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机试(选择题)模拟试卷37(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机试(选择题)模拟试卷37 (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1. 下列关于光纤同轴电缆混合网HFC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HFC是一个双向传输系统
B.Cable Modem利用频分多路复用方法将信道分为上行信道与下行信道 C.Cable Modem传输方式分为对称式和非对称式两类 D.HFC通过Cable Modem将光缆与同轴电缆连接起来
正确答案:D
解析:光纤到同轴电缆混合网HFC是经过双向改造的有线电视网络;而电缆调制解调器Cable Modem是专门为利用有线电视网进行数据传输而设计的,Cable Modem把用户计算机与有线电视同轴电缆连接起来。 知识模块:网络系统结构与设计的基本原则
2. 若服务器系统年停机时间为55分钟,那么系统可用性至少达到( )。 A.99% B.99.9% C.99.99% D.99.999%
正确答案:B
解析:系统的可用性用平均无故障时间(MTTF)来度量,即计算机系统平均能够正常运行多长时间,才发生一次故障。系统的可靠性越高,平均无故障时间越长。可维护性用平均维修时间(MTTR)来度量,即系统发生故障后从维修到重新恢复正常运行平均花费的时间。系统的可维护性越好,平均维修时间越短。计算机系统的可用性定义为:MTTF/(MTTF+MTTR、)*100%。 题中服务器年停机时间为55分钟,(365*24*60-50)/365*24*60*100%=99.989,因此可用性达到99.9%。计算机产业界通常用“9”的个数来划分计算机系统可用性的类型,如下表所示。 知识模块:中小型网络系统总体规划与设计方法
3. IP地址块59.67.159.125/11的子网掩码可写为( )。 A.255.240.0.0 B.255.192.0.0 C.255.128.0.0 D.255.224.0.0
正确答案:C
解析:11位掩码转换为二进制格式如下: 11111111 11100000 00000000 00000000,转换为十进制为:255.224.0.0。 知识模块:IP地址规划设计技术
4. 下图是网络地址转换NAT的一个示例根据图中信息,标号为①的方格中的内容应为( )。
A.S=192.168.1.1,3105D=202.113.64.2.8080 B.S=59.67.148.3.5234D=202.113.64.2.8080 C.S=192.1 68.1.1.3105D=59.67.148.3.5234 D.S=59.67.148.3.5234D=192.168.1.1.3105
正确答案:A
解析:根据网络地址转换NAT的基本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一个内部网络地址为192.168.1.1的主机要访问Intemet上地址为202.113.64.2的Web服务器,那么它会产生一个源地址S=192.168.1.1,端口号为3105;目的地址D=202.113.64.2,端口号为8080。 知识模块:IP地址规划设计技术
5. 下图是网络地址转换NAT的一个示例 图中①和②是地址转换的一对地址,①应为
A.10.0.1.1.3342 B.58.4.2.1,80
C.202.112.15.1.3342 D.202.112.15.1,1524
正确答案:D
解析:从左边第一方格中的内容可以看出,内部网主机的IP地址为10.0.0.1,端口为3342,它要访问的外部网IP地址是58.4.2.1,端口是80。当数据包到达NAT路由器时,通过NAT地址转换,将内网的专用IP地地转化为外部Internet上的全网IP地址,202.112.15.1,端口是1524。 知识模块:IP地址规划设计技术
6. 将专用IP地址转换为公用IP地址的技术是( )。 A.ARP B.DHCP C.UTM D.NAT
正确答案:D
解析:NAT为网络地址转换技术,实现专用IP地址和全局IP地址之间的转换。ARP为地址解析协议,实现MAC地址与IP地址之间的转换;DHCP为动态主机设置协议。 知识模块:路由设计基础
7. 下列关于综合布线系统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双绞线扭绞可以减少电磁干扰 B.管理子系统设置在楼层配线间内
C.多介质插座是用来连接铜缆和光纤的
D.对于建筑群子系统直埋布线是最理想的方式
正确答案:D
解析:在建筑群子系统设计中,可以利用架空布线、巷道布线、直埋布线、地下管道布线等方式。根据综合布线原则中的灵活性,直埋布线的方式是很麻烦的。 知识模块:局域网技术
8. R1、R2是一个自治系统中采用RIP路由协议的两个相邻路由器,R1的路由表如图(a)所示,当R1收到R2发送的如图(b)的[V,D]报文后,R1更新的4个路由表项中距离值从上到下依次为0,4,4,3 那么,不可能的取值序列为( )。
A.4、4、3 B.4、5、3 C.5、2、3 D.5、4、3
正确答案:C
解析:本题当中,路由器R1收到路由R2发来的路由更新后,会分三类情况作出处理: 第一类:对于原有的直连网络,保持原有路由不变; 第二类:对于原有下一跳为:R2的路由条目,如果相同则不变,如果不同则要更新; 第三类:对于原有下一跳非R2的路由条目,要进行计算,如果新的路由跳数少,则采用新路由,否则保持原有路由不变。 依据以上的思路,来逐个检查每个选项的合理性:选项A选项B选项C选项D 通过分析,选项C不符合题意。 知识模块:路由设计基础
9. OSPF协议中,一般不作为链路状态度量值(metric)的是( )。 A.距离 B.延时 C.路径 D.带宽
正确答案:C
解析: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是一种内部网关协议,用于在单一自治系统AS内决策路由。OSPF链路状态度量值(metric)一般包括费用、距离、时延、带宽等等。 知识模块:路由设计基础
10. 如果内网的某FTP服务器允许外网访问,其NAT转换过程如下图所示,那么外网主机通过浏览器访问该服务器时使用的URL是
A.ftp://202.12.1.1:1423 B.ftp://192.168.33.11:20 C.ftp://135.2.1.1:551 1 D.ftp://192.168.33.1l
正确答案:A
解析:由内部访问外网135.2.1.1,端口为5511时,内部IP地址
192.168.33.11,端口20,经过NAT转换为外部IP地址:202.12.1.1,端口为1423。所以由外网访问内网IP地址为135.2.1.1,端口为5511时,在外网的访问IP地址应为202.12.1.1,端口为1423。 知识模块:IP地址规划设计技术
11. 下列对交换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交换表的内容包括目的MAC地址及其所对应的交换机端口号
B.Cisco大中型交换机使用“show mac-address-table”命令显示交换表内容 C.交换机采用Flood技术建立一个新的交换表项 D.交换机采用盖时间戳的方法刷新交换表
正确答案:B
解析:交换表的内容包括:目的MAC地址、该地址所对应的交换机端口号以及所在的虚拟子网。 Cisco大中型交换机使用“show cam dynamic”命令显示交换表内容,小型交换机使用“show mac-address-table”命令显示交换表内容。 知识模块:交换机及其配置
12. 下列关于局域网设备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中继器只能起到对传输介质上信号波形的接收、放大、整形与转发的作用
B.连接到一个集线器的所有结点共享一个冲突域
C.透明网桥一般用在两个MAC层协议相同的网段之间的互联
D.二层交换机维护一个表示MAC地址与IP地址对应关系的交换表
正确答案:D
解析:二层交换机维护一个表示MAC地址与端口对应关系的交换表。中继器与集线器均工作在物理层,其中中继器用于远距离数据传输当中的信号整形与放大,集线器是局域网连网设备,采用集线器互连的设备处于同一冲突域中,透明网桥工作在数据链路层,能够实现两个MAC层相同的网络进行互联。 知识模块:局域网技术
13. R1、R2是一个自治系统中采用RIP路由协议的两个相邻路由器,R1的路由表如图(a),当R1收到R2发送的如图(b)的(V,D)报文后,R1更新的4个路由表项中距离值从上到下依次为
A.0、3、4、3 B.0、4、4、3 C.0、5、4、3 D.0、5、4、4
正确答案:B
解析:路由器更新规则为:假设R1和R2相邻,如果R1的路由表没有某项记录,R1在路由表中增加该项,由于要经过R2转发,故距离值在R2的距离值的基础上加1;如果R1的路由表中的一项记录比R2发送的一项记录距离值加1还要大,R1在路由表中修改该项,距离值根据R2提供的值加1。由上述规则可
知,B选项正确。 知识模块:路由设计基础
14. Cisco Catalyst 6500交换机采用telnet远程管理方式进行配置,其设备管理地址是194.56.9.178/27,缺省路由是194.56.9.161,下列对交换机预先进行的配置,正确的是( )。
A.Switch-6500>(enable)set interface sc0 194.56.9.178 255.255.255.224 194.56.9.191 Switch-6500>(enable)set ip route 0.0.0.0 194.56.9.161
B.Switch-6500>(enable)set port sc0 194.56.9.178 255.255.255.224 194.56.9.191 Switch-6500>(enable)set ip route 0.0.0.0 194.56.9.161
C.Switch-6500>(enable)set interface sc0 194.56.9.178 255.255.255.224 194.56.9.255 Switch-6500>(enable)set ip default route 194.56.9.161
D.Switch-6500>(enable)set interface vlan1 194.56.9.178 255.255.255.224 194.56.9.191 Switch-6500>(enable)set ip route 0.0.0.0 194.56.9.161
正确答案:A
解析:本题需要进行两步配置。第一,需要设置交换机的管理地址,采用的命令是:set interface sc0<ip_addr><ip_mask><ip_addr>(broadcast address),在本题中,IP地址为194.56.9.178,子网掩码为255.255.255.224,广播地址为194.56.9.191,故正确配置应为:set interface sc0 194.56.9.178 255.255.255.224 194.56.9.191;第二,需要配置默认路由,采用的命令为:set ip route 0.0.0.0 194.56.9.161。 知识模块:交换机及其配置
15. Cisc路由器第3模块第1端口通过EI标准的DDN专线与一台远程路由器相连,端口的IP地址为195.112.41.81/30,远程路由器端口封装PPP协议。下列路由器的端口配置,正确的是( )。
A.Router(config)#interface s3/1Router(config-if)#bandwidth 2048Router(config-if)#ip address 195.1 12.41.8 1 255.255.255.252Router(config-if)#encapsulation PPPRouter(config-if)#exit
B.Router(config)#interface a3/1Router(config-if)#bandwidth 2000Router(config-if)#ip address 195.112.41.81 255.255.255.252Router(config-if)#encapsulation PPPRouter(config-if)#exit
C.Router rconfig)#interface s3/1Router(config-if)#bandwidth 2Router(config-if)#ip address 195.112.41.81 255.255.255.252Router(config-if)#encapsulation PPPRouter(config-if)#exit
D.Router(config)#interface s3/1Router(config-if)#bandwidth 2048Router(config-if)#ip address 195.112.41.81 255.255.255.252Router(config-if)#encapsulation hdlcRouter(config-if)#exit
正确答案:A
解析:题中路由器的端口配置方法如下: 步骤一:进入第3模块第1端口配置模式(config)#interface s3/1。 步骤二:设置带宽,其中E1速率为2.048Mbps,所以设置带宽为2048(config-if)#bandwidth 2048。 步骤三:配置端口通信IP地址与子网掩码(config-if)#ip address 195.112.41.8l 255.255.255.252。 步骤四:设置远程路由器端口封装PPP协议,(config
-if)#encapsulation PPP。 步骤五:退出(config-if)#exit。 知识模块:路由器及其配置
16. 下列关于无线网络HisperLAN/2协议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采用5GHz工作频段
B.上行速率最多可达54Mbit/s C.室外最大覆盖范围为30m D.可支持面向连接的传输服务
正确答案:C 解析:在。HisperLAN/2网络中,一个小区的覆盖范围在室内一般为30米,在室外一般为150米。 知识模块:无线局域网设备安装与调试
17. Cisc03548交换机采用telnet远程管理方式进行配置,其设备管理地址是222.38.12.23/24,缺省路由是222.38.12.1。下列对交换机预先进行的配置,正确的是
A.Switch-3548(config)#interface vlan 1Switch-3548(config-if)#ip address 222.38.12.23,255.255.255.0Switch-3548(config-if)#ip default—gateway 222.38.12.1Switch-3 548(config-i f)#exitSwitch-3 548(config)#line vty 0 4Switch-3548(eonfig-1ine)#password 7 cccSwitch-3548(config-line)#exit
B.Switch-3548(config)#interface vlan 1Switch-3548(config-if)#ip address 222.38.12.23 255.255.255.0Switch-3548(config-if)#exitSwitch-3548(config)#ip default.gateway 222.38.12.1Switch-3548(config)#1ine vty 0 4Switch-3548(config-1ine)#password 7 cccSwitch-3548(config-1ine)#exit
C.Switch-3548(config)#interface vlan lSwitch-3548(config-if)#ip address 222.38.12.23 255.255.255.0Switch-3548(config-if)#exitSwitch-3548(config)#ip default-route 222.38.1 2.1Switch-3548(config)#1ine vty 0 4Switch-3548(config-line)#assword 7 cccSwitch -3548(config-line)#exit
D.Switch-3548(config)#interface vlanlSwitch-3548(eonfig-if)#ip address 222.38.12.23 255.255.255.0Switch-3 548(config-it)#exitSwitch-3548(config)#ip default-gateway 222.38.12.1Switch-3548(config)#1ine aux 0 4Switch-3548(config-1ine)#password 7 cccSwitch-3548(config-line)#exit
正确答案:B
解析:交换机telnet远程管理方式进行配置。以Cisco.3548交换机为例,步骤如下:步骤l:进入端口配置模式(config)#interface vlanl;步骤2:配置端口通信IP地址与子网掩码(config-if)#ip address 222.38.12.23 255.255.255.0;步骤3:退出(config-if)#exih步骤4:配置缺省路由(config-if)#ip default-gateway 222.38.12.1;步骤5:配置远程登录口令(config)#1ine vty 0 4(config.1ine)#password 7 CCC:步骤6:退出(config-line)#exit。 知识模块:交换机及其配置
18. 下列关于蓝牙技术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工作频段在2.402GHz~2.480GHz
B.非对称连接的异步信道速率是433.9kbps/57.6kbps C.同步信道速率是64kbps D.扩展覆盖范围是1 00米
正确答案:B 解析:在蓝牙系统中,非对称连接的异步信道速率为723.2kbps/57.6kbps,对称连接的异步信道速率为433.9kbps(全双工模式)。 知识模块:无线局域网设备安装与调试
19. 一台Cisco路由器R1的第3模块第1端口通过DDN的E1专线与一台远程路由器R2的第4模块第2端口相连,在R1的端口上封装PPP协议。为R1和R2端口分配的IP地址分别为193.42.91.201/30和193.42.91.202/30。下列R2的配置端口,正确的是
A.Router(config)#interface s4/2 Router(config-if)#bandwidth 2048 Router(config-if)#ip address 193.42.91.202 255.255.255.252 Router(config-if)#encapsulation PPP Router(config-if)#exit
B.Router(config)#interface a4/2 Router(config-if)#bandwidth 2048 Router(config-if)#ip address 193.42.91.202 255.255.255.252 Router(config-if)#encapsulation PPP Router(config-if)#exit
C.Router(config)#interface s4/2 Router(config-if)#bandwidth 204& Router(config-inf)#ip address 193.42.91.201 255.255.255.252 Router(config-if)#encapsulation hdlc Router(config-if)#exit
D.Router(config)#interface a4/2 Router(config-if)#bandwidth 2048 Router(config-if)#ip address 193.42.91.202 255.255.255.252 Router(config-if)#encapsulation hdlc Router(config-if)#exit
正确答案:D
解析:路由器具有用户模式、特权模式、全局配置模式、接口配置模式,进行一些全局参数设置时,须在全局配置模式下进行。 知识模块:路由器及其配置
20. 下列关于入侵检测系统探测器获取网络流量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
A.利用交换设备的镜像功能 B.在网络链路中串接一台分路器 C.在网络链路中串接一台集线器 D.在网络链路中串接一台交换机
正确答案:D
解析:交换机根据交换表来转发数据,并不会将所有流量转发到所有端口,如果利用交换机串接来连接探测器,则探测器无法获取网络中的所有流量,达不到保护全网的效果。利用其他3种方式,探测器均能获取到网络中的所有流量。 知识模块:网络安全技术
21. 下列关于SNMP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由1.3.6.1.4.1.9.开头的标识符(OID)定义的是私有管理对象 B.MI
B.2库中计量器类型的值可以增加也可以减少 C.SNMP操作有get、put和notifications
D.SNMP管理模型中,Manager通过SNMP定义的PDU向Agent发出请求
正确答案:C
解析: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MIB一2库中计数器类型的值只能增加,不能减少;而计量器类型的值可以增加也可以减少。SNMP主要操作有获取(get)、设置(set)、通知(notification)。SNMP管理模型中,Manager通过SNMP定义的PD[J向Agent发出请求,而Agent将得到MIB值通过SNMP协议传给Manager。而标识符(OID)是用于对网络硬件进行唯一的标识,其中113.6.1.4.1.9开头的OID表示Cisco。 知识模块:网络管理技术
22. 下列可以用于测试域名到IP地址转换的命令是 A.arp B.ipconfig C.nslookup D.netstat
正确答案:C
解析:nslookup命令的功能是查询一台机器的IP地址和其对应的域名。它通常需要一台域名服务器来提供域名服务。如果用户已经设置好域名服务器,就可以用这个命令查看不同主机的IP地址对应的域名。格式:nslookup [IP地址域名]。所以选项c正确。ARP命令用于显示和修改“地址解析协议(ARP)”缓存中的项目。ARP缓存中包含一个或多个表,它们用于存储IP地址及其经过解析的以太网或令牌环物理地址。IPConfig用于显示当前的TCP/IP配置的设置值。netstat命令的功能是显示网络连接、路由表和网络接口信息,可以让用户得知有哪些网络连接正在运作。 知识模块:计算机网络信息服务系统的安装与配置
23. 采用RSA算法,网络中N个用户之间进行加密通信,需要的密钥个数是
A.N*(N-1) B.N C.2N D.N*N
正确答案:B
解析:RSA算法原理是N个用户进行通信需要N对密钥,但每个用户只需记忆自己的秘密密钥,并去公共存储区中获取其他用户的公开密钥。 知识模块:网络安全技术
24. 网络地址171.22.168.0的子网掩码是( )。 A.255.255.192.0 B.255.255.224.0 C.255.255.240.0 D.255.255.248.0
正确答案:D
解析:网络地址171.22.168.0是一个B类的IP地址块。网络地址由“网络号+子网号”构成。依IPv6规定,B类地址网络号有16位,剩下为子网号和主机号。而网络地址171.22.168.0的二进制表示为:10101011.00010110.10101000.00000000,根据该二进制 数中比特“1”的分布情况可知,前除掉16位网络号,剩下5位即为子网号,故其子网掩码为255.255.248.0。
25. 下列关于BGP协议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当路由信息发生变化时,BGP发言人使用notification分组通知相邻自治系统
B.一个BGP发言人通过建立TCP连接与其他自治系统中BGP发言人交换路由信息
C.两个属于不同自治系统的边界路由器初始协商时要首先发送open分组 D.两个BGP发言人需要周期性地交换keepalive分组来确认双方的相邻关系
正确答案:B
解析:边界网关协议(BGP)是运行在TCP上的一种自治系统的路由协议。BGP路由选择协议执行中使用四种分组,分别是打开分组、更新分组、保活分组和通知分组。其中,打开(Open)分组,用来与相邻的另一个BGP发言人建立联系;更新(Update)分组,用来发送某一路由的信息,以及列出多条要撤销的路由;保活(Keepalive)分组,用来确认打开分组和周期性地证相邻边界路由器的存在;当路由信息发生变化时,BGP发言人使用Update分组通知相邻自治系统,notification分组用来发送检测到的差错,因此选项A错误,故选择A选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