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五年级语文教案 成语故事二则-优秀

来源:好兔宠物网
湘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24课

成语故事二则之塞翁失马

湖南省桂阳县蓉峰完小 唐丽琼

一、教材分析及设计理念

《塞翁失马》选自湘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24课《成语故事二则》。它是一则寓言,讲的是塞翁因丢失了马,却得到了一匹好马,儿子好骑马而跌断了腿,后来儿子不用参战而保全了性命。故事揭示了在一定条件下好事与坏事可以相互转换的道理。

《塞翁失马》内容简单,故事通俗易懂。本课教学以生为本,以学定教,顺学而导。设计课中导学卡,让学生采用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抓住文本空白,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

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文“贺、灾、跌”三个生字。结合语境着重理解“居然”“果然”的含义。

2、朗读课文,学会抓住关键词概括故事情节,抓住文本的空白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

3、感悟故事蕴含的道理,学会运用成语,推荐阅读《淮南子》或《成语故事精选》。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抓住关键词概括故事情节,抓住文本的空白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

难点:感悟故事蕴含的道理,学会运用成语。 四、教学准备:课件、导学卡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谈话,导入课题。

1、出示一位孩子乱用成语的一段话,请学生指出使用不当的成语。

2、揭示课题,并板书。

如何正确运用成语让说话、写文章锦上添花呢?了解成语的来由、理解成语的意思是关键。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24课成语故事二则之一——塞翁失马 。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要求做到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认读文中生字。

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你能用文中的词语概括情节吗? 引导学生抓住文中关键词概括情节: 丢马——得马——断腿——保命

4、结合故事情节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细读课文,品读人物。 1、老师出示自学提示:

邻居们和塞翁的看法各有什么不同?

事情 邻居 塞翁 提示:抓住文中一两个关键词填写表格 2、学生默读课文,完成导学卡。

3、全班交流,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填写表格。

4、结合语境理解含“居然”“果然”的句子,体会文章用词准确。 (1)出示文中含“居然”“果然”的句子,指名朗读并理解词义。 (2)指导朗读,学会抓住关键词体会句子的含义。

(3)分男女生读这两句话,读出意料之外的惊喜和意料之中的淡定。

过渡:居然、果然,简简单单的两个词把塞翁的料事如神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塞翁怎么如此神奇,在整个事件中,他有什么表现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画出塞翁表现的语句。 5、研读语句,体会塞翁的乐观、豁达。 (1)再读课文,画出塞翁表现的语句。 (2)在小组内反复读读,说说感受。

(3)学生汇报,引导学生从塞翁的神态、语言去揣摩塞翁的内心想法。从而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4)品读失马后塞翁的表现。

塞翁并没有因为丢失了马而焦急。他笑一笑说:“我的马虽然丢了,

但是,怎么知道这不会是一件好事呢?”

a、指名学生读句子,并想象当时塞翁的心里想法。指导读出塞翁的沉着、冷静,乐观豁达。

b、邻居们听说塞翁的马丢了,都跑来安慰他。文中没写,同学们想象一下,假如你就是塞翁的邻居,你会怎么安慰他。在小组内交流交流。

c、指名学生扮演邻居,全班学生齐读塞翁的话。做到以读引读。(邻居们听说塞翁的马丢了,都跑来安慰他。生想象说邻居的话,师相机引读。)

(5)品读得马后塞翁的表现。

可是塞翁并没有高兴,他对大家说“这有什么可祝贺的呀!谁能料到这是不是一场灾祸呢?”

a、指名学生读句子,并想象当时塞翁的心里想法。指导读出塞翁在众人的祝贺声中,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得意忘形的冷静。 b、多角度的朗读,可读出老人的担忧,也可读出老人的冷静。 (6)品读儿子断腿后塞翁的表现。

可老人并不着急,他说:“说不定这还是一件好事呢?”

a、对比“焦急”和“着急”,说说两个词是否可以重复使用,从而体会寓言故事虽短小浅显,但语言准确、精练。 b、分男女齐读句子。

(7)此时此刻,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个怎样的塞翁?(乐观、豁达、遇事沉着冷静,保持一颗平常心,)

小结;是呀,这样的塞翁让人敬佩,而这个故事在世代相传的过程中,渐渐浓缩成一个成语,那就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四)感悟含义,学以致用。

1、这个成语有什么含义,从文中画出相关语句,全班齐读(补充板书)。补充成语,及老子的话。出示灯片)

2、齐读老子的话——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3、塞翁失马的故事纯属幸运吗?塞翁失马给你怎样的启示?由塞翁失马,你想到了谁,请结合自己或身边的事例谈谈体会,结尾用上今天所学的成语。完成答题卡第二题。

4、小结:同学们感受挺深,我们既要在祸中看到福,不消极悲观;也要在福中看到祸,不得意忘形,乐极生悲。遭遇灾祸,遇到困难时,要从容、镇静,在困难中奋起拼搏,把祸变成福。 (五)拓展延伸,续写故事。 1、书籍推荐。

这是《塞翁失马》的原文,它出自《淮南子》,这本书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内容丰富,道理深刻,感兴趣的孩子可以试着读读,也可阅读《成语故事精选》,了解成语故事,积累成语,学以致用。 2、续写《塞翁失马》。

塞翁的儿子因为断腿而保全了性命。故事还会怎样发展呢?发挥想象,续写《塞翁失马》。老师期待大家佳作纷呈! 板书设计:

24、塞翁失马

好事 得马 保命 ↓↑↗↘↗

坏事 失马 断腿 六、教学反思 :

《塞翁失马》是一则成语故事,文章内容简单,语言简练,含义深刻。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阅读起来毫不费劲。教学时,我抓住文章体裁的特点及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教学,让学生认识成语、了解成语、感悟成语、运用成语,充分体现了“成语”这一文体的教学特色。

(一)独具匠心,巧妙设计。

以“认识成语、了解成语、感悟成语、运用成语”为设计主线,把乱用成语造成的笑话作为教学切入口,明确学习了解成语故事的必要性;在学生认识成语的字面含义的基础上,通过初读课文,抓住文章的关键词概括故事情节,理清文章的脉络;再读课文,明白邻居和塞翁在同一事件中截然不同的看法;三读课文,抓住塞翁的表现的语句,引导学生反复品读,体会塞翁的冷静、沉着、乐观的处事态度;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感悟成语的深刻含义,并联系生活中的人或事谈谈体会,学以致用,真正学会运用成语。整个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不但了解成语的含义,更能深入体会,学会正确运用成语。

(二)授人以鱼,教会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培养良好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

素养是小学语文老师的责任和义务。教学中,我将“抓住关键词”作为阅读的主要抓手,训练学生学会抓住关键词概括故事情节,理清文章脉络;学习抓住关键词填写表格,做到简洁明了;学习抓住关键词体会句子的含义,力透纸背,读懂句子背后的深刻含义。学生在这样扎实地阅读训练中,不断掌握抓住关键词阅读的学习方法,真正的“一课一得”。

(三)以读引读,品味语言。

这篇文章虽然篇幅短小,但语言准确精炼。教学时,我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品味。让学生对比读含“居然”、“果然”的语句,抓住关键词,体会意料之外的惊喜与意料之中的从容;比较“焦急”、“着急”这一组近义词,在读中感受作者用词的准确、精炼;找出塞翁在事件中不同表现的语句,引导学生反复品读,感悟塞翁面对祸事沉着冷静、乐观应对,面对好事,不得意忘形,乐极生悲的处事态度,明白好事与坏事之间相互转化的必要条件,从而深入体会成语的深刻含义。

(四)抓住空白,训练语言。

在同样事件中邻居和塞翁却有截然不同的表现,文章着重笔墨描写了塞翁的表现,而邻居的表现却一笔带过,给读者留下无穷的想象空间。教学时,我抓住文本的空白,设计“假如你是塞翁的邻居,你会怎么安慰塞翁?”的说话训练,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演一演,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课后布置学生续写《塞翁失马》,激发了学生的想象,涌现出许多颇具创意,构思巧妙的佳作,学生的

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得到提升。在学生理解成语的深刻含义的基础上,联系身边的人和事,谈谈自己的体会,并尝试运用成语。在这样扎实的语言训练中,培养了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不断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