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主创新的中小企业金融支持体系——浙江省的经验和做法
来源:好兔宠物网
Investigati。n l调查 1, 推进lI 小似l fl l三创新 I,,浙汀 特以食业为 体, 合符炎资源, 地制 构边 rl 创新金融支持体系。似也受制J 地方金融乍态环境及 业n 的缺陷,ql,J、 业fl 创新的资 需求难以得剑仃效满足,哦需培育多庀化的tIl小食业蹈虫资体系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基于自主创新的中小企业金融支持体系 浙江省的经验和做法 >>文/徐海洁 小企业发展条例>指导意见》《浙江省人 民政府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小企业 贷款风险补偿试行办法》等一系列政策、 法规鼓励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进行成 果转化。其中,浙江省中小企业成长贷款 融资平台运用良好的风险控制体系,在缓 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方面成效显著。截至 2007年9月中旬,“平台”已为省内96家 成长型中小企业按基准利率优惠发放贷 款15895万元。 同时,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主 要用于成长性中小企业的创业辅导和服 务,支持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和技 术创新。一些企业将在资金、上市融资辅 导等方面得到重点扶持。此外,浙江省于 2005年率先开展了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 工作,开创了我国“政府补偿银行破解小 企业融资难”的先例。2005年在工行、农 行两家银行试点推行。共发放按风险补偿 口径计算的小企业贷款45.5亿元,比上 年新增26.3亿元。2006年,浙江省小企业 贷款风险补偿工作在上年试点的基础上 中小企业是浙江经济的一大特色和 心,金融部门在企业的自主创新活动中发 全面推开,到2006年底,全省52个市县 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给小企业月均贷款为 244.75亿元,比年初新增104.23亿元,比 2005增长了3倍。 优势,已经成为推动浙江经济发展、增加 财政收入、扩大外贸出口、促进就业的重 要支柱。据统计,浙江省53万家企业,其 中九成是中小企业。全省中小企业提供的 就业岗位约占全省90%,为农民人均年收 入创造50%以上的增加值,创造的财政收 入约占全省财政收入的60%,提供的外贸 挥着重要的资金支持和服务功能。在推进 中小企业自主创新中,浙江省坚持以企业 为主体,整合各类资源,因地制宜构建自 主创新金融支持体系。 信用担保体系初显规模。近年来,浙 江省信用担保体系初显规模,出现了一大 批担保实力强、风险控制良好、运营管理 全方位的支持 浙江省先后出台《浙江省促进中小企 规范、社会效益突出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 机构,使担保体系发展的规范性、有序性、 出口额约占全省70%。作为现代经济的核 业发展条例》《贯彻实施<浙江省促进中 48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稳定性有了较大提高。 2006年杭州、宁波两地的R&D人员在全 将财政支持集中于研发与项目启动阶段, 到相互分工,配套跟进,风险分摊,持续发 展。设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是另一有 服务支持体系的发展十分迅速。据 统计,目前浙江省已有4500多家中小企 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较为稳固 的协作关系,正在合作研发的项目有 3600多个,其中30%进入了中试阶段。在 近3年创建的300家产学研共同体中,由 中小企业加盟的占了90%以上。现已建起 省级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中心、产品检测中 心、质量认证中心180多个,共性技术服 部R&D人员中占到43%,其中43%的博 将金融支持集中在创新成果推广阶段,做 士、64%的硕士分布在杭州。杭州、宁波、 绍兴三地的R&D经费占全部经费的 67%,其中仅杭州就占了33.8%,宁波所占 效手段,引导金融机构、风险投资公司将 的比例为18.5%。相应地,专利申请数也 集中在该三地,比例为59%。丽水、舟山、 衢州等地由于R&D经费投入少、高层次 人才匮乏。长期这样会妨碍浙江省整体竞 争力的提升。值得一提的是宁波。在R&D 资金投向极具发展潜力的科技企业群体, 以期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凸现创新基金 的“杠杆效应”。同时,建立企业自主创新 的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和担保基金,以适当 引导金融机构对自主创新企业提供差别 务中心26个。这些技术创新机构已帮助 2046家中小企业解决技术改造、产品开 发等创新难题1.2万多个。与此同时,由 中小企业自主创建的技术研发中心累计 已有近万家。 渴求发展资金 长期来,由于受地方金融生态环境及 企业自身缺陷的影响,浙江中小企业自主 创新的资金需求难以得到有效满足,结果 是可能直接导致浙江经济竞争力的下降。 国际上一般认为R&D经费支出占 销售收入1%以下的企业难以生存,达到 3%可以勉强维持,占5%以上的企业才有 竞争能力。发达国家企业的R&D经费支 出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一般在3%左右。 2006年,浙江省民营科技企业R&D经费 仅占总收入的1.94%,比上年提高0.11个 百分点;R&D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 例为2.1%,比上年提高0.15个百分点,研 发投入增加幅度偏小。R&D经费投入占 总收入3%以下以及无R&D经费投入的 企业数量占全部企业的71.6%,其中无 R&D经费投入的企业占42%。数据表明 企业开展科技创新的活动并不普遍,直接 影响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专利是知识产权的重要种类,也是企 业科技产出中知识性成果的重要类型。与 2000年相比,2006年有专利申请的企业 比例由16.8%上升到30.1%,但其中发明 专利申请只占17.1%;有专利授权的比例 由14.8%上升为22.5%,其中发明专利授 权只占11.1%;有发明专利申请、发明专 利授权和拥有发明专利的企业比例分别 只占15.3%、7.8%和14.6%。这从另一个 侧面反映了浙江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并 不强。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地区差距明显。 经费仅有杭州一半稍强、高层次人才只有 杭州一半不到的情况下,不仅专利申请数 是杭州的1.88倍,专利授权数是杭州的 2.2倍,而且拥有发明专利数也超过杭州, 发明专利授权数是杭州的1.66倍。 目前科技活动经费中主要是企业自 有资金。2006年浙江中小企业的科技活 动经费总额为2726140万元,与2004年 相比增长了57.18%,其中84%左右都是 企业自有资金且增幅最大,达到60.34%, 金融机构贷款和政府资金的增幅分别为 35.76%和50.69%。2006年企业自有资金 在科技活动经费总额中的占比稳中略升, 与2004年相比上升了0.6个百分点。政 府资金在科技活动经费总额的占比则维 持在3-3%左右。 事实上,浙江中小企业融资难矛盾一 直比较突出,尤其是数量达全省工业企业 99%以上的规模以下中小企业更是苦不 堪言。由浙江中小企业局提供的调查资料 显示,全省约有70%的中小企业存在着融 资难。结果是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的存 活率和平均生命周期指标不高,其中存活 率不到五成,在此情况下自主创新显然沦 为空谈。 多元化的金融支持体系 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技术 创新的资金支持,为中小企业的技术引 进、研发、新产品试验与推广等提供贷款 服务,培育多元化的中小企业融资市场体 系,逐步形成一个推动中小企业自主创新 的金融支持体系。 加大政府对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扶 持。政府可以拨出一定额度的公共财政重 点用于中小企业自主创新,促进企业提高 研究开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重。此外, 财政与金融支持企业自主创新互动协调, 化、标准化的金融支持。 鼓励银行把资金投向政府重点扶持 的创新型中小企业。积极探索对商业银行 开展小企业贷款给予贴息支持或风险补 偿的有效途径。对创新型中小企业的融资 需求降低门槛,或适当转变方式。对在小 企业贷款业务上表现出色的地方法人银 行业金融机构,准予其跨区域增设机构和 网点,形成多种形式的地方金融机构。还 可以适当开展知识产权和非专利技术等 无形资产的质押贷款,对重大科技专项资 产实行证券化,发展可转换债券、票据贴 现等低风险业务。 拓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帮助 企业进行直接融资,鼓励和支持有条件 的中小企业争取上市,或通过借“壳”、买 “壳”等方式上市。适当降低上市“门槛”, 建立中小企业融资平台,逐步建立中小 企业上市育成体系。政府在有关风险投 资的各项地方配套政策法规下,培育和 规范产权交易市场,使风险投资业真正 成为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的资 金支撑体系。 建立多层次的信用担保体系。一方面 由政府出资组建具有法人资格的地方性 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专门对符合担保 条件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并可对其 直接进行小额的特定项目融资。另一力 面,鼓励加入行业协会的会员企业自己出 资建立会员融资担保机构,解决会员问的 融资担保问题。 建立高效的信息沟通平台。组织实施 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支持中小企业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运营效率和增强 市场开拓能力。通过信息沟通平台,将具 有发展潜力的项目及时推介给金融机构, 以保持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畅通。嘎 (作者为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副教授) 4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