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火亡人”火灾事故的成因及对策
摘要:近年来,“小火亡人”问题日益突出,这些火灾事故都过火面积小,经济损失小,但均造成了较大人员伤亡,如何破解“小火亡人”这个难题,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本文通过研究消防安全现状,以及“小火亡人”的成因及对策,从加大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普及消防公共服务、强化消防安全社会治理等方面进行探析,力图对“小火亡人”现象精准画像,找准靶心,补齐短板,提出解决“小火亡人”问题的办法。
关键词:小火亡人;火灾事故;成因及对策 一、当前消防安全现状
(一)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首先,从火灾和经济发展关系看。火灾的发生对经济有重要的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程度与火灾的发生有一定的影响,一般来说经济发展,火灾隐患不断增加。“十三五”期间我国GDP年均增长6.5%左右,而同期广西的GDP年均增长率约7%,高于全国平均增长率,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频繁的市场经济活动,必然带来更多火灾风险。其次,从城镇化水平看。广西城镇化率只有50.2%,低于全国59.6%的平均水平。另外,城乡二元结构导致的发展不平衡,使得城乡之间在消防规划、消防站设置、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消防宣传教育等方面又存在较大差距,乡镇农村消防安全经费投入不足,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几乎空白,乡镇和农村在消防基础薄弱。
(二)从社会发展现实来看。一是居民自建房成为亡人火灾高发地。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生产经营多样化,一些居民自建房经过改建、装修,改变了使用性质,靠近旅游景区的整栋改为民宿、餐馆,沿街的改为“下店上宅”或者“前店后宅”,靠近大中专学校、工业园区的改为群租房,城市边缘的改为小作坊、小仓库并住人,成为“三合一”场所。二是用火用电不慎是发生亡人火灾的主要原因。居民自建房、特别是被改造过的自建房因为人流增多,用火用电频繁,普遍存在电线乱拉乱接,堆放大量物品,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等情况,极易因用火不慎、卧床吸烟、电热器具故障或使用不当等而引发火灾。
(三)从群众消防安全意识看。一是群众受教育程度不高。2019年,广西人均GDP与财政收入分别居全国第26位和第23位,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根据全国“国民消防安全知晓率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国民消防安全常识知晓率得分为64.3分。农村居民消防安全常识知晓率得分为60.2分,城镇居民为67.7分,群众消防常识知晓率低,甚至有的群众不懂火警报警电话。二是逃生自救能力差。群众应对火灾危机意识不强,灭火逃生能力普遍较差,很难在火灾中采取正确的逃生方式进行自救,更难第一时间扑灭初起火灾。
二、“小火亡人”多发成因分析
(一)消防安全责任制体系还不健全。一些地方政府领导缺乏“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主责意识,认为消防工作是消防机构的事,未推动消防安全责任制有效落实。一些行业主管部门依法监管的责任意识不强,管行业不能管好安全,不能依法履行监管职责,消防工作齐抓共管格局还未真正形成。镇村两级和公安派出所认识不到位,不能依法履行监管职责,消防检查和宣传教育工作不到位,农村消防安全管理处于无序状态。
(二)乡镇农村消防基础薄弱。一是消防规划相对滞后。部分乡镇的消防专项规划不贴合实际,致使农村消防发展缺乏目标和计划,尤其是消防队站、消防车通道和消防水源等只有规划,难以实际落实。二是应急救援力量薄弱。虽然部分乡镇建立了乡镇政府专职消防队,并在乡镇、农村灭火救援中发挥了一定作用,但由于缺乏必要营房设施、编制机构和专门经费预算安排,甚至连消防车油料费、维修费和易耗器材的补充费用都无法解决,队员也没有专职人员,无法形成有效的统一管理。
(三)消防安全宣传存在盲区。一是居民消防安全意识差。一些居民将自建房改造为经营和住人的“三合一”场所,集店面、仓库与住宿共同一幢建筑,大多各区域间未做防火分隔,存在电动自行车入楼进户充电,电线乱拉乱接,存放大量杂物等大量火灾隐患。二是居民自防自救能力差。大部分亡人火灾事故发生在县城、乡镇、农村等地的居民房内,遇难者中大部分为老弱、儿童、残疾等弱势群体,此类人群的自防自救能力差。
三、防范“小火亡人”对策
(一)深入分析警情,精准研判形势。一是健全警情预判机制。根据季节性、地域性等特点,认真研究同期和近期火灾四项指数,加强分析和综合研判,找准当前消防安全突出问题和火灾高风险区域,并向各地和相关行业部门发出提示、预警,指导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强精准防控,从而有效降低火灾风险。二是开展火灾案例调查复盘。对每起亡人火灾案例调查进行复盘,从火灾原因、行业部门监管、灭火救援情况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查找消防监管漏洞和薄弱环节,认真审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二)健全责任链条,防止失控漏管。一是健全消防工作责任体系。以法律为准则指导消防安全工作,理顺消防监督管理机制,明确政府、部门消防工作职责,构建环环相扣的责任链条。二是推动落实责任清单。严格落实“三管”“三必须”的要求,以新修订《消防法》《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广西壮族自治区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细则》为依据,推动政府出台消防安全责任清单和监管类别责任清单,列清政府、部门、村(居)民委员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消防安全工作职责。三是强化基层消防安全力量。用好用足网格员、“四所合一”监管人员消防安全防控力量,压实街道办事处(乡镇)、居(村)民委员会、居民楼院(村组)、社会单位四级责任,对网格内单位、村组实施动态监管。
(三)分类开展专项治理,落实精准防控措施。一是深入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紧盯“高低大化”老旧小区等18类重点区域和高风险场所,集中开展打通“生命通道”、电气火灾消防安全专项整治10大工程,深入开展电动自行车充电停放场所等21个示范建设,分类开展专项治理。二是借势发力在重点领域突破。将消防工作融入政府重点工作中,结合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和城市品质提升工程,将电动自行车棚、消火栓等消防基础设施改造纳入城镇老旧小区整体改造工作;结合基层政府综合执法队伍改革,探索基层消防工作授权执法,推动消防执法延伸基层;结合乡村振兴工作,推动农村加强消防力量、防控机制和保障措施建设。
(四)坚持规划先行,强化消防基础建设。一是坚持消防规划先行。以市、县消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为契机,结合少数民族村寨“四改”和振兴乡村风貌工程工作,推动将消防站、消防设施、消防水源等消防规划内容纳入少数民族村寨和农村风貌建设工程规划编制。二是实施消防惠民工程。将为老旧小区安装电动自行车充电桩,为弱势群体居住场所安装独立烟感报警器、简易喷淋系统纳入各地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按照政府出资、单位自筹等方式开展电动自行车充电停放场所试点建设。三是建强基层应急救援力量。推动加快乡镇政府专职消防队建设,提高镇级消防监管和应急救援能力,对距离县城(城区)较远、县城(城区)消防救援力量辐射不到的镇要单独成立消防救援中队,落实独立办公、独立人员、独立设备、独立经费。
(五)开展精细化宣传,提高自防自救能力。一是针对不同人群进行精准宣传。对党政机关、行业部门领导和单位负责人,重点讲授法律责任;对重点岗位、重点工种,重点讲授岗位职责、消防技能;对单位员工和广大群众,重点讲授防火灭火常识和逃生自救知识。二是持续开展宣传“五进”,提高消防宣传到达率。聘请有资质的宣传策划团队,深入乡镇、农村、城乡结合部、城中村开展消防宣传活动,拓宽乡村宣传平台阵地,提高消防宣传到达率,升消防公共服务均衡化水平。
参 考 文 献
1.
李树.浅析经济发展与火灾的关系.消防管理研究,2005. 2.
2019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 广西日报,2019.3.4. 3.
国家统计局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七. 经济日报,2019.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