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实践活动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来源:好兔宠物网


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实践活动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对于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的小学生来说,听过了,就忘了;看过了,就明白了;做过了,就理解了。他们最深刻的体验莫过于自己双手实践过的东西。因此,要让学生动手做数学,而不是用耳朵听数学。特别是对低年级学生的教学,因为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动,好奇心强,动手操作容易吸引学生的参与,让学生在课堂上亲手动一动,胜过老师一遍又一遍的讲解。实践证明加强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才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措施,而且还是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捷径。

1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和实践活动是数学的基石,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而那些新奇的、对生活有意义的知识和问题,往往能引起学生强烈的兴趣。

如教“平移”一节时,为了丰富学生们对平移这个问题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我让学生用一张的中方格的纸,拿来一颗小珠子放在纸的上面来回地移动,并让学生数一数向上移了多少格,向下移了多少格。在学生把珠子这样的来回移动、数格的时候。学生渐渐地清楚明白这种就是书本中所说的“平移”。在来回的移动珠子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明白了平移是物体在一个平面里移动的现象,而且观察能力得到提高。

2让实践活动成为学生全体参与教学过程

当数学教师感受最深的是,每次做数学实践活动时学生的积极性总是空前高涨,让我真切地体会到每个学生都有实践动手的欲望。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学生的聪明来自他的手指尖”,一针见血地点明了“动手”的重要性,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就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应多创造机会让学生进行实验也让学生到实验中独立完成,如比多、比多的数学问题,如果让学生单从字面

上分析解题是十分的艰巨的,可是让学生通过摆小棒的实践活动来进行学习就效果大不一样了。学生用两行的小棒,一行是6根,一行是9根,上下一一对应。那行是少的,那行是多的,多了多少根,少了多少根,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出来。比老师说半天来得准确明了。又如学习除法的初步认识也是这样,一百以内数的数数等都是这样,学生自己亲身地动一次手,实践一次对解决问题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3不拘泥于课本上说的实践活动、步骤,敢于创新

小学生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通过动手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让操作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源泉。新知识在学生操作中产生,通过学生的操作,你会发现,教学中的疑难点变得具体形象化。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摆一摆、分一分、摸一摸、数一数、拼一拼书包里的学具如书本、笔盒、铅笔等的动手操作,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发展了学生的能力,提高了教学效果。

动手能力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如学生再如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我设疑让学生猜测角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我放手让学生合作探究,通过选择、实验来完成学习。学生根据事先用两小棒做好的一个活动角,两个大小相等、边的长短不等的角以及两块三角板,让学生自己选择工具,小组合作实验来探讨一个角的大小跟什么有关,同学们经过合作探究,学得很主动,在交流信息时,出现不同的见解,能从不同的侧面,用不同的学具来解决问题。有的学生会得到“两条边叉开越大,角越大;两条边叉开越小,角越小”。有的学生会得到“两个角的大小相等,所以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有的学生会通过动手实践得出比较两个角的大小的不同方法等,这样的课堂教学开放而且有效,学生学得很主动,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学完此内容后,课后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以直观与动手操作为基本手段,引导学生把生活中对图形等的感受与有关知识建立联系,用所学的知识(三角形、线段等)设计图案,可以是把生活中的事物进行创新,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进行设计,既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想象力,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又促进了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世界,更能增强学生的应用知识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4实践活动、语言表达与思维的有机结合

在实践活动中不是单纯手的操作,也应该有语言和思维的有机组合。一双再灵巧的手,做的东西不懂向别人讲述,这样一件遗憾的事。况且,操作以理论再现,方可以流传。因此,在实践操作时,要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汇报自己实践操作过程。语言要向精、简、练、确的目标进发。因此,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较多的机会去展示自己的数学才干,同时认真倾听别人的想法,学会进行数学交流与思辩,以增强整体交往合作意识。日常教学活动中,我有意识地安排学生通过同桌合作、伙伴合作、小组合作等方式进行剪、拼、画、搭等各种操作体验活动,利用集体的力量与智慧来探究并解决问题。在训练中语言能力到提高,对书面语言的理解也有一定的帮助,思维也得到扩展。

请一部分同学上讲台前,举起自己小组拼成的图画,说说你们拼的是什么?用到了哪些图形?

小组合作拼贴图形这一个开放性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利用已经学过的图形拼出一幅美丽的图画作为今天三八妇女节的礼物送给你的妈妈,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行探究性学习,不但激发了学生探索的积极性,更提高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同时在师生、生生互动的小组学习中,他们学会了与人相处,学会了交往合作,学会了互助互帮、取长补短。他们思维活跃,互相激励,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感受集体智慧的能力,品尝合作学习的乐趣,也使课堂教学不再出现被冷落和遗忘的角落。

每一个学生都是具有创新能力的,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我们每一个教师的责任,也是为每学生学数学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