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的研究

来源:好兔宠物网
莫申容: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的研究

城乡建设与发展

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的研究

莫申容

(中共重庆市沙坪坝区委党校,重庆 400038)

[摘要]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出了新要求,但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存在政治领导力弱化、组织动员力不强、治理服务能力不足、凝聚力不强等困境,给新时代农村工作带来了挑战。为提高农村工作的成效,可从突出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领导力、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动员群众的能力、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治理服务能力、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等几方面入手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

[关键词]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A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地区的战斗堡垒,发挥着主导作用,是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三农”工作方针政策的执行者。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这为新时代农村基层党建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已成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也离不开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主动积极作为。基于此背景,本文将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作一研究。

乡村治理服务能力等。所谓政治领导力即基层党组织要坚持政治属性,充分发挥政治功能,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各项政策,既要吃透上级精神,又要不折不扣、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创造性执行,确保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从而保证基层经济社会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有序发展。自我革新力指基层党组织要时刻检视自身存在的问题,做到组织设置规范合理、组织生活制度健全、党员管理有方,并通过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组织动员力指基层党组织与广大群众联系最为密切,是基层治理的主导者,国家意志与群众利益统一的纽带,组织动员力就成为基层党组织存在和发展的灵魂,要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把群众组织动员起来,紧紧团结起来,形成乡村治理的强大合力。改革发展力指基层党组织应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具体部署中,推动基层经济社会生态等各领域的发展,在积极推进产业发展,促进老百姓增收,改善农村自然和人居环境等方面发力,切实把组织力转化为基层发展的现实生产力。

1 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内涵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基层党组织组织力”这一概念,赋予党的建设研究新视角。为有效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首先应准确理解“组织力”的内涵。“组织力”概念最初是基于企业组织而言,强调企业组织架构、凝聚力、执行力、变革能力、创新能力等,而将“组织力”用于政治学还是一个比较新的学术语。因此,既可借鉴企业组织“组织力”的合理内涵,又应注意存在的差异性,防止生搬硬套将其运用到基层党组织“组织力”。

目前学术界尚未对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作统一的定义,学者们根据其核心要素多角度的理解其内涵。有学者认为“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是党基于现实境况,为完成其肩负的职责与使命,对内进行组织建设和队伍优化,对外实现社会秩序整合和增强影响力的综合表达。”还有学者认为“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主要指基层党组织为完成其承担的职责任务、实现党组织的工作目标而组织凝聚动员影响基层社会各方面力量的能力。”综上,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主要包括自我革新力、政治领导力、组织动员力、改革发展力、服务治理能力等。

由此,可以给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作如下定义: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党员管理、组织优化以及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完成各项职责使命、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所体现出的政治领导力、自我革新力、群众组织动员力、改革发展力、

2 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困境

我们党历来都非常重视农村党的建设工作,这也是“三农”工作取得成效的重要经验。但新时代的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也存在不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具体表现如下。2.1 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领导力弱化

政治领导力决定着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强弱,基层党组织政治领导力的提升一直以来也都是放在首位的。但也有少数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政治领导力方面有弱化的倾向。一是有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涉农政策等时不能用接地气的语言讲明、讲透,老百姓难以产生思想认同,迅速吸纳新思想、新理念,抵制农村各种不良思想。二是有的农村基层党组织缺乏掌控本村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能力,不能很好地将党的涉农政策与本村经济社会发展对接起来,制定适合本村实际的发展规划、发展对策。三是少数农村基层党组织缺乏担当意

[收稿日期]2020-02-03

[作者简介]莫申容(1986—),女,重庆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行政管理。

-285-

城乡建设与发展

识,遇事拖诿、得过且过,有问题有矛盾就往上推,不能解决好老百姓的切实利益问题。

2.2 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动员力不强

人民群众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动员群众的能力就是组织力建设不可缺少的能力,将农民群众组织动员到乡村建设中来,解决好与其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问题。但近年来,少数农村基层党组织脱离农民群众、服务意识淡薄、党群关系有弱化的趋势,基层党组织组织动员力随之降低,难以将农民群众动员起来、组织起来,导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集体活动等难以顺利进行。比如乡村道路的修建、公共卫生处理、村民会议等工作,难以得到广大村民的支持。2.3 农村基层党组织治理服务能力不足

基层治理服务能力指农村基层党组织及村民委员会合理配置公共资源,为本村村民提供公共服务,及时化解各种矛盾纠纷、利益冲突,处理公共卫生安全事件等,以实现乡村善治。随着基层群众自治制定的实行、乡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治理现代化的推行,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治理能力和服务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但仍存在不足之处。一是土地征用、房屋拆迁、脱贫致富等利益分配过程中所衍生出的矛盾,有的基层党组织在化解矛盾冲突时,缺乏法治思维,方式简单粗暴。二是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少数党员干部缺乏宗旨意识,开展群众工作时缺乏热情,得过且过,认为村民的事情都是些麻烦事,不愿帮助村民解决实际困难,提供的公共服务更是无法满足村民的需求。2.4 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不强

一是农村党员的管理方式有待改进。当前农村大多数青壮年都外出务工,留守农村的基本上是老人、妇女和儿童,农村的年轻党员也就相对较少,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对农村流动党员又缺乏有效的管理,长期处于一种游离状态。虽然可借助QQ、微信、短信等现代化方式开展工作,但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二是农村基层党组织活动形式较为单一。党的组织生活是党组织凝聚力提升的主渠道,但当前有的基层党组织生活内容与形式较为单一,不同程度的存在形式主义,组织生活吸引力不强,比如“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多以理论学习为主,照本宣科,念念文件、读读材料,或下发学习材料,全靠自觉学习。长此以往,有的党员就不愿参加组织生活,参与动力也不强,必然带来党组织凝聚力的下降。

3 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的对策建议

3.1 突出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领导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要突出“政治功能”,这为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指明了方向。政治功能是党组织的灵魂,只有把政治功能放在首位,才不会背离党的宗旨,偏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因此,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必须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领导力。一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应契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真正发挥在政治经济社

-286-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年第31卷第7期(总第483期)

会文化等方面的领导作用,掌握主动权、决策权,科学规划农村地区各项事业,“提升在农村地区政治发展的把控力、经济发展的规划力、文化发展的引领主导力、社会发展的稳定与保障力、生态环境的治理力”,进而提升自身的领导力,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经济繁荣发展。尤其是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推进过程中,更需要农村基层党组织强化领导能力,积极主动作为,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切实担负起领导的职责使命,协调好、组织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人、财、物资源,调动农民、农村各个经济组织的主动性、积极性,保证乡村振兴战略不偏离正确方向。二是加强农村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领导班子成员的政治素质、政治能力是提升基层党组织政治领导力的前提,只有那些在村民中威信高、能干事、能带领大家致富的党员干部,才能助力乡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应加强党员干部培训,不断提升其党性修养、组织协调能力、做群众工作的本领,切实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强、业务精、懂管理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干部队伍。

3.2 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动员群众的能力

我们党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把组织动员群众作为一项重要工作,通过有效的组织群众、动员群众取得革命战争的胜利、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当下,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样需要广大群众的支持参与,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因此,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增强组织动员群众的能力,这也是其组织力不断提升的不竭动力,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成功的关键。一是要密切联系群众,满足群众需求。农村基层党组织中的党员干部,他们具有双重身份,是党员也是农民,能与广大村民打成一片,容易了解掌握村民的实际需求,可充分发挥这一优势,组建一支农村党员服务团队,深入村民家中了解群众、服务群众、拉近与群众的关系。二是组织动员群众的方式应多样化,一方面充分运用网络媒体广泛开展组织动员工作,加强宣传引导,另一方面发挥好村民议事会、村民代表大会等农村各类议事会机构的作用,开展多层次协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小事由村民作主,从而增强广大村民投入农村各项事业发展中的自觉性。

3.3 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治理服务能力

加强基层党组织乡村治理能力,深化为民情怀是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必要举措。为此,要牢记党的根本宗旨,扎根于广大人民群众中,力求在乡村治理、服务群众中不断提升组织力。首先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服务能力。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民的诉求日益增多且多样化。因此,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深入群众,实际了解农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各种利益诉求,只有掌握了农民的具体需求,不断细化服务内容,才能提供精准化的服务,提高服务的针对性,解决好农民群众的小事、急事、难事,努力服务好群众所需,服务好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服务好农村的和谐稳定。其次提升乡村治理能力,积极探索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之路。一是加强村民自治。深入推进党务、政务、村务公开,鼓励引

王慧蕊,等:乡村振兴战略下特色小镇农旅双链发展模式的调查

城乡建设与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下

特色小镇农旅双链发展模式的调查

——以济南市平阴县玫瑰镇为例

王慧蕊,王增昊

(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 济南 250355)

[摘要]特色小镇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平台。近年来,随着我国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创意农业与生态旅游相结合的产业发展模式,已成为发展特色小镇的重要依托。以济南市平阴县玫瑰镇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玫瑰镇特色小镇发展现状及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旅游产业进行实地考察分析,对“农旅双链”发展模式下的特色小镇建设提出建议与思考。

[关键词]乡村振兴;特色小镇;农旅双链;玫瑰镇[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1 特色小镇与农旅双链发展模式简介

1.1 特色小镇

特色小镇,即依赖于一定的特色产业与特色环境(地理、文化、生态)的新型城镇化开发项目,应具备特色明确、可持续性产业、绿色生态、美丽宜居的特征。

其中,特色小镇,重在“特色”。特色,即不同于其他事物独有的特征,体现在具有独特的资源禀赋,核心是特色产业。有了特色产业的支持,才能更快地延长产业链、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其依托产业包括旅游产业、历史文化产业、农林牧渔产业、综合产业等。Trustdata平台发布的2017年《旅游特色小镇行业研究报告》中显示,在特色小镇建设中,旅游业不断完善,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产业模式占很大比例。

[收稿日期]2020-02-19

[作者简介]王慧蕊(1996—),女,在读本科生。

1.2 “农旅双链”发展模式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迅猛发展。在此背景之下,国家提出“农旅双链”的发展模式,旨在将创意农业与旅游业整合,促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旅游业涉及面广泛,产业链很长,在实现第三产业发展、拉动当地经济增长中有着重要地位。再者,乡村景观、农耕文化等又可以提供丰富的旅游资源。农业产业化是实现镇域农业工业化的必由之路,将农业和旅游业结合,形成旅游产业链条与农业产业链条,促进共同发展。

“农旅双链”的发展模式,借助旅游业带动人气,形成品牌宣传效应,开发农产品和乡土资源,使农地变为景观、旅游地变为农作物产地。农民有机会可以跳出局限化农家乐,走进工厂,成为农副产品品牌加工生产者,促进旅游业与现代农业

导村民参与乡村治理,提高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意识,实现村民的事村民商量着办的良好氛围。二是加强依法治理。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引导农民群众学法、懂法、用法,自觉守法,真正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法治环境。三是发挥德治引领作用。大力推进移风易俗,深入挖掘村规民约,着力培育村民良好的乡风、民风、家风,同时还要加大乡贤培育力度,发挥其在乡村治理中的引领作用。3.4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

第一,扩大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覆盖面,这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的根本前提。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确保做到“有群众的地方就有党的工作,有党员的地方就有党组织”,农村中的每名党员都有党组织,都能找到党组织,充分发挥他们在乡村各项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第二,针对常年在外的流动党员进行规范管理和适当的制度约束。借助大数据平台,对流动党员进行动态监督,密切关注他们的思想动态,督促他们及时向党组织提交思想汇报,不断学习党的新思想、新理念,

同时要保持与流动党员的紧密联系,让他们感到党的关怀温暖,自觉主动关注党组织动态,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第三,严肃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生活,从政治生活入手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农村党员的教育、管理应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为指南,比如“三会一课”围绕乡村发展交流本村发展思路,学习别村的成功发展方法,主题党日活动围绕农村发展这一主题,开展一些具体的实践活动,农村党员的考评、评先评优也应重视农村工作实绩指标的占比。

[参考文献]

[1] 颜俊儒,梁国平.乡村治理视角下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

提升[J].理论探讨,2019(2).

[2] 冯嘉雯,白玉,徐祥珉.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问题刍

议[J].领导科学论坛,2019(21).

[3] 修楠,曾军.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提升路径研

究[J].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2019(3).

-28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