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石方开挖及回填技术交底
4.7、土方开挖期间,应注意挖土机械不得损坏支护结构等,基坑四周严禁堆土或堆载。挖出的土方及时运走,严禁堆放在基坑附近。土方开挖及地下结构施工期间基坑周围严禁大量堆载。
4.8、挖土到位后应及时浇筑基础底板,严禁暴露时间过长。
4.9、为正确指导施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和周围建筑物的安全,应加强挖土期间的监测工作,实施信息化施工,随时预报,及时处理,并根据监测数据及时调整施工。5、土方开挖工艺流程
5.1、土方开挖开挖顺序见土方开挖平面布置图,即塔楼区→C区→A区→B区,流水施工。
5.2、由于开挖深度最深处为775mm(坑中坑除外),比较浅,故挖土分段一次挖成,无需分层开挖,边挖边检查槽宽,至设计标高后,统一进行修坡清底。相邻基坑开挖时,要按照先深后浅或同时进行开挖的原则施工。
5.3、开挖至距槽底300mm处,测量人员测出距槽底300mm的水平标志线,然后在槽帮上或基坑底部钉上小木桩,清理底部土层时用它们来控制标高。根据轴线及基础轮廓检验基槽尺寸,修整边坡和基底。
5.4、集水井、电梯井等深坑部位,必须及时引测轴线和标高,控制挖土范围和深度。深坑采用人工开挖。深坑土方采用1台8吨汽车吊车配合人工挖土运出坑外。
5.5、基坑挖土完成后,随即通知有关单位(建设、设计、勘察、监理单位)中国建筑项目管理表格分项工程技术交底卡项目名称及编码楼栋号分包公司海南移动指挥调度中心一期主体工程/分项工程名称/土石方开挖及回填工程量负责人表格编号CSCEC-PM-0803第页共9页/进行地基验槽;验槽合格立即浇捣基础垫层。垫层采用C35商品混凝土,浇捣必须抓紧时间及时进行,防止基底暴露时间过长。受雨淋及人工踩踏而扰动。6、土方回填施工工艺
6.1、填土前清理工作。填土前,应将基土上的洞穴或基底表面的垃圾、建筑材料等杂物处理完毕,清除干净,并且应按降水井按要求砌起以保证达到设计对基坑降水的要求;
6.2、检验土质。在土方回填前,应检验回填土材料的种类、粒径、有无杂质,是否符合规定,以及土料的含水量是否在控制的范围内;如含水量偏高,可以采用翻松、晾晒或均匀掺入干土等措施,如遇到填料含水量偏低,可采用预先洒水湿润等措施。
6.3、人工回填部分,回填土应分层铺摊。每层铺土厚度为300mm,分层晒水夯实。每层铺摊后随之耙平。机械回填土应采用分层摊铺。每层铺土的厚度应根据土质、密实度要求和机具的性能确定。
6.4、回填土应分层铺摊。每层铺土厚度应根据土质、密实度要求和机具性能确定。一般蛙式打夯机每层铺土厚度为200~250mrn;人工打夯不大于200mm。每层铺摊后,随之耙平。
6.5、回填上每层至少夯打三遍。打夯应一夯压半夯,穷夯相接,行行相连,纵横交叉。并且严禁采用水浇使土下沉的所谓“水夯”法。
6.6、深浅两基坑(槽)相连时,应先填夯深基础;填至浅基坑相同的标高时,再与浅基础一起填夯。如必须分段填夯时,交接处应填成阶梯形,梯形的高宽比一般为1∶2,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小于1.0m。
6.7、基坑(槽)回填应在相对两侧或四周同时进行。较长的墙,应采用内
中国建筑项目管理表格分项工程技术交底卡项目名称及编码楼栋号分包公司海南移动指挥调度中心一期主体工程/分项工程名称/土石方开挖及回填工程量负责人表格编号CSCEC-PM-0803第页共9页/部加支撑的措施,然后再在外侧回填土方。
6.8、填方超出基坑表面时,应保证边缘部位的压实质量。填土后,宜将填方边缘填宽0.5m;对设计要求边坡修平拍实的,宽填可为0.2m;
6.9、回填土方每层压实后,应按规范规定进行环刀取样,测出干土的质量密度,达到要求后,再进行上一层的铺土;
6.10、修整找平:填方全部完成后,表面应进行拉线找平,凡超过标准高程的地方应依线铲平,凡低于标准高程的地方,应补土找平夯实。7、土方开挖施工保证措施
(1)、挖土前测量出承台位置并用石灰圈出承台桩,以防挖斗碰撞工程桩,承台范围的土用人工清除,机械与人工配合进行。
(2)、挖土时严禁挖斗碰撞管桩和搅拌桩,开挖时施工员应带桩基施工图现场指挥。
(3)、严格按设计图纸标高开挖,严禁超深。
(4)、土方开挖前应向挖机司机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使其明了挖土范围、深度、部位和质量要求。
(5)、土方开挖过程中对基坑进行认真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及时协商处理。
(6)、机械挖土严禁扰动坑底土质,应保留10~15cm由机械、人工配合清底,随清底,随浇筑砼(防止下暴雨)。
(7)、因下雨或其它原因停工,应将临时边坡放置在离工程桩1.0H(坑深)位置,以防临时边坡位移或崩塌损害工程桩。8、土方回填控制要点
中国建筑项目管理表格分项工程技术交底卡项目名称及编码楼栋号分包公司海南移动指挥调度中心一期主体工程/分项工程名称/土石方开挖及回填工程量负责人表格编号CSCEC-PM-0803第页共9页/(1)、回填土一般选用含水量在10%左右的干净粘性土(以手攥成团、自然落地散开为宜)。若土过湿,要进行晾晒或掺入干土、白灰等处理;若土含水量偏低,可适当洒水湿润。
(2)、深浅基坑相连时,要先填深基坑,填至与浅基坑标高一致时,再与浅基坑一起填夯。分段填夯时,交错处做成阶梯形,上下接搓距离不小于1.0m。基坑回填应在相对两侧或四周同时进行,基础墙两侧标高不可相差太多;较长的管沟墙,内部要加支撑。
(3)、回填土要分层铺摊夯实,蛙式打夯机每层铺土厚度为200~250mm;人工夯实时不大于200mm。每层至少夯击三遍.要求一夯压半夯。
(4)、回填房心及管沟时,人工先将管子周围填±夯实,直到管顶0.5m以上时,在不损坏管道的情况下,方可用蛙式打夯机夯实。管道下方若夯填不实,易造成管道受力不匀而折断、渗漏。
(5)、雨期施工时,防止地面水流入坑内,导致边坡塌方或浸泡基土。(6)、注意事项
1)、施工时,基础墙体达到一定强度后,才能进行回填土的施工,以免对结构基础造成损坏。
2)、基坑回填应分层对称:防止造成一侧压力,出现不平衡,破坏基础或构筑物。填方位于倾斜的地面时,应先将斜坡改成阶梯状,然后分层填土以防填土滑动;
3)、基础肥槽回填土,必须清理到基础底面标高,才能逐层回填。严禁用水浇使土下沉的“水夯法”。
4)、土虚铺过厚、夯实不够较多会造成回填土下沉,而导致地面、散水裂缝甚
中国建筑项目管理表格分项工程技术交底卡项目名称及编码楼栋号分包公司海南移动指挥调度中心一期主体工程/分项工程名称/土石方开挖及回填工程量负责人表格编号CSCEC-PM-0803第页共9页/至下沉。
5)、未按要求测定土的干土质量密度:回填土每层都应测定夯实后的干土质量密度,符合设计要求后才能摊铺上层土。实验报告要注明土料种类,实验日期、实验结论及实验人员签字。为达到设计要求的部位,应有处理方法和复检结果;6)、填土方工程应分层填土压实,最好采用同类土:如果用不同类土时,应把透水性较大的土层置于透水性较小的土层下面。若已将透水性较小的填筑在下层,则在填筑上层透水性较大的土壤之前,将两层结合面做成中央高些,四周底的弧面排水坡度或设置盲沟,以免填土内形成水囊。不得将各种土混杂在一起填筑。
7)、回填土方下层:因虚铺土超过规定厚度或冬期施工时有较大冻土快粒径过大,漏压或者未压够遍数,坑(槽)底有机物、泥土等杂物清理不彻底等原因,造成回填土下层。为此应在施工中认真执行规范规定,检查发现问题后,及时纠正;
8)、回填土压实不密实:回填施工前,应清除填方区域的积水,如遇软土、淤泥,必须进行换土回填,在夯实前对干土适当洒水加以湿润;对湿土呈“橡皮土”的要挖出换土重填并夯压实;
9)、回填时,为防止管道中心线位移或破坏管道,应用人工在管子周围填土夯实,并应从中间向两边同时进行直至管顶0.5m以上;管道下方应按照标准要求填夯回填土,如果漏夯不实会造成管道折断而渗漏;
10)、填方应按设计要求预留沉降量,如设计无要求时,可根据工程性质、填方高度、填料种类、密实要求和地质情况等,与建设单位共同确定(沉降量一般不超过填方高度的3%)。
中国建筑项目管理表格分项工程技术交底卡项目名称及编码楼栋号分包公司海南移动指挥调度中心一期主体工程/分项工程名称/土石方开挖及回填工程量负责人表格编号CSCEC-PM-0803第页共9页/9、安全文明施工9.1安全管理
(1)、现场用供电系统,非电工不得操作,电工每天对供电设施进行检查。(2)、施工机械不得碰撞支护结构及供电、排水系统。
(3)、土方施工配合支护分层开挖处,不得超挖影响边坡的支护。(4)、正在施工中的支护结构做好防护装置及保护设施,不得任意拆除、随意挪动各种防护设施、警告牌和安全标志等。
(5)、施工前项目部对所有进场人员应进行安全消防入场教育,施工中应明确分工,统一指挥,设专人负责。
(6)、项目部为施工人员配置安全帽、安全带等必要的防护用品,教育工人进入现场应戴安全帽,操作人员应集中精神,遵守有关安全的操作规程,高空作业系好安全带等,并有专人随时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教育、纠正,必要时进行处罚。
(7)、支护施工中特殊工种作业人员进场时有专人检查,做到持证上岗,证件必须在有效期内。
(8)、施工现场用电应严格按照用电安全管理规定,加强电源管理,预防发生电气火灾。
(9)、多工种同时作业时要安排好流水段以免互相干扰,严禁立体交叉作业。(10)、安全部门制定动火作业审批制度并负责检查,施工中要严格执行,没有动火证严禁进行明火作业。9.2文明施工管理
(1)、各工种下班前要拉闸断电,清理杂物,做到活完脚下清。
中国建筑项目管理表格分项工程技术交底卡项目名称及编码楼栋号分包公司海南移动指挥调度中心一期主体工程/分项工程名称/土石方开挖及回填工程量负责人表格编号CSCEC-PM-0803第页共9页/(2)、施工现场要严格执行分片包干和个人岗位责任制,做到整个现场清洁、整齐、文明施工。
(3)、工人操作地点和周围必须清洁整齐,施工垃圾和洒漏的混凝土要及时清理。
(4)、现场成品要有工程成品保护措施,不得有碰撞、损坏现象。(5)、清理施工垃圾要搭设封闭式垃圾通道或用容器吊运。
(6)、强噪声作业,必须严格控制作业时间,一般不超过22时,对人为的施工噪声应有降噪措施和管理制度。
(7)、现场使用空压机等应设置于设备工棚内隔声间或用吸音材料封闭。(8)、施工现场整洁卫生,无积水,车辆不带泥砂出现场,不随地乱扔、乱倒废弃物。
(9)、办公室、更衣室室内整洁、保持卫生;生活区周围环境清洁卫生;生活垃圾定点集中、及时清理。
(10)、职工炊水卫生,施工现场应保证开水供应。
(11)、施工人员统一服装,佩带胸卡,按照招标人规定的出入时间在本单位负责范围内作业,严禁施工人员进入非本单位施工范围。
交底人
被交底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