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管理会计第5章经营决策练习题-含答案

来源:好兔宠物网
第五章 经营决策

1 2 3 4 5 一、单项选择题 当新产品开发的品种决策方案中涉及追加专用成本时,可考虑使用( )法进行决策。 A.单位资源贡献边际分析 B.贡献边际总额分析 C.差量分析 D.相关成本分析 有关产品是否进行深加工决策中,深加工前的半成品成本属于( )。 A、估算成本 B、重置成本 C、机会成本 D、沉没成本 在短期经营决策中,企业不接受特殊价格追加订货的原因是买方出价低于() A、正常价格 B、单位产品成本 C、单位变动生产成本 D、单位固定成本 在零部件自制或外购的决策中,如果零部件的需用量尚不确定,应采用的决策方法是() A、相关损益分析法 B、差别损益分析法 C、相关成本分析法 D、成本无差别点法 C D C B 在经济决策中应由中选的最优方案负担的、按所放弃的次优方案潜在收益计算的资源损失,C 即所选最优方案的( )。 A、增量成本 B、加工成本 C、机会成本 D、专属成本 成本无差别点业务量是指能使两方案( ) A、标准成本相等的业务量 B、变动成本相等的业务量 C、固定成本相等的业务量 D、总成本相等的业务量 某企业去年生产亏损产品A的贡献边际是3000元,固定成本是l000元,假定今年其他条件不变,但生产A产品的设备可对外出租,一年的租金收入为( )时,应停产A产品。 A.2300元 B.1000元 C.4500元 D.1999元 有关产品是否进行深加工决策中,深加工前的半成品成本属于( )。 A、估算成本 B、重置成本 C、机会成本 D、沉没成本 对现在和将来的任何决策都无影响的是( ) A 沉没成本 B 边际成本 C 机会成本 D 差量成本 6 D 7 C 8 9 D A A 10 某企业生产A产品需要一种零件,其外购单价是10元。若自行生产,单位变动成本为6元,且需要为此每年追加10000元的固定成本,通过计算可知,当该零件的年需要是量为( )件时,两种方案等效。 A 2500 B 3000 C 2000 D 1800 11 下列决策方法中,能够直接揭示中选的方案比放弃的方案多获得的利润或少发生损失的方法是( )。 A.单位资源贡献边际分析法 B.贡献边际总额分析法 C.差别损益分析法 D.相关损益分析法 12 下列各项中,属于无关成本的是 ( )。 A.沉没成本 B.增量成本 C.机会成本 D.专属成本 13 企业利用剩余生产能力接受追加订货的最低条件是客户的开价( ) A.小于产品的单位成本 B.大于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 C.等于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 D.低于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 1 2 3 二、多项选择题 ( )一般属于无关成本的范围。 A、历史成本 B、机会成本 C、联合成本 D、专属成本 E、沉没成本 下列各项中属于生产经营决策相关成本的有( ) A、增量成本 B、机会成本 C、专属成本 D、沉没成本 E、不可避免成本 当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时,亏损产品不应停产的条件有( ) A、该亏损产品的变动成本率大于1 B、该亏损产品的变动成本率小于1 C A B CE ABC BCDE C、该亏损产品的贡献边际大于0 D、该亏损产品的单位贡献边际大于0 E、该亏损产品的贡献边际率大于0 4 在是否接受低价追加订货的决策中,如果发生了追加订货冲击正常任务的现象,就意味着( )。 A.不可能完全利用其绝对剩余生产能力来组织追加订货的生产 B.追加订货量大于正常订货量 C.追加订货量大于绝对剩余生产能力 D.会因此而带来机会成本 三、判断题 当追加订货不冲击本期计划任务,又不要求追加专属成本时,只要特殊订货单价大于该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就可接受追加订货 成本无差别点业务量是指能使两方案相关总成本相等的业务量。 短期经营决策时,总是选定相关总成本最低的方案为最佳中选方案。 沉没成本只可能是固定成本。 在短期经营决策中,所有的固定成本都属于沉没成本。 薄利多销是所有产品定价的策略。 因为在边际利润≠0时也可能找到优化售价,因此当边际利润=0时就不一定有优化售价。 变动成本还可以按其所涉及范围的大小,划分为专属成本和联合成本。 ACD 1 2 3 4 5 6 7 8 9 √ √ × × × × × × × × × √ √ 在短期经营决策中,所有的亏损产品都应停产或转产,而不应继续生产甚至扩大生产规模。 × 10 联合成本是由多个产品或部门共同负担的成本,因此属于相关成本,决策时应予以考虑。 11 成本无差别点上两个方案的总成本相等,而且偏离成本无差别点时,也无法比较方案之间的优劣。 12 机会成本是一项实际支出,应该入账。 13 利用成本无差别点法作生产经营决策时,如果业务量大于成本无差别点时,则应该选择固定成本较高的方案。 14 在生产经营决策中,必须考虑相关业务量、相关收入和相关成本等因素。 四、计算题 1 1. 甲企业有一设备,可加工A、B、C三种产品中的任一种,生产这三种产品都不需要追加固定成本,该设备最大机器工时为6 000小时,其它有关资料如下表。 产品 项目 单价 单位变动成本 单耗机器工时 A 要求:(1)假设生产这三种产品都不需要追加固定成本,决策应生产何种产品。 假设生产B需要发生专属成本2500元,C需要发生专属成本3500120 100 50 (2)60 40 20 元,请问应生产何种产品。 30 25 12 A 6000 30 B 6000 25 C 6000 12 B C 解答: (1) 设备最大机器工时 单耗机器工时 最大产销量 单价 单位变动成本 单位贡献毛益 贡献毛益总额 200 120 60 60 12000 240 100 40 60 14400 500 50 20 30 15000 2 2.4 2.5 根据贡献毛益总额或者单位工时贡献毛益的大小,都应选择生产C产品。 (2) B C A 12000 14400 15000 贡献毛益总额 专属成本 2500 3500 0 剩余贡献毛益 12000 11900 11500 根据剩余贡献毛益大小,应选择A 2 乙企业所需用的某种零件的自制单位成本及外购单价资料如下:自制方式下,单位零件耗用直接材料4元, 直接人工2元,变动性制造费用2元,固定成本总额160O元;外购方式下,600件以内单价为12元,600件以上单价为10元。 要求:确定在生产能力不能转移时该零件全年需用量在何种情况下采用外购方式?何种情况下用自制方式? 解答: 单位工时贡献毛益 自制成本:Y11600(422)X16008X 外购成本:Y212X X600 Y210X X600 令Y1=Y2得成本无差别点分别为:X1=400(件),X2=600(件) 经分析得知: 当0800时,选择自制。 3 丙企业生产C产品2 000件,在完成第一道工序后即可销售,单价30元,单位变动成本22元,固定成本总额40 000元。如果继续加工再出售,单价为38元,单位变动成本为29元。要求: (1)当剩余生产能力不能转移时,该产品是否要进一步加工? (2)假如半成品继续加工的话,需增加专属成本8 000元,问该产品是否要进一步加工? (3)如果剩余生产能力可以转移,可获得委托加工净收益5000元,请问是否应该进一步深加工? 解答:(1)解法1 差量收入=2 000×(38-20)=16 000(元) 差量成本=2 000×(29-22)=14 000(元) 差量收益=16 000-14 0OO=2 000(元) 可见,进一步加工该产品比销售半成品可增利2000元,因此,应进一步加工。 (1)解法2 直接出售 深加工后出售 相关收入 30×2000=60000 38×2000=76000 相关成本: 0 (29-22)×2000=14000 变动生产成本 60000 62000 相关损益 应该要进一步加工,可多获得收益2000元 (2)解法1 差量收入=2 000×(38-20)l6 000元 差量成本=2 000×(29-22)+8 000=22 000(元) 差量 16000 14000 2000 差量损益=16 000-22 000=-6 000(元) (2)解法2 直接出售 深加工后出售 相关收入 30×2000=60000 38×2000=76000 相关成本: (29-22)×2000=14000 变动生产成本 8000 专属成本 0 22000 相关成本合计 60000 54000 相关损益 不应该进一步加工 (3) 直接出售 深加工后出售 相关收入 30×2000=60000 38×2000=76000 相关成本: (29-22)×2000=14000 变动生产成本 5000 机会成本 0 19000 相关成本合计 60000 57000 相关损益 不应该进一步加工 差量 16000 22000 -6000 差量 16000 22000 -3000 4 已知:某企业生产A产品,年正常生产能力为15 000件,目前只产销12000件,单价为56元,单位变动成本46元,固定成本总额为60 000元。现有一家公司要求订货2 500件,每件仅出价49元,如果接受该项订货,需为此向丙企业租赁专用设备,设备年租金3 000元,丙企业要求一次支付租金,如果不接受该项订货,此租金可存入银行,年利率为10%。 要求:在剩余生产能力不能转移的条件下,判断是否接受该批订货。 解答: 相关收入 相关成本 变动成本总额 专属成本 相关成本总额 相关损益 所以,可以接受该批订货 接受 49×2500= 46×2500= 3000 4500 不接受 0 0 0 差量 4500 5 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全年最大生产能力是1200件。目前已经接受正常订单1000件,定价100元/件。该产品的单位完全生产成本是80元/件(其中单位变动成本为55元)。现有一个客户要求以70元/件的价格追加订货。要求:根据以下不相关的情况,作出企业是否接受低价追加订货的决策,并说明理由。 (1)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追加订货量200件,不追加专属成本。 (2)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追加订货量200件,需要追加专属成本900元。 (3)追加订货量200件,不追加专属成本;但剩余生产能力可以用于转移,获取租金收入3000元. (4)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追加订货量300件,需要追加专属成本900元。 解答:(1) 相关收入 相关成本 变动成本总额 专属成本 机会成本 接受 70×200=14000 55×200=11000 0 0 不接受 0 差量 14000 相关成本总额 相关损益 应该接受 (2) 相关收入 相关成本 变动成本总额 专属成本 机会成本 相关成本总额 相关损益 应该接受 (3) 相关收入 相关成本 变动成本总额 专属成本 机会成本 相关成本总额 相关损益 不应该接受 (4) 相关收入 相关成本 变动成本总额 专属成本 机会成本 相关成本总额 相关损益 不应该接受 11000 3000 0 0 11000 3000 接受 70×200=14000 55×200=11000 900 0 11900 2100 不接受 0 0 0 差量 14000 11900 2100 接受 70×200=14000 55×200=11000 900 3000 14900 -900 不接受 0 0 0 差量 14000 14900 -900 接受 70×300=21000 55×200=11000 900 10×100=10000 21900 -900 不接受 0 0 0 差量 21000 21900 -900 6 某企业组织多品种经营,其中有一种变动成本率为80%的产品本年度亏损了10000元,其完全成本法下分摊的总成本为元,假设下年度市场销售、成本水平不变。要求对以下不相干情况进行该亏损产品是否应该停产的决策,并说明理由。 (1)假设该亏损产品有关的生产能力无法转移; (2)有关该亏损产品有关的生产能力可以用于出租,租金收入为25000元; 解答:该产品利润=收入-总成本 -10000=收入- 收入=元 贡献毛益=收入*(1-80%)=*20%=20000元 (1) 由于生产能力不能转移,该亏损产品的贡献毛益大于0,说明该产品是虚亏产品,可以为企业利润做贡献,所以不应停产 (2) 生产能力可以转移,获得租金收入25000元,大于继续生产的贡献毛益20000元,所以应该停产。 停产 不停产 差量 0 20000 20000 相关收入 相关成本 25000 机会成本 0 25000 25000 相关成本总额 0 -5000 -5000 相关损益 7 已知:某产品按每件10元的价格出售时,可获得8 000元贡献边际,贡献边际率为20%,企业最大生产能力为7 000件。要求:分别根据以下不相关条件作出是否调价的决策: (1)将价格调低为9元时,预计可实现销售9 000件; (2)将价格调高为12元时,预计可实现销售3 000件。 答:(1)单位变动成本=10×(1-20%)=8元 将价格调低为9元时,预计可实现贡献边际=7000×(9-8)=7000元,小于8000,所以不能调低 (2) 将价格调高为12元时,预计可实现贡献边际=3000×(12-8)=12000元,大于8000,所以应调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