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从古今中医思维素质比较浅谈中医青年传承中医文化的发展要素

来源:好兔宠物网
青年与社会2015年8月上第22期总第604期 从古今中医思维素质比较浅谈中医青年 传承中医文化的发展要素 刘竹青 (安徽中医药大学针灸骨伤临床学院,安徽合肥230038) 【摘要】中医青年是中医药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笔者从古今中医思维进行比较,结合现代中医药文化现状,分析中 医药传承道路出现的问题,对中医青年提出建议,希望中医青年在中医道路上不断创新,不断变化。 【关键词】青年;中医文化;古今中医;思维素质;人才培养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文化土壤中成长起来的精湛文化之 一,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中医药在人类的发展中起着不 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在维护人类的健康、推动人类社会生 活健康水平可谓功不可没。现今,中医药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和机遇,如何培养中医青年优秀的素质,培养新一代中医传 承者成为有理想、传承中医文化等高素质人才,是值得探讨 的。文章就古今中医素质对比来探讨培养中医青年素质教育 的重要性。 一、中医药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中医药文化的重要性。我们一直这样认为中医药 的内涵一中医药文化是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中成长起 来的优秀文化,古代道家思想中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与儒 家的仁爱思想对于医者道德的培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外, 医易相通,明代张介宾的“医易同源论”指出:“易者易也, 具阴阳动静之妙;医者意也,合阴阳消长之机。虽阴阳已备 于《内经》,而变化莫大于《周易》。故日天人一理者,一此 阴阳也;医易同源者,同此变化也。岂非医易相通,理无二致, 可以医而不知易乎?”(张景岳《类经附翼・医易义》。中医 药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中不可遗失的部分,它在中国古 代文化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古今名医在认识中医药 的重要性方面都做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尤其是当代一些著 名中医专家,不断研习中医典籍,发扬中医治病原则,不断 深化治则、不断针对不同的个体、不同疾病以及出现的新病 症提出新的治疗原则,开出新的中药方剂。这无疑在说明我 们中医老专家在认为中医药文化的重要性。 (二)中医药文化的必要性。中医的号召力来源于临床 疗效。邓铁涛邓老亲见父亲运用仲景“枳实芍药散”治疗一 例注射吗啡才能止痛几小时而过后又剧痛的产妇,取得意想 不到的效果,这个平凡的方剂经过他父亲的实践,“经方” 之效力竟然如此非凡,因此在他五十多年的医疗教学实践中, 他一再强调必须在长期的临床体验中,不断验证探讨,才能 探求到中医理论的真谛,从而掌握其要领,加以发扬。“中 医热”的发展并非偶然,著名的科技史学家李约瑟指出:“人 类将如何来对付科学与技术的潘多拉盒子?我再一次要说: 按照东方见解行事”(《李约瑟文集》)文化是构成国家综合 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的经济总量排名全球第四, 但是软实力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还比较大,而能和西方国 家相抗衡的软实力之一就是中医药。中医药文化是优秀的中 华民族文化的结晶,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在面临机遇 和挑战的背景下,应该重视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和教育,培养 出具有高素质中医人才,提高中医药文化教育的质量,促进 中医的传承和发展。 二、当前中医药文化传承中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中医青年对传统文化意识的淡薄。 1.学生缺乏临床经验、尤其是自己发现中医疗效的经验。 中医思维指导下的临床实践是体验中医理论和坚定中医信念 的关键中医基本功要强调,但中医学的形成是从实践到理论, 由理论指导实践,因而基本功必须以中医思路的样貌被应用 到临床。现代医学值得肯定,但若把握不好自己的临床方向, 过分依赖现代医学则难以培养中医临床思维, 这部分人由于 缺乏中医思维下指导的临床实践经验积累,导致他们难以体 会中医临床中的精髓,愈学愈疑,直到认为中医理论已经跟 不上社会。实际上,这样的观点是非常片面的。 2.中医药现代化使中医青年“目的性太强”。如今中医 界里“向世界接轨”、“用现代手段研究中医”等现代化意识 很浓,相比之下传统文化的氛围更为淡薄。在这种意识影响 下,中医院校招收理科生为多,一方面促进中医科学化、规 范化、条理化,是好事;但另一方面也要清醒地意识到,理 科人才相对于文科人才的文化根底相对薄弱,造成对中医基 础理论有一定的理解障碍。到了大学再接触中医时,蓦然线 性微观思维与整体宏观的思维方式“相撞”,不少学生便觉 得不知所措,不知所从。如今中医青年太过目的性,在毕业 的时候首先问的是人家用人单位的薪资待遇,而不问问自己 的临床经验如何,是否能给人家用人单位创造价值。 (二)中医药临床出现“瓶颈”。这是一个我们不得不承 认的问题,也是许多从事中医多年的老专家、老先生为之叹 息、也为之奋斗的目标。由于受到西医药文化的干扰,中医 药文化在如今的医药界发展几乎快要成为边缘学科。前些年, 许多学中医药的青年后都考研、考博改学西医,或者中西医 结合。几千年的文化,几千年的临床经验是不可能这样的。 那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中医药出现了“瓶颈”一如何将中医 药更好的发展下去。当然,现在有许多的学者通过各个方面 来研究中医中药,不断采用现在的手段研究中医药,但是取 得效果并不是非常巨大,尤其是同西医相比,出现的问题可 能更多。有的甚至出现中医西化的现象,如不断提取中药或 者复方中提取药物成分,结果提取出来的化学成分却无药理 活性。作为中医青年应该需要考虑如何使中医中药真正的与 现代社会接轨。笔者认为,首先应该是传承中医文化,如果 自己都没有传承中医药文化,是不能发展中医药的。 综上,中医青年应当继承中医药文化,不断创新,不断 变化,才能发展中医,走出“瓶颈”。 参考文献 [1】王圆圆,陈梓欣.从古今名医的成功之道分析当代中医 青年的发展要素卟光明中医,2013(2):416—418. 【2]朱平生,张妍.中医院校青年教师培养的思考与实践卟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3):229. [3]何继勇,何佳,韩东海,等冲医青年与中医药文化传承 Ⅱ].科技信息,2013(21):39. 基金项目:2014年安徽中医药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 金项目,项目编号:2014tw015。 作者简介:刘竹青,硕士,助教,安徽中医药大学针灸 骨伤临床学院,研究方向: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发展。 2015.V0L.6O4.N0.22・4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