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吉首至茶洞公路矮寨特大桥施工阶段结构行为研究

来源:好兔宠物网
LO1 CARB0Ⅳ ORLD 2015/4 交通环保 吉首至茶洞公路矮寨特大桥施工阶段结构行为研究 司 瑛(太原市建设工程预结算审核中心,山西太原030000) 【摘 要】随着近二十年来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悬索桥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为了保证桥梁在旌工过程中的安全性,有必要对施工过程中 的结构行为进行监控。本文结合吉首至茶洞公路矮寨特大桥的建造,对主桥上部结构施工过程中的线形状态进行监督控制。 【关键词】矮寨特大桥;施工;监控 【中图分类号】u44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066(2015)1 1-0283—02 引言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蓬勃发展,桥梁建设进入了前 所未有的高潮时期;同时,大跨径桥梁的结构可靠性也成为当 今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为保证桥梁结构运营的安全性、可靠 性、耐久性和行车舒适性等,研究大跨径桥梁施工阶段的结构 行为.已成为桥梁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塔梁分离式悬索桥具有常规悬索桥线形美观,跨越能力 大的优点.同时桥塔与加劲梁完全分离,避免山体的巨量开 挖.达到桥粱与环境相融合并保护自然的效果。为跨山区深切 峡谷地质环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富有竞争力的悬索桥设计方 案 本文就从结构的强度、变形及疲劳的角度,综合考虑悬索 桥各关键部位的响应情况进行分析,得到极限无索区长度,并 提出改善无索区受力的设计方案。 1吉首至茶洞公路矮寨特大桥主桥概况 吉茶高速公路是湖南省的一条重要旅游通道,由于项目 所在区域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和丰富的社会文化背景,2004 年4月交通部将其纳入全国首批公路勘察设计典型示范工程 项目。 吉首至茶洞公路矮寨特大桥为吉茶高速公路的控制性工 程.桥位距吉首市区约20km,于K14+576.30处跨越矮寨镇 (G209 2303km处)附近的山谷,德夯河流经谷底(德夯河在桥 位下游800m;r入峒河),谷底标高约240m,桥面设计标高与 地面高差达330m左右。山谷两侧悬崖距离从900~1300m之 间变化 吉首岸山崖位于矮寨镇背后,只有崎岖小路绕行约 5km至桥位处距山顶100m的位置;茶洞岸山崖位于矮寨镇对 面.有G209上中国著名的公路景观——矮寨盘山公路,可沿 G209矮寨盘山公路行驶6kin上至标高610m 主线全线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车速为 80km/h.路基宽度24.5m。采用塔梁分离式悬索桥方案,本标 段桩号为K14+000.00~ZK15+073.65(YK15+072.53),全长约 1073.65m.悬索桥的主跨l176m。湘西矮寨大桥总体布置如图1 所示 图1湘西矮寨大桥塔粱分离式悬索桥方案桥型总体布置图 2结构分析计算 2.1结构概况 所谓悬索桥,是由索塔、主缆、加劲梁等构件组成的高次 超静定结构.是非线性行为较突出的桥型之一。其主缆的架设 是重要的环节之一.一般来说.主缆架设完成的同时,其内力 和线形也随之确定.且完全取决于结构体系本身及施工荷载 和温度的变化.后期难以进行调整。因此,悬索桥线形控制的 关键在于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的控制,即合理确定成桥阶段 的内力状态与结构线形,通过模拟计算得到各构件在无应力 状态下尺寸和悬索桥不同施工状态下所对应的线形、内力数 据.通过对生产下料和施工过程的严格控制,才能使架设的主 缆线形与设计要求相符。为确保悬索桥成桥恒载状态尽可能 地符合设计理想状态。并保证施工中结构的安全,需要对施工 过程进行控制分析.以确定每个施工阶段的结构内力和线形。 因此.对悬索桥进行施工阶段控制计算分析是十分必要的,也 是成桥状态分析的基础。 吉首至茶洞公路矮寨特大桥采用主跨l176m的悬索桥方 案.矢跨比1/9.6。主缆的孔跨布置为:242m+1176m+116m,钢 桁加劲粱跨径为1000.5m,主索中心距为27m,吊索标准间距 为14.5m 钢桁加劲粱桥台处设竖向支座、横向抗风支座。 2.2计算参数取值 在主桥结构分析中考虑了主缆无应力、空缆线型和主索 鞍预偏量、索夹安装位置、吊索下料长度、缆索系统以及钢桁 加劲梁、锚碇施工.这些施工过程所需采用的参数值均采用设 计或规范值 2.2.1安全系数 (1)在主要荷载(恒载+汽车+温度)作用下,主缆安全系 数≥2.5。 (2)在主要荷载(恒载+汽车+温度)作用下,吊索安全系 数≥4.o;施工阶段吊索安全系数≥2.5;更换吊索时,在限制车 辆通行情况下,相邻吊索的安全系数≥2.5。 (3)在主要荷栽(恒栽+汽车+温度)作用下,当螺杆拉力损 失至安装拉力的70%时.吊索索夹的抗滑安全系数≥3.0。 (4)索夹壁厚设计安全系数≥3.0。 (5)索夹螺杆的设计安全系数≥2.o;在初始张拉力作用 下.安全系数≥1.4 2.2_2主要参数及要求 (1)主缆空隙率:索夹内取17%,索夹外取19%。 (2)主缆索股测长精度要求:基准丝1/15000,标记点间距 离1/15000。成品索股1/12000。 (3)吊索测长精度要求:标记点间距离需满足JT厂r449— 2001中第6.2.5条规定,销铰中心与最近标记点间距离允许 误差为+3mm。 3施工过程中应力监控与分析 施工监测的目的一方面是验证理论数据.为下一阶段施 工提供指导:另一方面也起到预警作用,消除结构安全隐患。 一般要求进行塔、梁变形监测、拉索索力监测、塔梁应力监测、 温度场监测。由于悬索桥施工有很多不确定因素,除了上述监 测外.还须进行浇筑混凝土方量监测、支架变形监测、桥面堆 载监测和预应力张拉监测等 虽然监测内容很多,但每项内容 对悬索桥控制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具体实施时须把握重点。 下面仅对主塔、主缆、和主梁相关监控关键技术进行技术研究: 交通环保 LOW CARBoN WoRLD 2015 3.1主塔、主缆线形监测 主塔施工时,需要控制主塔轴线(倾斜度);主缆施工时, 需要控制主缆线形与张拉力:体系转换时。需要控制主缆线形 与张拉力 具体做法如下: 3.4.1桥面板施工标高监测 桥面板施工过程中,每个节段测量4个工况,分别如下: ①支架定位;②安装桥面板;( 张拉横梁预应力束;( 张拉吊 索。①~③工况测量的为相对应的主梁断面,( 工况为所有测 量断面.总计39个。 3.4.2定期标高监测 (1)主塔偏位测试采用全站仪法.在每个塔顶各设置2只 固定棱镜,主粱安放2只活动棱镜,全桥配置8只棱镜。 (2)仪器采用徕卡TCA2003或拓扑康GTP一7001全站仪 (3)根据规范要求,索塔倾斜度应控制在H/3000以内.且 不大于30mm。 栏杆安装前、沥青层铺装前。测量全桥标高及墩顶沉降 3.4.3特殊情况主梁标高监测 (4)由于温度和桥面外荷载作用下会发生偏位.施工过程 由于口照对塔的偏位和主缆、主梁标高影响较大.有时为 了不影响工期,施工单位可能会在日照较大情况下进行施工. 中也须测量塔的偏位,同时测量主梁标高作为比较 (5)悬索桥主塔在施工时须进行轴线控制.每个节段主塔 浇筑前.须采用全站仪定位 3.2主缆索力、吊索索力监测 主梁施工时,需要控制吊索张拉力;全桥成桥后.需要对 全桥吊索力进行调整。具体做法,可以采用环境随机振动法和 千斤项读数相结合的方式.对主缆和吊索索力进行测试 以主 索鞍及散索鞍主要加工件精度要求为例,见表1、表2。 表1主索鞍主要加工件精度要求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l 主要平面的平面度 O.08mrrdm.且0.5mm/全平面 2 鞍座下平面对中 索槽竖直平面的垂直度偏差 ≤2mm/4 ̄长 3 上、下承板平面的平行度 0.5rru'n/全平面 4 对合竖直平面与鞍体下平面的垂直度偏差 <3mm/全长 5 鞍座底面对中心索槽底的高度偏差(mm) ±2 6 鞍槽轮廊的圆弧半径偏差(mm/m) ±2 7 各槽宽度、深度偏差(mm) +1/全长及累积误差+2 8 各槽对中l心索槽的对称度(mm) 0.5 9 各槽曲线立面角度偏差(。) ≤±O.2 注:项次1主要平面包括:主索鞍的下平面、对合的竖直平面;上、下支承板的上下平面:中 心索槽的竖直(基准)平面。 表2散索鞍主要加工件精度要求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1 平面度 0.08mm/m及0.5ram/全平面 2 支承板平行度(mm) <0.5 3 摆轴中l心线与索槽中0平面的垂直度偏差 (mm) <3 4 摆轴接合面到索槽底面的高度偏差(mm) 士2 5 鞍槽轮廓的圆弧半径偏差(mm/m) ±2 6 各槽宽度、深度偏差(mm) +1/全长及累积误差+2 7 各槽对中。索槽的对称度(mm) 0.5 8 各槽曲线平面、立面角度偏差(o) O.2 9 加工后鞍槽底部及侧壁厚度偏差(mm) ±l0 注:项次l主要平面包括:散索鞍的摆轴平面,底座下平面,中心索槽的竖直平面 在拉索上绑扎加速度传感器,记录拉索的振动信号,通过 线缆传输到信号分析仪,进行频谱分析.得出拉索的若干振动 频率.然后通过对拉索的动力计算,得出拉索的索力。由于本 桥采用直径为5mm高强度镀锌铜丝.振动法测量吊索采用刚 度修正法.测量精度可达3%以内。 3.3主塔沉降、主梁挠度监测 沉降观测采用光学水准仪,按三等水准测量标准进行主 梁标高测试:为了方便测试,短期主塔沉降测点可设在塔墩交 接处。主粱挠度测点设在每节段主梁的上下游侧。可以同时监 测主梁的扭转变形。 根据规范要求.己浇梁段成桥后主梁高程误差不大于IJ/ 5000.即24mm 在上下游布置标高测点.可以测量箱梁的扭 转.为了测量顶板和翼板的标高.增设了翼板2个测点 3.4监测工况及工作量 这时必须将日照影响消除,因此施工过程必须将日照对主塔、 主梁的位移影响进行研究。体系转换后,进行2次24h(每隔 4h一次)的主粱标高监测。 3.5主塔、主梁应变监测 结构应变测试的目的是测量结构的内力变化。将应变计 埋在混凝土中或粘贴在结构表面.测量结构的应变变化.从而 推算结构应力变化。 由于考虑到结构施工过程中的长期稳定性拟采用弦式应 变测试法。根据本桥梁的受力特点,应变测试断面主要布置在 墩身、主塔、主梁支座根部、主梁4分点处及跨中断面。全桥布 置巧个测试断面.每个断面同时布置4~8个测点.加上根据具 体情况采用的备用测点.全桥约100个应变测点。 其测试工况及工作量: 3.5.1主塔应变监测 每座主墩、塔埋设5个断面,测点数为25点.主塔施工时 进行6次测试.吊索施工过程中每次张拉均进行测试。 3.5.2主粱应变监测 由于本大桥工程主梁结构复杂.本项目除了进行8个断 面的箱梁整体应变监测外.还选择3个断面进行局部应变监 测。每个整体结构应变监测断面布置7只弦式应变计.每个局 部应变监测断面布置1O只弦式应变计.共计75只弦式应变 计。施工过程每次张拉预应力和张拉吊索均进行应变测试,平 均每次测量30只应变计。 4结语 塔粱分离式悬索桥创造性的将桥塔与加劲梁完全分离. 避免桥塔两侧山体的巨量开挖.达到保护自然同时与环境相 融合的效果 为跨山区深切峡谷地质环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 富有竞争力的结构体系。通过数据采集和计算处理,实现了湘 西矮寨大桥主桥施工期间的全过程监控。实时监控大桥施工 可以保证工程得到良好控制。以及保障施工过程中的结构安 全.对于大跨度桥梁进行施工期间的全过程监控是十分必要 的和不可缺少的 参考文献 [1]胡建华,崔剑峰.湘西矮寨大桥设计创新技术[J].桥梁建设,2011 (6):54 ̄61. [2]贺淑龙,胡柏学,曾威,等.矮寨特大桥结构健康监测系统[J]_中外公 路,2011,31(6):10 ̄13. [3]程丽娟,刘榕,李瑜.矮寨大桥缆索系统总体布置及结构设计fJ].世 界桥梁.2011(3):13~16. 收稿I:1期:2015—2—11 作者简介:阁瑛(1964一),高级工程师,本科,主要从事施工管 理和造价管理方面的工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