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难点透视】2015年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卷:大气运动
一.选择题
《齐民要术》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凡五果,花盛时遭霜,则无子。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此时放火作煴(无焰的小火),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读上文回答1—2题 1.“天雨新睛,北风寒彻”,一定“是夜必霜”在下图中: ( )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大气运动
2.“放火作煴,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的原因是 ( ) ①“烟气“使得大气逆辐射增强,使地面温度不至于过低 ②“烟气”的主要成分是co2,对地面有保温作用 ③“放火作煴”使地面温度直接升高 ④“放火作煴”对大气起到加热作用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1.A “天雨新睛,北风寒彻”表示天气转晴,气温下降。由于晚上天气晴朗则大气逆辐射弱,保温效应差,强烈降温导致容易出现霜冻。该情况往往发生在冷锋过境后,故选A答案。本题主要考察:天气系统和大气的热力作用。
2.B “放火作煴”,目的不是对大气或者地面直接加热,而是产生烟气。烟气和云有一样保温作用,将地面射向空中的长波辐射反射回面,防止地温快速降低,起到保温层的作用。 C.昼夜温差较大,水汽不易凝结,直接附着在地面上
D.昼夜温差减小,水汽不易凝结,直接悬浮于大气中
据石家庄机场透露,7日,16时30分,受雾霾影响石家庄机场能见度由1400米骤降能至100米,导致55个航班被迫取消。10时58分石家庄机场能见度提高,达到起飞标准,第一个离港航班NS3267石家庄至深圳顺利起飞,机场航班陆续恢复正常。下图为我国四个雾霾多发地区。回答3~4题。
3.雾霾天气使能见度降低的原因之一是 A.雾霾吸收地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 B.雾霾削弱了地面辐射 C.雾霾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 D.雾霾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
4.图中四地深秋初冬时节多雾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A.昼夜温差减小,水汽易凝结,但风力微弱,水汽不易扩散
B.昼夜温差较大,水汽易凝结,且该季节晴好天气多,有利于扬尘的产生
3.C能见度取决于物体对光的反射作用,浓雾天气使空气能见度降低主要是由于浓雾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
4. B深秋初冬时节,黄淮海地区、长江河谷、四川盆地、珠江三角洲都受来自北方强冷空气的影响,天气一般晴朗,昼夜温差大,夜晚降温快导致水汽易凝结,形成大雾天气。故选B
读下图,回答5—6题。
5.左图所在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大陆性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B.地中海气候 D.高山气候
( )
6.右图所在地气候类型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气压带风带随季节移动
C.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D.盛行西风带控制
5.C 该试题主要考查气候类型判断,利用区域位置判断即可。图中可以看到2°E,50°N,
塞纳河,确定在西欧地区,因此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6.A 该题考察气候的成因,同样也需要知道该地属于什么样气候类型,据图中峨眉山,大渡
河等地理要素很容易判断为中国的亚热带季风气候,那么影响季风形成的因素为海陆热力差异。
下面是某月某条经线上部分气压带、风带和气流的相互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
7.图中②气压带或风带的气流运动方向和性质分别为 A.下沉 干燥 B.上升 湿润
C.由高纬流向低纬 干燥 D.由低纬流向高纬 湿润 8.受①②之间气压带或风带影响的地区不可能在 ( )
A.东非高原 B.巴西高原 C.撒哈拉沙漠 D.马达加斯加岛
7.A 本试题涉及最基本的知识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性质,②在南回归线附近,由此可判断为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因为动力原因盛行下沉气流,干燥少雨。
8.A ①②之间为信风带,信风影响下的气候主要有热带草原,热带沙漠,和特殊的热带雨林。东非高原虽然是热带草原气候,但是它的成因是因为地形原因,与低纬信风带无关。
读“亚洲东部某时刻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完成9~11题。
9.若图中P气压中心的势力逐渐减弱,则此时可能是 A.春末
B.盛夏
C.初秋
D.严冬
10.P天气系统的名称及受其影响可能出现的天气是
A.高压脊 沙尘暴 B.冷锋 干旱 C.反气旋 伏旱 D.气旋 台风 10.C P为夏威夷高压,是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印度低压切断形成的。初秋,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南移,印度低压逐渐减弱,夏威夷高压随之减弱。
11.C P为高压中心,即为反气旋,在其控制下多为晴朗天气,因此选C项。 二.综合题
1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尼加拉瓜地理位置
材料二:尼加拉瓜地形和水系图
材料三:2012年9月,中国与尼加拉瓜签订了谅解协议,规定“香港一尼加拉瓜发展投资公司”投资建造连接加勒比海和太平洋的运河工程。
(1)比较A、B两地气候特征的差异性,并分析B地气候的形成原因。(10分) (2)图中①、②为拟建的两条运河,你认为哪条更为合理?“请说明理由。(9分) 11. (1)(10分)与B相比,A地的年降水量小,但季节变化大;气温较低,且年较差大。 (或
与A相比,E地的年降水量大,但季节变化小;气温较高,且年较差小。)(6分) B地的气候成因:地处信风带的迎风坡,深受沿岸暖流的影响。(4分)
(2)(9分)②更合理。(3分)理由:可利用天然河道和湖泊;需建设的河道里程短;全程地势低平,工程量小,建设成本低;水流平缓,更利于通航。(任答3点,得6分)
1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锋在移动过程中,受到地形的影响,其性质和锋面附近的天气状况均会发生改变。下图为庐山对锋的阻滞示意图。
材料二 1961~1970年间庐山附近两地各月降水量(mm)表
站名 星子县 九江市 1月 2月 3月 131.4 133.3 4月 176.9 166.3 5月 224.7 202.9 6月 271.5 218.6 7月 163.6 140.1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年总量 1 85.5 49.4 34 66.8 38.6 344.2 1 84.2 62.6 47.7 73.6 47.8 300.0 37.7 64.1 47.6 75.3 (1)结合材料一,分析庐山云雾的形成过程。 (2)依据材料二,分析庐山附近两地6~8月降水量变化的共同特点及其原因。 12.
(1)冷锋在往东南移动过程中,受山地阻挡,前进受阻,并被迫停留在山前地带,转变为准静止锋。同时气流遇山地抬升,温度降低,有利于水汽凝结,因而多云雾。
(2)降水量逐月减少。6月份受江淮准静止锋的影响,出现梅雨天气,降水丰富。8月受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