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方案
江苏太仓曼氏银洲花园工程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方案
文档号: 编 制: 审 核: 审 批:
二 o o 五年一月二十日
目 录
1 工程概况................................................................................ 1 2 编制依据................................................................................ 1 3 组织机构................................................................................ 1 4 施工准备................................................................................ 2
4.1 技术准备..................................................................................... 2 4.2 现场准备..................................................................................... 3
5 测量分项施工工艺流程 ....................................................... 3 6 建立平面控制网及工程定位测量 ....................................... 3 7 建立高程控制网 ................................................................... 8 8 各施工阶段的施工测量 ....................................................... 9
8.1 平面控制 .................................................................................. 9 8.2 高程控制 ................................................................................ 12 8.3 特殊部位施工测量控制 ........................................................ 13
9 技术复核制度 ..................................................................... 14 10 沉降观测 ........................................................................... 14 11 施工测量质量标准 ........................................................... 14 12 施工测量质量保证措施 ................................................... 15 13 施工测量所
应有的技术资料 ........................................... 15
1 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江苏省太仓市长春北路马圆桥北侧,为新建住宅、沿河商业小区。小区沿北向呈“品”字形,北面有庄穆的教堂及沿道小广场,东面为新建住宅小区,南侧临靠东流的北城河滨,东面小区入口紧接城区主干道——长春北路,隔道对望的是太仓市第二中学。小桥流水,书香晚钟,小区独特的地理优势,超强的人文氛围,使其建成后将成为太仓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小区占地面积约50亩,建筑总面积为75122平方米,共计9栋建筑和一个地下车库(战时人防)。其中6#、7#楼为18+1/-1层框剪小高层,5#楼为14+1/-1层框剪小高层,3#、4#为11+1/-1层框剪小高层,1#楼7层框架,2#楼7+1层框架,8#楼3层框架,9#楼2层框架,地下车库一层。除人防地下室外全部采用桩基础;3#~7#楼带一层地下室,1#、2#、4#、5#底层为商铺,上部为住宅;8#、9#2 编制依据
2.1.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范 2.2 建筑施工技术规范及规程 2.3.有效施工图与施工合同 2.4.施工现场情况与相关工程函件
3 组织机构 2.1 根据本工程规模及平面、竖向结构特点确定所需配备的测量人员。 2.2 根据人员特点,明确各自的职责与分工。
2.3 进行相应的技术、合同、工期等的交底,确保本工序依计划要求顺利进行。 2.4 确定本组织机构的归口管理及协作部门,以保证工作的质量与协作。 2.5 测量技术管理组织机构图与测量人员表
4 施工准备
4.1 技术准备 4.1.1 办理好城市坐标测量控制点、城市水准测量控制点、施工现场红线控制点的交接工作,并进行复核,经确认后作为施工测量控制的基准使用。 4.1.2 参与图纸会审,熟悉建筑、结构细部的平面、标高尺寸,进行施工图纸测量坐标的复核、换算工作,确保内业计算的准确性。
4.1.3 了解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及各施工阶段的的现场布置情况,分析各施工工序交接平面、竖向的尺寸及标高变化情况,并根据施工现场踏勘具体情况确定建立轴线控制网与高程控制网的最佳方案 4.1.4 根据确定的平面控制和高程控制方案选择测量路线、测量方法、测量仪器、协作人员及测量所需材料。 4.1.5 准备所需测量工具,协作人员及技术资料。
测量仪器需用一览表
4.2 现场准备
4.2.1 保证施工测量所需的现场材料:木桩、水尼、红砖、砂石料、红油漆、钢卷尺、铁锤等的到位及准备
4.2.2 保证现场平整\\通视,清除影响测量定位的障碍物。 4.2.3 准备好保护控制桩所需的相关材料、人员。
5 测量分项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建立平面、高程控制网→报验→复核无误→配合楼层放线、抄测标高→报验→复核轴线、标高→无误后进入下一层→中间复核控制网→配合结构楼层放线、抄测标高→报验→复核无误→装饰放线、全程标高测量→报验→外墙垂直度控制→无误进入下一工序→竣工图绘制
6 建立平面控制网及工程定位测量
根据本工程施工总平面图,结合施工现场各阶段部平面布置图,采用全站仪直角坐标法,将总平面图上标示的坐标角点放样出,建立场区主轴线控制方格网、角点桩埋设示意图
控制桩角点桩埋设示意图(插图一)
篇二: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方案(终)
目 录
一、编制依据 ..................................................................................... 2
二、工程概况 ..................................................................................... 2
三、施工准备 ..................................................................................... 2
四、平面控制 ..................................................................................... 4
五、高程控制 ..................................................................................... 5
六、测量控制桩点的设置、保护及复测 ............................................ 5
七、施工中的测量控制 ...................................................................... 5 八、.施工测量管理............................................................................. 8
九、.变形观测 .............................................................................
..... 10
十、测量人员现场安全管理措施 ..................................................... 10
一、编制依据
二、工程概况
中国环境保护公司园区二期扩建工程位于北京市顺义区林河开发区内,工程
楼、宿舍楼、水泵站4个单位工程,总建筑面积10000m2。
3#上两层,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总高度11.4m,室内外高
于绝对高程35.600米,基础为柱下独立基础,埋深最深为-2.6
78m*39m。
上三层,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总高度13.05m,室内外
相当于绝对高程35.750米,基础为柱下独立基础,埋深最深为
-1.839m*20.7m。
上三层,结构形式为砖混结构,总高度10.6m,室内外高
当于绝对高程35.750米,基础为柱下条形基础,埋深最深为-2.3
31.2m*13.8m。
上一层,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总高度4.7m,室内外高
当于绝对高程35.450米,基础为柱下独立基础,埋深最深为-2.6
19.5m*11m。
三、施工准备
3.1教育
放线工作准确无误,施工前应组织测量人员进行学习教
测量放线工作的基本准则,明确测量任务在施工中的重要作用,
分为3#厂房、研发厂房:建筑物地差-0.3m,±0相当米,轴线尺寸研发楼:建筑物地高差-0.45m,±0米,轴线尺寸宿舍楼:建筑物地差-0.45m,±0相米,轴线尺寸水泵站:建筑物地差-0.45m,±0相米,轴线尺寸、施工前的学习为了保证施工测量育,严格遵守施工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认真执行《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dbj01-21-95)及本
公司技术部编制的测量管理制度,测量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3.1.1收集各种资料,了解建筑物的地下及附近场地现状资料,如管线走向、高
程和其所在位置等。 3.1.2了解设计意图,学习并校核图纸,着重了解工程现场具体情况和定位条件,
建筑物的相互关系和轴线尺寸、地下地上的标高变化,领会设计方面对测量精度
3.2定
是测量前准备工作中很重要的一步,仪器钢尺的准确度
质量的根本保障,《计量法》中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
用无检定合格印证或者超过鉴定周期以及经鉴定不合格的计
程所用的仪器、钢尺、塔尺等必须严格按《计量法》中有关规
定、检核。经鉴定、检核合格的仪器方可使用。
3.3 伍由一名测量技师和一名测量中级工组成测量班, 在技
展具体工作,包括制定测量施工方案、组织验线、测量资料汇
写测量施工日志等工作。
3.4 3.5、导线桩的校核
定的l1~l10导线桩,进行坐标反算,求出建筑物各边长、
的依据成果;复测现场导线桩之间的关系结果满足《建筑施工
01-21-95(以下简称《规程》)的要求。
3.6 水准点(12-5,12-6)采用符合法进行校核观测结果满足
的要求。 、测量器具的检测量仪器设备检验,是测量精度和工程准在工作岗位上使量器具。所以本工定送检定部门做检、人员安排: 本工程施工测量队术工程师领导下开编、现场放线,填、仪器准备
根据市测绘院所给方位角,保证正确测量规程》dbj 、水准点的复核 根据测绘院提供的规范要求。 四、平面控制
4.1、建立平面控制网
根据总平面图和测绘院给定的城市导线点,作为场区的首级控制。其中l1,
l2支点控制宿舍楼,l3,l4,l5支点控制3#厂房,l6,l7,l8支点控制研发
楼,l9,l10控制水泵房。用极坐标放样定出设计墙角。
4.1.1场区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原则:
4.1.1.1应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
短距离”的原则。
4.1.1.2面控制网形应根据设计总平面图、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
4.1.1.3在通视条件好、安全、易保护不易下沉的地方。
4.1.1.4有效保护措施,并用红油漆作好测量标记。
4.2 根据总平面图中各建筑物主轴线与平面控制网之间的尺
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采用井字型方法来做平面位置控制网,
制。为了满足50m钢尺排轴线的需要,两控制轴的间距最大
制点直接做在轴线上,那么当基础完成后,柱子钢筋就位,那
以我们要在基坑周围做出了轴线偏1000mm的控制点,以便于
点布设完后,并校测合格后交请有关部门验线合格后方可使用。 五、高程控制
5.1布设原则
5.1.1需要和交桩情况,现场的高程控制网布设为闭合水准路线。
5.1.2距建筑物布设了4个水准点bm1、bm2、bm3、bm4,以做备
水准点间的进行联测。
5.2平面控制度”,“长距离控制布设的平点位应选桩位应有、轴线控制网 建立轴线控制网应寸关系和地理位置,作为场区的二级控不超过50m。如控么将很难通视。所控测轴线。将控制、高程控制网的根据施工的我们在周边用,定期与场区内、高程控制网的
建立
高程控制网的建立按国家三等水准测量进行布设。根据测绘院提供的两个水
准点,先对其进行复核,确定无误后再在现场布设一条附合水准路线(bm1、
bm2、bm3、bm4)。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规程》中要求。
六、测量控制桩点的设置、保护及复测
6.1的布设原则
平面控制点和水准点的稳定性,场区内的平面控制点和水
方法来布设。
6.2保护
成一个0.6m×0.6m的平台中间留一个0.15m×0.15m的
点周围用脚手架搭设1.5 m×1.5 m的护栏,并制作圆盘形的标 位、注意保护”的字样。测量人员应经常去现场巡视桩点的情
6.3测
定期进行,轴线控制线的施工测量过程中,每利用一次方
一次;首级控制点也应在1—2个月检查一次,如有变动应及
记录,记录填写应真实,签字应齐全,具有可追溯性。
控制
7.1 7.1.1下部位的施工测量:
据平面控制网,按图纸尺寸放出基坑边坡定上口线。并进 篇三:高层建筑施工测量方案
、测量控制桩点为确保我们现场的准点采用永久点的、测量控制桩的各点控制桩用砖砌方孔,并在控制桩识,写上“测量点况,并派专人看管。 、控制桩点的复控制桩点的复测应格网线,都应复测时恢复,作好检查七、施工中的测量、平面控制 ±0.000以基础开挖定位:依目录 一、 工程概况 二、 编制依据 三、 测量准备
四、 场区平面控制网的测设
五、 五高程控制网的建立高
六、 ±0.000以下施工测量
七、 沉降观测
层建筑施工测量方案
一、 工程概况
建筑设计
建筑层高:多层部分,地下二层3.1米,地下一层3米,地上标准层
3.3米;高层部分,地下二层3.0米,地下一层2.8米,地上标准层3.0米;地下车库为3.75米。
二、 编制依据 (一) 《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93);
(二)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dbj 01-21-95);
(三) 《建筑安装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j 01-51-2003);
(四) 《建设工程监理规程》(dbj 01-41-2002);
(五)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 gb 12897—91;
(六) 设计图纸。 根据以上规范、规程关于混凝土结构的工程设计施工验收对施工精度的有关要求,本着“技术先进,确保质量”的原则,制定本施工测量方案,确保圆满完成本工程的施工测量任务。
三、 测量准备 施工测量准备工作是保证施工测量全过程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包括图纸的审核,测量定位基准点的交接与校核,测量仪器的检定与校核,测量方案的编制与数据准备,施工场地测量等;
1.检查各专业图的平面位置标高是否有矛盾,预留洞口是否有冲突,发现问题及时向有关人员反映,以便及时纠正。
2.对所有进场的仪器设备及人员进行初步调配;
3.根据图纸条件及工程内部结构特征确定轴线控制网形式。
四、 场区平面控制网的测设
(一)场区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及要求
1. 平面控制应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
2. 轴线控制网的布设根据总平面图、基础结构平面图等进行布设。
3. 控制点应选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点。
4. 控制桩位必须用混凝土保护,需要时用钢管进行围护,涂上红油漆作好警示标识;
(二)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测量人员接到业主提供的的场区控制点测量成果后,使用rts-862电子全站仪对控制点进行校测,复测结果证明基准控制点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后方可使用。然后根据基准点:
mb6点x坐标57165.160、y坐标92479.480.
mb5点x坐标56992.187、y坐标点92495.644
mb4点、hr1点测设二级建筑物平面控制网控制桩位。
设1#:x坐标=57262.279、y坐标=92479.523。
设2#点为。x坐标=57224.914、y坐标=92642.134.
水平点为mb6=3.345m.控制网示意图如下:
15#楼:15-15轴线交15-f轴线坐标点为x=57280.858 y=92571.384
15-5轴线交15-f轴线坐标点为x=57268.549 y=92553.016
15-19轴线交15-c轴线坐标点为x=57276.137 y=92582.50
16#楼:
16-5轴线交16-f轴线坐标点为x=57340.950 y=92556.551
16-15轴线交16-f轴线坐标点为x=57353.058 y=92574.920
16-20轴线交16-d轴线坐标点为x=57351.316 y=92584.452
14#楼:
14-1轴线交14-d轴线坐标点为x=57289.294 y=92633.149
14-33轴线交14-d轴线坐标点
为x=57323.878 y=92683.178
14-6轴线交14-g轴线坐标点为x=57300.247 y=92639.617
1#楼等桩基单位移交后再报
平面控制网的精度技术指标规定如下:
等 级 测角中误差(mβ) 边长相对中误差(k)
二 级 ±12″ 1/15000
五、高程控制网的建立
(一)高程控制网的布设
1. 为保证建筑物竖向施工的精度要求,在场区内应至少布设三个水准控制点,建立高程控制网。在本工程的四周拟布设四个高程控制点;待地库主体完成后再设。
2.水准点应布设在通视良好的位置,距离基坑边线不小于15米;
3. 高程控制网的精度,不低于三等水准网的精度;
4. 高程控制网的建立是根据甲方提供的场区水准基点bm6=3.345m,作为本工程的高程基准点。用mb6基点作为基准点进行观测,在室外靠近15#、16#楼的河畔利用原有路面作为第二基准点(设点两个)。作为永久观测点。
(二)高程控制网的等级及观测技术要求
1. 高程控制网的等级为三等,水准测量技术要求如下表: 篇四:建筑工程测量施工方案
目 录
第一章 编制依据 ...................................................... 2
1.1编制依据 ................................................ 2
1.2施测标准 ................................................ 2
第二章 工程概况 ...................................................... 2
2.1总体概
况 ................................................ 2
2.2设计概况 ................................................ 2
2.3质量及文明施工目标 ...................................... 3
第三章 施工准备 ...................................................... 3
3.1现场勘察 ................................................ 3
3.2织 ............................................ 3
3.3配 ............................................ 3
系统建立 .............................................. 4
4.1网 .......................................... 4
4.2制网 ........................................ 5
测量 ................................................. 11
5.1量 ........................................... 11
5.2量 ........................................... 11
5.3收 ............................................... 12
测量 ................................................. 12
6.1控制测量 .................................... 12
6.2控制测量 .................................... 14
资料编制及管理 ....................................... 22
7.1范 ........................................... 22
7.2求 ........................................... 22
制 ..................................................... 22
8.1制 ........................................... 23
8.2测量人员组测量设备调第四章 测量控制ⅰ级场区控制ⅱ级建筑物控第五章 土方施工平面控制测高程控制测基槽验第六章 结构施工±0.000以下±0.000以上第七章 测量技术资料执行规资料汇编要第八章 质量控质量过程控季节性施工测
量应采取的措施 ............................. 23
8.3质量过程控制流程 ....................................... 24
第九章 文明安全及环保措施 ........................................... 25
第一章 编制依据
1.1编制依据 1.1.1《城市测量规范》 (cjj8---99);
1.1.2《工程测量规范》 (gb 50026---2007);
1.1.3《建筑变形测量规程》 (jgj8-2007);
1.2施测标准
严格执行测量规范;遵守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工作程序,先确定控制网,后以控制网为依据,进行各局部轴线的定位放线。
遵循测法要科学、简捷、精度要合理、相称的工作原则。
仪器选择要适当、使用要精细。在满足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力争做到省工、省时、省费用。
明确为工程服务,按图施工,质量第一的宗旨。紧密配合施工,发扬团结协作、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
第二章 工程概况 2.1总体概况 (1)工程名称: (2)工程地址: (3)建设单位: (4)设计单位: (5)监理单位: (6)勘察单位: (7)施工单位: 2.2设计概况 本工程采用cfg桩复合地基处理,主楼下为筏板基础,车库为独立柱基础,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05#地块包括多栋2层、18层、26层建筑及一层地下车库;06#地块包括多栋2层、18层、26层建筑及一层地下车库;07#
地块包括多栋2层、18层、26层建筑及1层地下车库;08#地块包括多栋2层、18层、26层建筑及1层地下车库。
本工程占地面积1208亩,建筑面积约1424078平方米,设计使用年限:50年;建筑耐火等级:二级,建筑结
构安全等级:二级;抗震设防烈度:7度。
2.3质量及文明施工目标
1、质量方面:合格,争创“商鼎杯”、“中州杯”。
2、文明施工方面:“河南省安全文明工地”
第三章 施工准备 施工测量准备工作是保证施工测量全过程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包括图纸的审核,测量定位依据点的交接与校核,测量仪器的检定与校核,测量方案的编制与数据准备,施工场地测量等
3.1现场勘察 到现场了解工程位置,核实测量基准点是否稳固,通视条件如何,勘察场区情况及周边情况,作好勘察记录。工程开工前进行工程现场标高测量,并将所得到的资料按业主要求制成图纸,上报业主方进行审查。
3.2测量人员组织 考虑本工程的重要性和测量的复杂性,对专业测量技术人员要精挑细选,反复审核,要求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实操技术;计算思维缜密,能完成工程中的各种复杂的计算。并对所有施测人员进行:专业技术交底、安全技术培训、环保培训等。
测量人员组织表
3.3测量设备调配
要做好施工测量控制的工作,仪器是保证。考虑到本工程施工测量工作量大,因此我们选用了先进的、高精度的仪器,以满足工程的需要,并保证所有进场的仪器均在鉴定期内。 测量设备调配表 第四章 测量控制系统建立
由于本工程占地面积较广,施工场区面积较大,结合现场情况,本工程控制网分两级测设,ⅰ级场区控制网和ⅱ级建筑物控制网,以此保证工程施工精度。
4.1ⅰ级场区控制网
将业主提供的高级点进行复测,合格后作为ⅰ级场区控制网。
4.1.1控制网点布置
业主提供了a1-a9 平面坐标及高程控制点,根据业主提供的控制点进行厂区控制点布置。具体布置如下图:
业主提供点位及现场控制点布置图
4.1.2复测方法
测量人员接到业主提供的坐标成果后,利用测角精度为 2″,测距精度为:±(2mm+2ppm.d)的2电子全站仪对控制桩距离及角度进行校测。使用水准仪采用几何水准路线进行高程校核。
4.1.3场区控制网确定
校核合格后编制测量成果,上报业主及监理,监理验收合格后作为工程测量控制依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