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美的促销策略
一、价格竞争是商业企业最有效的竞争手段
在我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包括现在,价格竞争是受人排斥、指责的。在新闻界,很多人将降价竞争等同于低层次、低水平、低档次的竞争。认为降价竞争,打价格战,就是恶性竞争,就会扰乱市场秩序,应该受到禁止。有的政府部门对此也没有清醒认识,如在几年前,有关部门为了制止一些行业出现的价格竞争,还推出过鼓励企业间、相关行业协会制定“自律价”的办法,反对企业进行降价竞争。
实际上,绝大多数价格竞争是正常的、正当的。因为企业的市场竞争行为,很多是通过价格行为实现的。西方经济学中微观经济学的另一个名称,就是“价格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在现有市场环境、技术条件下,企业如何在市场竞争中,采取合适的价格策略,以取得市场竞争优势。
对有自己产品的生产性企业来说,产品的价格优势与品质优势是同样重要的,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来自产品的“性价比”。对不从事生产,只经销其它企业产品的纯商业企业来说,竞争优势主要来自价格。这种价格不仅指商品在商店的销售价格,更重要的是消费者的消费价格。对消费者来说,购买商品支出的价格不仅包括直接购买商品的费用,还包括坐车等必要支出、是否方便、时间耗费等。因此,商店因位——探析国美的低价营销策略置优势而可能为消费者节省的支出、方便等因素,实际上也是消费者支付价格的一部分。商店为消费者节省了车费等支出,购物方便,节省了时间、减少了麻烦,就等于为消费者降低了价格。这就是为什么商业企业选址很重要的原因。
有的人不主张价格战,反对降价竞争,而主张打质量战、服务战、品牌战,认为这才是高层次的竞争。实际上,这与价格竞争没有本质区别。所谓质量战、服务战是在一定价格水平上的,价格水平未变而提高了质量,与降价没有什么区别,这是一种隐性降价。如果价格上升的速度超过了产品质量上升的速度,同样不为消费者接受。
降价对消费者来说,得到的好处是最直观的。在产品质量不变情况下,直接降价,给消费者带来的好处一目了然。所谓的质量战、服务战,经营企业是存在瞒天过海、欺诈消费者机会的,由于信息不对称,消费者很容易被欺骗,一些企业就是将质量提高当幌子,作为提价借口的。
降价不仅可以成为提高某个企业竞争力的手段,有时对生产某类商品的整个行业都有利,会扩张该商品的整个市场规模。这涉及到需求的价格弹性问题。目前我国消费者的整体收入水平还比较低,电器类消费品仍是大项消费支出,大多数消费者对家用电器类消费品的价格很敏感,家电类消费品的价格富有弹性,降价会使很多消费者的消费门槛降低,不仅可以扩大整个市场需求,也可增加消费者的福利。
二、低价位进入、低价位经营、快进快出,风险更小
从国美的发展看,国美实行的价格竞争是有一定特色的。很多企业也采取价格竞争手段,但一般是先将价格定得较高,或定在一般水平上,用降价作为渲染、吸引顾客的手段或者最后甩卖积压、滞销、过季、技术即将过时或已过时商品的手段。这种价格竞争,只是企业的一种经营策略,低价不是常态,不是经常性的。大多数时候,是被动降价或被迫降价。
国美是将价格竞争作为一种基本的经营战略。价格处于低水平是经常性的,是一种常态,是作为经营、营销战略使
用的。商品价格从一开始就定得较低,从开始就主动采取对消费者有吸引力的价格,将顾客吸引过来。
国美价格竞争的经营战略可以用两点概括:其一,所有商品的销售价格从一开始就是以低价开始的,经营过程中也维持相对的低价;其二,商品价格一旦定价后,一般不再大幅降价。在其它企业因季节、技术、滞销等原因采取降价手段前,已经将购进的商品销售完毕或基本销售完毕。这种经营方法,是以商品的快进快出为前提的。避免了商品积压难以销售、因技术问题最后不得不大幅降价的风险,加速了资金流动速度,使经营产品更灵活,更适应产品升级换代的要求。
三、低价位进入、低价位经营的基本条件是低成本
在竞争性市场,一个企业是否能采取低价位经营策略,取决于其经营成本的高低。如果经营成本较高,不存在较大盈利空间,就不存在采取低价位竞争的条件。采取低价位竞争策略,是不能以低盈利水平、低盈利能力为代价的,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就是经营失败。
低价位带来的销售规模的扩大以及单位销售成本的降低,应使企业的盈利总量更大。低价位经营的目的不能是低盈利水平和低盈利能力,而是高盈利水平和扩大了的盈利能力。这样才能使企业更具活力,更有竞争力,更有成长空间。
像国美这样的商业企业,经营成本主要取决于两种因素:一是经销商品的购进成本;二是各种运输、经营成本。包括商品的采购费用、运输费用、损耗、仓储费用、租店费用、员工工资、财务成本等。压低其中任何一项费用,都可对降低成本有一定的影响。
在上述费用中,租店费用和商品购入价格所占比例最大。国美在店铺选址方面显然有充分的考虑。在刚进入时,以北京为例,选择的店址都在三环附近,现在看,三环附近都已比较繁华,但在国美刚进入时的1987年,北京三环附近的大多数地方还是比较偏远的近郊区,房租价格比较低。这些地方离消费人群也不远,路程消费者还能接受。当时其它企业的商业成本较高,国有商业企业经营机制又不灵活,于是给了国美以低价位进入和低价位经营的空间。正是由于选址和成本两方面的优势,使国美有了以较低价格水平进入家电业经营的条件。如果没有店铺租金和进价方面形成的低成本基础,国美在进入家电经营时,就不大可能采取比大商店价格低得多的竞争策略。
真正对消费者有吸引力的,是消费者价格,并不完全是经营者价格。只有消费者价格较低,对消费者才有竞争力。经营者价格只是决定消费者价格高低的一种因素,消费者价格还包括消费者采购、运输等成本和是否方便等因素。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程度也必须考虑。在北京,国美最初是在三环附近选择店址,这在当时,消费者在交通上没有太大的不便,而且不会增加太多的交通等采购费用。而在当时,消费者对价格普遍比较敏感,电器在当时是大宗消费品,也是家庭花费最大的消费品,当时人们工资水平普遍不高,需要积累多年才能拥有购买大型家电的能力,国美以比其它商店低几十元甚至几百元的价格水平销售商品,对当时月工资一般在100-200元,多的也就是300-400元的消费者来说,吸引力很大是无疑的。因此,国美取得了销售额迅速提升、企业迅速成长的结果。
四、采取低价位价格竞争策略要注意市场环境
国美采取低价位价格竞争策略进入家电市场的外部环境是不能不提的。因为这种环境目前已经不存在。
国美是1987年在北京最先出现的,在当时北京的家电经营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的都是国营企业,其成本很高、机制不活、效率低下、固守传统体制下的经营模式,国美很容易就可以取得成本和价格上的优势。当国美采取低价竞争策略时,这些企业采取的是企图利用非市场力量“封杀”办法,借以使国美处于不利地位,比如联合限价,迫使供货企业
不给国美供货等。这些办法其实都不是正规的市场竞争手段。当时国有商业企业的体制、机制决定了这些国有企业不可能采取有效的竞争手段,而长期形成的低效率、高成本经营模式,使这些企业也无力开展有力的低价位竞争。所以,效率较高、成本较低的国美进入以后很快就站稳了脚跟并不断实施企业扩张。
但现在,国美这样企业的发展环境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一是加入WTO,国外大零售企业进入中国市场,这些竞争对手有着很高的经营效率和经验;二是国内企业的机制变得越来越灵活,国有企业,尤其是新进入的民营企业,也会采取过去与国美一样的低成本、低价位策略进行竞争。所以,再像过去那样采取对国有企业价格优势的竞争策略,正在逐渐失去存在的环境。
新形势下要继续保持价格竞争上的优势,仍然必须保持成本上的优势,这主要取决于规模经营。规模经营主要从两方面降低成本,一是在经营商品的大批量进价方面;二是在经营产品的运输、配送方面。
一向喜欢创新的国美电器最近提出了一个“成本价+1元利润”(即“成本价+1”)的全新概念。在其打破商家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经济规律的同时,也为其带来了种种议论。反映在时令性商品空调的价格方面,国美的举动更让人琢磨不透。
人们不禁疑惑,国美究竟意欲何为?
记者通过采访后发现,原来国美的举动,正是一个商家追求长远利益的真实体现。
庞大订单带来双重影响
今年上半年,国美与众多空调厂商签下了108亿元的巨额订单。5月初,国美又秘密约见200余位家电厂商老总,结成全新的战略联盟。另外,国美还投入5亿元,实施了买断、包销、定制等特别手段。
大手笔的投入为国美带来无法比拟的采购优势和超低进货价优势,同时也给其带来了销售上的巨大压力。
这个巨大压力来自于某些厂家。年初以来,随着钢铁等原材料价格的节节攀升,厂家面临成本威胁,常年同质化竞争的恶果,又导致部分旧型号产品滞留库中。处于双重煎熬之中的空调厂商,此前曾结成“涨价联盟”,逼使空调价格一度上涨10%至15%左右。
国美作为销售商,绝不允许自己承担过多的库存压力,更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上游厂家给自己带来销售压力。因此,国美果断推出“成本价+1”的营销模式。
中小家电商面临挑战
据湖南国美电器采销总监钟琳介绍,国美“成本价+1元利润”营销模式就是国美将商品的正常市场零售价减去其运输成本、销售利润、安装返利、仓储成本和宣传成本,按照厂家给予国美的实际供货价加象征性1元利润进行销售。这样,原来一台价值2000元左右的空调,价格可以下降500元左右。例如,原价5000多元的志高3匹冷暖柜机空调,现在仅售3188元,这样的价格,是中小经销商完全无力承担的。因此,大批中小家电经销商“落马”,将很可能成为今年长沙家电业不可避免的悲剧。
国美通过“成本价+1”这一营销模式启动的2005年6月家电销售攻势,为期一个月左右。在活动前期的宣传上,国美曾称是因为其经过18年的快速发展后,薄利多销、诚信经营的品牌形象已深入广大消费者,因而国美要变着法子给消费者以实惠。但从近段时间空调市场的反馈情况看,长沙市70%的小经销商均出现了空调销售业绩的下降,活动产
生的效果已经远不止让利于消费者那么简单。湖南国美电器总经理邢凤祥坦言,“成本价”的销售概念推出后,中小家电经销商将面临最大挑战。
同时,钟琳指出,国美推出“成本价+1”的营销模式,主要是针对中小家电经销商,且为时只有一个月,因而这对于已经上了规模的其它大型家电卖场而言,不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一举三得谋求长远发展
此次活动中,国美一改往常做法,选择与厂家联手。之前不久,国美与海尔两大巨头达成了6亿多元的商品购销协议,在双方开展的题为“世界的品牌,中国的骄傲”主题活动中,海尔在国美卖场投放了全品类的家电商品,顾客可在全国范围内的任何一家国美电器卖场里,选购海尔的任何一种上市家电,与此同时还推出各种优惠措施。
为了让人们打消对“成本价+1元利润”营销模式的顾虑,近日湖南国美电器有限公司面向全市公开招聘50名市调人员。湖南国美电器企划部经理张溧说,市调人员主要负责对长沙家电市场进行调查,以对国美电器全场商品的价格进行监督,维持国美低价。
业内人士认为,“成本价+1元利润”营销模式的出现可以说是一个无形资本,一方面打压了中小家电经销商,另一方面拉近了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同时还扩大了销售,对于国美来说达到了一举三得谋求长远利益的真实目的,因而并非“无的放矢”。
作为家电零售业的领头羊,国美在营销推广上总能出台与众不同之举,从一年前的“取消返券”运动,到今天的“价格变革”会议。国美的所为,已不仅是一个普通企业之所为,更多地承担着行业、社会的责任,虽然国美电器采销中心总监何阳青先生一再强调“实际上国美的营销没有什么深奥的,不过是所有的做法都以消费者为中心,从消费者考虑”,而正是个中简单但清晰的营销概念,在成就国美今天的路途上,功不可没。
从消费者角度制定方案
目前很多商业企业在营销手法上,抱着这样一种观念,广告也好,营销也好,不过是如何设法欺骗消费者。商家把消费者吸引到卖场,消费者购买完商品之后,就大功告成了,至于商家是不是要对消费者负责任,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何阳青笑道,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可能很多企业都不敢谈。虽然目前大家都在谈以消费者为中心,但是以消费者为中心是一个口号,还是一个行动?为什么每年到了3.15的时候,很多商家、企业都很紧张,就是因为存在一些不正当竞争,或者营销手法中存在一些欺诈。比如在服装业很明显的先抬价格,再打折扣现象。当消费者明白过来真相的时候,企业失去的不仅仅是一个消费者,还有这个消费者身边所有的消费者。
作为家电零售终端,国美深知消费者的重要性。所以国美在做任何营销活动的时候,都是以消费者的思路出发来制定营销方案,这其实是一个方向问题。现在很多的制造业、商家制定营销方案时,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来制定。虽然也做市场调查,市场分析,也说站在消费者角度,但实际上更多的从企业自身的任务、产品角度来进行。而国美制定营销方案,是逆向来做的,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来制定营销方案。比如说平板电视,是怎样层面、收入的消费者需要这种东西,这些人又需要什么样的服务,需要什么样的介绍,国美会针对消费者的需要来制定整个营销方案,这是两种方向截然不同的制定方案思路。
而要从消费者角度做营销方案,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从一开始的采购上,就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来采购。消费者需要什么样的产品,国美就采购什么样的产品卖给消费者,这就是所说的方向问题。
从以前的产品营销手法来看,通常是制造商生产什么样的产品,就卖给经销商,经销商不管这种产品适不适合消费者需求,而硬推给消费者,这是从上游到下游,研发——流通——消费者这样一个过程。另外,流通信息也是从制造业流向消费者,比如最早的彩电行业做数字电视概念等,这种概念是硬性灌输给消费者的,而且里面很多内容是不真实的,信息是制造业——流通业——消费者这样一个流通过程。
而国美现在改变这种模式,采用的是定制产品营销模式,即通过国美卖场的销售,了解消费者的需求信息,经过国美的系统加工完以后,反馈给国美的制造业,然后包销、定制消费者需要的产品。这种信息的逆向,制造业是很欢迎的,而且生产出来的产品适合消费者需求,很快就能销售,这样就形成了信息反馈和产品销售的良性循环。
最大服务是价格
在国美的服务概念里面,并不单是企业将产品卖给消费者,然后电话回访、上门服务等等。在国美,最大的服务就是价格服务。
目前的家电行业,存在制造业和消费者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消费者对产品的实际功能、价值等并不是很熟悉,在购买的时候,心理上也需要有一个信任的信息来增强其购买信心。因而,国美以价格作为很重要的一个服务内容,针对消费者和厂家之间这种知识不对等的现象,来服务消费者,担当消费者的采购指导专家。
国美作为销售终端,在向制造商采购时,其专业的采购人员懂得产品的性能、制造成本,并且有一定规模的采购量,就能够采购出性价比合理的商品,这样就有了价格服务的基础。
另外,国美还尽量减少中间环节的利润,反对采用代理商制。我国最早的销售模式是制造商来运作,经过省、市、区域一层层的代理商,然后再到卖场。中间三四道环节,每个环节即使没有利润的话,配送、卸货、库存等,也都需要成本,而这些成本最终都加在了消费者身上。把这些中间环节都取消掉,价格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这样,有了性价比合理的商品,在终端销售的时候,消费者不需要砍价,买的东西肯定是性价比最优的,国美之所以能够发展这么快,就是因为消费者对国美价格服务的信任。
以行业诚信树价格大旗
当有了价格优势后,还要制定推荐给消费者的营销手法,而这些营销手法,也必须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来制定。何阳青认为,制定营销手法要抓住两点,第一是以消费者为中心,第二是诚信。只有诚信才能做百年企业,如果消费者知道受骗了,永远都不会再来了。
去年十月份直到现在,国美所做的营销方案里面,有一个“取消返券”活动。现在的服装业、家电业等,很多都还有返券促销这种模式,返券不但给消费者带来很多购物的麻烦,而且里面还存在很多的欺诈行为。
原来国美也做返券促销,在国美做返券的过程中发现这样一个问题,消费者在得到返券后,必须再买第二件产品,而第二件产品可能对其是没用的。消费者买的时候很高兴,“白得”了几百块,但拿到家却根本用不着。对于卖场、厂家来讲,消费者多购买产品,增加了销售量,皆大欢喜。但是这对消费者却没意义,还不如根据消费者需要什么,然后以很低的价格卖给他。因而,作为一直提倡诚信经营国美,就把返券取消了。不但自身要取消,还要发起“取消返券”运动,告诉消费者返券的弊端在哪里。
国美这个营销方案出来后,在很多媒体上告诉消费者返券的陷阱,社会关注度非常高,焦点访谈等节目都有所报道。另外,北京市政府也出台了关于返券运作模式的规定,一个营销模式,能够引起政府制定相应的管理,说明是很成功的。
何阳青对此介绍,一个好的营销方案,不仅仅是能够卖多少产品,还是要有持续性的,也就是概念、诉求点必须很清晰。一个好的营销方案,要达到三个目的,第一是要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提高销售。第二要有效地打击竞争对手,就像“取消返券”这个活动,实际上也是对对手弱点的一个打击。第三要提高国美的美誉度。
比如国美最近在上海的召开的“价格变革”新闻发布会,在上海这样经济发达的城市里,大卖场的产品标牌价是可以议价的,而且成为了消费者的消费习惯,而在国外发达的城市卖场,比如沃尔玛等,都不可议价的。这一现象就说明了在这些卖场里,产品的价格是虚高的。而这样一来,就存在消费者由于砍价能力不同而待遇不公,这就是对消费者的不负责任。
当国美在上海发现这个问题的时候,就在上海举行了这次营销活动。4月1日在上海发布了《致上海消费者书》,告诉消费者这种现象是不合理的。而当消费者到国美来,是不需砍价的,因为国美已经把标价做到最低。
何阳青对此次营销活动评析到,第一,同样的商品,当国美把标价打到比其他卖场都低的时候,虽然消费者在其他卖场能够议价,或许也可以砍到和国美同样的价格,但是对于很多不懂议价的消费者来说,还是愿意到国美来买。这样,竞争对手最具利润顾客来到了国美,这已经是有力地打击了竞争对手。第二,国美的这些做法,是从消费者角度着想的,而且消费者也是很容易感受到的,因而消费者会很支持,销售量也会提升。第三,这个做法影响着整个上海市的商业格局,对于行业、社会来讲是有益的,成为一种公众关注的社会现象。不管是政府层面、消协层面,还是厂家层面,消费者层面,媒体层面,国美的诚信、美誉度都在提升,达到了营销目的。
何阳青表示,这种推广手法必须是真做而不是假做,也就是要讲诚信,并且这种做法对社会必须是有益的。国美既是公众型企业,也是行业领导者,作为行业领导者首先必须自律,自觉规范自己,否则只能是行业一个比较大的企业,就像企业领导者必须是要有内涵的一样,营销也是要有内涵的,绝对不单是为了知名度、销售而做推广。
全面互动促销
目前国美所有的促销活动,都要按照全面互动的营销概念来做。首先要站在消费者角度来考虑方案,让消费者赢,但同时又必须是多方共赢的。
目前很多商家做的促销活动只是用来吸引眼球,为少数人服务的。营造一个气氛,吸引一些人来购买,比如一个1000元彩电卖200元,但最后受益者只有寥寥几个,这就不是消费者的“赢”。而国美的促销活动是让更多的消费者得到合理的优惠价格,也就是普惠制。将只能由几个人得到的优惠分摊到几百人,让更多的消费者得到普遍的优惠,通过薄利多销达到利润的增加。
另外,促销活动不但要消费者赢,还要通过活动,达到多方共赢。何阳青介绍,一个促销活动需要考虑五个环节是否受益,第一是消费者,第二是厂家,第三是商家即国美,第四是媒体、社会舆论,因为必须有信息渠道的流通,第五是测评机构。以空调促销为例,比如有五十种型号的空调,需要推荐20种好的产品作为促销活动主打产品给消费者,这就需要第三方的检测机构来推荐。而产品通过测评需要付费,比如测一台2000元,这样测评机构就有了收益,但这笔支出对于整个活动来说很小。通过测评机构变成的推荐产品,其厂家就需要提供更多的促销、价格资源,而做为国美则提供更好的场地、位置资源等。厂家、测评机构、卖场的资源有了,要让消费者知道,就需要媒体,通过软性征文、广告等来传播,这样媒体也有利可图。而因为做活动扩大的销售量,也就可以给消费着更大的优惠空间,最终受益的肯定是消费者。
又比如手机促销,评比消费者最受欢迎的手机等,会通过某一个比较权威的网站进行,这里测评机构变成了权威网站,在这个过程中消费者本身就要参与,每个厂家会提供几款手机来评比,评比过程中知名度就提升,评比完后国美就推荐给消费者,在媒体上展现给消费者。
这五个环节实际上是共赢的环节,最终都是赢者。消费者得到了优惠产品,厂家、国美的产品销量增大,总利润增加,测评机构有测评收入,媒体有广告收入,这就是国美的全面互动营销概念。
类似的手法是很多的,像去年《手机》电影出来以后,国美和冯小刚做了一次很好的合作,《手机》影片进行的全国推广,是通过国美的渠道来进行的。当时国美在全国200多个媒体天天做广告,在国美广告里面有这么一条《手机》的广告:买国美的手机,送《手机》电影票,同时,《手机》的主要人员,在国美的主要门店进行联动。
这样,国美门店通过《手机》演员的名声效应,聚集了人气,产生了效果。而国美的媒体广告里《手机》的内容,又很快把《手机》推荐给社会。《手机》如果在全国200多家媒体做广告的话,从其人力资源、时间性等来讲,都很困难,而通过国美一天就完成了。而且双方都没有投资源,国美只是将其报纸广告内容的稍加改变,《手机》只是出影票,以及人员在卖场的宣传。《手机》通过娱乐版面来炒作和国美的合作,国美通过家电版面炒作和《手机》的合作。这就是国美的共赢,一个好的营销方案,肯定是大家都受益的,伤了任何一方,都是不好的营销方案。
终端传达服务
在终端上,国美所有的做法也都是以消费者为中心,从消费者的方向来考虑制定。
一个是卖场的环境。环境不单指卖场有多漂亮、宽敞。还包括产品是不是丰富,消费者需要的是不是都有。在产品质量上,产品进入卖场分两个阶段检测,一个是符合国家标准,另一个是要通过国美实验室,检测出性价比最好的产品,推荐给消费者。这也就相当给消费者增添一个保障,让消费者购物放心。
第二,终端与消费者的沟通。国美卖场的服务人员,现在是由两层管理,一是厂家管理,也就是作为厂家的促销人员,二是国美的管理。销售人员进了国美,就属于国美的一员,但因为电器产品技术含量比较多,必须经过技术培训才能给消费者介绍,所以技术方面更多的是由厂家来培训。反过来,这些人员也必须接受国美文化,进行双重培训的。国美更多的是从言行,对消费者的接待、介绍方面要求很严格。另外,在员工的精神面貌上,员工卖得越好,其状态就越好。所以国美提供好的购物环境,提供对口销售的产品,提供更多的资源,销售人员的状态就会越好,也会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比如国美的销售员工每个人有张名片,这也是一种营销手法,不管消费者买不买产品,当有需要时,都可以进行咨询,同时在买了产品后,也方便进一步的沟通服务,最大限度地方便消费者。除了人员的介绍外,还要通过终端的POP告诉消费者,产品功能等信息,减少其在购物中繁琐的环节。比如卖场的导示牌,让消费者可以很清楚地知道去哪里购买,广播告诉消费者正在进行什么活动。其中很多细节都要考虑到,包括收银系统,购买时的配送等。
第三是要让产品可触可看。目前很多卖场将产品所在玻璃柜里面,对于消费者来说很不方便,而国美的摆在外面,消费者可以去触摸,真正了解产品,这也是国美销售的一大特色。
战略性公关
关于公关活动,何阳青认为,国美的公关更主要是和上游厂家、消费者的一个沟通过程。比如今年3月8日在北京召开2005年手机流行趋势发布会,一周后又在广州召开的空调流行趋势发布会,28日在上海的全国家电峰会,以及最近上海的价格变革新闻发布会等,都是规模非常大的会议,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公关活动。这种公关活动达到几个效果,一是搭建了一个平台,让厂家这些竞争对手,除了在国美卖场这个产品的销售平台竞争外,还能有一个相互交流的机会,通过交流沟通,会达成更高境界的竞争。
这种公关活动,会令企业与国美建立战略合作的关系,对国美的支持会更大。同时,因为这个交流是在高层间的交流,让媒体了解这些情况,可以在一个会议见到上百家的企业,也可以有更准确的报道。媒体再传给消费者,消费者也能从中得到很多的益处,而这种活动也可以得到各种协会、商务部等的支持,在政府方面也得到一定的形象的提升。所以国美目前所做的公关,都不是单一的销售层面,而是行业的战略公关层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