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六年级语文阅读题精选10篇5
《鲁迅与萧红》【041】
一九三四年十月,一个二十三岁的东北姑娘,突然闯进鲁迅先生的生活来,她立即引起鲁迅先生的注意。先生待她如亲人,又视她如调皮的女儿,她就是萧红。
一个陌生的东北姑娘,从遥远的关外来到举目无亲的上海。原来一颗对未来充满憧憬的心,被几年的流浪生活打击得已经冰冷了。然而,当她找到鲁迅先生以后,她的希望产生了,心里的冰块开始融化了。
在这以前,这世界上已经有了一个寂寞的萧红,一个在生活中挣扎搏斗的东北姑娘。萧红呢,从小得不到父爱,没有家庭的温暖,她把鲁迅当作老师和父亲。原来的一双对人间有些怀疑的眼睛,一下子便明亮起来;一个孤立无援的贫弱女孩子一下子找到了自己的家。
鲁迅先生的一家同这个东北姑娘一见如故。鲁迅先生喜欢她,关怀她;许广平同情她,爱她,处处照应她。甚至连小海婴(周海婴,鲁迅先生的独生儿子)也不愿意离开这位年轻的、梳着两条小辫子的东北阿姨。萧红成了鲁迅先生家中的常客,亲密得宛如一家人。
萧红,正是由于鲁迅先生的帮助闯进了上海文坛。从此,一股沁人心脾、清新如朝霞的风便吹进了文艺界,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有才华的青年女作家诞生了。
萧红在文坛上健步地奔跑。人们看到她前进的脚印下,也流着一位慈祥老人的汗珠,这位老人正是伟大的鲁迅。
1、选择带点字正确的解释在序号上打“√”。
举目无亲 (①抬起 ②全 ③推选 ④举动)(1)
- 1 -
一见如故 (①原来的 ②原因 ③朋友 ④故意)(3)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句子的意思。
(1)“当她找到鲁迅先生以后,她的希望产生了, 心里的冰块开始融化了。”
“心里的冰块”是指萧红 答:指萧红的内心对未来没有了热情和憧憬。
“冰块开始融化了。”是因为 答:鲁迅先生一家给了这个生活中挣扎搏斗的东北姑娘关怀、照顾和同情,使她对生活有了信心。
(2)萧红在文坛上健步地奔跑。人们看到她前进的脚印下,也流着一位慈祥老人的汗珠,这位老人正是伟大的鲁迅。”
“健步奔跑”是指 答:指萧红的才华得以发展,在文坛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汗珠”喻指 答:指鲁迅先生在她的成长中所付出的辛苦。
3、你认为文章歌赞的是( 鲁迅先生 )
① 鲁迅对青年人的帮助 ② 萧红才华出众 ③ 鲁迅与萧红的友谊
4、对于鲁迅,你听老师讲过,也读过介绍他的文章,那么你心目中的鲁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答:关心爱护年轻人,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爱憎分明得人。
举目无亲:抬起眼睛,看不见一个亲人。比喻单身在外,人地生疏。
- 2 -
一见如故:故:老朋友。初次见面就象老朋友一样合得来。
《大个子的鞋》【042】
一天, 两天,一个多月过去了,每当日落西山的时候,小鞋匠都忍不住要向路口张望,希望能从落日余辉中看到那个高大的身影出现。但是,他没有看到。
一个傍晚,一位瘦瘦的排长来到修鞋滩旁边:“一个多月前,是不是有位大个子军人来这儿修过一双鞋?”
“啊……对呀。”
“要付多少钱?”
小鞋匠略一沉思,说:“修鞋费一元五,外加一个月的保管费五角,你给两元钱得了。”
排长把两元钱递给他,小鞋匠收好钱后,问:“怎么大个子没有来?”
“他……上前线去了。”说完,排长转身要走。“哎”,小鞋匠提起那双皮鞋赶忙喊道:“鞋子,鞋……”
排长止住脚,用低沉的声音对小鞋匠说:“用不着了,他的双脚,已经在前线……他特意来信让我把钱给你,谢谢你了!”说完,排长迈着大步走了。
1、 选择。(把你所选项的英文母填在括号里)
(1)“略一沉思”的“略”的意思是(c )
- 3 -
A、简要的 B、稍加 C、大致
(2)“沉思”的“沉”解释为( c )
A、没在水中 B、分量重 C、深入,程度深
(3)“沉”的读音应是( a ):A、chén B、 cén C、 chénɡ
(4)这篇文章主要写:
A、小鞋匠 B、排长 C、大个子军人√
2、 省略号的作用有:①表示内容的省略;②表示停顿;③表示声音的延续。(1)“啊……对呀。”的省略号表示 (2) 。
(2)“他……上前线去了。”的省略号表示 (2) 。
(3)“鞋子,鞋……”的省略号表示 (3) 。
(4)“用不着了,他的双腿,已经在前线……”的省略号表示 (1) 。
3、 问答。
排长付了钱为什么不把修好的鞋拿走?
答:因为大个子没有了双腿,已经不能穿鞋了。
- 4 -
4、 给短文加个题目,写在前面的横线上。
5、 读了这篇短文,你觉得大个子军人是个怎样的人?
答:是一位言而有信的人,是一位英雄,为了国家,为了人民,献出了双腿。
《一幅年画》【043】
新春佳节之际,妈妈买来一幅年画。我粗粗一看,这幅画并没有特别吸引从的地方。我心想:书店里那么多色彩鲜艳的年画,妈妈为什么要买这幅画呢?我一边琢磨,一边欣赏起来。
这是一幅国画,画的背景是巍峨挺拔的高山,被淡淡的烟雾笼罩着,群山若隐若现,令人格外神往。山坡下横插过来一棵苍劲的松树,树下是一对飞奔的骏马,奔在前头的是一匹枣红马,它浑身火红,仰天长嘶,红色的鬃毛高高飘起,全身的肌肉结实得像拳击运动员,一块一块凸出来,显得十分健美有力,枣红马腾空而起,连柔软而漂亮的马尾也甩得很起劲。紧紧挨着枣红马的是一匹白马,从头到尾一片洁白,连一根杂毛也没有,像一团白云轻轻飘来,显得那么洒脱矫健,分明是一匹千里马。
我越看越着迷,似乎听到了它们“得得”的马蹄声,看到了它们身后卷起的阵阵尘土,仿佛看见它们自由自在地飞驰在宽广的大兵原野上。
这时,我猛然想起刚才的疑问,便跑去问妈妈。妈妈神秘地一笑反问我:“你属什么呀?”我恍然大悟,抢着说:“知道了,知道了。我属马,这年画上的马象征我,您希望我努力学习,不怕挫折,永远向前飞奔,对吗?”妈妈满意地点点头。啊!马儿,这是妈妈对我殷切的期望,我决心要让它变成现实。
⒈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
- 5 -
格外——( 分外 ) 猛然——( 猛烈 ) 宽广——( 宽阔 )
飞驰——( 飞奔 )
⒉妈妈买这幅画的目的是:__希望我努力学习,不怕挫折,永远向前飞奔,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⒊找出文中一个象声词,并写出两个来。
_得得_______的马蹄声 ___呼呼______的风声 __叽叽________的鸟叫声(1.5分)
⒋找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用“______”标出。(2分)
⒌用“ ”画出写我观画时的联想。(2分)
《 打开另一扇窗户》【044】
一个美国的小男孩天生就有一只大鼻子,因为这只大鼻子,他在学校几乎成了每个学生嘲笑的对象。他因此而成天闷闷不乐,他不爱和同学打交道,不愿意参加半晌的集体活动,只是常常趴在教师的最后一扇窗户看风景。
他的老师玛利亚发现了小男孩的忧郁。一次课后,她走到小男孩身边问:“你在看什么呢?”
“我看见一些人正在埋葬那条可爱的小狗。”小男孩悲伤不已。
“那我们到前面的一扇窗户边看看吧。”玛利亚牵着小男孩的手到另一扇窗户边,“孩子,你看到了什么?”
- 6 -
窗外是一片玫瑰花,开得芬芳而灿烂,小男孩的悲伤顿时一扫而光。
“孩子,你开错了窗户了。”玛利亚抚摸着小男孩的头说,“你知道么?在老师的心目中,你的鼻子是最可爱的。”
“大家都笑我啊。”小男孩深感委屈。
“那是因为你没有换一扇窗户,把你鼻子最可爱的一面展示给大家看啊。”
恰好学校一个小型话剧演出,一个角色很符合小男孩。在玛利亚是指导下,小男孩鼓起勇气参加了,并获得了成功。因为他的大鼻子,人人都记住了这个校园里的小明星。后来,小男孩参加美国在线节目的演出,也名声大振。再后来他进入好莱坞,成了最受欢迎的明星之一。这个小男孩叫斯格特,20世纪美国最著名的滑稽明星之一。
是的,当我们因某些缺陷而愁闷苦恼时,我们是否想到要换一扇窗,你会看到别样的风景;换一种思考和行动方式,你将开启的是成功的大门。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3分)
名声大振: 通过某件事情,知名度大大提高. 一扫而光:一下子就扫除干净。
2.联系上下文理解“你开错了窗”指的是什么?答:不要找一些不开心的事,影响自己的心情。
换一扇窗户又指的是什么?就是换一种思维和行动方式,会看到不同的风景,鼓起了勇气,增强了信心,你将开启的是成功的大门。(3分)
3.想一想这篇短文主要内容是什么?。
- 7 -
答:一个美国小男孩,由于天生就有一个大鼻子,受到嘲笑,因此性格孤僻,玛丽娅老师通过他看到窗外的悲伤景物,引导他换一扇窗户,换一种思维和行动方式,从而使他走向了成功。
4.为什么说换了一扇窗户就能开启成功的大门呢,谈谈你的理解?(3分)
答:换一扇窗户就是换一种思维和行动方式,对事物就有多方面的了解,找到更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5.读了这篇文章以后,你体会到了什么, 给了你哪些启示?(2分)
答:当遇到问题是时,学会换位思考,多角度思考,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6.请用两个恰当的词语来评价玛利亚老师的做法或品质 聪明善良 、教导有方(2分)
7.请给短文加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2分)名声大振的意思:
通过某件事情,知名度大大提高.。一扫而光:一下子就扫除干净,完。
《苍鹰教子》【045】
苍鹰之子在动物运动会的飞行比赛中,身手不凡。只见它在蓝天里,忽而展翅作高空盘旋,忽而又疾速俯冲低空……它精湛的技术,赢得在场观众一阵又一阵的欢呼。最后,它被评为“最佳飞行员”。第二天 苍鹰家里热闹极了 白兔 黑猫 青蛙 都带着自己的孩子 一致请求苍鹰教它们的孩子学飞行 苍鹰哈哈大笑起来,说:“想让孩子学本领,固然是好事,但是得根据自己孩子的特长和志趣才行。假如当初我不根据我孩子有一副宽大的翅膀和喜欢飞行的爱好,而硬要它学游泳、跑步、跳高什么的,那不仅不会获得今天这样的荣誉,相反可能会贻误它的一生。”
- 8 -
1、把这则寓言中缺漏的标点符号标上。(2分)答:,。、、、,。
2、选词填空。(2分)
矫健 强健 精湛 精确
A、小运动员迈着( 矫健 )的步伐入场。
B、飞行员( 精湛 )的驾机表演博得了阵阵的掌声。
C、要有( 强健 )的体魄,必须坚持锻炼。
D、每一道数学题都要进行( 精确 )的计算。
3、苍鹰为什么让它的孩子学飞行而不教白兔、黑猫、青蛙的孩子学飞行?(3分
答:因为白兔、黑猫、青蛙没有一副宽大的翅膀,不具备学飞行的条件。
苍鹰的孩子有一副宽大的翅膀和喜欢飞行的爱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则寓言告诉我们_?_____学本领要根据自身的特长和爱好来定,否则事倍功半。
《竹子》【046】
- 9 -
竹,是极平凡的,然而,竹子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青青翠竹,全身是宝:竹竿既是建筑的材料,又是造纸的原料;竹皮可编织竹器;竹沥和竹茹可供药用;竹笋味道鲜美,助消化,防便秘。翠竹真不愧是“绿色的宝矿”。然而,我更欣赏竹子那种顽强不屈的品格。自古至今,它和松、梅被誉为“岁寒三友”,历年竞相为诗人所题咏,画家所描绘,艺人所雕刻,游人所向往。当春风还没有融尽残冬的余寒时,新竹就悄悄地在地下萌芽了。春风一过,它就像一把利剑,穿过顽石,刺破冻土,脱下层层笋衣,披上一身绿装,直插云天。暑来寒往,迎风斗寒,经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充分显示了竹子不畏艰难,不惧压力的强大生命力。这是一种人们看见而确实存在的品格,竹子品格体现的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吗?作为我们每个人,需要的不也是这种精神吗?
仔细阅读上文后完成下列填空:
1、“息”字的解释有:①停止;②消息;③呼吸时进出的气;④利息。文中“息息相关”的“息”应属于第 (3) 种解释。(1分)
2、这段短文写了竹子 用途 、 竹子的品格 两个方面,重点写了竹子的 品格 。(3分)
3、作者从 竹竿 、 竹皮 、 竹沥 、 竹茹 、 竹笋 等用途写出了竹子“全身是宝”。(2.5分)
4、“岁寒三友”是指 松 、 竹 、 梅 。(1.5分)
5、用“——”画出表现竹子强大生命力的语句;用“ ”画出作者由竹子引起的联想。(2分)
6、“竹子品格体现的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吗?”
这是 反问句 句,将它改为陈述句 竹子的品格正是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
- 10 -
挠的民族精神。
竹子最突出的品格是 不畏艰难,不惧压力的强大生命力 。全文表达了作者 对竹子的赞叹和喜爱 的思想感情。
(4分)息息相关:连呼吸都有联系。形容关系十分密切。
《林海(节选)》【047】
大兴安岭这个“岭”字,可跟秦岭的“岭”字大不一样。这里的岭的确很多,高点的,矮点的,长点的,短点的,横着的,顺着的,可是没有一条岭使人想起“云横秦岭”那种险句。多少条岭啊,在疾驰的火车上看了几个钟头,既看不完,也看不厌。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自山脚,至岭顶,长满了珍贵的林木,可是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
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绿的。的确是林海。群岭起伏是林海的波浪。多少种绿颜色呀:深的,浅的,明的,暗的,绿得难以形容,恐怕只有画家才能够写下这么多的绿颜色来呢!
……
两山之间往往流动着清可见底的小河,河岸上有多少野花呀。我是爱花的人,到这里我却叫不出那些花的名儿来。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连树与树之间的空隙也不缺乏色彩:在松影下开着各种小花,招来各色的小蝴蝶——它们很亲热地落在客人的身上。花丛里还隐藏着像珊瑚珠似的小红豆,兴安岭中酒厂所造的红豆酒就是用这些小野果酿成的,味道很好。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2分)
- 11 -
近义词 反义词
( 亲密 )亲热( 冷淡 )
( 隐蔽 )隐藏( 暴露 )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2分)
疾驰:__行驶的速度很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之所及:__眼睛能看到的地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兴安岭的“岭”的特点是: __岭多 __和__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_ _。(1分)
4.文章中画“____”的这句话作者把兴安岭当作___姑娘 _来写,从句中的___打扮 _、__穿着_ _这两个词最能看出来,这句话里用了___3_ 个比喻,“绣花鞋”指的是_ 在松影下开着各种小花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_ 对美丽的兴安岭喜爱 __ _的思想感情。(3分)
5.文章中破折号的作用是___转折______________。(1分)
《花瓣飘香》【048】
我家门前有一丛月季,上面开满了红艳艳的花朵。
一天清晨,我看到有个小女孩俯在花前,从花丛中小心地摘了一片带露水的花瓣,双手捧着,然后飞快地穿过田野,跑远了。//
- 12 -
几天后的一个清晨,我又见到了那个小女孩在摘花瓣,就叫住了她。她拿着花瓣,有些不知所措,惶恐地望着我。
“为什么只摘花瓣呢 ?” 我轻轻地问。
她低着头不好意思地说 :“ 我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
“ 摘花瓣做什么呀?”
小女孩说 :“ 妈妈生病了 , 我摘片花瓣送给她 。 花瓣摸上去像绒布一
样, 闻起来有淡淡的清香 , 妈妈会高兴的。”
“你爸爸呢?”
“爸爸在南沙当解放军。他常常来信叫我听妈妈的话,不要惹妈妈生气。”小女孩眼眶里闪动着泪花。
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第二天早晨,我从集市上买了两盆带着露水的月季花,一盆送给了小女孩,另一盆放在我母亲的阳台上。
(1) 给4、5、6、7自然段加上标点。(4分)
(2) 按“摘花瓣”、“对话”、“送花”三个意思分段,用“||”标明。(6分)
- 13 -
(3) 写出每一段的段落大意。(6分)
第一段:_写小姑娘摘花。
第二段:写我和小姑娘对话中知道了摘花的原因。
第三段:写我给小姑娘送花。
(4) 从哪里可以看出小女孩是个“懂事的孩子”?简要写在下面。(4分)答:“我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写小姑娘为了不伤害花,只摘花瓣。“爸爸在南沙当解放军。他常常来信叫我听妈妈的话,不要惹妈妈生气。”为了让妈妈高兴,摘花瓣送给妈妈。
《龙虾》【050】
暑假里的一天,妈妈从集市上买回了两只龙虾。我见了,高兴得不得了,便找来了一个盆,接了点水,把它们放了进去。因为我知道龙虾是在海洋里生活的,所以为了更好地让龙虾适应这儿的生活环境,我还抓了一把盐扔在盆里搅和了一下。龙虾背上的外部是紫红色的,腹部的硬壳是鲜红的。它那细长的身躯和能藏起来的一条尾巴,真像一个拐棍。它的尾巴可以卷到腹部下面,因为在水里,所以就不容易看见。
我给它们喂食的时候,它们还在盆底游泳。我把食物扔到水中,只见两只龙虾一齐游向食物,游到盆边上,用前面的两条小腿抓住食物,一点一点住嘴里送。
它们游泳时,那只小一点的龙虾表现得很出色,它两只大螯从头的两端直伸出去,尾巴上下拍打着水面。啊!它还会倒着游泳呢?
我一直认为龙虾是不会嬉戏的。可是有一次,我看见大一点儿的那只龙虾,用它那只大螯夹住了
- 14 -
那只小一点的龙虾的大螯,它们俩互不相让,打得难解难分。大龙虾用尽全身力量,把小龙虾翻了个四脚朝天,得意地游到别处去了。可小龙虾怎么也不能翻过来了。我为小龙虾打抱不平,便把它翻了过来。
一天,我发现两只龙虾不见了,我很着急,妈妈和表哥在议论着什么,可我还在找呀!找呀!……
1、给下面多音字组词
和: huò( ) 壳: ké( ) 难: nán( )hé( ) qiào( ) nàn( )
2、比一比,写出下面加粗词的意思,看看有什么不同。
⑴ 我还抓了一把盐扔在盆子里搅和了一下。( )
⑵ 事情让它搅和糟了。( )
3、根据原文填写词语
( )棍 ( )戏 难( )难分 打( )不平
4、用“__”把描写龙虾外形的句子画出来。
5、用波浪线画出文中的过渡句。
- 15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