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等待,就是幸福
小时候,那记忆中云蒸霞蔚的早晨,总会被一只愤怒的大公鸡的嘶叫声啄醒,太阳穿过疏疏的棚杆,模模糊糊地笑着,我小小的影子 (据奶奶说特像小鸡雏!)就在花棚子里,西跳跳,东颠颠,捣鼓那盆凤眼莲,它结了淡紫色的花苞,抿着嘴,羞涩样,我便眼神发亮地盯着这些花苞.那些水灵灵,颤巍巍的小东西,我双手交握,虔诚的等待着绽开的瞬间,一副急不可耐的样子,仿佛要开的是我,而不是那些小东西.奶奶说:“那还花被你盯得不好意思开来,不是你这个等法,等你吃饱了饭,花就开了!”我被哄着吃了顿早饭,抛了碗筷,到花棚一看,花真的开了,但当时并不是预想中的那么高兴,那花是奶奶从二婶家借来的.我反而怀念那时等待花开,花又不开时的兴奋.谁说,等待不是一种幸福呢? 小学时,贪玩《小猫种鱼》那课却学得相当认真,回到家,拽着比我高三倍的锄头,翻开了二叔刚种好的玉米地,“叽哩哗啦”撒了奶奶用来祭神的糖,那糖是奶奶平时碰都不让我碰的,现在让我全都倒了进去.回到家里,自己笑,掰着手指,打算盘:一颗糖,要是长出两颗糖,(两个手指头)两颗糖,就有四个(四个手指头),如果是三颗呢……我笑得口水不知怎的就流了下来,等待着那充满美味的日子,就希望我的糖快点发芽长大,于是每天清早,推滚着大木桶,浇玉米地去了,村里人都说:瞧三驴子家的丫头,多勤快!如是两季,玉米棒子`噌`的长,我的糖儿,倒是一点消息也没有,到了收玉米那天,二叔挑了几担子玉米到奶奶家说:“今年玉米特别甜.”我暗自呸了二叔一大口子想:那是我埋了糖在玉米地里,玉米吃了我的糖才甜的.我并不在意那玉米地里的玉米,二叔反而念念不忘,每次碰到我回家都摸我的头:“还记得那年的玉米地不?”当然,还有那几颗让我等待了许多年的玉米地里的糖,在农人的眼中,谁说,等待不是一种幸福呢? 现在,远离故乡,那份乡情难以割舍,二叔银白的鬓发和金黄的玉米地成了鲜明的对比,我等待着他们的佳音,奶奶说她一辈子都没有见过雪,特别是桂林的雪,桂林山水甲天下呀,到底想看一看,末了,她说孙儿啊,等你考上了大学,带奶奶看看桂林的雪吧!恩,那是我和一场雪的约会啊,谁说,等待不是一种幸福呢?
等待,像一种希翼;等待,像一个盼头;等待;像一种责任.
等待,就是幸福.
5.12事件有感
朝霞中,看着红日冉冉升起,校园的五星红旗在风中渐渐飘动,鲜红的颜色如血,更如一团熊熊的烈火在燃烧.生命,是每个人都拥有的.但,它却只有一次.生命是顽强的,也是脆弱的,需要我们专心呵护.对自己的生命负责任,我们首先要注重身体的安全和健康,懂得远离危险,防范侵害. 此时的我,不禁想起那场8级的四川大地震, 那一个个无辜的生命,那一双双无助的眼睛……
2008年5月12日下午14点28分,一场特大的地震毫无征兆地袭击了汶川..面对这场突
如其来的横祸,已给四川带来了巨大的损失.2008,我们热烈期待的欢笑与阳光,却不料被一路风暴阻隔.“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抗震救灾牵动着亿万陇原儿女们的心.
生命是脆弱的,但也是幸福的.我可以一路上感受天地灵气,草露清清,云儿浅浅,碎风点点……让生命简单的延续.而那些莺莺燕燕,已不再是一种繁荣漂亮.四川那8级的大地震,使一位位花样年华的少年,一位位年过花甲的老人等6万多人丧失了生命.这惊人的数字,不禁使每一位同胞的内心一震.许多人在看四川抗震的报道时,鼻头不禁一酸,泪留满面.“虽然我们不是四川人,但是我们都是中国人!”在这一时刻,不正正验证了这句话吗?人们都渴望天佑,但也深知“天有不之云”.日本大阪华人企业家在捐赠后接受采访说:“我可以少吃一口饭,少喝一口水,也要挤出钱来救助祖国灾难中的同胞.”因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已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千千万万海外侨胞的心声啊!地震无情人有情,这场地震给灾区的同胞们造成了巨大的创伤和痛苦,震撼着每个人的心灵,中国人民在经理了今年初的重重灾难后,面临再一次的严重的考验.自然灾难突如其来,但人人都慷慨解囊.正如旅美闻名作曲家赵宝昌1991年即兴写的《赈灾歌》所唱:“赈济我骨肉同胞,炎黄子孙友谊重,岂在你钱多钱少.”
有一位小孩已被倒塌的房屋埋在地里死亡了.但他的手中还紧紧地握着一支笔,深深地透露出他还不愿死亡,他要读书啊!一日一夜,一明一灭,一生一死.说不清道不白,最是生死临界的感觉.高尔基曾经说过:“书要算人类在走向未来、幸福、富强的道路上所创造的一切奇迹中最复杂、最伟大的奇迹了.”难道着不是真理吗?
同学们 ,让我们伸出暖和之手,为受灾的人们献出一片爱心吧!你的爱心可以为处在风雨中无家可归的灾民送去暖和,可以救助因灾难而失学的孤苦伶仃的孩子们,让他们感受到他们并不孤单,感受到我们社会大家庭的关爱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