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翻译
1.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辩,辩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
注释 .笃:切实地 思:思考 辩:辨别 行:行动,做 弗:不,表示否定
措:搁置,终止 问:这里指求教.
翻译: 要广博地学习,要详细地求教,要慎重地思考,要明白地辨别,要切实地力行。不学则已,既然要学,不学到通达晓畅绝不能终止;不去求教则已,既然求教,不到彻底明白绝不能终止;不去思考则已,既然思考了,不想出一番道理绝不能终止;不去辨别则已,既然辨别了,不到分辨明白绝不能终止;不去做则已,既然做了,不确实做到圆满绝不能终止。
2.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①。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 子曰:“君子固②穷,小人穷斯滥矣③。”
注释 1兴:起。②固:固守,安宁。③穷斯滥矣:斯,就。滥,泛 滥,指胡作非为。
翻译 孔子在陈国断了粮,跟随的人都饿病了,不能起身。子路愤愤不平地见孔子说:“难道君子也有穷困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安守穷困,小人穷困便会胡作非为。”
3司马光,宋哲宗时宰相,尝①主编《资治通鉴》,为②一时之名臣。其幼时患记忆不若③人,众兄弟既④成诵而游息矣,独闭门不出,俟⑤能讽诵乃已⑥。自言:“用力多者收功远,乃终身不忘也。”及⑦长,遍览古籍,博闻强志,曰:“书不可不成诵。或⑧马
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注释①尝:曾经 ②为:担任 ③若:如 ④既:已经
⑤俟:等到 ⑥已:停止 ⑦及:直到 ⑧或:有时
翻译司马光是宋哲宗时期的宰相,曾经主编《资治通鉴》,担任当时的名臣。他幼年时,担心自己记忆能力不如别人,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别的兄弟已经会背诵了,去玩耍休息了,他却独自苦读,一直到能够熟练地背诵为止。他自己说:“读书时下的力气多,收获就长远,我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就能终身不忘。”等到他长大了,就读遍了古籍,见多识广,记忆牢固。他说:“读书不能不背诵,在骑马走路的时候,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吟咏读过的文章,想想它的意思,收获就多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