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综合训练附答案

来源:好兔宠物网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综合训练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看拼音,写字词。(8分)

fàn wéi xiānɡ càn làn dài tì ( ) ( )嵌 ( ) ( ) dù juān sēn yù yuán tóu dēnɡ lù ( ) ( ) ( ) ( ) 二、选择题。(14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重荷(hè) 额角(é) 狭窄(zhǎi) ... B.臀部(tún) 罗店(luó) 一刹那(shà) ... C.浙江(zhè) 漆黑(xī) 蜿蜒(yán) ... D.石钟乳(rǔ) 石笋(sǔn) 一簇(zú) ...2.下列词语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伟大的奇观 倒垂的杨柳 B.漆黑的内洞 高高的石顶 C.冲破云霞 增大生机 D.欢快地跳跃 慢慢地滑过

3.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6分)

A.不相同的 B.另外的,别的 C.分开 D.奇怪 E.特别的

(1)他今天的表现令人惊异。( ) .

(2)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颜色各异。( ) . (3)这是一道奇异的亮光。( ) .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 .. B.为了保障居民安全,凌晨时分,社区民警仍然在忙碌着 .. C.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 ..

D.都说张家界的山水很美,等到身临其境时,竟然名不虚传 ..5.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2分) A.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B.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 C.雪峰间的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色的花 D.密密的塔松像撑开的巨伞 三、选词填空。(4分)

游赏 观赏 欣赏 玩赏

1.爷爷闲暇时就爱( )自己收藏的老物件。 2.这个周末,爸爸要带我去植物园( )热带花卉。 3.老爷爷很( )这座风格独特的历史建筑。

4.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 )。 四、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6分) 1.溪声也时时变化着。(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呢? (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仿 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回顾课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6分) 1.《记金华的双龙洞》的作者是巴金。 ( ) 2.《海上日出》重点描绘了晴朗天气和有云时海上日出的不同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这一自 然奇观的喜爱之情。 ( )

3.《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中,作者的游览路线是: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 洞。 ( )

六、课内阅读。(9分)

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工人提着汽油灯,也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余外全是昏暗,不知道有多么宽广。工人高高举起汽油灯,逐一指点洞内的景物。先看到的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我顺着他的指点看,有点儿像。其他那些石钟乳和石笋,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神仙、动物以及宫室、器用,名目有四十多。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1.这段话主要描写了内洞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几种景物。(2分)

2.这段话主要描写了内洞( )的特点。(2分) A.宽广 B.昏暗 C.黑、奇

3.作者是怎样把内洞的景物描写清楚的?结合选段来分析,作者先写________________, 再写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选段中画“____”的句子让我们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七、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8分)

游庐山瀑布

①李白有诗赞道:“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确,庐山的瀑布有着一泻千里的气势。

②迈入庐山风景区,你便会觉得空气无比清新。猛吸两口,令人心旷神怡。走着走着,感觉树木越来越密,色彩越来越绿,而瀑布声也离我们越来越近。先是一阵哗哗声,越近越觉得有狂风巨浪向我们袭来,响彻天空,盖过了人喧马嘶,天地间只剩下瀑布在吟唱。 ③不知不觉中,我们来到了瀑布脚下。凉丝丝的水花_______,落到水面时还在蹦跳着,像在欢呼,似在嬉戏。抬头望去,一匹长长的白绸带正从悬壁上源源不断地飘下来,

让你忍不住惊叹!

④忽然,天空中下起了一阵银珠似的急雨,瀑布更加壮观了。雨水夹杂着瀑布的水花________。

⑤雨过天晴,太阳光折射出一道道彩虹。彩虹仙子大概正坐在彩桥上凝视庐山美景呢!彩虹给庐山瀑布增添了无穷的魅力。彩虹下的庐山瀑布更壮观,更动人。 ⑥庐山瀑布的美是那么令人心醉,它是自然界中一颗耀眼的明珠! 1.把下列短句分别还原到短文中的横线处。(2分)

A.像赛车在大道上疾驰 B.像一个个顽皮的孩子 2.读一读,想一想,画一画。(4分)

请将第②自然段中描写庐山瀑布声音的句子画上“____”,将第③自然段中描写庐 山瀑布形状的句子画上“ ”。

3.第③自然段中加点的“长长的白绸带”指的是____________。我认为瀑布还像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4分)

4.结合短文内容,判断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描写庐山瀑布的。(4分)

A.游览先后 B.视角的变化 C.景物变化 D.心情的变化

(1)从“迈入庐山风景区”“我们来到了瀑布脚下”可以看出作者是按照( )的顺 序来描写的。

(2)短文的第④自然段主要描写的是急雨中瀑布的景象,而第⑤自然段描写的是雨过 天晴后瀑布的景象,由此可判断这两个自然段是按照( )的顺序来描写的。 5.如果你是庐山风景区的小导游,请你用一句话向游客介绍庐山瀑布。(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说一说,写一写。(5分)

星期天,你和同学们准备去动物园游玩,请你根据下面的示意图设计一条合理的参观路线,并简要说一说。注意使用过渡语,使景点的转换更自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习作表达。(30分)

本单元,我们领略了海上日出的壮丽,体验了金华双龙洞的神奇。在现实生活中,你领略过哪些美景呢?请选择印象最深的一处,按一定的顺序写下来。题目自拟,条理清晰,不少于350字。

第五单元综合训练参考答案

一、范围 镶 灿烂 代替 杜鹃 森郁 源头 登陆 二、1.A 2.C 3.(1)D (2)A (3)E 4.D 5.B 三、1.玩赏 2.观赏 3.欣赏 4.游赏 四、1.示例: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2.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没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 花。

3.示例:怎样美的一幅画呢?河流环绕着青山,树木青翠欲滴,是这样美的一幅画。 五、1.× 2.√ 3.√

六、1.黄龙 青龙 石钟乳 石笋

2.C 【解析】本题考查对选段内容的理解能力。“内洞一团漆黑”表现了内洞的黑; “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 再加上颜色各异”这些景物描写表现了内洞的神奇。由此可知,内洞的主要特点是 黑、奇。因此答案为C。 3.看到的景物 自己的感受

【解析】本题考查对选段内容的梳理能力。选段主要描写了内洞的景象,作者先写 看到的景物,如一条黄龙、一条青龙、石钟乳、石笋;再写自己的感受,如“这些 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4.示例:石钟乳和石笋是非常值得观赏的,它们本身就已经足够吸引人了,不需要再 比作什么了。

七、1.B A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衔接的能力。联系上下文,想象句子描绘的画面, 将恰当的句子对号入座即可。

2.先是一阵哗哗声,越近越觉得有狂风巨浪向我们袭来,响彻天空,盖过了人喧马嘶, 天地间只剩下瀑布在吟唱。 抬头望去,一匹长长的白绸带正从悬壁上源源不断 地飘下来,让你忍不住惊叹! 【解析】本题考查提取信息的能力。仔细阅读短 文,抓住关键词句,找到描写庐山瀑布声音的句子,把第②段的最后一句画上横线; 再找描写庐山瀑布形状的句子,把第③段的最后一句画上波浪线即可。 3.瀑布 示例:流动的水晶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句子和想象画面的能力。这篇短文主要描写了庐山瀑布的壮

观景象,第③段中,“抬头望去,一匹长长的白绸带正从悬壁上源源不断地飘下来” 这句话描写的是瀑布的形状,其中“长长的白绸带”指的是瀑布。瀑布还像什么呢? 结合瀑布的特点,如颜色、声音、动态等,发挥想象写一写。

4.(1)A (2)C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写作顺序的能力。在写景时,可按照 游览先后、景物变化等顺序来具体描写。“迈入庐山风景区”“我们来到了瀑布脚下” 这些语句交代了游览地点的转换,由此可知,作者是按照游览先后的顺序来描写的。 第④段先写急雨中瀑布的景象,第⑤段再写雨过天晴后瀑布的景象,由此可知,这 一部分是按照景物变化的顺序来描写的。因此,答案分别为A和C。

5.示例:“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庐山的瀑布有着一泻千里的气势。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可引用描写庐山瀑布的诗句,再结合庐山瀑布

的壮观景象进行介绍,表达清晰,言之有理即可。

八、提示:先找到入口和出口,再根据兴趣规划一条参观路线,然后按游览顺序写下来,

言之有理即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