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挂篮构造

来源:好兔宠物网


挂篮构造

挂篮主要由三个系统组成,即主桁承重系统、底篮和模板系统。

一、菱形挂篮主桁承重系统

挂篮主桁承重系统包括主桁与前后横梁、行走装置、锚固装置等。

1、主桁与前后横梁

由两片外型呈菱形的桁片在其横向设置前后横梁组成一空间桁架,并在前后横梁设上下两层平面联结杆件,主桁杆件采用H型钢(H250×250×9×14/16Mn)与两块钢板组焊成抗扭性能良好的箱形截面,横梁采用焊接薄壁方钢管(B160×5/16Mn)组成平面桁架。主桁节点采用销子联结,平联则采用普通螺栓联结。这种结构达到了使挂篮重量减轻的目的,且杆件布置合理、受力均匀,较好的发挥材料特性。

2、挂篮行走装置

依靠葫芦或卷扬机牵引前支点,向前移动。挂篮后支点设固定小车可在工字钢轨道上翼缘底面滚动前移,通过压在轨道上的锚梁与箱梁竖向预应力筋连接而锚固,从而取消了挂篮尾部配重,有效减轻了挂篮自重。

3、锚固装置

浇筑箱梁砼时,挂篮尾部用精轧螺纹钢筋通过顶板预留孔锚固于梁顶上,通过千斤顶

进行锚固力的转换并可调整挂篮悬臂端挠度。

二、底篮和模板系统

底篮和模板系统包括底篮、外模、内模、端模和工作平台等。模板面板厚度为δ=6mm,模板设计均按全断面一次浇注箱梁混凝土考虑。

1、底篮

底篮由前横梁、后横梁、纵梁组成,横梁与纵梁连接采用栓接,模板直铺于底篮上。前后横梁通过吊杆悬吊在主桁的分配梁上,吊杆采用分段可拆卸方式以适应梁高的变化。浇注混凝土时,后横粱设10根Φ32的精轧螺纹钢锚固在前段已完成的箱底板上,减少了后横梁的挠度,并通过千斤顶施加预紧力使底模板与前段箱梁混凝土紧密贴合,确保接缝处不漏浆。

2、外模

外模由模板、骨架、滑梁组成,滑梁用于支承模板、前端悬吊于主桁前分配梁,后端悬吊于已浇注箱梁翼板上,挂篮前移时则悬吊于主桁后分配梁,外模所有吊杆的采用精轧螺纹钢筋,这种悬吊模板方式取消了常见的侧模支承架,进一步减轻了自重。

3、内模

内模由模板、骨架、滑梁组成.支承内模的滑梁前端悬吊于主桁前分配梁,后端悬吊于已浇注箱梁顶板上,箱梁腹板厚度变化引起内模顶板宽度的变化可通过横肋上设置的活动来实现,模板高度的变化则通过增减块板来完成,竖肋与横肋连接处设铰以利拆模。

4、端模

采用分块钢模板或木模以适应箱梁腹板厚度和孔道位置的变化,端模板外包内外前端,用螺栓固定,在箱梁顶板上方端模是由伸出端面的结构钢筋来固定。

5、工作平台

在底篮两侧、前后端及外模翼板外侧设置固定工作平台,在内外和箱梁前端设置悬吊工作平台,用倒链葫芦自由升降.便于箱梁任何位置的操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