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深基坑开挖对临近既有地铁隧道的影响分析与对策

来源:好兔宠物网
第11卷第3期 2 0 1 3年6月 Journal of Wate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r Res0urces and Architectural En ̄'ineefi V01.11 No.3 Jun.,201 3 深基坑开挖对临近既有地铁隧道的 影响分析与对策 裴行凯,倪小东 (河海大学岩土工程科学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98) 摘要:结合上海宝庆路临近地铁7号线某深基坑工程的设计方案,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动态预测深 基坑开挖对临近既有地铁隧道的影响,并对地铁保护方案进行模拟对比分析;为防止地下连续墙开挖造 成过大的位移,预先采用三轴水泥土搅拌桩进行槽壁加固,并对坑底加固强度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对基 坑底部土体进行加固可有效抑制临近隧道的变形,但应注意选择最优化的加固强度。 关键词:基坑开挖;有限元分析;盾构隧道;临近地铁隧道 中图分类号:TU9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一】144(2013)03—0045—04 Numerical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Influence of Deep Excavation on Adjacent-to・-subway Tunnels PEI Xing-kai,NI Xiao—dong (C.eotechn ̄al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Hohai University,Nanifng, ̄angsu 210098,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design proposal of one deep foundation pit excavation project near Shanghai Subway Line No.7 in Baoqing Road.the dynamic effects of the deep excavation on the tunnel near existing underground railway are predicted by the numerical analysis wiht ifnite element software ABAQUS,and he tnumerila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are carried out for the protecting schemes of he sutbway.In order to prevent the excessive displacement from continuous wall excavation, the triaxial concrete—mixing pile will be used to strengthen the trench wall and the bottom of he excavatiton.After compar— ison,it is found that these strengthening measures can prevent the deformation of he tadjacent—to—subway tunnel effective— ly,but the special attention is required to the choosing for optiized reinfmorcing strength. Keywords:deep foundation pit excavation;finite element analysis;shield tunnel;adjacent-to-subway tunnel 一U 弓I 舌 由于基坑开挖使相邻地铁隧道的原有受力平衡 被打破,必然引起地应力的重分布,从而引起地铁隧 道产生相应的内力和变形,给既有地铁线路的保护 提出了诸多难题,而地铁对变形的要求又极为严格, 其绝对最大位移不能超过20 nun,隧道回弹变形不 超过15 inrfl,隧道变形曲率半径必须大于15 000 m, 相对变形必须小于1/2500E 。因此在基坑设计和 些学者以对此类问题进行了诸多研究,文献 [2]提出了通过卸荷模量和分层总和法计算基坑开 挖影响土层位移,用开挖卸荷土体位移变化来计算 小变形地铁隧道的位移。文献[3]利用Mindlin弹性 半空间应力解,推导了基坑开挖引起隧道轴线的附 加应力情况,通过弹性地基梁理论,将此附加应力施 加在隧道上,得到了该荷载引起隧道任意点的位移 情况。文献[4]基于Mindlin弹性半空间应力解,考 虑基坑侧向土体开挖的影响,在坑底和四个侧面施 加反向荷载,通过叠加计算基坑开挖后地下某点处 施工过程中,如何有效地控制基坑开挖引起I 近地 层变形量、下卧地铁隧道的变形特性及内力分布是 至关重要的。 收稿日期:2012.11.07 修稿日期:2012.12.17 土体附加应力。文献[5]采用数值方法分析了上海 新金桥广场基坑工程的施工对坑底已建隧道的影 基金项目:教育部博士科研基金(20110094120002) 作者简介:裴行凯(1989一),男,河南洛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城市地下空间、岩土渗流力学。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第11卷 响,数值模型考虑了隧道周围土体的加固、应用时空 效应开挖土方及采用了反映土体应力路径的上海软 土卸荷模量。文献[6—7]以上海广场基坑工程为背 景,根据开挖工况与隧道监测数据分析影响隧道的 主要因素,得出一些初步结论,指出隧道侧移对土方 开挖十分敏感且与开挖部位具有比较明确的对应 性,如能采取有效措施减小对应于开挖区块的隧道 侧移速率和所需的施工时问,必然可以有效控制隧 道在各阶段的侧移总量。 由于基坑施工边界的复杂性,很难通过解析的 方法来求解基坑开挖对地铁隧道的影响,数值方法 则为这种问题的求解提供了有力的工具。本文结合 上海宝庆路附近一个毗邻地铁隧道的基坑实际工 程,考虑上海软土的特性,土体采用Mohr—Coulomb 弹塑性模型,运用有限单元方法对防止基坑开挖过 程中隧道变形的主要工程措施进行分析,着重研究 不同工程措施对抑制隧道变形的敏感性,以得到更 为优化的工程措施,从而为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明 确的理论和计算依据。 l工程概况 拟建项目工程地块位于上海市宝庆路,地处繁 华商业区和交通干道,西侧邻近轨道交通7号线区 间隧道。项目基坑开挖总面积4 339.4 m2,基坑形 状接近长方形,长约82 m,宽约53 m,开挖深度15.8 m,基坑西侧外边界与邻近隧道平行,最近距离约 4.1 m。本地铁隧道为重点保护对象,见图1。该基 坑属深基坑工程,基础采用桩筏基础,基础底板厚度 均为1 500 mlTl,桩基采用钻孔灌注桩。 图1基坑平面图 场地范围内土体从上至下为:①杂填土:主要 由碎石类土、砂类土等组成,层厚0.4 m~4 m。② 粉质黏土:锰质氧化物及其结核,混少量钙质结核, 可塑状态,层厚2.8 m~7.1 m。③淤泥质粉质粘 土:高压缩性,夹粉砂薄层,层厚3.5 m~11.0 m。④ 淤泥质粘土:流塑,中压缩性,夹薄层粉砂,层厚5.5 m~27.40 m。⑤粘土:透水性差,层厚5.6 m~13.0 m0 2地铁重点保护方案 为了最大限度的减小基坑开挖对临近地铁隧道 的影响,该工程在设计、施工各个环节必须严格控制 基坑开挖对隧道的影响。根据已有设计经验并结合 本工程特殊的地质条件和工程环节,采取以下重点 设计方案: (1)围护采用地下连续墙,该基坑采取内支撑 顺做开挖,围护结构采用两墙合一的地下连续墙结 构,连续墙厚度为800 mill,深度为30 arin。同时由于 基坑有15.8 m左右的深度,故采用四道水平支撑。 (2)为防止地下连续墙在成槽施工中出现塌孔 对邻近的地铁区问隧道造成影响,邻近地铁的地下 连续墙设置+850@600三轴水泥土搅拌桩作为槽壁 加固体,其中地铁侧基坑外设置双排+85o@600三 轴水泥土搅拌桩槽壁加固。 (3)采用“先中间后四周”的盆式挖土方式,做 到“分层、分区、分块、对称、平衡、限时”挖土支撑。 (4)基底以下采用水泥搅拌桩满堂加固,提高 基坑内被动土体抗力,限制地下连续墙的侧移。对 坑底进行满堂加固,水泥掺量为15%,基底以上为 8%,深层搅拌桩加固区与地墙的缝隙处进行了压密 注浆。 3基坑工程动态模拟分析 本文主要研究基坑工程开挖对临近地铁隧道的 位移和变形影响问题,不考虑基坑引起的过大变形 问题,因此运用小变形分析理论进行模拟,采用通用 有限元软件ABAQUS可对土体的弹塑性进行有限元 模拟分析。 在计算分析中做如下假设:同一土层为均质各 向同性的理想弹塑性体,采用Mohr—Coulomb屈服 准则及等向硬化规律;隧道衬砌结构的变形和土体 变形一致的假定;在基坑开挖前土体已固结问题;隧 道开挖引起的土体变形已稳定;不考虑地下连续墙 施工过程对周围土体和隧道造成的扰动。 3.1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由于研究的重点在于模拟基坑开挖过程中隧道 的位移和变形,为简化计算,取隧道侧一半基坑为研 第3期 裴行凯,等:深基坑开挖对临近既有地铁隧道的影响分析与对策 47 究对象。考虑基坑开挖对周围土体及地铁隧道的扰 动,建立90 m×80 m X 100 m的三维模型。计算模 中先整体开挖到第一道支撑标高处,浇筑第一道支 撑,然后逐步进行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开挖至坑 底,开挖至底层后浇筑底板,并适当堆载。 工况0:初始地应力平衡; 型的上边界为自由边界,底部为全约束,各个侧面为 限制垂直面方向的位移。对整体进行有限单元剖 分,单元类型为八结点线性六面体单元(C3D8R)(见 工况1:隧道开挖,安装衬砌,不计隧道施工产 图2)。 图2基坑开挖计算模型 在数值模型中,土体采用ABAQUS提供的Mohr —Coulomb模型,隧道衬砌、地下连续墙及支撑体系 均采用各向同性的弹性模型,这些单元的材料性质 包括弹性模量和泊松比。对于基坑开挖卸荷的数值 模拟,土体的卸荷模量的确定是关键,根据刘国斌_8j 提出的考虑土体性质参数和卸荷应力路径等影响的 土体模量计算公式来确定,具体土层参数详见表1。 计算采用参数见表2。 表1土体物理力学参数 3.2施工工况的模拟 在进行基坑开挖前先进行初始地应力平衡,然 后进行隧道和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消除位移,在施工 生的位移; 工况2:地下连续墙施工,坑内土体加固40 MPa,不计该工况产生的位移; 工况3:开挖土体至1.5 m,施作第一道支撑; 工况4:开挖土体至4.8 m,施作第二道支撑; 工况5:开挖土体至8.4 1TI,施作第三道支撑; 工况6:开挖土体至12.0 1TI,施作第四道支撑; 工况7:开挖土体至坑底15.8 m,进行垫层和底 板施工。 上述工况涉及了土体开挖、土体加固和基础施 工,其中为了更好的控制变形,对工况2另采取60 MPa的加固措施以对比分析。 4模拟结果及分析 4.1基坑周围位移场分析 坑底未进行土体加固时,基坑开挖卸荷后,由于 局部应力释放,地表发生沉降,基坑两侧土体内侧变 形,坑底土体发生隆起,其中中部隆起最大为33.6 E1TI,这些变形必然引发地铁隧道的侧移。不同工况 下基坑及隧道位移变形见表3。 表3不同工况下基坑及隧道位移变形 在地铁衬砌横截面的上半部分周围土体水平位 移较竖直位移大,随着深度的增加,土体的水平位移 与竖直位移之比逐渐减小,土体的竖向位移成为主 导。这是由于基坑开挖引起的水平方向的应力释放 随着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弱。 4.2隧道纵向位移、受力分析 随着施工步的开挖,右线隧道的最终最大位移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第11卷 为11.16 ITIITI,左线隧道的最终最大位移为6.97 I/Lrn, 可见,土体开挖对右线隧道的影响远大于左侧。 其中右线最大位移出现在隧道衬砌左下端,方 向以水平位移为主,并向基坑方向偏移,右线隧道最 大水平位移9.57 HⅡn。这是由于基坑开挖卸荷导致 侧向土体向基坑变形以及坑底土体隆起,考虑坑底 土体加固的缘故,坑底隆起量得到控制,周围土体侧 向变形明显,带动隧道向右下方移动。 另外,沿隧道纵向方向,隧道处于基坑中部变形 尤为明显,基坑开挖对隧道纵向变形的影响约为平 行于隧道的基坑长度的3倍。 在基坑开挖对隧道的应力分析中,应力主要集 中在隧道衬砌横断面的上下左右四点,这四点所受 应力为其他部位所受最小应力近9倍。可见应力集 中现象非常明显,因此,对于地铁隧道的衬砌设计和 运营安全应格外重视应力集中部位。 4.3被动土体加固分析 为减少基坑开挖坑底土体隆起对临近地铁线路 的影响,本工程拟采用坑底满堂加固的措施。图3 和图4是在考虑不同加固措施的情况下,不同工况 对隧道水平和竖向最大位移的对比分析。 图3右线隧道不同工况下隧道水平最大位移 工况 3 4 5 6 7 图4右线隧道不同工况下隧道竖向最大位移 上述结果表明,当对土体不加固时,基坑开挖会 对隧道产生较大的变形,当加固为40 MPa时,可将 变形减小为未加固时的6o%,当继续加固为60 MPa 时,变形继续减小,但抑制幅度也明显减小,可见,对 基坑底部土体进行加固可有效抑制临近隧道的变 形,但应注意最优化的加固强度。 5结论 (1)利用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分析基坑开 挖对临近既有隧道的影响,发现基坑的开挖对临近 隧道有明显的影响,隧道的位移以水平为主。 (2)通过对基坑底部被动区域是否加固进行数 值模拟发现,若被动区不经加固直接开挖,将导致地 铁隧道发生较大的位移,有可能将使地铁无法正常 运营。而经过加固后,可有效的控制基坑开挖对隧 道的影响。 (3)地下连续墙、被动土体加固等作为异质体, 刚度远大于土体刚度,具有减小位移的屏障作用,对 临近基坑开挖引起的位移具有阻断作用。另外,地 下连续墙、支撑体系和被动土体加固组成完整的地 下受力体系,能够有效的承受基坑侧向和底部土体 产生的应力,对基坑开挖引起周围土体的变形起到 关键的抑制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国彬,黄院雄,侯学渊.基坑工程下已运行地铁区间 隧道上抬变形的控制研究与实践[J].岩石力学与工程 学报,2001,20(2):202.207. [2]吉茂杰,刘国彬.开挖卸荷引起地铁隧道位移的预测方 法[J].同济大学学报,2001,29(5):531—535. [3]陈郁,李永盛.基坑开挖卸荷引起下卧隧道隆起的计 算方法[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5,l(1):91.94. [4] 张治国,张孟喜,王卫东.基坑开挖对临近地铁隧道影 响的两阶段分析方法[J].岩土力学,2011,32(7):2085. 2092. [5]王卫东,吴江斌,翁其平.基坑开挖卸荷对地铁区间隧 道影响的数值模拟[J].岩土力学,2004,25(s2):251. 255. [6]况龙川,李志敏,殷宗泽.地下工程施工影响地铁隧道 的实测分析[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40 (S1):79—82. [7]况龙川.深基坑施工对地铁隧道的影响[J].岩土工程 学报,2000,22(3),284.288. [8]刘国斌,侯学渊.软土的卸荷模量[J]。岩土工程学报, 1996,18(6),18—23. O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