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器介绍
青铜工艺
青铜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使用的合金,在距今四千多年前,人们已经掌握了青铜器的制造方法。青铜是由红铜、锡等几种金属的合金,呈纯青色。青铜一般作为乐器、日常用品、武器、生产工具、装饰用品、祭祀品等几种,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在夏、商、周的时代,青铜被广泛运用,这几个时代称为青铜时代。
青铜是有三种制作方法,制范法、失蜡法和金银错工艺,就拿制范法说:先由铜、锡等几种金属倒入不怕高温的锅中熔炼。当几种金属熔炼成溶液时,就把溶液倒入陶范中,等到冷却时取下陶范,再加工修饰。这样一件青铜器就完成了。
在我国出土的最大的青铜器是商朝司母戊方鼎。它高达1.32米、长1.13米,重875公斤。中间为方形,上面有一对双耳,下面为四个鼎足,鼎中有花纹。体现了王权、威严的象征。
在商朝末年,有一尊青铜猪尊,它被作为酒器。它的眼睛突出,背上有一个 孔,以一只凤为盖子,脸上有花纹,背上有鳞纹,四肢有不同与脸部的花纹。用猪作酒器,在古代是第一个。
在四川广汉三星堆也是一个大型的青铜出土坑。在众多的青铜器中,有许多的青铜面具。其中有一块宽有1.38米的大面具,其眼球呈圆柱状突出很长,据测量突出了16厘米,鼻子向内卷,嘴巴闭合,嘴唇上翘,似在微笑,耳朵大而上竖。好像树造了一位“千里耳”、“顺风眼”的神人。除了青铜面具,还有青铜神树。神树高达350厘米,树枝上挂有飞禽
走兽、铃铛和果子。这些珍贵的文物把巴蜀之国的文明推进了1500年。在很多年前的广汉三星堆的土地上可能是古蜀国的祭祀坛。
其实,青铜器和工艺还有很多,需要我们进一步去探究。这四千多年前的传统工艺,给我们当时的对器皿的认识有很大的进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