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观察作文之观察植物的心得体会

来源:好兔宠物网


观察植物的心得体会

【篇一:植物栽培实践活动总结】

植物栽培实践活动总结

为了提高中小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北京教学植物园、北京市劳动技术教育研究会于2014年4月——7月举办“北京市中小学生植物栽培实践”活动。我校积极响应并积极组织学生参与,为了圆满地完成此项活动,我们学校的两位生物老师在学校的大力配合下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安排:

一、活动目的:

本次活动的宗旨是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栽培植物,观察植物从种子萌发到开花结果的全过程,体验劳动的辛勤与快乐,在进行种植、观察、记录和管理的同时,养成做事细心和持之以恒的好习惯,在科学实践中体会到动手参与的快乐。遵循这个原则,我们举办这次活动有三个目的:

1、现在的学生由于大多是独生子女且娇生惯养所以很少真正能参与到劳动中并体验劳动带来的快乐,所以通过他们亲自动手栽培植物并对植物进行管理和养护,可以让他们体会到整个过程的艰辛与快乐,从而树立“劳动最光荣”的思想;

2、通过对植物的观察和记录,感受生命的神奇并更加尊重和珍惜生命;

3、通过科学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科学活动的热情,锻炼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

二、活动过程

1、3月17日,在教师进修学校进行培训。

认真听取了本次竞赛的介绍及矮番茄和百日草以及珊瑚豆的栽培技术。同时查找大量的关于矮番茄和百日草以及珊瑚豆栽培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的资料,以便解决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

2、3月18~21日,分批对学生进行培训。

由于考虑材料数量有限,同时初一学生又刚学习过植物的相关知识,因此决定参赛范围确定为初一年级学生,学生们非常踊跃,有一百多名学生积极报名,我们两位老师利用课上的时间,对学生从竞赛的目的和要求、矮番茄和百日草以及珊瑚豆的栽培技术、种子发芽的条件、怎样做植物栽培管理记录、怎样做生长观察记录等几个方面进行介绍,并将资料以ppt的形式让学生下载后回去认真学习和理解。

3、3月21日,分发植物种子和花盆、营养土、营养液。

4、4月10日开始至6月上旬,对学生的植物栽培情况进行跟踪了解和指导。

(1)涉及种子的萌发问题,对于没有发芽的帮助学生分析原因,如水分的多少、光照、覆土的厚度等,鼓励失败的学生下次继续努力或者自己再去买些种子尝试种植;

(2)对于已经萌发的小苗,则帮提醒学生加强管理,比如植物的温度、湿度、光照、水分等的控制,营养液的使用注意事项等。期间不断有学生将栽培成果带到学校展示,我们两位老师都给予及时的指导,学生提出的问题我们也及时地进行解决;

5、6月中旬,根据“中小学生植物栽培实践”评比标准,我们组织学生进行了校内评比,有30多名学生交来了他们栽种的植物以及管理记录、成长记录、心得和体会等,我们从中推选出5名优秀的学生参加成果展示及一、二等奖的评比,其他的学生均获得三等奖。

三、活动效果

1、通过此次活动,让学生体验了从种子到植物的生长过程,也学会了一些植物的种植方法,在活动中很多学生学到了不少关于植物种植的学问,在劳动中学习,在劳动中感受快乐是学生表现出来的主要感受。

2、通过对植物的栽培、管理和养护,使很多学生感受到了生命的神奇,也培养了学生珍爱生命的意识,记得刚有小苗长出时,有些女生看到后都会惊叹“真可爱”“像小宝宝”,当小苗长的不好时他们会伤心难过,而这个过程中的每一点变化,学生都会很兴奋地及时地告诉我,那种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3、这次活动也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互助意识,由于有些是小组合作进行,所以同学之间能很好的分工合作、互相关心;甚至有些栽培失败的学生也会积极地帮助栽培成功但遇到问题的同学想办法、分析原因,帮助他们照顾植物,同学间的关系也变得更加融洽。

4、通过这次活动也让我们发现了学生的另一面,有些男生平时调皮捣蛋、满不在乎的神情让老师很是头疼,可是对于植物的栽培他们却表现出更多得细心和严谨,当植物长的不好时他会心急如焚,而植物脆弱时他又是呵护有加,这些在让我们感动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学生的可爱。

四、学生反响

学生参与本次种植实践活动非常积极,很多学生都强烈要求参加活动。活

动后很多学生提出了他们的感受,如有学生提到植物种植的过程是非常不容易的,平时吃着水果和蔬菜并没有任何感觉,但通过这次的栽培,感受到了劳动的艰辛和乐趣也懂得了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也有学生谈到通过这次栽培活动增加了我的责任心,也意识到了生命的宝贵等。

五、一些建议

有些学生询问为什么没有其他种类,想了解更多植物的栽培方法和技术,所以希望以后再有这样的活动时能多提供一些植物品种的种子;另外由于数量确实有限,还有想参加的同学不能如愿,所以希望以后能尽量满足更多学生的需求。

【篇二:植物组培实验个人总结】

植物组培实验个人总结

一、项目简介

我们在实验中以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它们进行组织培养来观察植物的生长状况、激素对植物的促进作用、植物的褐化以及对它的改良等等。我们最初是对柳树、紫玉兰和栀子花这三个易于培养的植物进行实验,探索培养植物的方法以及如何能减少褐化。等到技术熟练后我们会开始进行一些与人们健康息息相关的植物的研究,去探索如何如何能够用最低的成本使得我们的植物成活以及对它们进一步的应用。

二、本人在项目研究中承担的工作及发挥的作用

本人在此次大学生创新性实验当中主要负责的是进行培养基的配制和植物的接种工作。培养基在配制过程中需要准确的数据,所以在配制培养基时需要较长的时间。我们现在进行的实验中我自己主要进行的是对母液和激素的称取以及植物的接种。我们现在正在锻炼自己对植物培养的技术性。并且,我们每个人需要对培养基配制和接种工作非常熟练,再去进行下一步更深入的工作。从我们称取药品开始到培养基灭菌结束共需要10小时左右时间,因此我们团队需要协商好每个人负责的项目。同时,由于我们团队的成员并非同一班级,我们需要把时间分配好,以免造成时间的盲区从而导致植物没人照看而出现问题。由于实验数据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实验结果的测定,因此在本实验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测定过程中要求有很好的理论知识的基础和动手实际的能力,并且注重责任感。所以在实验的初期,查阅各种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实验注意事项,深刻理解实验原理,熟悉实验操作步骤,分析实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在实验初期制定实验规划,整理实验思路,过程中不断适当调整。积极配合其他成员完成实验。实验结束后,整理实验仪器,清洗实验器材。对实验的全过程认真负责,积极动手,遵守正确的实验要求。对此次实验的成功也发挥积极的作用。

三、参加项目研究过程中的体验和收获(在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特别是在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方面)

通过这次参加创新实验,使我受益匪浅。从我们这学期刚开始参加这个创新实验到现在,我们学会了很多。从最基础的称量药品、制作棉塞,到比较复杂的制作培养基、植物接种等等。我们渐渐地在学习着。在以后我们可能会学到更多关于植物组织培养的操作技术。在培养基的配制过程中我们搅拌要注意不能让琼脂黏在玻璃杯底部变黑,要不停的搅拌。而且必须使之沸腾才能在移液后是培养基凝固以便于下一步的操作。记得在最初的时候我们制作ms培养基的母液也经常被感染,不能继续下一步。我们的培养基由于没有沸腾就装入培养皿而导致培养基全部重新做。我们最开始配制时往往要花费3到4小时才能完成一步的操作,而现在,我们仅需一个半小时就配制完成了。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并且,如果没有加入这个

实验,我可能不会接触到植物的接种。在我们最近的实验中,我和黄小虎相继对植物进行了接种操作。它是让我真正认识到这是一个伟大的工程。从我们开始清洗植物一直到最后我们将植物接种完成移入恒温箱培养这一系列步骤中,我们由最初的手忙脚乱变成现在的游刃有余,我想这是我们团队一个很大的进步。我相信在以后的实验中我们团队会把实验技术练就的更加完善,去挑战一些更有价值的项目。

其二,在实验研究方面,我最深的体会就是要需要勤于思考,主动动手动脑。创新实验和我们平时上课做的实验不同,只要按着老师讲的步骤做就行了。做的课题对于我们来说,大多是我们没有接触过,没有人告诉我们一步步该怎么做。我们需要自己去找文献查资料,去弄明白实验的理念。然后确定要研究的方向。按照这个方向一点点努力。所以每一步都需要独立思考。而且我们会遇到很多困难,这个时候除了寻找帮助,最重要的还是自己思考。同时,在创新方面,我们要确定创新的方向和目标。不能偏离主题,也不能随意猜测,而要有根据有目的地做出假想,正如我们在实验中调查活性炭对植物的褐化的影响一样。我们需要

一步步实践去论证自己的猜测。其实,每一个伟大的成就都是这样“平凡”地一步步得出来的。另外,由于时间仓促和我们团队技术水平的限制,我们的实验还存在很多不足,主要表现在:由于实验条件,实验室条件以及实验者本身条件的限制,导致我们植物容易发霉、褐化等等。是我们不能进行下一步的实验。

同时,在小组的协调和团队合作能力上,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从实验开始到结尾,每个人都时刻在提出自己的意见与学习心得,工作的分担以及相互的交流让我收获了更多的知识。我们把每个人的任务分配正确往往能够节省更多的时间去进行下一步的操作。在这个项目的操作过程中,我们需要极大的耐心去进行实验,因为往往一个操作就需要我们进行2到3个小时。同时,他也让我感觉到了创新实验的乐趣。我们将一个植物组织进行培养让它成功的发芽,再生根并对它驯化后它就是一个正常的个体,可以和自然生长的植物一样在阳光下继续生长。我

觉得这是一个很有成就感的事情。而且,这个实验也提高了我们的扩展思维能力,增强了我们之间的合作意识,在动手方面也有很大的进步,更重要的是结识了一些良师益友,对我们以后的实验顺利的进行也会有很多的帮助。

因此,我希望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团队能够的进行更多有意义的课题实验,让我们的能力得到提升。同时在李景蕻老师的指导下我们能够获得更多关于植物的知识,去丰富我们接下来的大三生活。

【篇三:花卉心得】

“花卉与园林绿化”心得体会

“花卉与园林绿化”是一门与我们的生活联系相当紧密的课程,通过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善于观察身边的点点滴滴,我们才能更好地学好这门课。当然,必要的理论课程是不可或缺的,每一个学者都应该熟悉和“花卉与园林绿化”有关的各种知识。我们不仅要知道学这门课的目的,还要知道怎么学好这门课。“花卉与园林绿化”包括园林植物与园林设计于一身,我们不光要知道怎样设计好一个公园甚至是设计好我们家中的阳台,还要知道应用在这些地方的每一棵植物,这样才能使它发挥它应有的作用。经过黄老师的悉心教导,我们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和掌握了有关于花卉植物的分类、花卉应用形式、以及熟悉常用花卉的识别特征等。

“花是大地生命中灵动的色彩,花是春天的使者,花是美丽纯洁的化身,花是人们心驰神往的仙境里的主角。人们赞美花香,赞美花色,更赞美花的不求回报、无私奉献的精神,即使生命短暂,也要天天鲜艳,日日灿烂,直到变成泥巴,芳香依然如风一样飘,净化着空气??”在学这门课之前,我竟没觉察到花儿原来在我们生活中扮演

如此重要的作用:在花儿包围的环境里,闻着花香,能给我们带来一天的好心情;花儿不仅可以净化环境,装点我们的生活空间,同时养花又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使我们更加热爱生活;花也是表达情感的最佳物品,每个节日都有它对应的鲜花,每种花也都有它表达的花语和感情;同时花又可以制成茶,又对我们的健康有好处??

我很欣赏老师上课的方法,在课堂上,老师并没有完全按照书本,照本宣科地教下来,而是理论联系实际,用ppt的形式通过结合图片与文字给我们传授知识,并且还会以我们身边的植物来当例子来讲解,这样我们不仅仅对身边的植物有了切身的了解而且还能学到课本上的知识,一举两得!

黄老师除了会自己在课上教我们所需要学习的知识以及和我们分享自己种植一些花卉的经验,而且每次课前都会留几分钟让我们上讲台分享介绍彼此喜欢的花卉植物或是种植植物的经验,介绍完之后老师还会根据她所了解的知识进行补充说明,这样的教学形式不仅可以锻炼我们的口头表达能力还能增长我们对花卉与园林绿化的知识。

与此同时,老师布置的一项作业也是我喜欢的,老师让我们亲身走进一个公园,实地调查,对公园内的花卉进行鉴定分类,并要求我们分析花卉与园林绿化的应用形式以及其特点。这份作业不同于以前普通的作业,它并不枯燥,这份作业让我们在玩中学、学中玩,这份作业也给了我很大的启示,之前路过公园其实我并没有注意到这些花草树木,这世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当我运用所学的知识时更让我切实的体会到了这门课给我带来

的作用是很大的。完成这个作业并不是很简单的,除了观察植物,做好记录,还询问他人,翻阅资料,这真的是丰富我们枯燥的学习生活,又大大地提高了同学的学习热情及对花卉学的

喜爱,加深了我们对所学的花卉学理论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在某种程度上让我们的这门课程得到了升华。此外在完成这项作业的过程中,我也获得不少心得,我发现我得到的是远远多于对花卉认识的感悟!我发现了专注一件事的快乐,也发现了花卉植物的恬静淡雅和超然脱俗,在繁忙的学习生活之余,不妨静静的欣赏美好的身边的景色,实乃人生之乐事啊!我们不仅有学习室外的景观花卉,还有学习室内花卉,我们也能利用所学知识对自己家中的花卉进行设计。

不知不觉“花卉与园林绿化”这门课已经接近尾声了,上了大半学期的课后,我有一些建议:首先,“花卉与园林绿化”这门课程涉及的知识比较广,不同的人对不同方面花卉知识喜好不一,但一个班有150个人左右,这样的设置不太合理,班级太大,老师传授知识的时候不容易照顾到每个同学,而且同学们想要了解的知识也不一样,我建议老师可以把班级设小一点,比如50个人左右一个班就差不多了,这样老师便于与学生互动,学生也容易接收到知识。接着,既然是“花卉与园林绿化”这门课,老师应该可以试一下带着同学们到学校内或公园内,观察学校内公园内花卉及园艺的情况,以实际的花卉为例子来传授同学们所需要学的知识,同学们也可以根据实例对老师提出与本课程相关的问题。以上便是我对课程的一些小小的意见。

虽然“花卉与园林绿化”这门课即将结束,但是我相信这门课程

对我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这门课让我了解到花的艺术、树的语言,对于“花卉与园林绿化”的学习在我的生活中仅仅是一个开始,相信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利用所学知识继续不断地研究和探索,在实践过程中去逐渐加深对花卉学的认识和了解,成为一个爱花之人、懂花之人。最后要感谢黄老师在这个学期对我们的尊尊教诲,让我受益匪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