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楼板裂缝鉴定报告(范本)

来源:好兔宠物网


№ J/D

鉴 定 报 告

委托单位: 重庆金港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工程名称:重庆市黔江区金港·观山水一期D栋 鉴定内容: 楼板结构安全性 报告日期: 2011年9月23日

重庆市建设工程质量检验测试中心

委托单位:重庆金港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重庆市建筑工程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施工单位:江苏弘盛建设集团重庆分公司 监理单位:重庆新鲁班监理公司

鉴 定:

审 核:

批 准:

鉴定单位:重庆市建设工程质量检验测试中心 地 址:重庆市渝中区人和街31号 联系电话:,, 邮 编:400015

本报告共8份,其中正本 2份,副本 6份。

目 录

1工程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鉴定的目的、内容及方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目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内容及方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主要鉴定依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主要检测设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结构现场检测情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楼板混凝土强度检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楼板厚度检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楼板钢筋配置检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楼板裂缝宽度、走向检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鉴定结论及建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 附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一:抽检楼板厚度测点位置示意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二:抽检楼板裂缝特性示意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图三:二~三十一层平面布置示意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重庆市黔江区金港·观山水一期D栋

楼板结构安全性鉴定

重庆市建设工程质量检验测试中心受重庆金港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委托,对重庆市黔江区金港·观山水一期D栋楼板的结构安全性进行鉴定。接受委托后,我中心检测人员于2011年9月13日至15日在工程现场,依据“合同”内容和相关规范的技术规定对该栋住宅楼板进行了检测,经对搜集的技术资料、检测数据进行计算、整理及分析后,现提供报告如下:

1工程概况

金港·观山水一期D栋工程位于重庆市黔江区滨江路地段(黔江区植物油厂内),建筑用途住宅。该工程地上共34层,其中负一层为地下室,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 基础为人工挖孔桩;建筑总高为99米,建筑面积约27945㎡;建筑按丙类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结构抗震等级为三级,合理使用年限为五十年。

该工程建筑单位为重庆金港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为重庆市建筑工程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施工单位为江苏弘盛建设集团重庆分公司,监理单位为重庆新鲁班监理公司。该工程于2009年5月开工建设,2011年4月竣工。

2. 鉴定的目的、内容及方法 目的

该栋住宅楼业主在接房及装修过程中,发现部分楼板存在贯穿性裂缝,这些裂缝是否会对楼板的安全使用造成影响,是业主普遍关心的问题,基于此目的,重庆金港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特委托我中心对该栋住宅部分的楼板结构安全性进行检测鉴定。

内容及方法

根据现场踏勘,结合该工程的实际情况,本次检测鉴定的主要内容如下: 1、采用混凝土回弹仪,检测楼板的混凝土抗压强度; 2、采用楼板测厚仪,检测楼板的厚度;

3、采用钢筋位置测定仪,检测楼板钢筋的配置情况;

4、采用肉眼观察及裂缝测宽仪、卷尺等设备,检测楼板裂缝的宽度、长度、走向等特性;

5、根据上述实体检测结果及施工情况的调查,分析楼板开裂原因,对楼板的结构安全性及耐久性进行评价,提出楼板裂缝处理方案。

3 主要鉴定依据

重庆金港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与重庆市建设工程质量检验测试中心签订的技术合

同书;

《设计施工图》(含设计更改)及竣工资料;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 《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44-2004);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0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 其它相关的规程、规范。

4 主要检测设备

主要采用以下设备进行现场检测工作: 裂缝测宽仪 BJQF-1 (编号:Q-126 ); 混凝土回弹仪ZC3-A (Q-099);

钢筋位置测定仪DJGW-1A (编号:Q-108); 楼板测厚仪DJLC-A(编号:Q-125); 卷尺。

以上设备均在检定或校准周期内,并处于正常状态,仪器设备的精度应满足检测项目的要求。现场检测人员均取得检测上岗证。

5结构现场检测情况 楼板混凝土强度检测

采取回弹法对该D栋住宅楼工程的楼板混凝土抗压强度进行抽样检测,抽样检

测的住户及楼板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结果见表,现场检测相片见图。

表:楼板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结果表 序号 构件名称 1 2 3 4 5 6 7 8 9

轴线位置 (D-2)~(D-3) (D-P)~(D-U) (D-3)~(D-5) (D-H)~(D-M) (D-10)~(D-15) 1/(D-J)~1/(D-l) (D-4)~(D-10) (D-J)~(D-l) (D-10)~(D-15) 1/(D-J)~1/(D-l) (D-4)~(D-10) (D-J)~(D-l) (D-1)~1/(D-2) (D-G)~(D-K) (D-2)~(D-4) (D-U)~(D-X) (D-2)~(D-3) (D-P)~(D-U) 设计强度是否符合平均值 最小值 标准差 推定值 等级 设计要求 C30 C30 C30 C30 C30 C30 C30 C30 C30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回弹强度计算(MPa) 23-1住宅 客厅顶板 23-1住宅 卧室顶板 29-3住宅 卧室顶板 29-3住宅 客厅顶板 30-3住宅 卧室顶板 30-3住宅 客厅顶板 25-1住宅 卧室顶板 22-2住宅 客厅顶板 19-1住宅 客厅顶板

图:楼板混凝土抗压强度现场检测相片

根据表的检测结果,按《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 23-2001)及设计图纸的相关要求,经对检测数据计算处理后得到如下结果:楼板测区混凝土抗压强度推定值平均值为,最小值为,所抽检的楼板混凝土抗压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楼板厚度检测

采用楼板测厚仪对该栋住宅工程的楼板厚度进行了抽样检测,抽样检测的住户及楼板厚度检测结果见表,每块楼板的厚度检测点位置见附件一,楼板厚度现场检

测相片见图。

表:楼板厚度检测结果表 序号 构件名称 轴线位置 测点 检测厚 平均值 设计厚 允许偏 是否符 编号 度(mm) (mm) 度(mm) 差(mm) 合要求 1# 1 29-3住宅 卧室顶板 (D-10)~(D-15) 1/(D-J)~1/(D-l) 2# 3# 4# 5# 6# 2 29-3住宅 客厅顶板 (D-4)~(D-10) (D-J)~(D-l) 7# 8# 9# 10# 11# 3 30-3住宅 卧室顶板 (D-10)~(D-15) 1/(D-J)~1/(D-l) 12# 13# 14# 15# 16# 4 30-3住宅 客厅顶板 (D-4)~(D-10) (D-J)~(D-l) 17# 18# 19# 20# 21# 5 25-1住宅 卧室顶板 (D-1)~1/(D-2) (D-G)~(D-K) 22# 23# 24# 25#

92 98 109 99 89 102 107 109 108 101 115 104 102 108 103 111 95 95 96 104 104 106 93 96 110 102 100 +8,-5 是 100 100 +8,-5 是 106 100 +8,-5 是 105 100 +8,-5 是 97 100 +8,-5 是

图:楼板厚度现场检测相片

根据表的检测结果,按照《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2011版)及设计施工图的要求,所抽检的楼板厚度满足设计要求。

楼板钢筋配置检测

采用钢筋位置测定仪对楼板板底钢筋配置情况进行了抽样检测,抽样检测的住户及楼板板底钢筋配置检测结果见表,楼板钢筋配置现场检测相片见图。

表:楼板板底钢筋配置检测结果表

保护层厚度(mm) 序号 构件名称 轴线位置 实测值 23-1住宅 1 客厅顶板 23-1住宅 2 卧室顶板 29-3住宅 卧室顶板 29-3住宅 客厅顶板 30-3住宅 卧室顶板 30-3住宅 客厅顶板 (D-2)~(D-3) (D-P)~(D-U) (D-3)~(D-5) (D-H)~(D-M) 钢筋直钢筋直径、径、间距间距实测值平均设计值(mm) 值 (mm) 7@140 7@124 7@163 7@173 7@148 7@198 7@148 7@142 7@172 7@140 7@176 7@169 7@180 7@174 7@152 7@150 7@150 7@152 7@150 7@150 7@180 7@180 7@180 7@180 7@180 7@180 7@180 7@180 7@180 7@180 7@180 7@180 7@150 7@150 7@150 7@150 横向 23 25 22 20 23 30 24 纵向 31 32 32 23 36 26 30 横向 19 17 17 16 17 18 17 纵向 20 18 18 18 18 18 18 3 (D-10)~(D-15) 横向 19 21 19 19 18 18 19 1/(D-j)~1/(D-l) 纵向 17 16 18 18 18 17 17 (D-4)~(D-10) (D-j)~(D-l) 横向 19 21 19 19 18 18 19 纵向 23 18 24 24 22 18 22 4 5 (D-10)~(D-15) 横向 18 18 20 18 18 20 19 1/(D-j)~1/(D-l) 纵向 16 19 17 17 16 38 21 (D-4)~(D-10) (D-j)~(D-l) (D-1)~1/(D-2) (D-G)~(D-K) (D-2)~(D-4) (D-U)~(D-X) (D-2)~(D-3) (D-P)~(D-U) 横向 16 16 16 15 14 16 16 纵向 22 21 19 20 21 18 20 横向 21 18 16 17 18 18 18 纵向 25 24 24 24 22 25 24 横向 19 23 22 24 27 27 24 纵向 28 30 27 26 28 24 27 横向 13 13 15 15 16 17 15 纵向 17 19 18 18 17 15 17 6 25-1住宅 7 卧室顶板 22-2住宅 8 客厅顶板 19-1住宅 9 客厅顶板 注:(1) 楼板保护层设计厚度15,允许偏差+8mm -5;(2)楼板钢筋间距允许偏差±20mm。

图:楼板钢筋配置现场检测相片

根据表的检测结果,按照《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及设计施工图的相关要求,楼板板底钢筋直径间距满足设计要求,个别楼板的保护层厚度偏厚。

楼板裂缝宽度、走向检测

采用裂缝测宽仪对楼板裂缝进行了抽样检测,并对裂缝分布、走向等特性进行了描绘。裂缝特性检测结果见表,抽检楼板位置见附件二,现场检测相片见图。

表:裂缝特性检测结果表 序号 构件名称 轴线位置 裂缝宽度是否贯(mm) 穿楼板 裂缝分布、走向情况 23-1住宅 客厅顶板 (D-2)~(D-3) (D-P)~(D-U) 是 23-1住宅 卧室顶板 (D-3)~(D-5) (D-H)~(D-M) 是 3 29-3住宅 卧室顶板 (D-10)~(D-15) 1/(D-J)~1/(D-l) 是 4 29-3住宅 客厅顶板 (D-4)~(D-10) (D-J)~(D-l) 是 5 25-1住宅 卧室顶板 (D-1)~1/(D-2) (D-G)~(D-K) 是 6 22-2住宅 客厅顶板 (D-2)~(D-4) (D-U)~(D-X) 是 7 19-1住宅 客厅顶板 (D-2)~(D-3) (D-P)~(D-U) 是 根据表的检测结果及现场调查情况,楼板裂缝宽度基本在~之间;裂缝深度以贯穿裂缝为主;总的看,裂缝的分布特征没有明显规律,跨中、板角均发现有裂缝存在,部分住户的客厅楼板存在数条裂缝,裂缝长达数米。

图:楼板裂缝现场检测相片

6 鉴定结论及建议

1、鉴定结论

1)该住宅楼的楼板钢筋配置、混凝土强度及板厚满足要求,结构安全。 2)楼板裂缝为非受力裂缝,对结构的承载能力不构成影响,但影响其耐久性。 3)楼板开裂的主要原因是:楼板混凝土强度等级偏高、温度变化及凝土材料收缩。为避免对楼板结构耐久性的影响,应对存在的裂缝进行修补。经修补后,可确保楼板在设计使用年限内正常使用。

2、建议

裂缝修补材料可采用环氧树脂胶液;修补方法可采用表面封闭法来封闭裂缝通道;也可采用低压注射法,将环氧树脂胶液注入裂缝内。裂缝修补后,再在混凝土表面跨缝粘贴一层宽10cm的玻璃纤维布。

7 附件

附件一:抽检楼板厚度测点位置示意图; 附件二:抽检楼板裂缝特性示意图; 附图三:二~三十一层平面布置示意图。

附件一:抽检楼板厚度测点位置示意图

D栋29-3住宅顶板厚度测点位置示意图 D栋30-3住宅顶板厚度测点位置示意图 D栋25-1住宅顶板厚度测点位置示意图

附件二:抽检楼板裂缝特性示意图

D栋29-3住宅顶板裂缝特性示意图 D栋23-1住宅顶板裂缝特性示意图 D栋25-1住宅顶板裂缝特性示意图 D栋19-1住宅顶板裂缝特性示意图 D栋22-2住宅顶板裂缝特性示意图

附图三:二~三十一层平面布置示意图

注 意 事 项

一、本报告无“检测报告专用章”或检测单位公章无效。

二、复制本报告,须重新加盖“检验报告专用章”或检测单位公章,

否则无效。

三、本报告无鉴定、审核、批准人签字无效。 四、本报告一经涂改或自行增删,则为无效报告。

五、对本报告若有异议,应于收到报告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检测中

心提出,本中心负责解释。

六、送样委托检验,本中心不对样品来源负责,只对样品检验结果

负责。

七、未经本中心同意,本报告不得用作商业广告。

重庆市建设工程质量检验测试中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