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我国商业银行规模经济研究分析

来源:好兔宠物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6卷第1期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o1.6 No.1 2006年03月 Journal of Jiangs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Edition) Mar.2006 文章编号:1673—0453(2006)O1—0042—05 我国商业银行规模经济研究分析 胡俊华,秦文英,黄晓宾 (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北京100081) 摘 要:商业银行经营规模是影响银行业运行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利用生存检验法与利润成本比较 法对中国商业银行经营情况2000 2002年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存在着规模不经济的 状况,而股份制银行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规模经济。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规模不经济的 根本原因在于商业银行的行政性垄断,提出了我国商&O-行在进一步改革中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规模经济;规模不经济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A Timme(1986)发现单银行制的银行控股公司其规 一、文献综述 模经济的上限为42亿美元,而对于多银行制的银 行控股公司,其规模经济的上限则可以提高到 2O世纪6O、7O年代以来,各国学者运用多种 125亿美元。此外,Nourlas,Ray和Miller(1990) 方法对银行业的规模经济问题做了多方面的研究。 对总资产大于1O亿美元的美国银行进行研究后发 关注的焦点在于银行业是否存在规模经济,以及在 现,随着银行规模扩大,银行效率也逐渐下降,总资 多大的范围内存在规模经济。较为一致的观点是, 产超过6O亿美元的银行出现了规模不经济。 银行业具有比较平坦的U型成本曲线,中型银行 Aston(1998)对英国银行业的研究表明,规模 的效率通常高于大型银行和小型银行,在技术进 较小的银行具有较高的规模经济性,总资产在 步、金融创新(如计算机和多种金融衍生工具的运 5O亿英镑以上的银行出现了规模不经济。 用)的推动下,银行业的效率在近几年中有了大幅 Tseng(1999)对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银行业规模 度的提高。当然,不同的研究得出的结论也不尽相 经济的研究表明,加州银行业在1989~1991年间 同 存在规模不经济,而在1991~1994年问则具有规 (一)国外研究综述 模经济,并且工资成本与贷款成本对总成本有显著 的影响。 Baumol(1982)假定成本的增减比例与产出的 规模及构成相关,并首次运用规模弹性(scale elas (=)国内研究综述 ticity)来衡量经济体的规模经济性。 在国内相关领域的研究中,于良春和鞠源 随后,在对全美中小型金融机构的研究中, (1999)_1 运用经营效率指标和成本费用指标对中 Lawrence(1989)发现总资产小于1亿美元的商业 国商业银行进行比较研究后发现,新兴商业银行的 银行具有规模经济性;Berger,Hanweck和Hum 获利能力和经营绩效明显高于四大国有银行。从 phrey(1987)在其研究过程中也指出,在总资产超 成本费用指标上看,中国银行业没有明显的效率差 过1亿美元的银行中,往往存在规模不经济或规模 别,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没有因为存在规模优势而使 经济不明显的现象。 成本费用降低。 在对大型金融机构的研究中,Hunter和 赵怀勇和王越(1999) 通过对资产收益率及 收稿日期:20o5一O8—28 作者简介:胡俊华(1981),男,江苏苏州人,中央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丰要从事产业组织结构理论与政策研究。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1期 胡俊华等:我国商业银行规模经济研究分析 43 市场集中度等相关经济指标的比较,指出我国四大 样本,分别计算14家银行的存款比重、贷款比重。 国有商业银行资产收益率低下直至亏损的主要原 利润指标采用的是资产利润率,成本指标采用的 因是支撑银行绩效的国民经济总体效益较低,同 是资产费用率。 时,国家对这一行业的严格管制又使银行的经营环 境恶化,从而导致银行效益进一步降低。 (二)数据说明 赵旭(2000)l_3]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 数据来源于2001~2003年“中国金融年鉴”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1993--1998年的数据进行了实 各银行公布的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其中2000、 证分析,指出国有银行相对于外国银行而言,其绝 2001年的数据根据2002的报表做了相应调整, 对规模并不算大,而就其现有的经营、服务与管理 部分商业银行的数据有缺失。 技术条件,其有效的经济规模又比实际规模要小。 徐传谌、郑贵廷和齐树天(2002年) ]通过对 (三)生存检验法的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1994 ̄2000年的经营情况的实证分 主要考察国有商业银行与股份制商业银行 析,估算出了各大银行的成本规模弹性,同时指 2000 ̄2002年存贷款份额变化。把14家商业银 出,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长期存在的不良贷款沉淀 行分成三组,第一组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资产规 以及放款上的所有制偏好等问题是成为现阶段影 模在2万亿以上;第二组交行、中信、招行、光大银 响我国金融机构成本一规模弹性的重要因素。 行,资产规模在2 000亿~8 000亿之间;其余的 本文力图在借鉴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 银行分在第三组,资产规模在500亿~2 000亿之 近几年我国商业银行的规模经济问题进行进一步 间(表1)。 实证分析。 1.存款份额的变化 二、我国银行业规模经济实证分析 从表1可以发现,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占有 额从2000年的84.12 到2002年的84.49 9/6,基 (一)指标说明 本上保持了一种稳定态势。由于四大国有商业银 行的长期垄断,无论是从习惯性心理出发,还是从 采用的规模指标为存款总额和贷款总额,选 降低金融风险考虑,公众都愿意把钱存在国有大 取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和十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作为 银行中,因此,四大银行的存款份额没有太大的变 表1 中国商业银行存款、贷款份额变化(2000~2002) 资料来源;根据相关年份“中国金融年鉴”整理计算所得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44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oo6年 动;资产规模2 000亿~8 000亿之间的银行存款 份额从2000年的1O.29 下降到2002年的 8.73 ,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趋势,说明这一规模属 升趋势,这可理解为由于银行规模的增大,导致了 平均成本的增加,可见在中国银行业中。规模经济 是并不存在的。同时。资产费用率的最低点虽然 出现在规模适中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但是整个股 于无效规模,在这一规模上,存在着规模不经济; 资产规模500亿~2 000亿之间的银行从2000年 的5.59 到2002年的6.78 9/6,出现了明显的上 份制商业银行规模经济也不显著。 表2 中国商业银行资产规模与利润指标比较( ) 资产银行 升趋势,说明这一规模属于有效规模,在这一规模 总资产利润率 资产费用率 上,存在着规模经济。 2.贷款份额的变化 从表1可以看出,从2000年的83.37 到 2002年82.23 ,农行、工行、中行和建行总体上 都呈现下降趋势,其中工商银行的下降幅度最大, 从45.O1 下降到31.4l ,说明在中国的四大国 有商业银行存在着一定的规模不经济;资产规模 2 000亿~8 000亿之间的银行贷款份额从2000 年的11.36 到2002年的l1.22 ,基本保持稳 定;资产规模500亿~2 000亿的银行从5.27 到6.45 Ao,上升趋势比较明显,说明这一规模属 于有效规模,在这一规模上,存在着规模经济。 (四)利润成本比较法 采用资产利润率、资产费用率两个指标对中 国银行业进行考察①。从图1和表2中我们可以 看出,中国商业银行的资产利润率并不是随着银 行资产规模的递增而增加,相反是一种明显的递 图1 中小规模银行存贷款份额变化趋势 减:资产规模位于500亿~2 000亿元之间的银行 资产利润率最高。为0.56 ;其次是位于2 000亿 ~8 000亿之间的银行,为0.45 ;最低的为四大 国有银行,其均值只有0.17 。资产费用率,基 本趋势与资产利润率正好相反,资产规模在 2 000亿元以下的银行,最低为2.75 9/5,而四大国 有商业银行的最高,为3.18 9/6。可见,随着银行 资产规模的递增,资产费用率有一种不显著的上 规模名称 2OOO 2001 2002均值2000 200l 2002均值 丁行0.13 0.14 0.13 0.13 4.13 3.44 3.18 3.58 2万亿弯行。中行0.1O O.37 O.38 O.28 3.48 3.16 2.15 2.93 -。 。-。 。_ 。。_。 。・。。。・。 ・ 。・。。 ~..兀以上建行O.34 O.19 O.14 O.22 3.23 2.78 2.47 2.83 均值一 一 一0.17一 一3.18 交行0.42 0.39 0.2O 0.34 3.82 3.68 2.83 3.44 2 000亿中信0.62 0.52 0.67 0.60 2.83 2.76 2.56 2.72 至 招商0.55 0.77 0.69 0.67 3.27 1.59 1.02 l_96 8 000亿光大0.18 0.16 0.19 0.17 3.45 3.02 2.61 3.02 均值 一 一 一0.45 一 一 一 2.79 广发O.24 0.22 O.21 O.22 3.64 3.u 3.17 3.31 浦发0.76 0.83 0.67 0.75 3.37 2.86 2.12 2.78 500亿华夏0.79 0.8l 0.65 o.75 2.81 2.82 2.60 2.74 至 福兴0.54 0.58 0.52 0.55 2.76 2.91 2.9O 2.86 2 000亿民生0.5O 0.63 0.49 0.54 3.28 2.88 2.31 2.82 深发0.75 0.47 0.38 o.53 3.12 1.44 1.45 2.0O 均值一 一 一0.56一 一 一2.75 资料来源:根据相关年份“中国金融年鉴”计算取得 图2 中国商业银行资产利润率、费用率均值变动趋势② (五)基本结论 通过以上两种方法的计算得出以下基本结 论: (1)目前我国四家国有商业银行的规模大, 市场集中程度高,但是资产利润率低。资产费用率 高。存在着规模不经济。 ①由于统计数据的限制,本文选取了玎马家国有商业银行与 十家股份制银行为代表,其中利润为税前利润总额,费用为银行 营业支出.包括利息支出、金融企业往来支出、手续费支出、营业 费用、其它营业支出。 ②大型银行资产规模为2万亿元以上,大中型银行为 2 000亿~8 000亿元,中型银行为500亿~2 000亿元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1期 胡俊华等:我国商业银行规模经济研究分析 45 (2)规模较大的股份制银行(交行、中信、招 商、光大等)的资产利润率要明显高于国有商业银 行,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规模经济,但不明显。 (3)规模相对较小的股份制银行(广发、浦 发、华夏等)市场规模较小,但是资产利润率相对 较高,资产费用率低,规模经济比较明显,说明在 此规模银行达到了最小最佳规模(MOS)。 三、国有商业银行规模不经济原因分析 “我们不能简单地把这种低效归于规模过大 所导致的规模不经济” ,笔者认为造成这种情况 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行政性垄断 行政性垄断导致市场缺乏竞争,这是造成商 业银行规模不经济的深层次的原因。我国银行业 是政府刻意安排的行政性垄断。从人民银行对所 有金融业务的绝对垄断,到几大专业性银行的成 立,再到部分新兴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出现,中国银 行业始终处于高度垄断与严格的管制之中。同 时,国有商业银行股权结构的单一及其传统计划 经济体制所遗留下来的缺陷,使国有商业银行规 模扩张伴随行政组织的延伸,扭曲了激励信号,增 加了交易费用,从而导致了银行成本的增加。 (二)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治理不善导致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存 在费用偏好和规模偏好。费用偏好会诱使商业银 行的管理者给自己支付高工资、雇佣过度的员工、 提取过高的管理费用、减轻自身的劳动量或者采 取其它一些能增进自身效用的行为,银行的部分 利润因此而被消耗;规模偏好则会诱使管理者不 顾利润最大化的要求而扩张银行规模,从而割断 了规模与利润之间的正相关关系,银行因此处于 无效率运行的状态。 (三)分业经营 我国金融体制采用的是分业经营的管理方 式,这种方式一方面把国有商业银行的业务局限 在狭窄的范围内,在国有企业仍是国有商业银行 基本服务对象的条件下,信贷资产的风险实际更 加集中和扩大了;另一方面,大大限制了国有银行 的金融创新能力,造成其创新不足,而创新能力是 银行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四、政策建议 国有商业银行的规模不经济关键在于产权关 系不清、治理结构低效。为此,对提高国有商业银 行的规模效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对银行业继续放松管制,尤其是放宽银 行业的进入管制,允许和鼓励民营银行和外资银 行的设立,增加中国银行业的竞争程度,促进银行 规模效率的提高。没有竞争就没有效率,没有竞 争就必然产生惰性甚至是设租、寻租行为。 (2)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公司制改造,实现 产权多元化。这是确保治理结构高效运行的基 础,也是实现国有商业规模经济的基础。在实施 产权改革的过程中关键是要引入满足“激励相容” 和“参与约束”的合格的投资主体,如境外投资主 体、民营经济实体等,而不能简单地等同于上市或 引入多个国有法人股东。 (3)改革国有商业银行经理人选拔制度,建 立有效的经理人市场。缺乏有效的经理人市场是 国有商业银行经理人普遍存在短期行为的一个重 要原因。在经理人之间引入竞争机制,形成由众 多经理人竞争构成的经理人自我约束、自我监督 的市场激励机制也是完善的外部公司治理结构的 要素之一。 (4)允许商业银行适度混业经营。推行混业 经营可以使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匍扩大,使其一部 份亏损可以由其它业务的盈利予以补偿,降低了 银行经营风险。研究证明,商业银行经营证券业 务不会增大银行盈利的波动或降低银行的资本充 足率,混业经营的银行比分业经营的银行更不容 易倒闭(White,Engene,1961)。从我国商业银行 范围经济的特征来看,商业银行应该努力扩大中 间业务和增加投资业务,在不违背现行法规的基 础上,寻求银证、银保合作的途径。 (5)鼓励金融创新。金融创新使得银行规模 经济的边界不断扩大。金融创新包括技术创新、 业务创新和工具创新。通过采用计算机、网络等 高新技术,金融创新工具和金融工程的应用,银行 能够以更低的成本来满足投资收益性、流动性、安 全性和风险分散化的要求。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46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焦 参考文献: —30. [1]于良春,鞠源.垄断与竞争:中国银行业的改革和发 [5] 于良春,高波.中国银行业规模经济效益与相关产 展[J].经济研究,1999(8):48—57. 业组织政策[J].中国工业经济,2OO3(3):23—28. [2] 赵怀勇,王越.论银行规模经济[J].国际金融研究, E6-]王聪,邹朋飞.中国商业银行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 l999(4):27—31. 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3(i0):21—28. [3] 赵旭.国有商业银行效率的实证分析[J].经济科学, E7-]黄铁军.中国国有商业银行运行机制研究[M].北 2000(6):45 50. 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 E4]徐传谌,郑贵廷,齐树天.我国商业银行规模经济问 E8-]周小全.竞争、产权与绩效一中国银行业产业组织 题与金融改革策略透析[J].经济研究,2002(10):22 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Analysis of the Economy of Scale of China’S Commerical Banks HU Junhua,QIN Wenying,HUANG Xiaobin (Economic School。Central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momics,Beijing 10008l,China) Abstract:The scale of commercial banks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factors that affect banks’efficiency.In the paper,economies of scale of the China’S commercial banks are measured.The study shows that e— fonomy of scale doesn’t exist in state—owned commercial banks,but exists in the joint—commercial banks.The paper points OUt tl ̄at due to the government monopoly state—owned banks are not efficient in terms of economy of scale.Finally,some suggestions about reform policies are given. Key words:commercial bank;economy of scale;inefficiency of economy of scale (责任编辑:王 勉) }± } { ; j¨_ } 1} . 00 _, # .I;  _I: .^. ^} ^_ } e ≠ j {-1 # . : i{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