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当前加强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思考

来源:好兔宠物网


当前加强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思考

【摘要】近年来,随着党风廉政建设的不断深入,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已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当前形势依然严峻,腐败现象时有发生,反腐工作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新的挑战。我们要清醒认识到高校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教育,不断强化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加强制度体系建设,深入推进监督工作。

【关键词】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反腐败工作

改革开放以来,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我国高校的党风廉政工作逐步建立起一套初步完善的廉政建设体系,为高等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随着教育改革发展不断深入,当前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必须我们的引起高度重视。

一、加强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意义和形势

高校是为国家培养和输送合格人才的重要阵地,在国家人才队伍建设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高校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事关党和国家发展建设的根本。因此,加强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工作,创造公平竞争、诚实守信的优良学风,营造遵纪守法、廉洁奉公、爱岗敬业的教育环境,对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育资金投入越来越多,基建规模和物资采购量越来越大,学校参与经济活动越来越频繁,在为教育系统反腐倡廉工作创造良好条件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使高校反腐败工作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对党风廉政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当前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形势依然严峻,任务依然艰巨。

二、当前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部分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不强。近几年来,从高校腐败现象在数量上和程度上呈现上升、扩大的趋势,这些腐败问题也折射出高校反腐败工作上存在的一些问题。有的学校对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够;有的认为教学、科研是硬任务,党风廉政建设是软任务,在实际行动中难以得到很好的落实。有些领导干部缺乏“一岗双责”意识,抓分管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不够积极主动,廉洁自律意识淡薄,因而很难做到与其他工作同部署、严要求。同时,学校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中由于缺乏量化考核指标,因而考核工作往往难以到位,学期末检查考核时往往单凭总结汇报。

(二)高校领导干部监督制约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总的来说,我国高校领导干部监督制约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并在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运用,并逐步制度化、规范化。但在现实操作过程中,我们发现,高校的监督工作制约机制

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在实际工作中,纪检监察部门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没有厘清责任边界;监督意识比较淡薄,仍然存着不敢监督、不愿监督、不善监督等现象;规章制度不够健全,有些规章制度比较原则,操作性不强等问题。

(三)高校教职员工参与监督的意识不强,积极性不高。近年来,随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大,各高校不断加强校园廉政文化建设,严格落实各项检查监督管理制度,加大腐败案件的查处力度,各级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和廉洁自律有了很大的提高,得到了广大教职员工的认可。但是,由于广大教职员工对学校的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寄予了很高期望与信任,监督管理方式主要还是采用传统的学校组织监督、组织考核,主动监督和主动接受监督的意识不强,监督的氛围不够浓厚,监督的效果不够明显。

三、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对策思考

(一)深入落实主体责任,全面实施“一岗双责”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要求,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党委书记和校长作为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第一责任人,负责领导、组织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组织、督促高校党委学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教育部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重要会议精神和文件,监督高校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廉政勤政、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落实党内监督各项制度情况等;对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案件亲自督办。领导班子成员要按照“一岗双责”要求,对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负领导责任,结合各部门各单位实际努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管理机制。

(二)坚持加强思想教育,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党风廉政教育是高校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一是进一步加强正面引导。组织认真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中纪委十八届三次、四次全会精神等内容,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确保思想上纯洁、信仰上坚定、行动上自觉。二是进一步加强反面警示。通过观看警示教育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法院与学校共建、组织法律知识学习和典型案例剖析等多种形式,以案说法,引导教职员工汲取教训,警钟长鸣,提前预防。三是进一步加强感染渗透。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形式生动活泼、内容丰富多样的优势,使广大师生在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中受到廉政教育和熏陶。开展廉政文化作品大赛等廉政文化活动,组织学生自己制作廉政微电影、观看网页宣传等,通过生动活泼、直观具体的形式,切实增强渗透力、感染力和吸引力,增强教育效果。

(三)坚持完善体制机制建设,扎紧制度“笼子”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

度保障”,随后,中央发布《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高校应坚持以完善机制为重点,提升廉政工作效益质量。一是完善党风廉政责任制。建立严格具体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目标管理、定期报告、责任追究等制度,将责任细化、量化,增强可操作性。在高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实行纪委组织协调,学校各部门齐抓共管,各负其责,广大教职员工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二是要进一步完善奖惩机制。将廉洁自律情况与个人奖励挂钩,对遵规守纪的人进行肯定与奖励,使违纪违规的人曝光,加大案件查处和责任追究力度,严格依纪依法办案,并针对案件中暴露出来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堵塞漏洞,加强管理,从而使想腐败的人望而生畏,不敢腐败,不能腐败。三是完善考核机制。将领导干部落实一岗双责、民主集中制、个人重大事项报告、述职述廉、诫勉谈话等情况纳入干部考核管理范畴,完善考核标准,严格责任追究。

(四)坚持以强化监督为重点,增强廉政建设预防能力

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监督,从源头上预防腐败。一要加强预防,早教育、早提醒、早部署。纪检监察部门应科学地行使监督权,及时了解教职员工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定期分析掌握队伍动态信息,有针对性地抓好监督检查工作。二要突出重点,防止权力滥用。特别是在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和大宗物资招标采购、招生考试、基建工程、后勤管理、人才招聘、干部选拔、职称评定、科研经费、学术诚信、师德师风、学生管理等环节的监督。三要进一步推进校务公开和党务公开,发挥民主,主动接受监督,拓宽教职员工反映问题和提意见的渠道,及时解答、解决涉及反映教职员工切身利益的问题,积极开展群众评议,努力实现“权力运行到哪里,监督的触角就延伸到哪里”,积极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校园环境。

高校党风廉政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考虑到方方面面。在工作中,我们只有根据新形势、新问题,不断加强思想教育,完善制度体系建设,加强监督检查力度,杜绝各类错误的认识和行为,唯有如此,才能开创高校党风廉政建设新局面,才能拓展高校党风廉政建设新领域,才能取得高校党风廉政建设新实效。

参考文献:

[1]孙志强,当前加强高校党风廉政建设的几点思考[J].黑河学刊,2014.07.

[2]胡扬.准确把握主体责任与监督责任的辩证关系[J].中国监察,2014.10.

[3]杨火保.关于加强高校党风廉政建设的几点思考[J].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2013(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