工机械冲洗产生的废水应收集于污水池中,隔油处理后方可排放。

(3)加强施工过程的环境跟踪监测,在施工过程中定期对海水水质中悬浮物、COD、石油类等进行监测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检讨改进。

6.1.2 施工期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1)施工车辆应尽可能使用耗油低、排气量小的大型车辆。

(2)限制车辆行驶速度,禁止超载,保持路面的清洁,定时洒水,以减少汽车扬尘。

(3)从事土方、渣土和施工垃圾的运输,尽量使用密闭式运输车辆。施工现场出入口处设置冲洗车辆的设施,出场时必须将车辆清洗干净,不得将泥沙带出现场。

(4)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水泥、沙石料应统一堆放,设置盖棚,起尘严重的场所应加设挡尘设施,根据需要洒水抑尘。

(5)在土地平整后,在工程工艺允许的条件下,应尽快对主要施工道路实施硬化,施工场地采用覆盖、固化、绿化、洒水等有效措施,减少起尘量。

(6)施工过程中还应经常对机械设备进行维修保养,避免其非正常排放废气。

(7)每天收工前对作业现场进行清扫、洒水。

6.1.3 施工期噪声治理措施

(1)施工时严格按《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控制施工场界噪声排放,应尽量减少夜间施工的时间。

(2)尽量采用低噪声机械,工程施工所用的施工机械设备应事先对其进行

常规工作状态下的噪声测量,超过国家标准的机械应禁止其入场施工。施工过程中还应经常对设备进行维修保养,使各种施工机械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避免由于设备性能差而使噪声增强现象的发生。

(3)施工期噪声影响属短期行为,主要为午间、夜间施工干扰居民休息,因此,应禁止高噪声机械午间(12:00~2:30)、夜间(22:00~6:00)施工作业;因生产工艺要求及其他特殊情况须在午间、夜间进行施工作业的,应当事前取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午间、夜间施工意见书,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出具可在午间、夜间进行施工作业的证明,并公告附近的村民。

(4)限制施工车辆的车速;禁止夜间大型车辆运输作业,以避免对沿途村民造成影响。

(5)高噪声施工设备应尽量布置在远离声敏感目标地方,合理安排施工时段和施工布局。减少高噪声设备的同时使用率。

(6)为保护施工人员的健康,应合理安排施工人员的作业时间、作业方式,减少接触高噪音的时间,对距噪声源较近的人员,除采取必要的个人保护措施外,应适当缩短劳动作业时间。

6.1.4 施工期固体废物处置措施

固体废物中建筑模板、建筑材料下脚料、断残钢筋头、破钢管、包装袋、废旧设备等可回收综合利用;建筑碎片、碎砖头、水泥块、石子、沙子等建筑材料废弃物可作为铺路材料;而生活垃圾和少量机械修配擦油布必须分别进行清运处置和无害化处理。

陆域生活垃圾设垃圾桶收集,由古雷镇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

6.1.5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1) 建设单位必须依法缴纳水土流失防治费,委托有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本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认真组织实施水土保持方案(经有审批权的行政主管部门批复的文本),采取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措施,实行工程措施和植被措施并举,确保水土保持设施安全、稳定运行,达到控制水土流失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

(2) 建设单位应与有资质的施工单位签订具有施工期水土流失防治权利和义务条款的工程承包合同,并有违约的处理办法。同时,应加强施工现场监督和

24

检查,确保施工单位按水土保持措施要求进行施工。在主体工程竣工时,必须相应完成如绿化、砌面等护坡固土及截洪、排水等有关水土保持工作,以控制水土流失。

(3) 施工单位应根据当地雨量季节分布特征和旱季风日分布规律,选择适宜的土方施工时期,并经常与当地气象部门联系,尽量避免在大暴雨天或大风干热天施工。在雨季施工时,应搞好施工场地截水、排水工作,确保截水、排水系统畅通,以减少土壤水蚀流失和重力侵蚀。在干热季节施工时,应对裸露、松散的干燥土壤喷洒适量水,使土壤表面处于湿润状态,以减少土壤风蚀流失和尘土污染危害。

(4) 施工单位在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应努力减少地貌和植被破坏,尽量缩小土壤裸露面积。在土方施工过程中,应采取边挖、边运、边填、边压和筑堤的方式,避免大量松散土存在而造成严重的土壤侵蚀流。在建设场区周边上方山坡及两侧应开挖截水沟来减少集雨面积和地表径流,在填方区外侧边缘竖面应建筑护脚挡墙,在挖方区内侧边缘竖面应进行砌石、绿化等护坡,以防止土壤冲刷流失。建设场区地面应尽可能平缓,坡度控制在2~3度以下,搞好排水系统,以降低土壤侵蚀强度。

6.2 营运期污染防治措施与对策建议

6.2.1 营运期水污染防治措施

本项目运营期水污染源主要有罐区洗罐废水、生活污水和初期雨水。 罐区洗罐废水三年排放一次,每天最大排放量不超过32.6m3。洗罐废水通过管路重力流输送至罐区污水收集提升池,经提升后送至腾龙芳烃厂区的污水处理场统一处理,污水处理达标后全部回用作为腾龙芳烃厂的冷却塔补水。为安全起见,在防火堤外设阀门井和水封井,以隔断防火堤内外火源。

初期雨水量约为2417.4m3/次,收集进入罐区的雨水监控池(5000m3),通过管路重力流输送至罐区污水收集提升池(1000m3),经提升后送至腾龙芳烃厂区的污水处理场(600m3/h:200t/h PX含油废水处理能力,400t/h PX含盐废水处理能力)。

罐区工程的生活污水排放量较小,仅3.5m3/d,经化粪池初步处理后,管路重力流输送至罐区污水收集提升池,经提升后送往腾龙芳烃工厂的污水处理厂处

25

理;污水处理达标后全部回用作为腾龙芳烃厂的冷却塔补水。

本罐区单罐最大罐容为15万m3,在极端事故状态下,罐区防火堤内有效容积可以容纳事故液体和消防水,不必新设事故水池。消防水经隔堤和防火堤截住后,受污染的消防废水储存在罐区防火堤内,待事故结束通过库区含盐污水管道系统自流至含盐污水提升池,再提升送至污水处理场。

与本工程配套的古雷作业区南-1#、南-2#泊位码头平台面装卸操作台设置收集坎,码头面冲洗水(一次最大为8m3)和初期雨水量(40m3),从码头面收集坎自流到码头平台下方设置的2个污水池(均为20m3),通过管线输送至后方罐区污水收集提升设施,再通过管道送往腾龙芳烃厂的污水处理场统一处理。罐区东北部设一个1500m3的压舱水罐,用于接收南-1#、南-2#泊位到港船舶的压舱水,将利用船舶上的提升泵,送至压舱水罐储存,再限流排至罐区污水收集提升设施,经管道送往腾龙芳烃厂的污水处理场统一处理。

6.2.2 营运期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本项目营运期大气污染源主要为易挥发液体和气体储罐的静止储存损耗和装罐、出罐损耗(即“小呼吸”和“大呼吸”损耗),以及易挥发液体和气体储运过程泄漏。

(1) 减少油气挥发的措施

①工程设计中对轻质油品和化工品采用浮顶罐,这样可以减少油罐95%左右的呼吸跑损,从而大大减少气体的损耗和挥发;

②重质油品采用固定顶储罐, 固定顶储罐罐顶设置呼吸阀,由于重质油品挥发量甚微,基本上无油气排放。

③ 储罐的油品进出口管线应由储罐的下部接入或伸入储罐底部,同时在轻质油品储罐增设喷淋装置。

④ 为了防止管道的安全运行及油品泄漏,对管道和设备应进行防腐处理,对埋地管道采取特加强级防腐。另外,为防止设备、机泵、阀门的泄漏,安装和操作时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

⑤ 苯、轻石脑油采用外涂新型隔热材料(DT2型隔热防腐胶),以减弱夏季日晒造成的呼吸废气。

⑥ 为了防止化学品挥发散失于大气中,可以考虑将储存同类物料罐的气体空间用管线接通,并与一集气罐相连,构成一个密闭的集气系统。集气罐的储气容积可随气温和储油量的变化而自动调节。集气罐的形式主要有螺旋升降的湿式集气罐和活塞式集气罐,并配备自动化学品计量装置,以保证系统的严密性。同时,也可采用冷凝吸收器、还原吸收器、罐体刷白色涂料降温、安装呼吸阀挡板、

26

提高储罐的承压能力等方法来减少挥发损耗。

(2) 建议采用COW等先进的机械洗罐工艺技术来减少洗罐污染物排放。机械洗罐可以使物料回收率高、清罐工期短、不直接用蒸汽或热水加热,不影响质量、投入人力少,安全有保障、清洗工艺不向外排放污油,将污油经油水分离槽分离后,水作为清洗介质再循环利用,分离出的物料回收,具有综合经济效益明显等优势。

(3) 对凝点较高的石化产品管道和储运系统采用蒸汽伴热保护,所需蒸汽由腾友芳烃厂区统一供应,因而避免了罐区新建燃油或燃煤锅炉排放SO2、NO2、烟尘等大气污染物的不利影响。

(4) 罐区安全防护距离应不小于边界外1000米。

6.2.3 噪声污染控制措施

本项目全部的油品或化工品都采用管道输送,噪声源主要有各种泵的噪声和空压机噪声。主要噪声控制措施如下:

(1) 优先选用低噪声电机。

(2) 对泵房要采取隔声处理,对油泵和空压站的空压机要安装消声器;加强机械设备的定期检修和维护,避免机械故障等造成的振动及声辐射。

(3) 加强罐区绿化,在罐区周围和进出道路两侧,尤其在厂前区办公楼周围,应种植一些吸尘、消声效果好的常绿乔木和灌木,以减轻噪声对外界的影响。

(4) 进港道路两侧的用地要进行合理规划,与码头储罐区相邻的区域不再兴建新的居民住宅等噪声敏感目标。

以上噪声处理措施为常见的措施,经严格按上述措施处理后,一般可保证厂界噪声达标排放。噪声处理成本一般比较低,企业完全可接受,因而经济上较合理。

6.2.4 固体废物处理措施

本项目运营期固体废物主要有:污油和油渣、化工罐清罐残液以及生活垃圾。 污油和油渣属于《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的“HW08废矿物油”类别;混合二甲苯、对二甲苯、邻二甲苯、苯的清罐残液属于名录中的“HW09废乳化液”类别;醋酸罐和NaOH罐的清罐残液属于《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的废酸、废碱;IBA的清罐残液属于名录中的“HW49其他废物(900-041-49)”类别。本项目拟将污油和油渣化工罐清罐残液集中收集后送至腾龙公司芳烃厂自备热电站掺入煤中作锅炉燃料利用;拟将废酸、废碱、与其他不能综合利用的危废集中收集后委托漳

27

州市有资质的单位(在漳州市环保局网站公布的漳州市已登记从事危险废物处置的单位如福建省固体废物处置有限公司、浙江特力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委托处置。

这些危险固废应分别用专用密闭容器收集,容器上必须粘贴符合标准要求的标签。据业主介绍,每个罐的排污口设有一个小围堤,清罐残渣及少量残液从排污口排出后直接进入专门的容器,少量滴漏洒的残渣或残液收集在围堤内,再及时进行清扫与处理,防止残渣或残液流出造成其它污染。容器收集完残渣或残液,即用车运送到协议好的危废处置单位。小围堤(危废临时贮存场所)的设置应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要求。

储罐区应设置生活垃圾桶、垃圾箱,生活垃圾应实施废物分类收集管理;尽可能考虑综合利用,大部分可回收的物质,可委托合法厂商回收利用,不能利用的垃圾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置。

28

7 结论与建议

7.1 评价结论

漳州古雷海腾液体化工罐区工程符合《漳州港总体规划》、《福建漳州古雷区域发展建设规划》及《福建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福建省海洋功能区划》、《漳州市海洋功能区划》,选址具有可行性。

根据项目对各方面的影响评价结果:项目按照其设计要求,落实报告书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进行合理施工和营运科学管理,其对海洋环境的影响程度和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失比较小,其影响是可以接受的。施工期产生的各类污染物对附近环境敏感区和重点保护目标产生的影响较小;

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鼓励发展的行业,工程所在地环境质量现状良好,工程建设具有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在严格落实本报告书所提出的环保措施的前提下,工程建设所造成的环境影响和环境资源损失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本工程建设是可行的。

7.2 建议与要求

(1)根据规划,下垵村属于需搬迁的村庄。本项目运营后的安全防护距离为1000m。因此要求本项目运营前,周边1000m范围内的居民必须迁出。

(2)项目环保设施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运营。 (3)建设单位应加强本项目环境风险管理,建立可靠的项目事故应急机制,编制详细的操作性强的风险应急预案,并加强员工的培训和演习,在环境风险事故发生时,将环境影响减少到最小。

(4)项目投产后根据污染防治实际效果,不断完善不足之处,并定期对项目各项贮存以及环保设施进行维护、保养和检测,保证设施的正常运行,保证项目排放的各种污染物达到相应的排放标准,且对周围环境敏感点影响较小。

2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